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食物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印象里,学画画的人总是从画各种水果和坛坛罐罐开始的,一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从画水果开始练习。油画欣赏的册子里一般也都会有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人》,描摹日常生活中做家务的场景:“人和景物都好像沐浴在极度纯净的光线之中,画的色彩显得特别明净、细腻,使人感到十分亲切。”看了艺术史教授肯尼思·本迪纳所著《绘画中的食物》一书才知道,虽然很久以来人们就已经把特定种类的食物当作族群认同的标志,但直到17世纪,才由荷兰画家发展出了食物绘画的关键要素——意大利人几乎没画过他们的意粉,法国人也几乎没画过他们的浓味鱼肉汤或者红酒炖牛肉。



  肯尼思認为,为了深入理解绘画作品,需要考察人们的饮食习惯、阶层差别、新发现的食物、相关文学作品以及不同社会、不同时期的宗教和医学观念,这种考察足以构成西方艺术史中一个独立的谱系和分支。
  检视1400年以来的食物画,会发现两个明显的现象:在绘画作品中,水果的数量远超别的食物;画家很少会画人们嘴里含着食物的情景。后面这一种现象跟现代的情况也吻合: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铺天盖地的啤酒、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广告中,从来不会展示真实的饮酒场面。在广告牌上、杂志上和电视上,人们举起酒杯,倒酒,表情看上去很满足,发出赞叹声,但是没人把嘴唇贴到酒杯上。因为政府禁止刊载直接饮酒的画面,那样会使酒太有吸引力,或者让小孩子看了以后知道酒是干什么用的。在绘画上,但凡画到有人嚼东西、勺子伸到嘴里的情形时,当事人几乎都是粗野的孩子、可笑的人物或者坏人。吃东西的行为总在禁绝之列。
  水果之所以受到画家的喜爱,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外观。梨、草莓和橙子等水果有着鲜艳、稳定的外形,常被用作装饰品和雕刻品。在18世纪,人们将水果放在碗里或者餐桌等家具上和厨房以外的地方,用来装饰房间。人们不会用卷心菜、胡萝卜、鸡蛋、火腿、牛肉干或者其他不容易腐烂的食物作装饰品。
  水果受到画家的青睐,跟绘画中不包含进食的动作这两种情形是相关的,二者都在掩盖进食的必要性。满足食欲、吞食动物或者植物、纯粹的生存需要,看上去都不够精致。
  但是肯尼思也注意到,将食物作为艺术的主题会遇到一个难题:人们对食物太熟悉了。我们每天都会跟食物打好多次交道,虽然食物也被用作商品、催情物或者祭祀用品,但是因为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过于平常,过于琐碎,好像并不值得做深入探讨。很长时间以来,画家画食物的时候,只能尽力把它们画得很高贵,让它们很吸引人。除非是为了戏弄农民,他们不会把作品弄得很好笑。后现代主义的画家则与此背道而驰,他们喜欢对食物做喜剧式的处理。比利时画家威姆·德尔沃伊1996年游览了阿尔卑斯山后,画了一幅画,画中的山体上刻着的巨大字母组成一句话,“苏珊,我出去吃比萨去了,5分钟后回来——乔治”。本应贴在冰箱门上的留言条显示在了宏伟的大自然中,让这幅画显得非常有趣。任何其他陈述,比如“苏珊,我爱你”“苏珊,你非常漂亮”,都会把山体弄得像庄严的纪念碑,只有提到食物才会产生喜剧效果。因为食物太平常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让它高贵到哪儿去。
  政府和组织的徽章也说明,食物太过普通,形象不佳。麦穗、野猪和麋鹿的形象常常出现在国家或者军队用的封笺和上衣上,但不是以食物的形式出现的。旗帜或者奖章上如果出现的不是麦穗而是一片面包,就会显得很滑稽。野猪很有力量,猪排就没有什么力量。鹿很优雅,鹿肉就不会让人联想到忠诚。只有宴会的场景才能让食物主题上升到尊贵的高度。
  为了给理解食物绘画提供理论框架,肯尼思使用了马克思的“物化”概念。食物的物化是指动植物从活物变成死的东西,硬的变软、凉的变热,这一物化过程让动植物成了可操控的客体,同时变得更小、更顺从,成了我们可以随意支配的东西。吃东西时,人们不仅能得到味觉上的满足,同时也会有征服自然的感觉。人类自主完成的描绘食物的过程又强化了这种掌控的感觉。
  (夕梦摘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假装读过》一书,李小光图)
其他文献
提到戴维·沃勒斯坦这个人,你可能不会把他当作创新大师。20世纪60年代,他只是古老的Balaban & Katz连锁剧院的一名年轻高管,他整天都在为当时这个处于边缘的行业担心。当时和现在一样,影院的大部分收入并非来自电影票的销售,而是来自咸味爆米花和就着爆米花喝的可乐。沃勒斯坦也和其他人一样,想方设法提升那些高利润部门商品的销量,他尝试过各种传统的营销手段:买一赠一、日场特价等等,不过收效甚微,收
