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学生数学潜能优化学生数学能力结构

来源 :漫迷·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确立
  关于人的潜能问题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攻关课题。许多著名的专家在大量研究基础上确信,“一般健康人只在运用着他的潜能的极小部分。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假设: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只运用了其能力的10%。稍后又有学者玛格丽特•米德撰文,认为不是10%,而是6%……而据我最近估计,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我们估计的数字之所以越来越低,是因为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源泉之强大,根据现在的发现,远远超过我们10年前、乃至5年前的估测。”[1]这是美国学者研究的结论。原苏联学者在研究后也指出:“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生理学的一系列最新成果证明人类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当代科学使我们懂得人的大脑结构和工作情况,大脑所储存的能力使我们目瞪口呆。”[2]并进而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迫使我们的大脑达到其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将一本苏联大百科全书背的滚瓜烂熟,还能够学完数十所大学的课程。”[3]无论上述估测是否很精确,但是人们的一个共识则是:人身上埋藏的潜能尚待开发出来。而“怎样才能挖掘出这一巨大潜力呢?这是一个牵涉甚广的复杂问题。”[4]对于这个复杂问题的解决,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责任。
  根据上述科学研究文献资料来考察我们的教育,我们认为,尽管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潜能开发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潜能没有开发出来;另一方面是已经开发的潜能也常常被扭曲、被误用,如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等。所以,开发学生潜能,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是当前教育改革,乃至于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我们先从数学学科入手,进行开发学生数学潜能的实验。我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即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法只开发了学生的一部分数学潜能。如果教学内容和教法得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可以掌握更多更深的数学知识,形成更优化的数学能力结构。从这一假设出发,我们查阅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有关文献,寻找科学的开发方法,总结以往的经验,确立了“开发学生数学潜能,优化学生数学能力结构”的研究课题。
  二、主要措施
  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是:一至三年级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四至六年级识别、预测数学潜能,因材施教,大力开发。
  1.一至三年级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我们从1986年开始进行实验,对新入学的学生分别进行了个体(韦克斯勒)和集体(瑞文)智力测验。结果表明,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智商无显著差异。这表明,教育在其中可以起决定性的影响。于是,我们确定了一至三年级全面发展打好基础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强化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重视知识迁移,发展学生的一般数学心智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打好数、式、形的概念基础,并逐步引导学生脱离具体的实物、实事,在头脑中用数学符号运算,这样便可发展起一般的数学心智能力,这种能力适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所以,打好“双基”与一般心智能力基础,对于小学生数学潜能的开发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2)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形成“数学头脑”,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两条:一条是在讲述某些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时,要讲述这些知识的发明、创造者,讲其人其事,让学生“见物见人”,使学生从数学家身上学习思维方法;另一条是在讲定理、公式时,结合创造主体,讲述其发明、创造的过程,通过“过程”教学,使学生从中学习数学思维方法,并领悟出发明、创造的奥妙。实践证明,这两条措施是非常有效的,不仅为学生打好学习数学的思维基础,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认真、仔细、清楚、严谨、坚持不懈、求实等是学好数学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重视这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从课堂问答到家庭作业,教师都认真对待,仔细检查,把学生是否认真、仔细、清楚、严谨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学习中的差错,及时而严格地纠正,使学生感到出错不要紧,但马虎、不改错是要不得的。实践表明,打好培养非智力因素基础,是数学深造必不可少的素质基础。
  2.四至六年级识别、预测学生数学潜能,因材施教,大力开发
  (1)识别、预测潜能
  在一至三年级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情况下,在三年级末,我们进行潜能识别、预测工作。我们认为,一般来说,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都是很大的,都有开发的余地,但是,由于后天种种原因,如生理的、个性差异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方面有发展潜能。需要选择那些既具有较大的潜能,又能表现出良好的数学发展前景的学生参加实验。所以,需要进行潜能识别、预测。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学科能力测验,给学生提供较为复杂的数学试题,了解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能力,把能力较好的挑选出来;一是平时学习表现记录,包括课堂反应和作业表现,让任课教师提供备选对象。然后,对两种方法挑选的对象进行比较、综合,最终确定出参加实验的学生。从实验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有效的,所挑选出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后来的实验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数学创造力,成绩突出。
  (2)开发潜能
  从四年级开始,我们对所挑选的实验班学生,采取了如下开发措施。
  ①激发和强化数学兴趣
