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实词是文言文的主要构成内容,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准确解读文言文的关键。
【关键词】高考 文言文 复习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8-02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要求包含着以下两层意思,一是考“常见实词”,二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语偏义等语言现象。本文从分析高考试题入手,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严格来讲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而形声字的形旁就叫“义符”,它显示了这个字的表意范围。
字形分析法就是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特别是在高考文言文中,遇到陌生的实词,我们可以根据字形来推断字意。如钅、木、氵、灬、土——词义与五行有关;刂、弓、矛、戈、斤、殳——词义与兵器有关;马、牛、羊、 犭、鸟、虫——与动物类有关;讠、辶、忄,彳——与行为有关。
例: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
二、字音推断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音近或形近的字代入解释,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例: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2011年高考全国卷)通“掌”,执掌。
三、联想推断法
1.联想成语推断法
现代汉语中许多实词沿用了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成语中保留最多,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也可以联系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用法作出有效判别。
例:闻君义甚高,愿假榻。(12年北京卷)久假不归:借用 2.联想课文推断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教材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四、对称结构互解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如“求全责备”、“化险为夷”两个成语中,“责”与“求”相对,“责”与“备”相对,而且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义关系;“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之意。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有效推断出实词正确的解释。
五、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是无论采用什么推断方法都必须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因为要求解释的实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实词。
六、语法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定)主〔状〕谓〈补〉(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與现代汉语一致。我们推断实词时可以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先确定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
湖北高考试题中考查“昌期少年,不闲吏事”一句中“闲”字的含义,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
七、邻字帮助推断法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用已知邻字推断未知实词词义。
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赤壁之战》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八、代入检验推断法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句义顺畅即为正确答案。
例:“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具体解释词语时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如既要考虑该词有没有此义项和用法,又要考虑此义项是否符合语境等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得出最准确的词义,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和准确率。
【关键词】高考 文言文 复习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8-02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这一要求包含着以下两层意思,一是考“常见实词”,二是“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语偏义等语言现象。本文从分析高考试题入手,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严格来讲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而形声字的形旁就叫“义符”,它显示了这个字的表意范围。
字形分析法就是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特别是在高考文言文中,遇到陌生的实词,我们可以根据字形来推断字意。如钅、木、氵、灬、土——词义与五行有关;刂、弓、矛、戈、斤、殳——词义与兵器有关;马、牛、羊、 犭、鸟、虫——与动物类有关;讠、辶、忄,彳——与行为有关。
例:2006年天津卷考查“有牧人御众之才”中“牧”的含义。该句中的“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为“牛”,泛指牲畜,右为“人手中拿着一条鞭子”,把两者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放牧牲畜”;引申一下,对象如果是人,自然就是“统治,治理”之意。
二、字音推断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音近或形近的字代入解释,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例: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2011年高考全国卷)通“掌”,执掌。
三、联想推断法
1.联想成语推断法
现代汉语中许多实词沿用了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成语中保留最多,解释文言实词时,我们也可以联系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用法作出有效判别。
例:闻君义甚高,愿假榻。(12年北京卷)久假不归:借用 2.联想课文推断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教材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四、对称结构互解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如“求全责备”、“化险为夷”两个成语中,“责”与“求”相对,“责”与“备”相对,而且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义关系;“夷”与“险”相对,而且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就是“平坦、平安”之意。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有效推断出实词正确的解释。
五、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的语意来推断出要解释的词语的含义。这种方法是无论采用什么推断方法都必须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因为要求解释的实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实词。
六、语法结构推断法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义上差别很大,但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的。除倒装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定)主〔状〕谓〈补〉(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分上的词的词性也與现代汉语一致。我们推断实词时可以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分先确定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
湖北高考试题中考查“昌期少年,不闲吏事”一句中“闲”字的含义,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句主语是“昌期”,后边有宾语是“吏事”,根据语法可以推断“闲”应该是一个动词,由此初步推断“空闲”这种解释有误,这里应理解为通假字,通“娴”,是熟悉的意思。
七、邻字帮助推断法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用已知邻字推断未知实词词义。
例: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赤壁之战》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八、代入检验推断法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句义顺畅即为正确答案。
例:“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上述几种方法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在具体解释词语时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如既要考虑该词有没有此义项和用法,又要考虑此义项是否符合语境等等,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得出最准确的词义,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效率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