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妙点,让课堂直抵“诗和远方”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ovenor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近期,有两位教师在不同的场合分别执教了这首诗。其中“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两人是这样演绎的——
  【Z老师教学回放】
  师:一首诗就是一曲心声。孟郊临行前,他的母亲在忙着干什么?
  生:她忙著给出门的儿子缝衣服。
  师:是的。用诗中原句怎么说?
  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嗯,这两句中有一个词非常形象,是哪个词?
  生:密密。
  师: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如果家中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他缝衣服,针脚一定要细密。这样,出门的人才会早早归来。大家想,烛光下,双鬓斑白的母亲飞针走线,缝进去的只是线吗?那分明是声声叮咛。叮咛什么?
  生:我的儿啊,你一定要早点回来……
  师:对,平安是福。母爱就是声声叮咛!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这是轻柔的叮咛。谁再来读?(生读)
  师:我发现你把“意恐”读得特别重,为什么?
  生:母亲担心儿子回来得晚,她希望儿子能早日回家。
  师:你读懂了母亲的心意。原来,缝进去的是担心。担心什么呢?
  生:担心他不安全,担心他的起居饮食。
  师:原来母爱是忧心忡忡啊!可母亲又为什么不让孩子留在身边呢?
  生:因为“好男儿志在四方”,母亲想让自己的孩子成就一番大业。
  师:看来缝进去的除了叮咛、担心之外,还有母亲的希望。她希望孩子怎样?
  生:她希望孩子成就事业,受人尊重。
  ……
  【教学评析】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看似寻常,实则意蕴深邃。Z老师的课堂上,既有民俗介绍,又有朗读指导,既有直抵主旨的点醒(“有一个词非常形象,是哪个词”),又有透析入理的追问(“缝进去的只是线吗”)。但值得商榷的是,当教师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时,当教师自认为巧妙地问学生“缝进去的只是线吗”时,学生的思维已被框定,哪还会有真正的创造性、发散性的阅读收获呢?
  那么应该如何教这首诗呢?下面再来看看Y老师是如何教这两句的。
  【Y老师教学回放】
  师:“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生:孟郊快要离家之前,他母亲总要给他缝补衣服,就怕他回来会迟。
  师:哦。大家想想,母亲会在什么时间缝补衣服呢?
  生:可能是晚上。因为母亲白天可能要做家务或去田间地头。
  师:嗯,说得有道理。(圈出“密密”及“迟迟”两词)大家再看这两个词,好好读读,品味品味,你一定会有话想说。
  生:孟郊的母亲缝衣服时把针脚缝得非常密,怕孟郊会受冻。
  生: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孟郊的母亲最担心孟郊在外地时会着凉、生病。如果那样,她肯定心疼不已。
  师:说得好!大家想,孟郊的母亲在缝衣服时,可能边缝边在想什么,或者说,她心里可能会对孟郊说些什么呢?
  生:她可能会想:儿啊,你一去就是好几个月,那边又有谁会来照顾你的生活呢?为娘我只能帮你把衣服多缝几针,缝得结实些了。
  生:她可能会在心里对孟郊说:“我的好孩子,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到了那边,你可要多保重,一定要穿得暖一些,千万别感冒啊!”
  师:是啊!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又能做些什么呢?能做的也只是“临行密密缝”罢了。让我们来读这两句诗。(生读)
  师:到这里,我突然有这样一个疑问:母亲为什么会在孟郊临行前才“密密缝”呢?她不可以早早地缝好吗?
  (生一时间似乎都被问住了)
  生:我想,可能是母亲要做其他活,平时也很忙,因此只能在孟郊临行前缝。
  师:恐怕没有事情会比为即将出远门的孩子缝补衣服更要紧吧!
  生:可能母亲年纪大了,直到孟郊明天要出门了,她才想起来缝衣服。
  师: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大家觉得这样可能吗?
  生:不太可能。
  生: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衣服如果早缝好,或许放在那里会弄脏……
  师:既然早缝好,也可以早早装进柜子或箱子里呀,不就不会脏了吗?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母亲,你会不会早早准备好所有应该准备好的东西啊?