  兴趣是学习行为强化的主要动力,尤其是直接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学习,虽苦犹乐。我们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去吸引、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去激发、用学习的成功来强化学生的兴趣。当学生想独立去探索某个新知时,注意给予情绪鼓舞;当学生学习停留于一个水平上时,注意设“跳板”,激发飞跃;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注意给予启发诱导。这些措施使学生始终对数学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兴趣。在我们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的兴趣调查中,95%的学生回答最喜欢上数学课。
   ②动手操作,丰富感知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仅仅借助语言、文字教学,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让他们动手做一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直观演示,以形象具体的知识为基础,丰富感性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总结出规律,就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讲“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教师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动手折剪,分别取出3/4、6/8、9/12,再把剪取的部分重叠起来,这时学生意外地发现它们相等,学习兴趣立刻调动了起来。接着,教师又请大家拿出剪好的三个等圆,分别剪去1/2、4/8、6/12后,将它们重叠好,发现也相等。通过多次操作,学生得知两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教师分别用等号把两组分数连接起来,同时用线段图分别表示,进一步强化了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认识。经过“折、剪、叠、画”的过程,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起这样一个表象,即尽管每组分子、分母各不相同,但它们表示的大小相等。最后,让学生一边观察折叠的纸、圆形、图及等式,一边思考上面每组三个分数为什么相等,规律是什么,启发学生由表象到概括,进而发现规律。所以,动手操作,不仅是感知的丰富过程,也是思维的运作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
  ③大剂量强化训练
  大剂量强化训练是对学生智力与个性潜能的挑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适量的复杂题和难题,让学生展开学习竞赛,看谁解得又快又有独创性;二是加大学习的总量,包括课上与课下,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自己编制了适合于学生数学潜能开发方面的训练教材。在这些教材中,除了基本知识外,主要增加数学思维方法和综合掌握方面的知识,如归一、还原、对应、转化、守恒、假设、消元、集合等思维方法,对小学数学知识分类纵贯综合,把学生所学的某一类知识纵向梳理下来,增强了学生纵向综合掌握能力和横向迁移能力。从实验班的学习情况来看,给他们增加比常规班多三分之一的学习量,是完全适宜的。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学习量,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是开发潜能的必要条件。
  ④优化数学能力结构
  我们认为,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优化数学能力结构是关键。数学能力结构既是开发潜能的结果,又是开发潜能的条件。只有一开始就重视数学能力结构的优化,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而只有开发好潜能,才能使学生数学能力结构得以优化。我们主要从三种“能力”和五种“品质”入手,加以培养。三种“能力”是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运算能力;五种“品质”是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批判性。这三种“能力”和五种“品质”都化为可测评的操作指标,从实验效果中直接反映出来。
  三、研究的实践效果与几点认识
  1.研究的实践效果
  经过几年的开发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践效果。对此,我们从如下方面进行鉴别衡量。第一,进行智力测验,测试学生一般智力发展情况。我们请天津师大数学系、天津市教科院、天津市教育学院的有关专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国修订),经过12项内容的检验,智商均值为103.69,比初入学平均智商高1.3。其中类同、算术、背数、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迷津等八项分均达到优秀,反映学生的图形观察、空间想象、逻辑运算等能力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对学生进行五种思维品质的专项测验,实验班学生在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密性和批判性上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班(P<0.05)。第三,通过几年来参加各种数学竞赛成绩来鉴别。在这方面,实验班学生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天津市举办的三次小学“我爱数学”邀请赛中,我校都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其中实验班学生得分占绝对大的比重。在全国“华罗庚金杯赛”中,实验班学生多次夺魁,其中一名学生参加美国数学家斯坦力提供的SAT数学测试,以800分满分成绩夺魁。几年来,在市区竞赛中,实验班学生获奖达400人次,重点中学录取率在全区名列前茅。第四,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不断进行学习兴趣和学习负担方面的无记名问卷测验,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负担情况。多次测验结果均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数学兴趣高,并持续增强,但对学习负担并不感到沉重,他们已经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这表明,尽管加大了训练,但并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
  2.几点认识
  (1)从实验效果看,我们采用的开发措施是有效的,这一点证实了原来的假设,即只要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法,可以开发出学生更大的数学潜能,使其在数学方面有更快更大的发展。在一至三年级全面发展打好基础情况下,识别、预测学生的潜能,把潜能好的学生组织起来,集体开发是有效的途径。以兴趣做基础,加大训练量,对于高年级学生是可行的、必要的。
  (2)根据实验目标而进行的优化学生的数学能力结构是可取的。运算能力是各种计算所必要的,而空间想象能力是几何乃至更抽象的符号关系所必需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更抽象、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力。上述各种能力使数学能力结构得以升华,并发生横向迁移,有助于其他知识的学习。思维的流畅性反映的是学生解题运算的速度问题;灵活性反映的是学生解题运算的变异能力问题,即运用不同类型的方式方法解题,使思维具有扩散性;独创性反映的是学生解题运算的创新能力,表明学生是否有独立的新见解;精密性反映学生解题运算的严密性,运算与推理步步相连,无懈可击;批判性反映的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大胆质疑问难、并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能力,这是学生取得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突出成绩的决定因素。上述五种品质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结构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实验效果表明,只要抓住上述三种“能力”和五种“品质”,学生便可逐步形成优化的数学能力结构。
