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心灵状态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8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大师马克·夏加尔的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其自身独特的本源文化之中,这种独特的名族身份使他的艺术有别于西方现代艺术,带有浓厚的名族特点和神秘色彩。
  关键词:回忆;乡愁;爱情
  1887年7月7日,马克·夏加尔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维捷布斯克是俄国的主要犹太社区之一。夏加尔也是在犹太传统中成长的,因此,犹太人的生活以及维捷布斯克始终是他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他绘画题材的来源之一。
  1906年,夏加尔进入耶乌达·本的画室学画。在这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使用狂放不羁的色彩,并且基本上扬弃了写实主义手法,画面已经变的离奇怪诞了。1914年,夏加尔终于来到了巴黎,正式接受了西方艺术的熏陶和滋养,艺术风格才开始真正的形成。
  一、乡愁:夏加尔艺术中的流浪性
  在巴黎,比起在画室画画,夏加尔更愿意去卢浮宫研究大师的作品。在巴黎他不仅学会了印象派画家对光的探索,还学会了立体派对空间的探索。“马克·夏加尔的作品受立体主义的影响,呈现破碎分割的平面,还受到阿波里奈尔称之为奥费主义的影响,体现为透明般的色彩,但夏加尔将这种色彩与他那明显而独特的叙事性线条相结合。”[1]之所以说,夏加尔受立体主义的影响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动物(母牛、公牛、山羊……)和头倒置的或身首分离的人物,这也是他的作品充满梦幻和神秘的根源。但是他与立体主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立体主义主要是采用重组的方式来构图,而夏加尔则是将真实的事物并置和交叠。他不仅将空间分成若干同时并存的体积而且还在同一平面上安排异质的形式要素,其中每一个层面都是他对生活对宇宙关照的回忆,表现出的是隐喻中的世俗真实。对于背井离乡的夏加尔来说,在巴黎的这段时间是寂寞的,所以这段时期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以乡愁为主题,表达他对维捷布斯克浓浓的思念。
  《我与村庄》是夏加尔的经典之作,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之一。在画中夏加尔运用一头牲口来表达对维捷布斯克乡村的回忆,画面上方的村庄也许就是他记忆中的故乡。夏加尔在斜贯画面的对角线上,安排了不成比例、面对面的换喻式构图来增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人和牲畜颈部都挂有一串十字架,形成一种同谋关系,并且用红绿对色来支撑,母牛是犹太名族对母性的象征,人就代表着画家本人,母牛充满慈爱的目光深情的凝视着画家。这一内容蕴含着非理性的因素;下部分的生命之树和日食景象同样也具有不和谐和“超自然”的因素。整幅作品巧妙的将炫丽的色彩、立体派的构图与对故乡的回忆与思念融为一体。
  在《七根手指的画家》中,夏加尔把乡愁表现的更为直接。画中他坐在窗前,窗外是以埃菲尔铁塔象征的巴黎,他把自己想象成事一位功成名就的大画家,坐在画架前用七根手指(意味着“快速的”)创作他的《献给俄罗斯、驴子和其他人》。画家背对着窗户,回忆起浮现在右上角的维捷布斯克了,虽然他置身于巴黎,但是他的灵魂早已回到了故乡维捷布斯克了。在他的头上曙光般的希伯来文字写着“巴黎”和“俄罗斯”,用来表示他属于两种文化。他受到立体派的影响,把脸画成棱角分明的方形。
  二、爱情:夏加尔绘画中的永恒题材
  爱情是夏加尔绘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自1909年夏加尔与贝拉第一次相遇时,夏加尔就深深地爱上了贝拉。在1915年7月夏加尔终于和他深爱的贝拉结婚了,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生活使夏加尔的艺术更加的充满了浪漫和抒情的诗韵。在与贝拉相伴的这些日子里,夏加尔创作出了一系列柔情和欢乐的作品:除了四张小幅的《恋人》系列画之外还有大尺寸的油画《生日》、《飞翔在城市上空》等。
  《生日》形象的描绘了夏加尔和贝拉幸福的婚后生活。画家在妻子生日的当天送了一束鲜花给她,当贝拉走过来的时候,他已经等不及的要亲吻妻子,竟不等妻子转头就飞身而上。这种顽皮的动态形象,充分的表现了夏加尔天真的幽默感,正是这种幽默感使他善于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存在的景象。在这样愉快的时刻,他不愿一人漂浮在空中,这样会显得孤单寂寞,所以贝拉也陪他一起漂浮在空中。画中,夏加尔并没有采用形体的分解,而是运用相配的颜色,贝拉黑色的裙子和他黑色的裤子以及红色的地毯和浅红色的桌布来营造温馨的气氛。贝拉黑色裙子的褶皱类同未来派表现运动的手法来凸显贝拉在空中飘动的效果。这一时刻象征着神圣时间中爱的体验。夏加尔始终扎根于浓郁的犹太文化中,而犹太文化认为上帝以各种方式与人相遇,灵魂与灵魂相撞击的爱情最能体现上帝与人相遇的情境。
  犹太名族文化始终贯穿于夏加尔的艺术生涯之中,因此,他的作品中会带有东方特色。很多人都认为夏加尔的绘画是虚幻的,其实不然,夏加尔的艺术并不是虚幻而是生活,他追求的是能反映生活意义的作品。他的艺术是心理的写实,是他内心世界的铺成,他所描绘的不是物体的外观,而是内心的感受。在夏加尔的一生中,他没有加入任何艺术派别,始终独立不羁、不合群的忠实于自己的记忆和名族文化。
  【注释】
  [1]《艺术通史》 史蒂芬·法辛 第5章 第4节 第375页 中央编译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夏加尔.我的生活[M],余中先,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Daniel Marchesseau,夏加尔·醉心梦幻意象的画家[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3]史蒂芬·法辛,艺术通史[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4]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夏加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艺术的本质,美是艺术存在的基础,一切事物首先必须使人感受到美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不管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上来说,艺术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两者是息息相关的。本人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双龙玉佩为例,从审美本质的三个方面来阐述艺术本质问题。文中还穿插了一些我的图形手绘稿,希望通过手绘的实践过程感受“美”。  关键词:美;双龙玉佩;艺术本质;统一  艺术的本质,就其概念来说,指艺术这一事
