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织锦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主要产地分布于傣族世居的云南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及景谷、景东、元江、金平等县和金沙江流域一带。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


  傣錦,当地称“娑罗布”。汉代傣族属“哀牢”。傣锦也有棉织锦和丝织锦二种。棉织锦基本用通纬起花、丝织锦则既有通纬起花也有断纬起花。棉织锦以本色棉纱为地,织以红色或黑色纬线。德宏地区傣锦常用红、黑、翠、绿结合。图案有狮、象、孔雀、树木、人物等。织幅一般33厘米,长度约50厘米,多用作被面,亦作工艺美术装饰织物。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傣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图案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挡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


  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倘若结错一根细线,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可见傣锦的工艺要求极严。
  傣族人早在唐宋时期就会用棉线和丝线织傣锦。南诏时期,地方官员把傣锦作为上贡朝廷的礼品。作为一门非常古老的纺织工艺,傣锦对花纹的组织有着自己的严谨。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


  多以白色或浅色为底色,以动物、植物、建筑、人物等为题材,所织孔雀、骏马、龙、凤、象、麒麟,特别是凤凰展翅、大象、马、塔等图案,分别代表着吉祥、力量和丰收;宝塔、寺院、竹楼、寄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寓意深远五彩斑斓的图案,充分显示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今天,傣锦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和提高。除了制作统裙、挎包、床单、被面、窗帘、手巾外,还设计制作出了傣锦屏风、沙发垫等新品种,以其鲜明的色调、瑰丽的图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其他文献
彩云之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气候条件让这块高原热土自古以来就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高山峡谷、江河溪涧交织成擎天巨树、枝繁叶茂的良木天堂。云南人是高原的孩子、大山的嫡系,生而植木、长而倚木、逝也要得木而安。云南各民族过去盖房建屋,虽然形制不同、功能相异,但无論如何都离不开木竹这类材质。怒江边山险崖峻之上,傈僳族和怒族的垛木房,用圆木堆叠而成,保暖而坚实,为在完全无平地的山坡上建房居住,用长短
期刊
“红木”不是泛指所有红色木材,而是对家具用材约定俗成的统称。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它的范围是五属八类、三十三个主要品种。五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铁刀木属。八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紫檀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香枝木类、花梨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红木从明清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珍爱,红木起源于明朝1405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每次回国用红木压船舱。
期刊
“十八大”以来,红河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以园区建设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骨干企业为载体,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经济发展优势转化,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旅游、科技、信息等产业紧密结合与融合发展,全州文化产业发展已呈现出体系不断完善、门类不断齐全、市场日益繁荣、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全州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4户,其中重点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有9户,
期刊
清末民初,建水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人才荟萃,书画艺术在滇南首屈一指。建水紫陶从清未到解放初期是名家辈出、精品不断的鼎盛时期,从烟斗到花瓶、汽锅、文房四宝等工艺陶器,以工艺独特、造型新颖、装饰典雅而闻名于世。从众多的存世作品来看,建水制陶名家以王永清、向逢春两代人为代表,可以说建水紫陶与书画结合的独特风格起于王永清,而巅峰于向逢春。  随着紫陶的声名远播,建水碗窑村里唯一的街道上
期刊
“玉出云南”,闻名全国。  这是经过了历史沉淀和文化累积的凿凿之说。邻国缅甸是翡翠原矿的主要集中地,新中國成立前的腾冲等地,山高谷深、地薄人稀,生产生活水平低下,很多人选择了马帮“走夷方”的方式到两广及东南亚、南亚等地寻找生计,腾冲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因马帮年复一年的往来得到迅速发展。出于云南最早的翡翠,就是由马帮从缅甸驮运至腾冲等边境地区,经过当地人创意、雕刻与琢磨,将深埋于矿洞中的毛石变成
期刊
苴却,今云南永仁县旧称,自古就以出产砚石、制作砚台著称,苴却砚石材形成于2.5亿年前,产于永仁县内金沙江畔。  苴却砚集端、歙二砚优点于一身,雕刻集浅浮、镂空、圆雕、深雕、薄意、减地雕刻于一体,形成了厚重浑实、明丽浓郁的多元风格。石品绚丽丰富,有石眼、青花、金星、冰纹、绿膘、黄膘、火捺、眉子、金线、鱼脑冻、蕉叶白、庙前青、玉带、紫砂、鸡血等近百种,其中尤以碧翠神溢,如珠似宝的石眼著称于砚界。因此又
期刊
明朝以来,云南地区汉族聚集地以烧制造青花瓷为主,出现“建水窑”“华宁窑”等著名民窑。而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则以黑陶为主,滇西北迪慶州香格里拉县尼西黑陶制作工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滇南以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傣族和佤族为代表,其影响顺湄公河而下到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尼西黑陶  与许多曾经辉煌而后凋敝的民间手艺相比,尼西土陶十分幸运,经历数千年仍能完好保存下来,其中既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
期刊
绣花,在楚雄永仁县民间不仅是艺术,更是生活。  千百年来,生活在永仁的彝族女人们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这不同于T台费尽心思的设计,而仅是生活的自然流露而已。云南的少数民族少女,青春期几乎与针线为伴,她们在挎包、鞋子、鞋垫上也绣上各种图案,搭配夸张鲜艳的颜色,穷极一切强烈饱和的色调,将花鸟鱼虫乃至整个山林间犹如万花筒般呈现在裙摆飘摇之间。  这场视觉盛宴在姑娘们出嫁前达到顶点,待嫁的绣女是天生的
期刊
浸、绘、扎、缝、染、漂、拆、碾。用灵巧的双手把线在织物打绞成结后,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最终变化为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扎染。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术表演。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诏、大理国时代,本地居民就以扎染服饰为日常服饰之一,从《南诏国传》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先民们便懂得了“扎采纹绣”。特别是盛唐时期,扎染在大理地区一度成为民间最受追捧的商品,逐渐升级为贡品。
期刊
云南布艺,涵盖了织锦、扎染、蜡染、布扎、刺绣等等多种类型的以布为主要材质或者原料的工艺技艺及其生产制作的产品,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绘就了独具魅力的霓章虹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少数民族服饰是为明证,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各具特色,对织物的处理技法多样独特,手工与机械在很多地方并存,机械不能够替代的技艺如扎染中的扎花与拆花等技法,仍然被完好地传承延续并发扬光大。  一直以来,布艺在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业的发展中占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