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发展现状及建议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460530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问政是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创新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产物,网络问政以其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本文以中安在线网站网上问政平台为例,探析网络问政在联接政府部门与民众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力图使平台在政府管理创新、公共政策制定、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问政 电子政务 网上问政
  网络问政是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型行政手段。近年来,网络问政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勃然兴起,呈现出千帆竞发、气象万千的发展态势和生机。
  安徽省网络问政蓬勃开展、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网络问政已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参政议政、为安徽跨越发展、兴皖富民建言献策的崭新平台,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问政于民、排解民忧、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
  一、网络问政平台发展现状
  1、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的目的
  网络问政是我国电子政务实践中的创新形式,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问政以其方便性、及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征,逐步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可。网络问政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了解舆情民意、问计于民;另一方面是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评政、问事于政府和领导干部。
  政府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渠道,新闻网站是承担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的重要载体。近两年网络问政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由于国家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网民规模扩大;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官员重视互联网,主动把网络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搭建平台、开设栏目,收集、办理、回复网民意见。在这种需求下,中安在线网上问政平台应运而生。
  2、中安在线网上问政平台建设情况
  2009年12月29日,中安在线“网上问政”平台正式开通。平台共设《问政会客厅》、《问政市县领导》、《问政厅局领导》、《问题反映》、《建言献策》、《咨询求助》等多个互动性栏目。广大网民可借助网络、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热线电话等多个渠道就关注的热点民生话题直接向各厅局及市县领导献计献策,咨询求助,“网上问政”栏目还通过在线访谈、记者调查、报网互动等形式,邀请相关领导及部门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3、网上问政平台特色
  (1)倾听民声,关注民生。“网上问政”栏目不断完善留言及审核机制,为广大网友搭建沟通平台反映各类民生问题。近年来平台共收到网友各类留言近万条,反映内容多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2)加强联动,完善办理机制。为提高留言回复率,解决网民反映各类民生问题,“网上问政”栏目结合相关部门网络问政办理特点,与安徽省直各厅局及各市縣建立了回复机制,并逐步完善。目前,合肥、淮南、马鞍山、芜湖等市的留言回复率已达到90%以上,全椒、定远、繁昌、郎溪等县网友留言实现100%回复。网民对于有关部门的各类回复给予了积极评价,“网上问政”已成为了解民情、排解民忧的“直通车”。
  (3)报网互动,拓宽受理渠道。“网上问政”平台与安徽手机报互动,结合“热信”栏目将短信留言延伸至网络。安徽手机报2013年共刊发手机热信170条,对读者留言全部予以回复。作为“报网互动”的重要内容,《安徽日报》的“网上问政留言板”栏目,定期选登“网上问政”中部分网友留言及相关部门反馈,引起各部门高度重视。
  (4)搭建平台,全媒体手段宣传。“网上问政”平台借助网络电视优势,结合热点民生话题,邀请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做客直播间,通过与网民在线交流和接听读者热线电话的形式,进行现场解答。2013年全国“两会”以及安徽省“两会”期间,栏目分别开设特别节目“两会访谈室”、“两会热线”,邀请代表委员接受视频专访,关注“两会”,共话民生,制作全国“两会”访谈56期,安徽省“两会”代表委员访谈12期。
  二、网络问政平台开办的意义
  1、畅通了政民沟通新渠道
  中安在线“网上问政”平台结合网络特点,建立政民沟通新渠道,通过手机“热信”、报网互动、视频访谈等多种形式增进政府与民众间的交流。“网上问政”平台与“安徽手机报”互动,将其短信留言延伸至网络,使手机报“热信”栏目反映的问题受到各有关部门重视,正逐渐建立起回复机制,针对网友提出的各类意见和要求,各部门及时进行调查,给出处理意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同时,“网上问政”平台还定期邀请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做客直播间,通过与网民在线交流和接听读者热线电话的形式,围绕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话题进行现场解答。
