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x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以一个一线高中语文教师身分,结合高二、三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谈一谈自己在新教材实施中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1.新教材综合性强,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1新编语文教材追求人文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的和谐发展和互相补充,在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使学生文化品位、语文素质得以提高。新编语文教材在单元组织方面不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按题目材和内容相对集中,大体按人生、自然、科学、家庭、想像这几个方面来编排单元,在加强人文教育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教材精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美文,通过“研讨与练习”设计方面,每篇课文基本上都安排有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受悟和体会的活动和练习。这些活动和练习,既充溢着人文教育内涵,又着眼于语文素质的养成,从而把人文修养寓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之中。
  1.2重视学习过程。学有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态度、探究精神、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往往比学习结果更有价值。在新编语文教材的“研讨与练习”设计中,“问题”与“答案”不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供问题情境、活动场景、活动方式,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2.新教材实践性强,能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语文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高效地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
  2.1联系生活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激活生活体验的过程 ,同时,生活体验也能照亮语文的学习。也可以说,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一个人的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
  2.2开展活动。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活动不仅具有构建能力的功能,还能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熔为一炉,冶炼出综合素质的“合金”。新编语文教材把“综合性学习”的落脚点定位在“活动”上,这就有利于实现“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达到培养语文能力的目的。
  3.新教材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独立人格和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编语文教材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开辟了多种渠道和广阔的空间。
  3.1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编语文教材中,“研讨与练习”的提问不再采用教训式、命令式的语气,而是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话语”模式。如:“你是途径理解的,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等等。在这种“话语”情境中,学生作为“你”而凸显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我感”和“亲历感”。
  3.2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既有的知识和经验进入语文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会形成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方式,而且,学生对新知识、新能力的获得又无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过程。新编语文教材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提供了较大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自主选择活动形式,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4.针对语文新教材的几点建议
  新编语文教材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提供了条件和支持,但关键还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生活体验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会得到深化和升华。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也需要教师提供咨询和导向,以确保学生学习优势和特长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为此结合新编语文教材的特点,提出几点教学参考建议。
  4.1加强朗读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多朗读。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新编语文教材彻底放弃了“知识排点”“训练布线”的编排方式,减化了头绪,强化了阅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语文材料,更多地品味原汁的语文。
  4.2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课堂要有情趣,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感情。选文绝大多数都可称得上文质兼美、文情并茂。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就会有兴趣。新编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导语引趣”。在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前都有一段话,用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问题激趣”。课文之后或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一些具有情趣的问题,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活动生趣”。课文之后或在“综合性学习”中设计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教学中,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契机,培养、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新编语文教材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了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进一步增强对课程改革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各种要求,才能 更好地迎接新课程,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
  
  收稿日期:2010-06-18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课的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将科学探索学习与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索过程,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体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自主;探索;科学  Development student independence
期刊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对学生而言,写作却是件头疼的事,作文课上常有学生愁眉苦脸,仿佛大难临头,为了应付“差事”,只好生搬硬套,胡编乱造,所以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点燃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火花”,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生活谈一下自己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方面的
期刊
在初中教材中,对二次函数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由于初中学生基础薄弱,又受其接受能力的限制,这部份内容的学习多是机械的,很难从本质上加以理解。进入高中以后,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要对他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图象以及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灵活应用,对二次函数还需再深入学习。  1.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  初中阶段已经讲述了函数的定义,进入高中后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映射,接着重新学习函数概念,主要
期刊
【摘 要】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社会,感受生活,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才会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才会写出富有真实情感的作文。老师所命之题,学生不一定就有话说,那就得没话找话,硬“做”文章。因此,我们还要多结合实际让学生精神饱满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感悟能力;创造灵感;为情而作;独特文采;合理借鉴;感受生活  The primary school l
期刊
有次开完家长会后,班上有一个学生小B的家长留下向我告状,说她的儿子最近一段时期特别不听话,经常与家长对着干,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家长不能多管她,管她,她就嫌烦,父母对她是一筹莫展。像这个女生这样不顺从或反抗权威,尤其是反抗父母或教师的任何教育的现象还是不少的。   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喜欢写作文,因此,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而习作则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作业。为了写好作文,很多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
期刊
【摘 要】跳远助跑上板的准确性一直是中学田径教学和训练的难点。助跑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跳远的成绩。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助跑的准确性。然而,尽管跳远的助跑技术受到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却因助跑失误而丧失创造优异成绩的仍不乏其人。在强手如林,水平相近的激烈竞争中,助跑的准确性已成为跳远比赛获胜和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但绝对速度、起动和加速的方式、助跑技术、心理因素、身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
期刊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
期刊
国家教委93年的课改计划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课程安排中,除学科类课程这一板块外,增加了活动类课程的板块,强调“课程包括学科类、活动类两部分”。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包括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新的课改计划实施不久,难免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概念模糊,认识不清,将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混为一谈。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探讨,求教于同行。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