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个名叫陈安可的中国小女孩从海外火到了国内。这个钢琴小神童在澳大利亚的节目里,面对台下乌泱泱的外国观众,一点都没有怯场。虽然不懂英语,交流只能靠小哥哥翻译,陈安可却一直笑眯眯地和主持人有问有答,还时不时在沙发上笑得仰过去。说着说着她更是突然放飞自我,点评起主持人大叔的鼻子和我们中国人的不太一样,胡子也是白白的。小姑娘的思路就像脱缰的野马,主持人和台下的观众都被她逗得前仰后合。
陈安可弹起钢琴来却是一副酷酷的认真样,浑身都是6岁孩子身上少有的专注和严肃。所以,这样一个孩子会在国内引起关注,实在是太正常了——我们的传统教育擅长培养腼腆安静、守规矩的小朋友,大人自己都不能在公众场合毫不紧张地和人互动,一个落落大方、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的小天才,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珍贵的特质,却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得来。在很多人感叹小姑娘的天真和灵气时,另一种声音显得格外刺耳:“这孩子,坐没坐相一直乱动,不仅评价人家长相,说话时还伸手指。”总之说来说去就是,我知道这孩子有天分,但实在是看不下去她“没家教”的样子,“这会毁了她的”。不行,一定要说出来警醒一下大家。
可是,一个年仅6岁的小孩,说得再难听也不过是没有在社交时做得滴水不漏罢了。
“比起优点,更容易看见他人的缺点”这种事,在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有那么一类人(数量并不算少),不管看到什么,首先想到的是有哪10%做得不是完美无缺,却对那已经足够得到称赞的90%非常吝啬。
就算是在亲密的关系里,赞美也是个稀缺品。一方面,是我们明明想夸,却又嫌赞美的话太矫情、肉麻。所以亲密关系给自己找到的出口就是化感情为毒舌,相比赞美,我们更习惯把“能无情吐槽”当成真感情的标志。另一方面,我们本身也羞于接受直白的赞美。想象一下,要是哪个朋友热情似火地夸你今天发型真好看、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好多人得愣一下,然后脸一红连忙谦虚地表示“哪里哪里”吧?
也许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得了“赞美缺失症”——無论是容易用苛责的眼光看别人,还是不擅长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接受称赞,真诚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都少得不正常。
追根溯源地想想,如果一代代人都在缺乏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长大后又怎么会大大方方地欣赏别人呢?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大人都是这样一种泼冷水的存在:你兴致勃勃地做了点什么事,首先被他们拎出来的重点却是你在这件事里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批评和不满总是大于鼓励和称赞。就连考了一次100分,得来的都不是家长的称赞,而是“一次满分说明不了什么,次次都考满分才是真本事”。这样的潜移默化更来自全社会对“标准”的热烈追求,家长总把我们和“别人家的小孩”对立起来,也无非是遵循着社会默认的“各年龄段做人守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成“该有的样子”。
可是,死板的守则和流水线只能造出缩手缩脚、千人一面的螺丝钉。说到底,也许我们真正渴望的夸赞不是别的,只是一句大声而真心的:你这个样子和别人不一样,但我能看到你的好。
陈安可弹起钢琴来却是一副酷酷的认真样,浑身都是6岁孩子身上少有的专注和严肃。所以,这样一个孩子会在国内引起关注,实在是太正常了——我们的传统教育擅长培养腼腆安静、守规矩的小朋友,大人自己都不能在公众场合毫不紧张地和人互动,一个落落大方、动如脱兔静若处子的小天才,就显得难能可贵了。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珍贵的特质,却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得来。在很多人感叹小姑娘的天真和灵气时,另一种声音显得格外刺耳:“这孩子,坐没坐相一直乱动,不仅评价人家长相,说话时还伸手指。”总之说来说去就是,我知道这孩子有天分,但实在是看不下去她“没家教”的样子,“这会毁了她的”。不行,一定要说出来警醒一下大家。
可是,一个年仅6岁的小孩,说得再难听也不过是没有在社交时做得滴水不漏罢了。
“比起优点,更容易看见他人的缺点”这种事,在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有那么一类人(数量并不算少),不管看到什么,首先想到的是有哪10%做得不是完美无缺,却对那已经足够得到称赞的90%非常吝啬。
就算是在亲密的关系里,赞美也是个稀缺品。一方面,是我们明明想夸,却又嫌赞美的话太矫情、肉麻。所以亲密关系给自己找到的出口就是化感情为毒舌,相比赞美,我们更习惯把“能无情吐槽”当成真感情的标志。另一方面,我们本身也羞于接受直白的赞美。想象一下,要是哪个朋友热情似火地夸你今天发型真好看、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好多人得愣一下,然后脸一红连忙谦虚地表示“哪里哪里”吧?
也许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得了“赞美缺失症”——無论是容易用苛责的眼光看别人,还是不擅长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接受称赞,真诚的“赞美”在人际交往中都少得不正常。
追根溯源地想想,如果一代代人都在缺乏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长大后又怎么会大大方方地欣赏别人呢?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大人都是这样一种泼冷水的存在:你兴致勃勃地做了点什么事,首先被他们拎出来的重点却是你在这件事里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批评和不满总是大于鼓励和称赞。就连考了一次100分,得来的都不是家长的称赞,而是“一次满分说明不了什么,次次都考满分才是真本事”。这样的潜移默化更来自全社会对“标准”的热烈追求,家长总把我们和“别人家的小孩”对立起来,也无非是遵循着社会默认的“各年龄段做人守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成“该有的样子”。
可是,死板的守则和流水线只能造出缩手缩脚、千人一面的螺丝钉。说到底,也许我们真正渴望的夸赞不是别的,只是一句大声而真心的:你这个样子和别人不一样,但我能看到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