  (3)开发潜能与学生学习负担问题。从实验结果来看,加大了训练量,学生并没有感到负担加重。究其原因,是兴趣在其中起到了“中和”的作用,即它把负担所产生的“苦” 和“累”给“中和”了,产生了一种“满足感”、“实现感”,把负担变成了乐趣。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即所谓负担是受兴趣因素制约的。感到负担过重是因为兴趣减弱或丧失的缘故。在开发学生的潜能时,只要牢牢抓住兴趣因素,以此为基础,就不会使负担加重。
  (4)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最根本的一条是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使其自觉、主动的学。开发措施如果是外因的话,那么,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就是内因,内外因结合,才能奏效。本实验是我校主动发展教育改革实验的一部分,实验一开始就突出了学生主动发展这一点。实验结果表明,凡是在开发潜能上成绩突出的学生,其自觉主动性就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自觉主动性不是自发的确立和发展的,需要适当的教育条件。所以,开发学生潜能,得先给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与发展的条件。
  
其他文献
中国风景油画,是中国画家们运用西方的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语言相结合,使中国风景油画成为中国油画中最具有中国精神的绘画语言形式.在当代,有很多优秀的画家致力于本土化的探索,其中白羽平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笔者以白羽平的风景油画为切入点,探究其作品中的荒原意象及艺术价值.
1967年韩国凤山假面舞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凤山假面舞已经基本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其传承面临着困难.本文依据凤山假面舞的基本艺术特征,从传承方案的可行性出发,重新诠释了这门传统艺术的发展路径与机遇.
中国古典基训是在戏曲舞蹈以及西方芭蕾舞蹈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进而建立起完善的训练体系.其一,根据古典舞独有的审美,将“身韵”融入古典舞基训中,使其古典舞基训把杆训练要素从单一到内容丰富的训练素材,从此把杆训练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二,舞蹈初学者通过把杆辅助寻找身体重心、肌肉的发力方式等,进行超常规的训练,使在把下不能独立完成的技术技巧动作借助把杆达到训练目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音乐教育,视唱练耳作为一门入门级音乐课程,对幼儿未来音乐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试唱练耳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将通过阐述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从而表明音乐对幼儿身心发展和兴趣的影响,使家长认识到在幼儿阶段学习视唱练耳的重要性,从而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大力支持和鼓励幼儿学习视唱练耳.
在高校学生音乐学习中,视唱练耳教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音乐能力、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阶段,为了提升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节奏训练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意识和观念,强化音乐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帮助教师达到良好的音乐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奥尔夫节奏训练概念、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然后根据奥尔夫节奏训练在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价值,提出高校视唱练耳教学运用奥尔夫节奏训练的方法.
一    雨琦撑着一把透明的小雨伞,顺着一堵旧而不破的红砖墙慢慢地走着,这堵墙刚好和雨琦一样高,上面长着一些苔藓和杂草。刚下过一场小雨,阳光下的水泥路闪着亮晶晶的光,但没有什么积水。路上有一些跟她一样年纪的学生,轻声说着话,还跑过两只追逐的小狗。天空很蓝,地感觉这个时候似乎应该出现一道彩虹。  雨琦喜欢在雨停的时候出来散步,在宿舍里闷得久了,她需要呼吸一点清新的空气。现在,她在树阴里的一根电线杆前
期刊
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模块,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审美教育、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分层教学这一教学互动形式,可以使学生对器乐教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器乐课堂上运用分层教学策略的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灿烂文明珍贵的文化产物,在现代环境下,政府为非遗文化提供了法律保护,许多高校为大学生们营造不少认识、学习非遗的机会,社会为传播非遗文化增强了大众的保护意识,因此以海阳秧歌为例,探求高校对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与具体实施,探讨大学美育教育下传承非遗文化所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阳大秧歌在高校中适宜的保护途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报道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阐述了自己对电视新闻直播声音设计与创作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关键词:电视新闻 直播 声音 设计 创作    电视新闻直播是指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现场通过电视进行直播,它将观众感兴趣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等过程与事件本身进行同步传输,能在第一时间内将相关信息和资讯传递给观众,带给观众极强
期刊
桑桐所著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统和声”,下编为“近代和声”;俄罗斯作者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上下册)》是2008年3月1日出版的图书,分为上、下两册,一共六十章,主要分为自然音体系、半音体系、转调等.这两本著作都是各大高校和声学教材的选择,在其编著的过程中,对和声学体系以不同的方式据其各自特点进行了讲解.笔者将通过对两本和声学教材中自然音体系部分几个知识点进行阐述,对其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