浅谈物理教学中的语言技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语言不仅要科学、严密、系统、准确,而且还要简明、形象、亲切、诙谐风趣。物理教学过程多数时间是依靠教学语言进行,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语言技巧的掌握极其重要。物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一下几种语言表达技巧。
  一、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教学语言的表达应准确无误,只有清晰、准确、合乎逻辑系统的语言,才最有科学性。科学性是物理课堂的重要原则之一,因为决定了教师对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例如:讲光的直线传播时提到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由此必须确切指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而这一个问题在后面学习了光的折射后一目了然。又如教材中二力平衡的内容很简单,但学生做题时总会出错,此时应必须强调对此定义的掌握,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但语言的科学性,并不是过分强调用科学语言表述的重要性,甚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考察学生对某些重要的概念、规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对其物理意义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区别生活中的含义与物理中的含义。如“功”“体重与重力”等。
  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要求推理具有逻辑性,论述具有系统性,教师提前备好课,不能前言不搭后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语言层次要清楚,结构条理,抓住精华,突出重点,最好能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每门课程都对学生有着教育意义,物理学能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物理发展史能够启迪学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热爱科学的品质,物理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怕失败、追求真理的毅力和爱护实验仪器、团结协作的品质。物理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追溯科学思想的历史,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是经过高度的抽象概括十分精炼的表述出来的,让学生认为是十分轻而易举的得到这些结论,从而失去观察、研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这一节让他们明白从伽利略的实验,到笛卡儿的补充,再到牛顿的总结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的思想性是寓教育于知识内容之中,但脱离教材内容的生拉硬扯,穿凿附会的空洞说教不可取,教师必须杜绝恶言秽语对待学生。
  二、教学语言的严谨性、针对性
  物理教材中用来表示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恰当,“过犹不及”而有些时候学生“本末倒置”。例如探究欧姆定律时,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而我们选5Ω、10Ω、15Ω等不同的定值电阻,最后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学生常常写成“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甚至认为这两种写法都可以,但本人认为不能把“电流”与“电阻”倒置。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不能把“或”换成“和”,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原来它静止,将一直静止。原来它只要运动,无论做什么运动,将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这样学生可以在做题中很好的应用,例如: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对它停止施力,它将怎样?很多学生认为做曲线运动,而对牛顿第一定律彻底理解后,自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恰当、正确的表述,简要合理的补充,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注重严谨性的同时,需要我们找出捷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的语言应该精辟、简练,但也应考虑针对性,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制约,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其次还受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就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要灵敏、随机。
  三、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动性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心求通而未得”称之“愤”,“口欲言而不能达”谓之“悱”,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常处于“愤”的“悱”的境地。
  新课中的启发教师各有妙招,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经教师一点通,使之豁然开朗从而“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在我们九年级復习当中,学生在反复对已学知识巩固,第一次出现某个新题型时,便束手无策,此时教师不能直接说出做法,应该适当给予启发,让他们自己找到解法,培养其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06年河南省《说明与检测》中,第58页有一居民楼电梯问题,学生对此题都感到无从下手,而只须告诉他们此电梯问题与我们常做的动滑轮提重物问题相同,让他们画出简易的示意图,此题迎刃而解,很多同学都感觉有了眉目,并最终解决问题。
  四、教学语言的直观性、趣味性
  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的感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物理教学语言是一种有声语言,教师的教案、讲稿必须转化为口头的教学语言,把那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成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更具有直观性。物理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理趣、情趣,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
  趣味性的语言并非非得逗人发笑不可,咬文嚼字,文白夹杂,故做高深的玄话,无论怎样有趣,都是应该反对,趣味性是一个教师的风格,学生总觉得我的课有趣,让他们觉得轻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总之,真正成功的教学过程,必定升华为审美境界的艺术欣赏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感染吸引学生,能让学生更有效、更快速地掌握知识。
其他文献
随着创新教育的深入发展,往年并下多见的“只用一只电表和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出某个电学物理量值”的中考实验题型悄然兴起。粗略统计:2010年我们在“欧姆定律”中考物理分类汇编里,仅发现3例“只用一块电表与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且均为普通地市级的中考实验题;到了2011年却突增到8例:包括3个省(直辖)市和2个省会市!我们认为除福建泉州第29题外,其余的测量方案都是值
会议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化,空间数据共享成为必然要求。在空间数据库或空间数据仓库的中也必然存储着多源多格式的空间数据。这就要求集成这些窨数据并加以处理,评价和控制空间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
早稻耐寒旱育秧技术是我省引进日本稻作专家原正市先生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原理,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形成的适合我省生态特点的水稻增产育秧新技术。其特点是采取适当提早播种、
一、引言  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差异,基础差异,兴趣差异等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实施差异教学,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于其需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分析  (一)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  所谓物理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领会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实验技能的心理特征。物理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
【摘要】: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环节多,施工过程容易出现质量事故,所以必须重视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本文现就钻孔灌注桩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的关键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提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施工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基础的施工,具有占地少、相邻干扰小、承载力
期刊
1993年11月11日,在104国道温州瓯海慈湖段发生的客车抢劫爆炸案,使人们极为震惊。这是温州地区从未发生过的一起恶性暴力案件。这天上午7时30分许,在温州开往瑞安的一辆19座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我们上科学课的老师必须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利用科学信息,图文并茂,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科学教学中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棣文教授认为:“中国的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传统的教育方式,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动手能力的锻炼。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