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个性特质不同的小学生都毕业升入初中学习,因此初中学生在学习基础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就数学课程而言,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各不相同。从当前教师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来看,一般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按照中等程度基础的学生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对后进生和优等生兼顾较少,课堂上培优补差,分类分层推进的力度不够。这样的教学对后进生来说,难以掌握消化所学知识,学习信心容易受到伤害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厌学心理;对优等生则又存在“吃不饱”的问题,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尖子生不尖,后进生更落后,优等生和后进生都成了中等生的陪读生,“保底教学”和“培优教学”都不能落实到位。《数学课程标准》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很好地贯彻。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也就是说,从大多数中等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下,应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行因材施教。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进分类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饱”,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做好以下方面:
  
  一、 教学目标要弹性化
  
  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何种发展,以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的指向性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对教学的实施具有诱发、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弹性,反映在教学要求方面,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例如,教科书的正文和练习、习题中的基础题是要求全体学生都会的内容,而灵活运用和探索研究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同一高度的教学目标,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弹性,应是在把握学生基本状况和数学素质教育基础要求的大前提下,既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体现部分优等生能够达到的更高层次要求,变全班同一的教学目标,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教学目标。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据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有助于诱发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有利于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心理的产生。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教师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调控教学进程,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 课堂教学应层次化
  
  课堂教学过程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施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坚持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能思考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就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学习,从而达到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到因人分层施教。另一方面是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学因导发展,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并依此因势利导,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生为主体,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课堂上要予以特别关心,鼓励他们主动求问,学习新知识时,要及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相关知识铺垫;练习时,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反馈情况,针对后进学生学习有困难或迷惑之处,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工作。要把一般老师课外抓后进生补救的方式,变为课上帮助后进生学习,通过启发诱导、鼓励讨论和主动思考等方法,把教学内容内化为后进生实际的解题本领。相应地对于优等生,教学指导的重点应放在使他们“充分发展”的基点上,优等生基础比较扎实,思维能力强,学习主动性高,教师可针对数学中思维能力要求高一些的教学难点,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解决。当然,在这种加大思维训练力度的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给予适当的点拨,帮助优等生更好学习。此外,老师还可注意设计一些高难度的问题,供优等生选做,让那些学习还有余力的优等生获得更大发展。这些做法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时,优等生学习能力强而“吃不饱”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再有一点,我们教师还可运用优势激励原则,让优等生做小先生,辅导帮助后进生学习,这样做还能让优等生体会小先生的乐趣,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向上。
  
  三、 作业布置需多样化
  
  课后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教学实践中,老师会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多样化布置给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需较复杂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当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多样化布置作业,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精力去选择题目和批改作业,但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的确能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 练习与测验命题多能化
  
  练习与测验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来调节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练习与测验具有多重功能,如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这就要求命题结构要层次化、多能化,如在练习与测验中设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地发展。在教学测验中,这种分层次命题、多能化的测试,对后进生来说,不至于考得太糟,减少了他们的学习挫折感,保护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优等生来说,解答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和他人的竞争心理,更好培养他们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样的练习与测验,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综合上述,要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必须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化设置、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安排、作业布置的多样化思考和练习与测验命题的多能化设计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让他们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关键词: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7-
[摘要]学校心理咨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现今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基本由学校心理教师承担,心理教师是一名学校教师,又承担着心理咨询师角色,这中间必然存在一些冲突。如何更好地把握学校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不同身份的要求,开展好学校心理咨询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中学生家长心理咨询个案,对学校心理咨询实践运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学校教育;实践运用;案例分析  
〔关键词〕记忆;复述策略;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认知策略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调节、监控和管理认知加工过程的心智活动,其主要形式是恰当的、合乎规则的活动程序。它的作用是促进认知活动的效率。认知策略有多种,如复述策略、精心加工策略等。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例如,历史事实、数学原理、观点信念
〔关键词〕史记;解读;生命意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4-0079-02  连续两个星期我一直在读《报任安书》,内心被一种情绪萦绕,久久不能散去。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关于太史公的这封书信。这封书信带给我的思考太多了。写什么呢?我看见书架上那本《活着》,顿时想到了一个特别普通而又贴切的标题——“幽于粪土之中,‘我’为什么还要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在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防护师生、家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发挥了有效的教育功能。在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中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引领下,中山市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力量,在实践中形成了影响广泛、良性循环的“心理健康在线教育生态圈”,使教师的教研与学习者的学习同步发展,为疫情心理防护乃至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中小学心理防护体系创建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具有较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围绕《新课标》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像我这样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对于有机会去观摩这样的教学公开课都甘之如饴,因为这些往往是我们落实新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策略的指南针。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公开课成了好课的标准:目标达成面面俱到、教学构思新颖别致、教学手段出奇制胜、教学流程行云如水、教学效果尽如人意。然而,在听了一堂堂“出彩”的公
〔关键词〕异性交往;青春期;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8-0057-03  【活动理念】  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身心的变化,开始渴望与异性的交往。然而目前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友谊界限模糊,交往方式不當,拒绝异性交往或异性交往困难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一定年龄段内,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刻板印象呈抛物线状,在
摘要:绘画治疗使用艺术媒材实现对情绪的表达、自我的探索和行为的调控,而隐喻治疗则通过打比方在来访者的内心植入积极的暗示和信念,从而促进心理反思和建设能力的提升。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隐喻中的比方,不仅能带动来访者思维的运作,也能给来访者提供更加立体的感官体验,让这个“比方”更加真实和有效力。本文结合咨询实务经验,探讨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的几个结构化方法,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提供方法上的实务参考。
〔关键词〕疫情;希望感;心理活动课;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41-03  【活动背景】  2020年春节假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疫情的实时动态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全国上下紧张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区域封锁、口罩紧缺、人员隔离、信息刷屏等现象,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各种消极情绪,如烦躁、焦虑、惊慌、恐惧等。我们深知,这
激励机制是由奥斯本于1957年提出来的,目的为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当今学生普遍存在害怕作文的心理,作文教学运用激励机制,能有效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打通学生作文思路,为学生作文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美感是以情感为主,包容着理智和意志的心理功能,因此,情感是美感的核心”。“美感中不仅要有感觉和情感、想象,而且还要包含着理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体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