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碎片时间高质量陪娃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c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职场妈妈来说,每天早晨和傍晚一共三个小时左右,是陪伴宝宝、建立亲密感情的黄金时期。时间这么有限,怎么陪,才能陪出质量?
  我总结了一些用碎片时间高质量陪娃的心得,分享之。
  ※早出前
  赖床五分钟
  每个早上我都会和苏宝赖会儿床。娃刚出生,我就在她的卧室放了一个蓝牙小音箱,娃醒后陪她一起躺在清晨的阳光里,听听音乐,哼两首儿歌,也会捏捏她的小手小脚,在她的肚子上挠痒痒。有时候我还会把头蒙在被子里和她躲猫猫,把她逗得哈哈大笑。
  苏宝发自内心的笑声特别有穿透力,清晨整个家的空气都是幸福的。我真的很喜欢这样和她一起“浪费时间”,虽然每天早上不过五分钟左右,却能让宝宝和大人都在愉快的心情里开始每一天。
  可能的话,一起吃早餐
  苏爸每天也是很早就要去上班,出门前我们通常会吃一顿简易早餐,比如前一晚泡好米的黑米粥;豆浆+超市买来的速冻汤包;吐司+牛奶鸡蛋;华夫饼+新鲜水果,全部是准备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快手组合。
  有一桌饭才像一个家,相爱的人面对面分享一顿早餐,特别有利于培养亲密关系。同理,一起吃晚餐也能达到高质量的陪伴效果。
  ※晚归后
  带孩子去走走
  很多小区都有小朋友的游乐设施。苏爸下班以后,通常是我做饭、他带娃去家附近的公园走走,玩滑滑梯荡秋千。在从家到公园的路上,他会用运动推车推着娃跑步过去,也算利用碎片时间锻炼了身体。
  部分人(尤其是爸爸)对“陪娃”这个词理解有误。去公园时,有时会看到家长边看手机边陪娃,心不在焉。坐在娃面前玩手机时,请不要告诉我你在陪孩子,你那只是假装有个孩子而已。无论白天工作有多忙,在娃面前,你的角色只是父母。陪娃是需要卸下战袍、关掉手机,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的。再说,给同事微信圈点赞这件事,真比看孩子更重要吗?
  穿衣洗澡也可以是陪伴


  照顧宝宝时,有很多看似枯燥的小事,其实都可以作为高质量陪伴的契机。比如我每天早上给苏宝穿衣的时候,会一起数她的衣服上有几个扣子,或者一边穿一边和她唱儿歌:
  小胳膊,穿袖子
  穿上衣服系扣子
  小脚丫,穿裤子
  穿上裤腿穿鞋子
  剪指甲的时候,我们会唱一首关于五个手指头的儿歌,教她认识自己的手指。
  刷牙、梳头、洗澡若有相应的儿歌和游戏,都可以变成高质量陪伴的一部分,区别就在于你是在“完成任务”式的打理娃的日常,还是和宝宝一起,用有趣的方式去经历这些琐事。
  ※临睡前
  读绘本
  和宝宝共读绘本,是我所能想到的最佳高质量陪伴方式。陪伴是双方的,带来的好处也是双方的。亲子阅读不仅对宝宝认知发展有好处,也能促进亲子感情发育,还对父母自身的心理状态有益。
  我身边的职场妈妈通常会在晚上宝宝睡前读绘本,这个时间比较现实,也可以成为宝宝睡前程序的一部分,帮助他养成良好的规律。
  睡前抚触
  怀孕时我们去上备产课,医生就告诉我们,抚触和按摩对新生宝宝的神经发育和性格养成特别有好处,于是从苏宝出生开始,我和苏爸会在她每天洗澡后、临睡前,给她做个简单的按摩:选一个宝宝比较舒服又不饿的时段,把婴儿油在手心搓热后,从面部开始,轻轻按摩宝宝的四肢和身体。
  其实抚触不仅限于新生宝宝,幼儿也可以很享受。苏宝现在快两岁了,我们还保持着睡前用婴儿油给她搓搓小手和脚丫的习惯,对宝宝是一种放松,也是传递爱、连接感情的好方法。
  什么都不做,只是抱抱
  高质量陪伴一定是要做些什么吗?其实不是的。从苏宝出生到现在,几乎每天黄昏我们都会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抱抱时间”。每当我要外出一整天的时候,回到家和苏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讲故事也不是唱儿歌,而是抱抱她。
