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_c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效课堂应具备两个条件:一要高效全面地实现三维目标;二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升道德,发展人格。作者结合人教版必修一《解放战争》的教学分析如何紧扣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 《解放战争》 高效课堂 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
  构建高效课堂就其内容而言,是指新课标中所规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实现。高效课堂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换句话说就是高效全面地实现三维目标;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学习体验及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
  最近,笔者上了一堂公开课,主题是《解放战争》,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尝试紧扣三维目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合理整合教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高中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尽管改变旧教材“繁、难、偏、旧”,倡导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但现在的教材编写者基本是大学的教授、学者,按照他们的思路、观点编出的教材不太适合中学课堂,让学生很难学、教师很难教。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学生历史知识的整合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对教材重新整合。
  《解放战争》一课,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从“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强调历史事件的主要要素是背景、过程、结果、意义或影响。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主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对教材进行整合。
  (一)解放战争爆发的背景。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的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方的态度。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内战”、共产党“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美国实施“扶蒋反共”。(2)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努力,主要是参加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学生知道解放战争是“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妄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政策的必然结果。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这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的过程。(1)战略防御阶段。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3)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战略决战的条件、时机已经具备,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4)战略决胜阶段。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企图赢得喘息的时间,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在北平谈判失败后,取得渡江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解放战争的结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四)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这部分主要从国内、国际、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解放战争胜利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时,既可以让课堂更流畅,又可以让课堂更有“历史味”。
  二、创设历史情境,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高效课堂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从中掌握历史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学到相关学习方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应该是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
  对于“抗战胜利后各方的态度”,教材没有明确讲,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如果不讲,那么解放战争的背景就讲不清楚,课堂也不完整,所以进行了如下设计:
  阅读材料,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各方的态度。
  材料一: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遭遇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频频挨饿的人等饭吃那样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材料二:美国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美国外交文集》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材料四: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领导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毛泽东1945.4《论联合政府》
  (一)通过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让学生“回归”历史。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历史很多是干瘪的、枯燥的,如果我们能通过具体的情境,学生对历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让学生“回归”历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材料,也是适应新课程、新高考的需要。新课程倡导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同时《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说明》明确说,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明确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材料。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概括材料,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   (二)通过问题的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新课程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设置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研究教材内容,延伸知识领域,拓宽知识范围,挖掘与教材内容相关而又富有情趣的知识,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
  (三)通过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思考。新课程特别强调思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通过对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各方的态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能力”时,努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三、充分挖掘资源,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个体的“道德生长”。新课程理念包含了这一重要思想,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个人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也要受到启迪和教育,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素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而历史课因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其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备德育教育功能,也更应该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