  生:肯定会的!
  师:那么好,大家想,孟郊的母亲知道孟郊过几天就要远行,有没有可能早在好几天前就把衣服给缝补好了呢?
  生:完全有可能。
  师:或许,母亲早就把衣服缝补好了,可孟郊明天真的要远行了,作为母亲,她可能还会干什么?
  生:可能会再好好查看查看,再补上几针,让针线更紧密些。
  生:可能会在某些地方再加上几针,让衣服更加结实,更不容易断线。
  师:是啊,本来衣服的针脚就已很密很结实了,母亲可能还会再检查,再补针,让衣服绝对——
  生:保证质量!
  (全班大笑)
  师:保证质量,也可以这么说。Y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临行密密缝”不仅仅是为了使衣服结实,更是古代吴越民间的一种风俗。当时,人们要远行时,他们的母亲或妻子都要密密地缝衣服。“缝”与“逢”同音,即希望能早日相逢,主要目的是图个吉利。来,让我们再读这两句诗。
  生:(齐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教学评析】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朴素的行为(密密缝)及深藏的牵挂(迟迟归)的背后,不正是母亲对子女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确实是最伟大的!
  因此,教师在处理这两句诗时,重点考虑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思维的触角探入文本内部,而执教者则仅仅作为一个引路者而已。首先,圈出“密密”及“迟迟”两词,让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核心之处,教师虽然没有问什么,但学生自然而然地有话想说。之后,问学生母亲可能边缝边在想什么,可能会对孟郊说些什么,目的在于延展、发散诗歌的意象,让学生的感悟更加丰满。接下来,教师反其道而行之,问学生“母亲为什么会在孟郊临行前才‘ 密密缝’呢?她不可以早早地缝好吗”。学生最终明白,看似“临行”前才“密密缝”,其实这更显示母爱的深沉与博大。最后,教师告知学生“临行密密缝”其实是“古代吴越民间的一种风俗”,因为“缝”与“逢”同音,故而以此托意寄情。这样一来,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民风民俗,同时又避免了对学生研习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与阻挡,实现了古诗教学成效的“最大化”。
  古诗大多“言约而意丰”,看似寥寥数句,实则每句都蕴藏内涵。事实上,古人撰写诗文时极为重视“炼句”之功。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重“炼句”,唯此方能让课堂直抵“诗和远方”!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 312030)
其他文献
A    暑假已过了二十多天,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他才慢悠悠地买了车票往家赶。在车上他却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说是她马上要到外地演出,不能等他回来了。他一听就有些生气:“要外出你早说啊,我说不回来你非让我回来,我现在在车上,你又走了。”妈妈在电话那头满是歉意:“小原,对不起,才接到一单演出。你在家好好休息一下,我最多一周,不,最多五天就回来,冰箱里有我买的你爱吃的菜,还有冰淇淋……”他不等她说完就挂
弟弟与女孩恋爱,并把其带回家同居;当女孩怀孕后,弟弟却感情出轨,与情人远走高飞;女孩赌气在弟弟家生下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生活。就在这母女凄苦无助时,弟弟的哥哥挺身而出,百般呵护,并最终与女孩结为伉俪。没想到几年后,弟弟被情人抛弃,又回来找她,因而,兄弟之间上演了一场夺妻大战……   未婚先育,凄苦母女遭抛弃   顾玉亮和吴晓冉的相识,竟是因为一次钱包失窃事件。   那是2008年6月中旬的