  我们会找个安静的小角落坐下来,有时候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有时候什么也不需要听,只是把宝宝拥入怀里,让时间凝固一会。“抱抱时间”=陪娃发呆,是任何人都不可以打扰的专属时刻,也是我们每天最静谧、温馨的时刻。
  ※周末
  全家人的小旅行
  周末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好机会。虽然每天碎片化的陪伴很重要,但周末如果能抽出半天或者一整天的时间陪娃,可以去远足、野餐。美国家庭很流行一日游,特别是宝宝还小出不了远门的时候。
  旅行时,看不同的风景,感受新环境,高质量陪伴的同时对宝宝的大脑是一种良性刺激。
  让宝宝参与买菜、做饭等日常事务
  我们到周末通常会一起去超市买菜,边买边教娃认识超市里的物品。回来以后全家人一起做饭,也会边做饭边让苏宝来帮忙,比如给她一些菜叶让她帮我“择菜”,或者让她帮我搅拌烤蛋糕的原料。满满的参与感。
  我们让这些小事变得有趣的秘密是,让它们充满“仪式感”。比如要去买菜时,我会让苏宝选一个她喜欢的毛绒玩具,然后我们会带着玩具一起去买菜。
  如果不喜欢做饭,也可以试试周末叫个外卖,用节约的时间陪孩子做其他有趣的事情。
  用孩子的方式玩耍
  用孩子的方式玩耍是很好的高质量陪伴方式。家有小月龄的宝宝,你们可以一起玩积木,大宝宝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手工、涂鸦、捏橡皮泥、玩棋类游戏、角色扮演、过家家等。陪伴并不一定是要去教会孩子什么。玩的过程中,让宝宝来做游戏的主人,甚至让他教你怎么玩,你的角色是辅助和倾听。
  如果今天你非常忙,回家时宝宝已经睡了,也无需焦虑,偶尔的缺席并不会对宝宝有长远影响,父母有个放松的心态,并且在有空陪伴时专注地陪伴,比总共陪伴了多少时间更重要。
其他文献
感谢爸妈给我提供宝贵的机会,让我在假期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去了一趟传说中的美国。毕竟只有十几天,不算深入游,但是呢,还是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体会的……  防不胜防地丢脸  唉,在国内,你说俺走在大街上,谁能注意俺呢?一个戴眼镜的长得其貌不扬的高中生。可是,一踏上美国的土地,哎呦我的天,我怎么一下子就变得那么扎眼?  到美国之前,俺爹俺妈千叮咛万嘱咐:要有礼貌;落地美国,这边的领队和导游不断提醒:
期刊
2005年12月,46岁的施之皓当选中国乒乓球女队主帅,与刘国梁一起分别成为首次通过竞选产生的男女队主教练。听到这个消息,施之皓的前妻“乒乓球女皇”曹燕华兴奋地对他说:“你当选了,最高兴的那个人就是我呀!”    小小银球做大媒,“作女”酷哥交相辉映    1959年9月,施之皓出生于上海。1977年,他凭借横拍反手快攻结合弧圈球的突出表现,入选国家队。不久,和他同批入选国家队的上海姑娘曹燕华引起
期刊
很多人对美国教育都有一个迷思,觉得美国孩子上学轻松、作业少,最多就是写写读书报告。假期更不用上补习班,各种玩!作为一个在美国“卧底”多年的家长,拍着胸脯说句良心话:美国孩子的假期作业并不少!  学期最后一天,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带回来一本厚厚的《寒假作业》,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老美也有假期作业啊!  吃完晚饭,儿子就开始自觉埋头写作业,一转眼就写了好几页。我让他先喝点酸奶再写,他还和我发脾气了,那
期刊
一天,游游对我说:“妈妈,我和爸爸有个秘密。”她眼睛有光芒,一闪一闪地:“不过,我不能告诉你。”  我大度地微笑,轻轻捏她鼓鼓的脸蛋:“不告诉就不告诉。你当然可以有秘密。”  “游游的秘密”,在我们家有特殊的含义。  因为是三代共居,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各有各的生活习惯,各有各的育儿观,也各有各的倔强。  当我禁不住游游的央求又给她买了一个巧克力蛋,会忧心忡忡地交代她:“别跟外公外婆说哦。”当外公