  在讲授备课内容的时候,通过课堂的组织、讲授,知识的拓展,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认识到:
  (一)人民是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拥有430万军队、大量的飞机和坦克、得到美国的支持,而中国共产党仅有130万军队、基本上还是小米加步枪,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蒋介石只能逃到台湾,苟且偷生。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军队的装备、指挥是重要原因,但战争的决定因素不在战争,而在于人民。第一,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违背了民意,失去人民的支持。第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改,让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农民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1946年—1948年,华北和华东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而且大量的民众随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二)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该珍惜和平。整个解放战争中由于战争时空跨度大,国共双方伤亡人数自然难以估计。只能根据三大战役情况推算,估计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军共有300多万人伤亡,军人死亡60多万人。平民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50万~100万之间。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同属炎黄子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战争是残酷的,不仅造成同胞自相残杀,而且造成骨肉分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写出了很多人的无奈和痛楚。我们现在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高效课堂是一线教师永远的追求,如果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紧扣“三维目标”,精心备课、上课,那么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很精彩、一定会很高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唐前期诗坛曾一度沉寂,而到了元和时代,诗歌重新出现繁荣气象,各家诗派百花齐放,风格迥异,但都印上了元和时代的特色。年轻的诗人李贺深受元和的熏陶,除去奇诡的个性特征外,他的诗歌具有典型的时代社会意义。本文意在品味李贺诗歌,挖掘诗歌背后的社会环境,探讨元和诗坛的成长背景。  关键词: 李贺 元和诗歌 唐诗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把唐诗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初唐、盛唐、大历、元和、晚唐[1]
摘 要: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大课题,面对既思想活跃又任性的年轻人,要想成为学生喜欢、称职的班主任,就要做大量的工作,用心探索,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寻求更好的工作方法。只要努力工作,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带着一颗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的爱心和宽容心,教育和帮助学生,班主任就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所收获,就能和学生一起成长,受学生喜欢、认可。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带班理念  随着时
摘 要: 高考临近时,学生的紧张情绪随之加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临考复习。为了缓解学生的临考紧张情绪,作者给班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并做了记录,希望对班主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负面情绪 积极情绪 高三学生 心理调节  一、对高三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的提出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句浅显易懂的话,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道
摘 要: 中西方神话文学的爱情故事中多有人神恋爱的故事,然而情节和意义因为彼此所处文化背景不同而差异显著。在蒲松龄的名作《聊斋志异》中的恋爱故事表现的是蒲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叛逆形式的回归。在《希腊神话故事》中,人神恋爱大多围绕宙斯家族开展,与其说是爱情,倒不如说是在原始欲望的驱使下的占有。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希腊神话故事》 人神恋爱  爱情在各国文学中都是永恒的主题。人神恋爱的主题,在各
摘 要: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从事科研活动,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为例,对其从事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以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 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尤其是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高校
摘 要: 作者从导师制的起源与成功范例入手,分析了独立院校不适宜采取牛津式班导制的原因,提出了独立学院班导制运行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独立院校 导师制 对策与建议  班级导师制起源于牛津大学,是以精英教育培养绅士的一种制度。20世纪30年代浙大引进的哈佛模式的导师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惜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速度的加快,目前中国普通院校,尤其是独立院校无论是
摘 要: 当“文学”遇上“土豪”,被双方欲念缠绕着的只是自以为是的“各取所需”罢了,走上消费神坛的媾和物——“土豪”文学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的基因、存在感和潜能源自何处。由此,一些“仗义”的公知企图迷惑受众们的英雄救美戏码,就成为人间“喜剧”了。  关键词: “土豪”文学 “文坛掘金热” “俗”概念  文坛“掘金者”们在2014大银幕上依旧华丽丽地绚烂着,《小时代》系列、《后会无期》等由通俗畅销作家领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迅速。除了政策的保障,央视等大台的努力外,助推纪录片发展的还有一些省级电视媒体的努力。本文立足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通过对湖南经视打造的高清纪录片《洞庭》的创新特色研究,就省级电视媒体如何发挥所长,身体力行地走紀录片可行、可探的发展之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洞庭》 电视纪录片 省级电视媒体 发展  将2012年定义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之年似乎并
摘 要: 《东北方言大词典》作为一本语言工具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帮助年轻的东北人系统化、经常化地学习研究东北方言,防止陌生和淡忘,也方便非东北方言使用地区的人在观看东北题材影视、文学作品时,更好地了解东北方言中词汇的含义。《东北方言大词典》中收录了大量东北文化民俗、传说、典故、歇后语,可谓是一部展示东北文化、历史的立体画卷。  关键词: 东北方言 注音 例句 释义  2012年4月,唐
摘 要: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位作家。《变形记》是其代表作,用写实的手法描写虚妄的世界,通过荒诞的表现形式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现实。从主角格里高尔与周围的人、与生活的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关系的变化,用外化的主观感受进一步表现“异化”的主题,加深了人们对于在这个整体异化的社会中个人反抗的苍白无力,最终仍会被吞噬的悲剧命运的认识。  关键词: 卡夫卡 变形记 异化 死亡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