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里网外的世界(四)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b63255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瑰丽的晚霞渲染了整片苍穹,夏季清凉的晚风拂过脸庞,带来远方的麦香。
  夕阳不舍地落下,月静静地爬上枝头。疏影横斜,筛落的星放在水墨沉香的案头。
  我轻靠着窗,凝视着窗边嫩弱的叶芽,灯光照出爬山虎的绿。我心乱如麻,杂绪化为泪珠,涌了出来。思念如窗边的爬山虎蜿蜒,一句句在心中无声地呼唤:姐,你什么时候才归来?
  今年的夏,格外清凉。
  爷爷奶奶身体越发瘦弱了。今年的麦收让我忧心,他俩的身子骨能行吗?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小时候,爷爷总是抱着我,牵着姐姐在花香四溢的院子里散步,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奶奶坐在一旁,轻快地理菜、剪花,眼含笑意地看着我们祖孙三个。爸妈站在门边低声交流着,皱纹爬上眼角。
  羊毛似的小云朵飘在碧蓝的苍穹,和我同龄的桂树注视着一切。时光如今一去不返。
  儿时的记忆太过美好,美得让我分不清那是梦还是自己被时光割成的记忆碎片。
  现今,姐姐远去国外求学;爸爸妈妈外出工作;我长期住校,在校时间远多于在家;唯有我养的一条土狗“梨子”,还在老家陪伴着年迈的爷爷奶奶。
  夜风清凉,凉气侵入体内。我呆坐着,贪婪地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房间。这是我受伤时的乌龟壳啊,是我一出生就居住的家啊!
  明天,我又要回到学校,离开这里,又要有长达两三个星期的时间不能陪在爷爷奶奶的身边,不能看着“梨子”成长。
  心中的不舍将我淹没,泪竟止不住地往下流。月夜寒凉。
  忽然,一个微小的声音从楼下传来:“二子,快睡觉啊。”是奶奶的声音。我一惊,忙看去,只见她瘦小的身体,在夜风中颤颤地回了房间,灯仍亮着。我把灯关了,那盏灯才随之熄了。
  我只觉寒凉被温暖的泉水冲走了,心想: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系對方,一家人就仍在一处。
  亲情就如一张巨大隐形的网,将我们一家六口紧紧网在一处。网内,是桂香四溢的家园;网外,是四处拼搏的亲人。
  我们拼搏着、进步着。我们在网外各自精彩,但我知道,我们永远走不出那张亲情的网。
  我愿被这网,网过一生。
  点评
  全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初看有些杂乱,细品却有一根情线紧紧串联。尾点题,如一张网将前文所有“杂乱”一网打尽,网罗其中,非常精妙。小作者善用景物渲染情境,语言凝练纯粹,富有韵味。 (点评人:朱晓荔)
其他文献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日前亮相上海书展。时隔近30年之后,阿列克谢耶维奇再度展开访华之旅,阿列克谢耶维奇说,30年之后再见到中国,感受到中国巨大的社会变化,“我看到的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满怀信心、面向未来的中国。”阿列克谢耶维奇说:“从儿童时代起,我读的都是俄罗斯的文学著作。我的父母讲俄语。俄罗斯文学对我影响非常深。比如说古典的俄罗斯文学代表托尔斯泰、陀思妥
在阳光的照耀下,街上的商铺被镀上了一层金粉。最刺眼的就是那春联:猴年发财步步高,钱财进门聚聚来。以前喜欢这联,现在觉得这联庸俗至极,毫无韵味。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次去河下古镇的经历,让我领略了真正的河下古韵,耐人寻味,经久难忘。  河下有个“泥人潘”,在他院子里有这样一副对联:巧手捏泥人栩栩如生,绝活制陶俑脉脉含情。在老潘的巧手雕琢下,老人一手正提竿,一手正拿鱼,栩栩如生,收获满满。老潘这作品叫“垂
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历史的钉子与小说的想象力——陈河《甲骨时光》新书分享会”日前在京举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甲骨时光》是陈河最新的长篇小说,首发于《江南》杂志2016年第2期,一问世便广受关注。作品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甲骨文专家杨鸣条受傅斯年所托来到安阳调查和发掘殷墟甲骨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时光回溯到抗战硝烟之中,一批爱国人士怀着历史使命在危难之际聚集到一起,围绕殷墟甲骨文物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得以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心灵世界的觉醒往往会表现为一种勃发的求知欲,对书籍产生热烈的向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古今中外,书籍不计其数,
我心中的槐树,它的皮肤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显得有些粗糙;有些矮,却很粗壮。那满树的槐花,一直在我梦里轻轻摇晃。是什么力量让我对它魂牵梦萦?  “滴!”一声车鸣响起,我顿时睁开了双眼,窗外那是田野吗?我揉了揉双眼,再仔细看时,却发现窗外的景物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店铺……  重回家乡,两年前的小村早已变成崭新的小镇。望着那一排排精心修剪过的绿化带,一栋栋井然有序的居民楼,我不禁感叹着
毛建清 江苏省常州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现任教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主持人语  亲爱的同学,本单元的几篇古文都是名篇要著,如果我们还是如对待普通的文章那样去学习,很可能就会错过它们最特别的部分了。  一篇好文,迷人之处首在文质兼美。文是文章的外在形式,质是文章的内中蕴藏。例如,学习《与朱元思书》时,初初建议大家在通解大意之后,直接回到原文中去,以反复朗诵乃至吟哦的方式,
由杨争光主编的《深圳新锐小说文库》新书首发式日前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深圳新锐小说文库》又称“12 1”,即12位深圳新锐作家作品,并1本文学批评专著。这12位年龄低于45岁的深圳新锐作家及其作品分别是:蔡东著《月圆之夜》、毕亮著《地图上的城市》、陈再见著《喜欢抹脸的人》、厚圃著《契阔》、钟二毛著《四个叛徒》、刘静好著《但为君故》、徐东著《新生活》、弋铧著《千言万语》、宋唯唯著《念奴娇》、曾楚桥著
文入画是古代留下来的一个文化名词,它大约在北宋时期形成,并由元代的赵孟频正式提出。从宋代至今,优秀的文入画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究其原因:一是有文学特征、有书卷气、有内涵、有感想,能让人产生共鸣;二是有个性、有才情、有独特的不羁,能使观者产生联想,找到情感的契合点。故愚以为,文入画创作当力求文趣、小趣的统一。  所谓“文趣”,就是文入画必须体现文气,是文学与绘画相结合的一门艺术,需要文学与绘画的双重技
亲爱的同学们,2019年的中考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在距离中考越来越近的日子里,我們将和第五单元的古诗文来一次美丽的约会。  这是一次穿越历史的美丽约会:在这里,你将欣赏到“曹刿和鲁庄公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精彩风范;在这里,你会领略到孟子的浩然之气、孔明的忠心耿耿、杜甫的忧国忧民;在这里,你还可以谛听到柳宗元和苏轼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呐喊。  “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于这些经典的名家名
风,穿过重重阻碍,吹拂我的心田,让我的心在自由地跳跃、欢愉。  家中有一本书,书中有图,一位老者道骨仙风,长发飘飘,眼神空灵。我痴痴地望着,心似找到了寄托,也随之欢愉起来。  后来逐渐长大,识了字,我才知道那本书是《庄子》。那时,懵懂的我常常手捧着书,摇头晃脑地读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读着读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