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中的“科学思维”明确指出:“能够以特定的生物学事实为基础形成简单的生物学概念,并用文字或图示的方式正确表达,进而用其解释相应的生命现象。”
课本第91页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引出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而学生对“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比较抽象,而通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去理解概念,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进而对生物学事实进行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
一、从不同角度理解“有氧呼吸”概念
1.通过物质变化分析“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总程式中底物(反应物)包括C6H12O6(葡萄糖)、H2O、O2,从以上三种反应物分析,每种反应物再具体到每个反应阶段去分析,分别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方程式的产物包括:CO2(第二阶段),H2O(第三阶段)。通过方程式中所包含的文字,让学生学会归纳,并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第一阶段: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 +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方程式的产物包括:CO2(第二阶段),H2O(第三阶段)。通过方程式中所包含的文字,让学生学会归纳,并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2.通过能量转换分析“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用能量转化,而能量包括释放的能量与生成大量ATP。而课本第94页小楷字做出了回答:
在细胞内,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在细胞内,l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 kJ的能量,而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转化的效率为 。则以热能形式释放的能量为1–40.45%=59.55%。
而A—P~P~P中的1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故有≈38mol ATP生成(大量能量)。依据ADP与ATP的转化的方程式可知,因为1 mol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所以有38×6.02×1023≈2.3×1025个ADP转化为ATP。
依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参与,学生就对课本第94页“有氧呼吸”的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二、用归纳法学习“无氧呼吸”概念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水平三”明确提出:能够从不同的生命现象中,基于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生物学规律。课本第95页要求学生“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而无氧呼吸的概念,关键在于突破关键词“少量能量”与“不彻底的氧化分解”, 这需要通过无氧呼吸反应式中物质变化去分析。
第一阶段: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 +4[H]2C2H5OH(酒精)+2CO2
2C3H4O3 +4[H] 2C3H6O3(乳酸)
无氧呼吸中“少量能量”包括热能与少量的ATP,如何理解“少量能量”?
在課本第94页左下角相关信息:“1 mol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只释放出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近69%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同理可知,有=2 mol ATP(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因此理解无氧呼吸的“不彻底”氧化分解就容易了。
结合课本“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以及“有氧呼吸”的概念后,对“无氧呼吸”概念进行归纳与总结——
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与酒精或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和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三、用“共性”的思维理解“细胞呼吸”概念
有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理解后,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中所隐含共性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二者共性的问题有“细胞”“葡萄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二氧化碳”“能量”“ATP”等。
因此,细胞呼吸的概念如下——
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本文是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高中生生物实验技能策略研究”( NO: 2017YQJK195)部分成果。
课本第91页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引出细胞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而学生对“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比较抽象,而通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去理解概念,让学生学会自我总结,进而对生物学事实进行归纳与概括,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
一、从不同角度理解“有氧呼吸”概念
1.通过物质变化分析“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有氧呼吸总程式中底物(反应物)包括C6H12O6(葡萄糖)、H2O、O2,从以上三种反应物分析,每种反应物再具体到每个反应阶段去分析,分别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方程式的产物包括:CO2(第二阶段),H2O(第三阶段)。通过方程式中所包含的文字,让学生学会归纳,并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第一阶段: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 +20[H]+6CO2少量能量
第三阶段: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方程式的产物包括:CO2(第二阶段),H2O(第三阶段)。通过方程式中所包含的文字,让学生学会归纳,并掌握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之间的联系。
2.通过能量转换分析“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用能量转化,而能量包括释放的能量与生成大量ATP。而课本第94页小楷字做出了回答:
在细胞内,1 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在细胞内,l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 kJ的能量,而1161 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转化的效率为 。则以热能形式释放的能量为1–40.45%=59.55%。
而A—P~P~P中的1个(~)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故有≈38mol ATP生成(大量能量)。依据ADP与ATP的转化的方程式可知,因为1 mol物质含有6.02×1023个分子,所以有38×6.02×1023≈2.3×1025个ADP转化为ATP。
依据以上的分析,结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参与,学生就对课本第94页“有氧呼吸”的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二、用归纳法学习“无氧呼吸”概念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水平三”明确提出:能够从不同的生命现象中,基于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生物学规律。课本第95页要求学生“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而无氧呼吸的概念,关键在于突破关键词“少量能量”与“不彻底的氧化分解”, 这需要通过无氧呼吸反应式中物质变化去分析。
第一阶段: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2C3H4O3 +4[H]2C2H5OH(酒精)+2CO2
2C3H4O3 +4[H] 2C3H6O3(乳酸)
无氧呼吸中“少量能量”包括热能与少量的ATP,如何理解“少量能量”?
在課本第94页左下角相关信息:“1 mol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只释放出196.65 kJ的能量,其中只有61.08 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近69%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同理可知,有=2 mol ATP(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因此理解无氧呼吸的“不彻底”氧化分解就容易了。
结合课本“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以及“有氧呼吸”的概念后,对“无氧呼吸”概念进行归纳与总结——
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与酒精或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和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三、用“共性”的思维理解“细胞呼吸”概念
有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理解后,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总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概念中所隐含共性的问题,就比较容易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二者共性的问题有“细胞”“葡萄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葡萄糖);“氧化分解”“二氧化碳”“能量”“ATP”等。
因此,细胞呼吸的概念如下——
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本文是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高中生生物实验技能策略研究”( NO: 2017YQJK195)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