  2、提高了服务群众的办事效率
  推行网络问政是提高政府效能、方便群众问政的需要。经网络曝光的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反映出广大群众对政府机关在办事作风和工作效率上诸多问题的不满。网络问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改善了政府的形象。因为直接从网络上解答和处理群众的问题,或直接从网络上办理相关事务,方便、经济、高效,优势非常明显,网络问政成为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的有效途径。
  3、促进了行风政风的改进
  网络问政的初衷,就是要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在互动中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倾听,尽早回复,尽快解决,通过逐步建立的回复机制进一步促进行风政风的改进。
  4、推动了执政能力的提升
  当前,网络舆论既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催化剂”,又是化解危机的“灭火器”。应对网络民意,惟有把握网络舆论规律,建立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面对日益彰显民意的网络问政,各级政府部门借助这个政民沟通新桥梁,正逐步重视网络,提高网络执政能力。
  三、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
  1、少数部门对“网上问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部分领导不够重视网络问政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接触网络,也没有上网的习惯,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局限于读报纸、看电视、阅文件。二是把工作时间上网看作“不务正业”,对网络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三是对互联网管理工作无所适从,对互联网反映的问题应对乏术。看到了网民反映的意见与问题,不去认真研究处理,而是想方设法“一删了之”,或是层层批转,一级一级下放,造成问题“哪里来哪里去”,“原物奉还”。
  2、网民参与“问政”及政府应对“问政”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网民比较关心衣、食、穿、住、行等与自身利害相关的事情,问政内容以咨询、投诉、求解自身问题者居多,为政府建言者较少。
  另一方面,政府应对“问政”的能力有待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网站虽然都要求有关部门安排专人对网民的留言及时进行办理或回复,但就目前而言,一些政府部门网站对网民留言的回复率总体水平较低。
  3、“网络问政”留言回复机制不够健全
  相对于网民积极留言,政府部门的回复机制得不到保障。尽管农委、物价局、住建厅、人社厅等十余家省直廳局,合肥、淮南、马鞍山、芜湖等12个市以及濉溪、天长、定远、全椒等37个县已于“网上问政”平台建立了留言回复机制,部分市县或省直厅局的留言回复率已达到九成以上甚至百分之百,但依旧有少数政府部门对网友留言不闻不问。
  四、推动网络问政平台发展的建议
  着眼当前网络问政的发展趋势,针对网上问政平台实际情况,现就推进网络问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以及平台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干部网络问政意识
  当前,网上舆论已成为民意的“晴雨表”。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和执政模式正一步步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考验着他们的执政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应把关注网络舆情当作一项工作常态来坚持,把引导网络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因此,网上问政平台通过举办研讨会的方式,邀请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走进来,通过交流,在推介平台的同时,也吸取办理留言回复同志的工作经验,对平台功能进行改进与完善。
  2、加强培训,提高问政编辑水平
  网上问政平台编辑担负网上意见的汇总、分类、转报工作,是网民留言的“把关人”。他们除了要具备网络编辑的业务技能外,还要善于把握宣传导向,具备分析、研判、引导舆情的能力。要通过培训教育和制度约束,引导他们强化责任,提高素质。
  3、完善机制,促进工作规范化
  加强政府回复网民的制度化建设。平台从全省网络问政发展大局出发,经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相关文件,制定网民留言回复工作的规则,推广实行网上留言回复黄牌制,对回复不及时、群众不满意的通过技术亮黄牌予以警示和督促。将网络问政纳入政风、行风考核体系,使之成为各级政府及部门的一项常态工作。
  4、改进技术,确保网络问政安全畅通
  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大互联网信息安全投入,对网络问政平台的安全层级做好评估,制定网络安全风险防范预案;创新网络问政简洁、便利、实用的新形式,用好微博、访谈等互动手段,加大手机短信、语音服务等参与问政形式的运用,鼓励更多的群体参与问政;针对网民问政重复率高的现象,建立“问政百科”,加速“问政搜索”的研发,提倡“自助式问政”;从各问政平台的功能、版式、界面、留言提交等角度,对平台的用户友好度作出评估,加大各地平台开发力度,不断完善问政平台的用户体验。□
