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餐桌的长度,一双筷子的距离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合食”还是“分食”始终是个问题。
   战国时的人们吃饭时席地而坐,用块木板当菜案,靠座位高低与大小显示尊卑高低。公元前221年,燕国太子丹请荆轲吃饭,两人食案高低、菜式相同但各吃各的;成语“等案而食”就有礼贤下士的意思。故宫所藏《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五代时的南唐名流聚会就是各人面前桌上放着八盘果品佳肴,成为早期“分食”的珍贵“写真”。隋唐以后工匠能制作美观、舒适的大桌高椅,杯盘碗直接摆放桌上,人们可方便地起立走动,就有围坐一起 “同吃一盘菜,同喝一碗汤”大快朵颐的“合食”餐饮。长辈给小辈夹菜是“爱幼”,小辈给长辈盛汤是“敬老”,杯盘碗勺叮叮当当中洋溢的亲情友情便有“酒不醉人人自醉”。而各吃各菜,各喝各汤的分食便难免有些冷艳、呆板,令菜、汤寡味很多。合食历久不衰,成为主流吃饭模式。
   早年农村生活,吃饭时七八个人各捧个搪瓷盆蹲地上,七八双筷子一起到中间那盆白菜烧土豆里搅和,甚至有时就一个饭碗喝粥,你喝这边我舔那边的。那时年轻气盛,物质条件窘迫,没法讲究;以后有的“发达”了,只要还认“曾在一个盆子捞过菜”就是患难兄弟。
   上世纪70年代,工厂有老阿姨专事发布小青年“谈朋友”公告,依據就是这两人在食堂一起买菜,面对面吃饭,还偷偷摸摸你夹我一筷菜我还你一筷肉。那时不知有更形象的“对食”一词。
   上世纪80年代,吃自助餐是件很有面子的事,不会用刀叉便拿双筷子端个盘子在一个个方锅子间游荡;找到心仪的三文鱼时却已清盘,朋友慷慨地夹一筷子,“拿点去”。
   合食与分食“争锋”,早已不是吃饭那点事了。某明星和妻子在聚会上各吃各菜,坊间就有“形同路人,恐已婚变”的八卦。隔壁李阿姨的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到了饭点李阿姨一面煎炸蒸炒一面不停张罗:吃吃吃。而姑娘却微笑着从包里拿出汤勺、筷子。李阿姨心里那个不爽如鲠于喉,只能靠数落儿子出出气;但听儿子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比例高,就是不分筷子引起的”,方才吓得一身汗。
   大疫当前,“合食为体、分食为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做起来就有点难。那天吃晚餐时老婆特意放了双公筷,等吃完,公筷成了私筷,私筷成了公筷。
   不记得谁说的,知道与做到之间,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但若做到,哪怕只有一张餐桌的长度,也是了不起的成绩。
  (摘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特殊时期,高考生家长该如何调节呢?   父母无法替代孩子上场,只能给孩子助力和支持。高中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主性,如果他們不需要或者排斥家长介入,家长就要忍住自己的冲动,不要过多地干涉,否则好心也可能变成一种干扰,如果引起逆反,就更得不偿失了。   家长情绪稳定,家庭氛围和谐宽松,孩子心里才会踏实。家长要以身作则,要让孩子看到父母的自律和从容。牺牲自己围着孩子转,可能会增添孩子压力和内疚,反倒分
期刊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曾给其孙子提出过这样的忠告: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绝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绝不能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  
期刊
3月14日,时逢一年一度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出了2020届RD录取通知书。国内高中仅收获1枚,花落人大附中大名鼎鼎的“乖神”,年仅 16岁的少年邓明扬,花名“小乖”——一个在京城的数学奥赛、信息奥赛圈里,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邓明扬从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开始学习奥数,三年级开始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并在竞赛中崭露头角。初二时,在全国信息奥赛中获得决赛的银牌,初三时
期刊
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老师给同学们讲要相信努力的意义,那些出身贫寒的孩子最终通过努力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却不承想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对这个故事嗤之以鼻。一个同学说:老师,我最讨厌这种努力的鸡汤,听多了很腻。另一个同学说:老师我很讨厌那种看上去努力的同学,尤其是那些努力还不优秀的人。   这个时代,努力居然被人厌恶,相反懒散变得光明正大,很多人宁愿让别人觉得自已懒散,都不愿让自己看起来努力。
期刊
盛文肃是宋朝人,曾担任尚书右丞、扬州知州等职。他在扬州知州任上时,接待过一个叫夏有章的官员。夏有章原是建州司户参军,后转任郑州推官,赴任的路上路过扬州,盛文肃听说他有才名,就专门设宴招待他,二人在酒席上相谈甚欢。   饭后,夏有章回到住处,感激盛文肃对自己的盛情招待,便写了一首诗作为答谢,派手下人送给了盛文肃。但奇怪的是,盛文肃接到信后并没有拆开,反而派人将信退回。   这是怎么回事呢?夏有章百思
期刊
王五妈总夸她的儿子厚道诚实,可是有一次我跟她的儿子下象棋,他快要输了,就悄悄偷了我一个车,以为我没注意,其实我都看在眼里。汪阿姨总说她的儿子善良胆小怯懦,可是有一回她的儿子跟一个小朋友发生了点小矛盾,他就操起一块砖头将这个小朋友的头砸破了。朱家妈妈总是说她的三儿子没出息,什么也学不会,可是省体操队到中小学选苗子,一眼就把她的三儿子相中了,因为当时他正从乒乓球桌上翻了一个空心跟头往地上跳,教练说他身
期刊
东京奥运是办、是推迟还是直接取消?东京奥运会的最终走向近来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话题。东道主日本、国际奥委会、运动员三方意见并不统一,各方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共同社称,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3月18日在参院财政金融委员会会议上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东京奥运会面临推迟或取消风险,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正常举办东京奥运会仍持乐观态度,他曾多次强调,日本将按原计划举办东京奥运会。《今日日本》撰文称,如果东京奥
期刊
2005年“五一”期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喜剧小品大赛”现场,有过这样一幕:一对76岁的老人刚刚大病初愈,仍登台演出。他们的表演较为出色,还因为高龄,因为那份不顾虚弱的坚持,观众纷纷给予赞许。但这对老人在选题环节,回答戏曲常识时,他们的代表答错了,没有得分。坐在评委席上的著名词作家阎肃正为这对高龄选手高兴,不承想,他们出了这个纰漏,觉得可惜,有心拉一把,就脱口而出说:“另一位再补答一下吧。”另一
期刊
有教养的孩子说话礼貌得体,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教养的孩子把毒舌刻薄当伶牙俐齿,把口无遮拦当童言无忌。   大学时曾经给一户人家做家教,他家女儿琪琪六岁,非常可爱。琪琪是那种时刻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的孩子。无论和谁说话都是用询问的语气:这样可以吗?好吗?比如她会跟保姆说:阿姨,你收拾东西看到我的书了吗?可以帮我找一下吗?妈妈出门时,她会跟妈妈说:路上小心喔,拜拜!对了妈妈,如果你看到路上有賣草莓蛋
期刊
我发现看待事物存在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哪里都好”。小时候可能以为父母无所不知、老师说的都对。二三十年前,出国的人比较少,大量的人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这都是因为我们学识、历练不足,实在是对有些东西毫无了解。   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逐渐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了。这就会上升到第二个层次——“轻易否定”。   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已经有所提高,能够看到事物的一些弱点、毛病。我们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