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友城韩国昌原市邀请,安徽省马鞍山市友好代表团于3月底至4月初访问韩国,参加了昌原市的第24个“市民之日”活动。
和马鞍山市一样,昌原也是以工业立市。它位于韩国的东南端,襟江滨海,是庆尚南道的首府。历史上,在弁韩时曾叫走漕马国;1974年,根据韩国化学和机械工业培育政策,成立昌原开发区,6年后升格为市。因此地蕴藏丰富的铁矿,很早就出现了炼铁业。昌原市面积297平方公里,人口53万,距韩第二大城市、著名的海港釜山仅40公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它以规划严密、工业带动、健康宜居而闻名遐迩,是世界上少有的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城市,其机械工业园是韩国五大开发区之一。目前,昌原市已发展成为中南部产业经济的中枢,是韩国举足轻重的制造业重镇。
马鞍山市和昌原市于1994年结为友城。此后,两市的经贸、文教交往频繁,双方的少年合唱团曾数度互访。此次访问,代表团拜访了市政府,参观了城山贝冢冶铁遗址,访问了大宇公司、竞轮公团、韩国产业园地公团东南本部、成山艺术堂等公司机构和两户市民家庭,观看了大型歌舞晚会和 “市民之日”典礼,受到了昌原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情接待,处处感受到对马鞍山和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这充分说明了两市间友城交往的成效。
多年交往,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昌原市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引导、规范和服务作用。
——机构合理设置,政务亲近市民。市政府以建设“与市民同步发展的高品格城市”为施政理念,着力塑造强有力的社会引导者形象。市长依选举而生,向选民负责,为公众服务。经过演变发展,昌原市与庆尚南道、市政府和议会已分别形成了有效的自治、协调和制约关系。市政府与市民、与媒体间也有了便捷的沟通机制和渠道。
市政厅大楼不设围墙,面向一个开放的圆形绿地广场。入门大厅内站立着一位笑容可掬的工作人员,与其说是门岗,不如说是礼仪小组,亲切地与来访者点头致意,为市民引路解惑。门厅两旁即是一长溜的开放式窗口,类似我们的行政服务中心。二楼迎面便是市长办公室,这里定期举行市长与市民及其它团体的对话。
市政府设经济企业局、都市计划局、企业支援团等6局1室,2个直属机构,7个事业所,共有1385名公务员。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只设一名副市长。每个局管辖的范围比较大,其局长的职权相当于我们城市的副秘书长。公务员的主体,包括各局的局长、课长、系长乃至担当,都是些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事务与技术官员,办事认真负责,也很稳定,不受政局形势左右,是政府及社会的中坚力量。
——以促进产业发展为己任。市政府与商工会议所及各种产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密切配合,对园区企业、外贸出口和对外交流合作提供有效的服务,发挥了指导和支持职能。市经济企业局经常派遣海外市场开拓团,组织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赴西南亚、中东、非洲,强化通商协力活动;并开办贸易洽谈会,招揽外国人投资。现在,昌原市的工业呈蓬勃发展之势,机床、汽车、工程机械、光学电子、家用电器、钢铁业在韩国乃至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升。据经济企业局宋丙镇局长介绍,其工业园区现已形成800万坪(约26.4平方公里)的规模,入园企业1370个,雇佣员工7.5万人,年产值高达24万亿韩元(折合236亿美元)。世界有名的大牌公司如LG电子、起亚重工业、GM大宇、大宇综合机械、三星TechWin、斗山重工业等入驻于此, 年出口额达99亿美元。昌原工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国家机械研究所、电气研究所均设在此地,使产、学、研、市场开拓紧密结合,在不断精进质量、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于第一时间捕捉、跟踪商机。昌原现有1200多个企业在国际上投资或开展贸易,主要输出汽车、电子和机械产品。
市政府为进一步拓展机械工业的优势,还联络中、日、俄3国10个城市,发起成立“东北亚机械产业城市联合体”(Union of Machinery Cities in Northeast Asia, 简称UMCA)。中国的马鞍山、威海、无锡、常州4城市为会员。今年4月底已召开了“实务局长”预备会,定于9月份在昌原举行市长会议,正式缔结联合体,并签署有关章程和运行规则。联合体的年度会将轮流在各会员城市召开。