期刊
从前些年开始,中国和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支持推动了一项两国高中生交流互换的体验活动。我看到的是一名北京女高中生和一名澳洲珀斯女高中生,对调互换家庭和学校一个月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都让人看到两种不同文化与教育理念碰撞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还是很强烈的。  最后的结局是来自北京的那位高中生更多地接受了澳大利亚的教育、教学方式,而来自澳大利亚的那位高中生则表
期刊
前两天,在一家音频节目做嘉宾,开讲之前,主持人给我看了一则不算太新的社会新闻,讲的是,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对小夫妻本来有想法再生一个孩子,但是家中的老大不同意,为此又哭又闹,还逼着他们写下一份“保证书” ,保证 “爸爸妈妈不要老二”,一辈子都只对他一个人好。  那天的节目主题,本来设定就是借着这个事件,聊一聊二胎的出生会对老大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父母们需要注意哪些可能的问题。但是当时我却建议把
期刊
窗外一副萧瑟景象。  已值深冬,连下了几天雨,越发的湿冷。  女儿山山被爸爸带出去玩,回来时候袖口湿湿的,说“太冷啦太冷啦”,然后就钻进了我的被窝。  是啊,从中午开始,我就在被窝里大睡特睡,他俩一起出去玩,回来了,这才叫醒我。  他们说:“我们给奶奶打电话了,我们也不去奶奶家吃饭了,我们要在家里照顾你!”  我头疼得很,睡了一大觉,觉得好了一些。按惯例,周日,我们是要回奶奶家团聚的,只是今天我头
期刊
“毒草”在曾经一个历史时期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这当然指的不是植物,而是书,是指那些不合时宜以及不合乎主流思想的书。回想起来,在那个时期,文学作品中不是毒草的少,大多数都是毒草,认为接触到了人就会中毒,尤其是青少年。  我三岁那年,“文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后来就开始烧书,要把毒草都烧掉,但是由谁来认定呢?却不知道,似乎人民群众都有权利认定,这就比较麻烦,响当当的香花总是比较少的,所以毒草的扩大化
期刊
那一天,我还在睡梦中,揉着朦胧的眼睛,被妈妈摇醒。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脸上满是激动。那一刻,我意识到,你开始了人生的征程。在我还没完全从梦中醒来的脑中,有了第一幅画面:你在咱妈的肚子里越长越大,越来越重。从那一天起,你给我一种特殊的幸福,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另一种新的生活。  是的,我有伴儿了,我当哥哥了!还没从刚才那件事回过神来的我,不禁笑出了声。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思绪万千,不知不觉地描绘出第二
期刊
我们,欠孩子一句“谢谢”  有个朋友跟我说,带着6岁的儿子出门逛街,挤上地铁后,有位年轻的小伙子站起来给他们让座。本想着自己以前提醒了儿子那么多次,当别人给我们让座时,要主动跟别人说谢谢。结果,因为儿子玩得太累,一个字都不说,一屁股就坐了下去,完全没有对别人表示道谢的意思。  碍于公共场合,她又提醒儿子要给别人说谢谢,可儿子望了望对方,依然不开口。  回家路上,她又继续跟儿子强调礼貌的重要性,甚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