  (作者单位:中安在线)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优秀的管理人才一直是企业争抢的对象。因此,一般来说,管理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在企业中是比较高的,从基层员工往管理层发展也是很多职业人的正常发展轨迹,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技术人向管理人的转化。由于技术人尤其IT行业的技术人在工作中应用的技术更新很快,所以,很多技术人才在考虑职业发展路径时,把转岗做管理当做是自己的职业目标。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每个技术人都适合朝着管理方向发展呢?  案例透视:  司徒毕业于计
【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美国社会各界对FOX电视台于2008年1月开播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真心话大冒险》的讨论,从隐私权和媒体社会功效两个角度来探讨媒体在面对商业利益时应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本文认为,媒体不仅具有商业性质,更应该成为社会的守望者,承担社会教育和审美引导的责任。  【关键词】电视真人秀 《真心话大冒险》 社会责任  一、节目簡介  《The Moment of Truth》是美国FOX电
【摘 要】职场类电视节目的定位究竟该立足于求职服务功能还是转而向娱乐化的真人秀发展?本文认为,在当今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职场类电视节目应当在立足于专业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新颖、灵活的策划和宣传手段,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本文以职场类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凸显节目专业水平,服务节目内外受众,来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职场 电视节目 服务  职场类电视节
很多人读不懂华西村,读不懂这里亦农、亦工、亦商的经济形态;很多人读不懂华西集团,读不懂那里既吃“大锅饭”,又搞股份制的特殊体制;很多人读不懂吴仁宝,读不懂他既拜毛泽东、邓小平,又供着观世音菩萨的矛盾信仰。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企业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海综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克林研究员在接受《新民周刊》专访时,直截了当地表示:“当年若是什么都搞清楚了,就没有今天的华西了!”  华西村与“苏南模式”
【摘 要】本文以白岩松在《新闻1 1》中评论性的主持语言为范本,分析白岩松的电视语言观及新闻评论主持语言表达风格,即具有贴近性、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引导性和记者化,并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既符合大众传播规律又具有正能量的新闻评论主持语言。  【关键词】白岩松 贴近性 感性与理性 引导性 记者化  一、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及其对主持人的要求  评论性电视新闻节目在中国50多年的电视历史中属于“后来居上
【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作为传统媒体,过去单向的传播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对专业财经电视频道来说,“全媒体”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CNBC作为全球著名的财经电视,在栏目编排、主持团队、品牌节目、传播渠道等方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传播格局,为专业财经频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全媒体 CNBC 财经节目  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全媒体”时代昭示了媒介生态环境
1.聲音传得远  谁说话的声音传得最远?  2.脚不沾地  小张走路脚从来不沾地,为什么?  3.数指头  3个小朋友在猜拳,一个出剪刀,一个出石头,一个出布,请问3个人共有几根指头?  4.奇怪的“永动机”  世界上什么东西以近1700千米/小时的速度载着人奔驰,却不用加油或其他燃料?
【摘 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以汉字听写为主题的节目,播出后在众多电视娱乐节目中突出重围,引发热议。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节目理念和节目本身的特色入手,分析节目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文化 汉字听写 节目 成功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登陆荧屏,首期节目播出后就登顶微博话题“热门榜”,话题点击率高达18万次,在当天所有和电视节目有关的话题中排名第一,超越“好声音”和《快乐男声》等
【摘 要】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新闻逼视则是一种新闻失范行为。舆论监督如果吃不透情况、抓不准问题、把握不好度,极易演变成新闻逼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摆正立场不失理性、扮演好角色不越位、把握好平衡不过度,新闻逼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关键词】舆论监督 新闻逼视 风险规避  当“农夫山泉有点甜”还在媒体上广而告之时,一个关于舆论监督如何规避新闻逼视的问题也让新闻工作者深刻反思着。从20
摘 要:本文内容着重要求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归纳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关键词:信息素养 网络搜索 搜索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30-01  1 教学背景  1.1 教材分析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