期刊
初三转学后,便离家很远,我不能经常到油爷爷家去了。  半夏河流进北河的时候,分了一个岔,一端向东,一端往西北。油爷爷家在往西北去的河边上。他是村里唯一的榨油师傅,虽然他比我爷爷还高一辈,我们还是喊他“油爷爷”。他的家就是油坊,四间草房子。  第一间空空的,中间放了一口半人高的陶缸。靠大门摆着一个小矮桌,边上是两把竹子做的小椅子。油爷爷总是坐在小椅子上,戴着副老花镜,一边喝茶,一边看书。他小时候上过
期刊
没想到鲁迅还是个电影发烧友。  从1927年10月7日至1936年10月10日(去世前9天),在上海9年,鲁迅大概看了144部电影(他有时会忘记标记,有时又会二刷),以平均每年16部的观影速度刷新着观影记录。140多部影片中,好莱坞贡献了至少124部,其余还有苏联、英、德、日及少数几部中国影片。  上海几乎所有头等影院都被鲁迅光顾过。他不仅要买观影效果最佳的座位——花楼包厢,而且看完认真打分,五星
期刊
《连环画报》封面  由于疫情影响,居家生活竟已有50多天。50多个日日夜夜,我以墨为友,安心创作。某一日,我重新绘制了旧作《明姑娘》的部分画面。  那是1982年,我20岁出头。一天,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一册脚本《明姑娘》寄到我当兵的一个叫“桥头”的冰雪覆盖的小山沟,说这是重点题材,邀我创作。  自此我开启了女性角色创作生涯。彼时,女性对我而言充满神秘色彩,甚至觉得女性之美带有某种魔力。我蹑手蹑脚地观
期刊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西方创设“卫生”这个概念,以及开始建立卫生系统的历史记忆。  欧洲古代城市系统的创设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蛮族入侵,破坏很大,使欧洲文明进程倒退了几百年。自此,漫长的中世纪欧洲城市公共环境很差,成了病疫的渊薮。史料记载,那时欧洲几乎连年处于瘟疫和传染病的威胁之下。当时科学不发达,并没有病菌和医疗概念,人们得病后或求宗教庇佑,或被庸医折磨至死。  中世纪欧洲城市背弃了
期刊
我和野岛刚老师约着一起去中国研究所。  文京区是东京的核心区,很多文化机构都设在这里。和附近的东京大学比起来,中国研究所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那是一栋两层小楼,楼道狭窄,演讲的地方是一间会议室,只有十几个座位。在东京,“高大上”的中国研究基地有好几家。这一家是最特别的,也是最古老的,研究所的老师骄傲地介绍:它成立于1946年。  说是演讲,其实是小范围的交流。当天来了15个人,除了两位媒体人士,其他都
期刊
安提诺乌斯洗澡时被雅典娜看到了,她非常喜欢他的俊美,以至于她还穿着全身盔甲,就不管不顾地跑下奥林匹斯山,去向他求爱。  但不幸的是,因为她展示了有着美杜莎头像的盔甲,这位俊美的凡人只瞥了她一眼,就立即变成石头,这让她很不高兴。  她直接去请约弗把他复原,但在她返回之前,一位雕塑家和一位评论家从那里路过,而且发现了他。  “这是一座非常糟糕的雕像,”雕刻家说,“胸部太窄,一只胳膊至少比另一只短了半英
期刊
文学有个古今一贯的道德,就是把一组文字,变成有魔术性與传染性的东西,表现作者对于人生由“争斗”而至“完美”的一种理想,毫无限制地采取人类的各种生活,制作成所要制作的形式。说文学是“诚实的自白”,远不如说文学是“精巧的说谎”。  想把文学当成一种武器,用它来修正错误的制度,消灭荒谬的观念,克服人类的自私、懒惰,赞美清洁与健康、勇敢与正直,拥护真理,解释爱与憎的纠纷,它本身最不可缺少的,便是一种“精巧
期刊
话说,在电影或者电视的拍摄现场,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一个镜头明明拍得很满意了,可是导演还是要说,来,再拍一条。这一条往往被称为“保一条”。上一条已经很满意了,为啥还要保一条呢?  有一位导演跟我说,这不是为了安全,不是真的担心声音、画面会出故障,这其实是导演和演员的一个心理游戏。  说上一条可以了,这是告诉演员,你已经有保底的,现在可以自由发挥了。演员这个时候就能进入一种更轻松的创作状态,这时候拍
期刊
作为领导,你每天都需要传达很多信息——  “做这个。”  “做那个。”  “你先做这个。”  “你这里做错了。”  “为什么我们错过了这个目标?”  “谁是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  “这是我现在最需要你做的。”  但在所有这些信息中,有一个是最重要的,而且必须始终如一地、清晰地传达出去。  当你说这话时,人们都会信任你。  如果你不把它放在首位,你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个神秘的信息是什么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