【摘 要】读短篇小说,可以尝试运用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文本解读,以此获得多重视角下的阅读体验。以《穷人》为例,可对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深入解读文本,完成信息提取、分析、整合和推论,从而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问题驱动;文本解读;统编教材  短篇小说篇幅有限,作者往往只保留必不可少的环境、语言、心理等描写和最为精彩的情节。因
舅舅是谁啊    我靠在门边问穿着军装进门的他,你找谁?上我家来干啥?  他哈哈地笑,小孩,你是在我家。  我家,我外婆家!我伸出手把着门不让他进。他放下行李,一下把我提起来放到了一边。  我就势坐在地上大哭,直到他拿出一把牛奶糖,我才站起来,一边擦眼泪一边把糖往兜里装,嘴里还是追问,你到底来我家干吗?  外婆在这个时候回来了,说,豆豆,他是舅舅,叫舅舅。  舅舅是谁啊?我好奇地看着他,奇怪他和外
学期的最后一节体育课,我安排了一次补考课,高三(3)就剩下一个“困难户”了。800米,怎么也不跑,她一再央求:“老师,今天天气好冷啊,又这么大的风,800米就不用跑了吧!你看看我的体形,这么胖,根本就跑不下来,就是补考10次也不会及格的。老师,你就放过我吧!”。  800米不仅是对学生耐力水平的考验,更是对学生的意志力的考验。如果这短短的800米都不敢去面对,那如何去应对即将到到来高考呢?她其实是
琪琪:  第一次见到你,我们就表扬阳阳有眼光,能找到这么漂亮贤惠的姑娘。你们在广州闪婚,我和爸爸还是有一点点生气,你父母心里可能更加不舒服。我们本来想自报家门到长沙拜访他们,阳阳怕你父母迁怒我们就作罢了。阳阳到你家后,你父母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说,唯恐冷落了阳阳。阳阳这才叫我们赶来长沙拜访你的父母。  到长沙见到他们,一点都没有架子。一口一个“老亲”“亲家母”地叫,我们悬着的心才落地。你父亲说,你
一    因为一面墙,华芝哭了。  要知道那曾是让她多甜蜜的一面墙——那个下午,许雷拉着她的手走进一间屋子,他握着她的双肩,将她抵在这面墙上,他深深地吻了她,然后说,芝芝,从此我不能天天陪你了,但咱们的故事在这面墙上,只要你闭上眼睛,就会看到它在将我们的故事回放,看着看着周末来了,我就回来了。  他的话有点酸,但因为认真,因为热烈,她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许雷要调去南京总部工作了,他怕她会寂寞,所
下班回家,一打开房门就传来蝈蝈“瞿瞿”的鸣叫声,清脆而响亮。心里一阵惊喜,循声找去,原来是岳父在窗台上养的那只蝈蝈。  岳父今夏被我从乡下接到城里。也许是离开了那片生死相依的泥土,他总是说城里没有季节的色彩,城里的夏天寂寞。当时蝈蝈刚买进门,岳父就把一颗毛豆塞了进去。也许是陌生吧,它置之不理,只在笼子里急躁不安地爬上爬下。我疑心它是不是哑巴,但是看看它厚实而修长的翅,应该不是。  “蝈蝈吃毛豆了。
那天,我回了趟娘家。无意走到阳台,看到那盆绿萝,心里涌起一阵黯然。绿萝长势很不好,沾满尘土的暗黄叶子,细长瘦弱的枝蔓,向外毫无章法地试探着什么。  绿萝原本放在我房间,我出嫁后,母亲把它放到阳台上,以为这般,有阳光眷顾,雨露滋养,它会欣欣向荣。此后,母亲心安理得,再也无暇于它。想不到,这个对着公路的小阳台,并没有让绿萝享受到母亲原以为会享受到的阳光雨露。相反,外面喧嚣的尘土,常不客气依附在绿萝身上
一心一意地爱,一心一意地做爱,这是我的爱情哲学。这哲学不是从什么婚恋专家专著那探究学习来的,而是一个女人摸着石头为人妻多年的内心感悟。  对于一个女人,一心一意地爱,正如婴儿到了一定的成长阶段会喊妈妈一样,那近乎天性,似乎并不需要什么专门的教授和引导。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是一个无师自通的爱情天才:当她爱一个男人,当男人情绪低沉的时候,一直被父母娇纵的她也懂得陪着他、安慰他,努力引他走出落寞;当她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