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讨1例肿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如何协助医生做好用药监测,从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体现了不同专业之间的知识互补,也是临床药师真正服务于临床的途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1例肿瘤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如何协助医生做好用药监测,从而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体现了不同专业之间的知识互补,也是临床药师真正服务于临床的途径。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in a patient with cancer, how to help the clinician pharmacist to do drug monitoring, thereby reducing drug-induced illnes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rational drug use; reflects the complementary knowledge between different professions, but also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really serve the clinical Way.
其他文献
摘 要: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我们家庭教育的种种不当,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当前的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对此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通过采用适合教育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暴力 家庭教育环境 契合性 榜样作用 爱之有度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14-02 近年来,由于校园暴力事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用香丹注射液2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观察组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14 d后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69.4%,两组比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颜伊白对治疗妊娠斑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6-2008年我院治疗的妊娠斑患者随机抽100例.用自制的中药颜伊白按中医辩证论治分为三型:肝郁型、脾虚型、肾虚型.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在医学检验专业的生理学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实践.通过问卷和考试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结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生理学教
目的:对sysmexK-4500血细胞分析仪性能作初步评价.方法: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和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评价标准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sysmex K-4500血细胞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生育期女性由宫内疾病导致不孕不育症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宫腔镜诊断84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在经宫腔镜检查同时常规刮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子宫病变主要表现为输卵管阻塞、子宫纵隔、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宫腔镜检查共诊断出子宫病变43例,术后病理诊断证实40例,符合率为93.02%.结论 宫腔镜可及早、准确发现由宫腔内病变引起不孕不育的病因
随着人们活动空间的延伸,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普通外科急腹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增多趋势.过去要求急诊
目的 探讨门脉癌栓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及肝移植术后的复发率.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将VX2癌细胞注入新西兰大白兔门静脉内,形成门脉癌栓.门脉癌栓动物模型建立后,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门静脉置入7FPTCD管,从PTCD管内置入特制微波辐射电极进行消融.在消融同时经PTCD针注入化疗药氟尿嘧啶及顺铂.通过超声造影、CT增强扫描、病理判断疗效.结果 消融术后超声扫描观察癌栓回声、超声造影及CT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监护电切子宫纵隔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宫腔镜联合B超进行诊断的120例子宫纵隔患者在联合B超监护下进行宫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38.33%(46/120),子宫榆卵管造影诊断符合率23.33%(28/120),宫腔镜诊断符合率100%,术中均采用B超监护,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0例,流产率由术前的87.94%降到16.6
摘 要: 本文提出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微机等营造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氛围,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氛围中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本文试图从创设最佳历史教学情境的角度出发,寻找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