—— 民众福利为先。强劲的工业发展势头不断壮大着城市的实力,使得昌原市政府有能力改善市民福祉,完备城市福利、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该市的道路铺装率和上下水设施率都达到95%以上,所有建筑实现了集中供暖供冷。现有各类公园105个,学校92所,包括3所大学。 有世界水平的综合运动场、体育馆、汽车赛车场、室内自行车馆、射击场等。这些场馆由政府和企业投资参股,指派事业单位——“市施设管理公团”高效运营。据介绍,这些场所不间断地举办各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和赛事(其中有的含博彩性质),多种媒体跟踪报道。一反工业城市粗重少文的形象,昌原市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上显示了超前的眼光和大手笔,已建成现代化的剧场、艺术馆,仅成山艺术堂一项就 耗资1000多亿韩元;有高水平的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团、少年合唱团等4个市立艺术团,不时举行演出。有3座市立图书馆和23个“村级”图书馆,有老人痴呆疗养医院、残障者综合生活馆、健康促进中心等福利设施。卫生、文化机构经常举办营养、健康咨询讲座和各种演奏、展览。这些社会保障和服务,不仅提高了市民生活品位、身體素质和科学知识素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和谐健康的城市文化。当然,财政投入也不菲,去年,昌原市在这方面共花费7929亿韩元。
——生态和土地保护着眼子孙后代。该市四面环山,河流清澈,鸥鸟翻飞,自然生态保护得相当好。龙池公园、马金山温泉、三贵海岸和107万坪的注南水库等景区成了市民和候鸟的乐园,并有直达公交车与市中心相连。以12.5公里的昌原大道为主轴,城市功能布局十分合理。街面整洁,一草一木受到精心呵护,每个角落的设计都尊从自然,颇具匠心。街上不见闲人,不闻喇叭声,鲜见摆摊设点,更难见交警和城管人员。整个访问期间,我们没有看到一处道路“开肠破肚”,未见到一处建成区内大拆大建现象。唯一的例外是有一段小道换铺面砖,竣工前整段路用棉布盖起来,据说是防止扬尘扰民。我们注意到,绝大部分餐馆、理发馆等都实行了“立体化”,分布在各楼层经营。该市十分节约用地,沿街高楼集中林立,排列紧凑,相同的土地建筑容量比我们的大得多。而居民区楼间距较宽,多配套有小树林及休闲木椅。后盖的居民楼严格规定为20层以上,大多座落于原山坡野地,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又不占耕地。更有创意的是,不少停车场就建在河道内侧水线稍上,平时水流无妨,汛期车子让位而已。
—— 精心守卫传统,保障民众精神家园。该市十分珍视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围绕它们做足了文章。据昌原经济通商课沈宝荣女士讲,该市每年举办5个大的节庆,即冶铁节、飞音山杜鹃节、天柱山杜鹃节、西瓜节、甜柿子节。节庆由政府引导,体现社会和文化以市民为主体的原则,满足其参与空间与机会。其中冶铁节作为每年“市民之日”活动的前奏,因举行冶铁祭,参与人数最多,仪式最为庄重。这天我们随熙攘人流,看见2000多年前的冶炼遗址旁铺垫焚香,山顶广场上设大型祭台,台前供着猪头和各色水果。参拜的队伍络绎不绝,政要和有身份的男士身着韩国传统的黑底白襟长袍,女士们着鲜艳的高腰长裙。一般民众也西装革履,携妻挈子,登攀不辍,有一种活力中透出虔诚的气氛。在“市民之日”典礼上,近3万人聚集在体育场,观看盛大的队列及鼓舞表演,分享自己节日的欢乐。市民按产业组成方队,多举着“农者天下之大本”的汉字长幡行进,鼓舞表演、花车展演、火炬点火等无不透出民众的自豪与机械电子技术的精湛。典礼中,还穿插有市长、议长给模范市民颁奖仪式。值得一提的是观众和表演者大都是自发而来的。
除了冶铁遗址外,昌原市还精心保留了三韩时代的南山聚落遗迹、乡教馆、佛谷寺、圣住寺和原居民的传统民宅——昌原之屋,通过古迹、先民们的居所、生产生活工具和生活方式的展示,既满足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又彰显了民族特色和爱国价值。昌原之屋庭院还成了青年举行传统婚礼的场所。
这些举措,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的距离,培育了良性的城市环境和民俗文化,使市民普遍萌发参与和竞争的意识,产生博取成就的冲动。尽可能多地给市民创造参与机会与成就感,发掘并尊重传统,潜移默化中可以使民众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更自觉地爱国爱乡,形成坚强的团队精神。昌原市市长朴完洙博士还向市民承诺:要建设世界最先进的“高水平的经济城市、有价值的文化城市、高层次的福利城市、高格调的环境城市、有品位的行政城市、共同发展的整合城市”,以此来激发市民的世界眼光,积聚其参与和协作合力,不断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增强整个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几天的访问只是浮光掠影,但感受颇深。中韩两国文化同源,民俗相近,人民相亲。马鞍山与昌原市作为一对友城“亲家”,经常互访,取长补短,扩大交流,尤其是在政府公共管理方面进行探讨和借鉴,对双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