期刊
在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位其貌不扬的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山村中忙碌,不论晴天雨天,严寒酷暑。由于山村地处山下,很多医生来到没有几天就走了,直到这位医生的出现,默默无闻地、不为名利地救死扶伤。在平凡中甘于奉献。  整租图片运用了远、全、中、近、特的景别。“远取其势”使得画面宽广、宏大。更加使读者一目了然的看到山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在暴雨将要来临的天气,医生提着医药箱。真实了人物全部动作,并与环境
期刊
摘要:  儒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典范例,在绘画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存在形态及儒学精神,对我国绘画作品有着潜在的审美意识,文章从儒家美学思想的视角探究在我国绘画中的审美韵味和价值。  关键词:儒家思想; 绘画作品;审美;韵味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纵观绘画史,每一幅绘画作品图像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形态,绘画图像作为表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传统文化密切联系,是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儒
期刊
阳明, 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级艺术专業研究生,研究方向:陶瓷雕塑
期刊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 世界变得越来越扁平化. 地区文化和全球文化的”无缝对接”也变得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中国文化藉此也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除此之外,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文化寻根情节”开始在一部分国人心中滋长,于是国内迸发了以“复兴国学”为标志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建筑既是诗意的栖居,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空间。某种意义上,传统文化只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重扎根基才能真正复活自身,也
期刊
摘要:  城市色彩是该城市特有的特色。土地、植被等的自然环境,经过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的设计,赋予了该城市的所属色和专有特色。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被其该有的公共生活空间的文化色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增加其神秘性。许多城市有其代表的颜色。比如巴黎的色彩代表为奶酪色,罗马城市颜色代表即为橙色。因为城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城市色彩是被人们所感知,感受到的。所以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每
期刊
摘要:  在设计中,既结合办公需求和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划分职能区域,也考虑员工与领导之间、职能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材料运用简洁,大方,耐磨,环保的现代材料,在照明采光上使用全局照明,能满足办公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在满足各种办公需要的同时,又简洁,大方,美观,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形象与现代感。  关键词:办公空间;功能;设计  一、办公空间设计  办公空间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的空间类型,对于室内
期刊
摘要:  《白夜行》是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因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着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被称为东野笔下“最绝望的念想,最悲恸的守望”。这部作品通过独特的叙事艺术,完美逾越了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从而塑造了得以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白夜行》;时间;空间;美学;叙事艺术 隐含读者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
期刊
摘要:  儿童绘画是儿童内心的情感表现,同时也反映了儿童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与感受。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评价儿童画的过程中依旧注重作品的本身,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通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情感性评价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促进儿童绘画教学质量的提升,增强儿童在绘画中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儿童绘画;教学 情感评价;情感体验  儿童画不仅是儿童对世界观察、理解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发
期刊
摘要:  本雅明一生的著作中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处处充满着悖论,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无不令后人望而生畏,对他思想的解读更是存在着极大的争议,这与其思想的复杂性是息息相关的。他对现代艺术的发展更有着自己的清醒认识,既不同于同时期的格林伯格对形式批评的追求,也异于普通的社会学叙事,通过以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他独特的艺术批评观,提供研究他博大思想的一条线索。  关键词:机械复制时代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