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发展下的重要理念,其对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正确指导,为我国战略目标的落实与实施提供了保障,为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就对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实践路径;
在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共享也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核心发展理念,其通过共享主体、共享内容、共享原则、共享动力四个维度的设定,来为新时代的创新提供可靠依据,保证各项决策的可行性,解决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现新局面的开创。
1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下,充分依靠人民的力量开展社会建设工作,并将所得结果全部归人民共享,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后,我国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民凝聚力及向心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
2.1改善生活品质,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了共享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在时代背景要求下,对现存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且加大国际发展形势的掌握力度,调整结构模式,增大生产力。同时在该理念下,有效调动民众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生产力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改革进程的深入及有效落实,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2.2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目标
现存的民生问题以贫困、事业及不平等现象为主,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可从实践情况予以综合考虑,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脱贫、脱困治理工作,加大贫困地区的治理力度,真正达到脱贫目标,有效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3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3.1完善共享发展分享机制
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对劳动基础地位实行巩固。在现今的发展形势下,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理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劳动力市场管理越来越松散,劳动力也越来越弱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分享机制的科学建立,巩固劳动力的价值和地位,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在保证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升人员的薪资报酬水平,以充分发挥出人员的创新意识,加速整体经济进步。同时,管理层人员还应将薪酬制度与企业效益联系起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且提高员工的收入待遇,维护员工的权益。
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调节监管机制。在社会市场发展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这会使社会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再加上贫困及弱势群体带来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阻碍。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对存在的分配不均现象实行科学调控,以此来实现功能上的调节和优化,给予弱势群体适当的优惠政策或补贴,以改善其生活品质。另外,通过监督和管控,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如偷税漏税等,提高个人信息透明度,加强调节管控有效性。
3.2保障民生基础质量
首先,解决区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屡见不鲜,城乡经济差距的加大,这给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带来了较大影响,为解决该问题,一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地区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政策制度,给予乡村一定的支援和补助,优化乡村教育及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并根据区域现有资源,鼓励人民参与到自主创业中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不平衡发展带来的问题。
其次,优化民生服务及共享水平。民生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混乱,政策方案解读不清晰、不准确的情况,再加上基层员工对民生工作认知上的缺失,使得工作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很难提高服务及共享质量。为此,需要对现有制度予以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支较为专业的工作团队,创设完善的管理系统,确保民生工作的高效落实,以此提高服务及共享水平,改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3凸显人民的主体地位
一是加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人们的主人翁意识较为薄弱,在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中,很难依照理念要求实现平均分配,再加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对于共享发展理念落实效果的监督和管控力度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准确的予以解决和完善,进而导致民众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久而久之,民众失去对共享发展理念的信心,社会劳动力及生产力降低,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为此,必须树立民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有效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在创新共享理念及共享方式的基礎上,对存在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以增强共享的合理性、公平性,维护自身效益。
二是增强民众共享发展能力。随着现代化社会前进速度的加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之间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差距也在逐渐加大,相应的收入差异也在逐渐增大,这种差距对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带来了阻碍。基于此,要加强对体力劳动者的教育,使其加深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并定期对劳动者实行思想素质上的教育,改善劳动人员的文化素质,通过文化与技术的有机融合,缩小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间的差距,进而增大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共享目标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加强其落实效果,实现平均分配目标,增大资源利用率,进而彻底加快我国经济前行脚步。
参考文献:
[1]卢昌彩.加快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J]. 决策咨询. 2019(01)
[2]高帆.中国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01)
[3]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2)
[4]赵国强.共生理论视域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河北企业. 2019(02)
[5]高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演进轨迹、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J]. 理论研究. 2018(06)
关键词: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实践路径;
在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共享也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核心发展理念,其通过共享主体、共享内容、共享原则、共享动力四个维度的设定,来为新时代的创新提供可靠依据,保证各项决策的可行性,解决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实现新局面的开创。
1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下,充分依靠人民的力量开展社会建设工作,并将所得结果全部归人民共享,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后,我国各项制度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人民凝聚力及向心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
2.1改善生活品质,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了共享与发展的协调统一。在时代背景要求下,对现存的运行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且加大国际发展形势的掌握力度,调整结构模式,增大生产力。同时在该理念下,有效调动民众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生产力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保障,从而推动改革进程的深入及有效落实,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2.2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目标
现存的民生问题以贫困、事业及不平等现象为主,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可从实践情况予以综合考虑,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采取合理的措施开展脱贫、脱困治理工作,加大贫困地区的治理力度,真正达到脱贫目标,有效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3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3.1完善共享发展分享机制
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形势,对劳动基础地位实行巩固。在现今的发展形势下,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理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劳动力市场管理越来越松散,劳动力也越来越弱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分享机制的科学建立,巩固劳动力的价值和地位,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在保证生产力的基础上,提升人员的薪资报酬水平,以充分发挥出人员的创新意识,加速整体经济进步。同时,管理层人员还应将薪酬制度与企业效益联系起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且提高员工的收入待遇,维护员工的权益。
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调节监管机制。在社会市场发展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这会使社会在资源分配上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再加上贫困及弱势群体带来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带来了较大阻碍。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对存在的分配不均现象实行科学调控,以此来实现功能上的调节和优化,给予弱势群体适当的优惠政策或补贴,以改善其生活品质。另外,通过监督和管控,避免违法行为的出现,如偷税漏税等,提高个人信息透明度,加强调节管控有效性。
3.2保障民生基础质量
首先,解决区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屡见不鲜,城乡经济差距的加大,这给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带来了较大影响,为解决该问题,一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地区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政策制度,给予乡村一定的支援和补助,优化乡村教育及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并根据区域现有资源,鼓励人民参与到自主创业中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减少不平衡发展带来的问题。
其次,优化民生服务及共享水平。民生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混乱,政策方案解读不清晰、不准确的情况,再加上基层员工对民生工作认知上的缺失,使得工作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很难提高服务及共享质量。为此,需要对现有制度予以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支较为专业的工作团队,创设完善的管理系统,确保民生工作的高效落实,以此提高服务及共享水平,改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3凸显人民的主体地位
一是加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人们的主人翁意识较为薄弱,在共享发展理念落实中,很难依照理念要求实现平均分配,再加上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对于共享发展理念落实效果的监督和管控力度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准确的予以解决和完善,进而导致民众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久而久之,民众失去对共享发展理念的信心,社会劳动力及生产力降低,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为此,必须树立民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有效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在创新共享理念及共享方式的基礎上,对存在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以增强共享的合理性、公平性,维护自身效益。
二是增强民众共享发展能力。随着现代化社会前进速度的加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者之间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差距也在逐渐加大,相应的收入差异也在逐渐增大,这种差距对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带来了阻碍。基于此,要加强对体力劳动者的教育,使其加深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并定期对劳动者实行思想素质上的教育,改善劳动人员的文化素质,通过文化与技术的有机融合,缩小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间的差距,进而增大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共享目标的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加强其落实效果,实现平均分配目标,增大资源利用率,进而彻底加快我国经济前行脚步。
参考文献:
[1]卢昌彩.加快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J]. 决策咨询. 2019(01)
[2]高帆.中国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9(01)
[3]李爱民.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02)
[4]赵国强.共生理论视域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 河北企业. 2019(02)
[5]高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演进轨迹、困境分析与路径选择[J]. 理论研究.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