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能够结合实例,感受轴对称现象,并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轴对称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体验—感悟—理解”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 组织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根据物体的一部分,猜出这个物体是什么。比一比,哪组同学猜得准,好吗?
教师请一、二组同学猜的是剪刀、螃蟹、灯笼,三、四组同学猜的是电筒、圆珠笔、杯子,两边同学轮流猜,一、二组每次都猜对,三、四组都猜不准。
2. 激起冲突。
教师表扬一、二组同学,并宣布一、二组获胜,从而引起学生的争议。学生会认为一、二组猜的是对称物体,容易猜,游戏不公平。教师让学生说出一、二组容易猜的理由。
师小结:对称的物体可以看成两个相同的部分。看到其中一半,就很容易想到另外一半。这边的同学猜的都是对称的物体,所以很容易猜,不能怪那边的同学猜不好。(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猜图形游戏引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向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猜完物体后,教师分类展现要猜的物体,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一组容易猜中,让学生说出这组同学容易猜中的理由,是启发学生感悟到对称的物体可以看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3. 丰富表象。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对称的物体,请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故宫、京剧脸谱、雪花、民间剪纸工艺品等)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对称)
师: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的物体吗?
设计意图: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大量对称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赏析,丰富学生的表象,还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这也是强化巩固对称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剪纸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师:老师这儿剪了一个对称的图形,你们看(出示剪好的衣服图片),你们想动手剪一个吗?从1号信封里拿出老师准备的彩纸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剪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教师请一位剪得又好又快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方法。(对折,画出图形的一半再剪)。让学生边说边在投影仪上演示。
师: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再剪一个不一样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实践操作应该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所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笔者改变以往让学生模仿剪对称图形的教法,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尝试剪对称图形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是有这样的能力的。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的过程,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自主感悟对称特征。
2. 观察思考,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生剪完后互相欣赏,评价是不是对称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师:这些图形是怎么得到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对折 两边完全重合。
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称为轴对称图形。(完善课题,板书)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大家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们能指出黑板上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吗?自己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学生的作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获得“将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一本质特征。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3. 折纸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信封里面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以小组为单位折一折,看看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就在图形上画上笑脸,不是就画个哭脸。
选派小组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通过对折、讨论、研究后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还可继续追问:你们是怎样对折正方形的?还有其他的对折方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动态演示正方形的几种对折方式,最后定格如图1所示。
提问:这些折痕是不是都是它的对称轴?
师小结:看来正方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4条)。
师重点追问:对折以后,平行四边形两边形状、大小一样,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也是概念的重要内涵。特别是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会有误区。认为大小、形状相同的两边就是完全重合。对于这一难点,本环节试图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和“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是不同的,让学生在对折的活动中仔细体会“完全重合”的含义,从而深化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1. 闯关游戏(一):火眼金睛——下面哪些图形(图2)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的数字图案中(图3)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 闯关游戏(二):慧眼拾贝——下列图形(图4)是轴对称图形吗?
3. 闯关游戏(三):小魔法师——下列图形(图5)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设计意图:游戏(三)借助剪出的图形和剪剩的材料,让学生依托想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组闯关游戏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生互动交流,总结全课。
最后,让学生尝试动手用身边的材料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也可用身体摆出各种呈“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情感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教学目标】能够结合实例,感受轴对称现象,并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轴对称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在“体验—感悟—理解”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 组织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根据物体的一部分,猜出这个物体是什么。比一比,哪组同学猜得准,好吗?
教师请一、二组同学猜的是剪刀、螃蟹、灯笼,三、四组同学猜的是电筒、圆珠笔、杯子,两边同学轮流猜,一、二组每次都猜对,三、四组都猜不准。
2. 激起冲突。
教师表扬一、二组同学,并宣布一、二组获胜,从而引起学生的争议。学生会认为一、二组猜的是对称物体,容易猜,游戏不公平。教师让学生说出一、二组容易猜的理由。
师小结:对称的物体可以看成两个相同的部分。看到其中一半,就很容易想到另外一半。这边的同学猜的都是对称的物体,所以很容易猜,不能怪那边的同学猜不好。(板书:对称)
设计意图:猜图形游戏引入新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向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猜完物体后,教师分类展现要猜的物体,学生很容易发现其中一组容易猜中,让学生说出这组同学容易猜中的理由,是启发学生感悟到对称的物体可以看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3. 丰富表象。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对称的物体,请同学们欣赏,(课件出示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故宫、京剧脸谱、雪花、民间剪纸工艺品等)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对称)
师: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的物体吗?
设计意图: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件出示大量对称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赏析,丰富学生的表象,还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对称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这也是强化巩固对称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 剪纸活动,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师:老师这儿剪了一个对称的图形,你们看(出示剪好的衣服图片),你们想动手剪一个吗?从1号信封里拿出老师准备的彩纸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剪对称图形,教师巡视。
教师请一位剪得又好又快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方法。(对折,画出图形的一半再剪)。让学生边说边在投影仪上演示。
师: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再剪一个不一样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实践操作应该是学习数学的根本,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使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所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这一特征,笔者改变以往让学生模仿剪对称图形的教法,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尝试剪对称图形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是有这样的能力的。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的过程,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自主感悟对称特征。
2. 观察思考,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生剪完后互相欣赏,评价是不是对称图形,教师在黑板上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师:这些图形是怎么得到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对折 两边完全重合。
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称为轴对称图形。(完善课题,板书)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大家互相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们能指出黑板上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吗?自己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呢?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学生的作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获得“将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这一本质特征。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3. 折纸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信封里面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以小组为单位折一折,看看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就在图形上画上笑脸,不是就画个哭脸。
选派小组上台汇报展示。
学生通过对折、讨论、研究后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还可继续追问:你们是怎样对折正方形的?还有其他的对折方法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课件动态演示正方形的几种对折方式,最后定格如图1所示。
提问:这些折痕是不是都是它的对称轴?
师小结:看来正方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4条)。
师重点追问:对折以后,平行四边形两边形状、大小一样,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折痕两边“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也是概念的重要内涵。特别是在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会有误区。认为大小、形状相同的两边就是完全重合。对于这一难点,本环节试图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和“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是不同的,让学生在对折的活动中仔细体会“完全重合”的含义,从而深化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1. 闯关游戏(一):火眼金睛——下面哪些图形(图2)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的数字图案中(图3)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 闯关游戏(二):慧眼拾贝——下列图形(图4)是轴对称图形吗?
3. 闯关游戏(三):小魔法师——下列图形(图5)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设计意图:游戏(三)借助剪出的图形和剪剩的材料,让学生依托想象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组闯关游戏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及辨别方法,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师生互动交流,总结全课。
最后,让学生尝试动手用身边的材料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也可用身体摆出各种呈“轴对称图形”的姿势。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情感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