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且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方式,观察组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获得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领域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心绞痛,由于慢性心脏病以及心室负荷长时间偏重造成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而造成,一般可以将其划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右心力衰竭,二是左心力衰竭,三是全心力衰竭,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对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获得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50.34±1.2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3.17±1.56)岁[1]。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护理管理方法是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对作息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基于患者包含大量维生素、方便消化的食物,依照缺氧程度让患者吸入氧气,适当的调整氧流量,而且遵照医嘱引导患者服用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疗效进行仔细地观察。
观察组患者结合进入医院后的林窗户护理路径做出对应的护理,进入医院时必须要认真填写健康教育路径表,让责任护士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以及介绍,讲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各项内容和作用,让主管医生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介绍所有检查的重要性。[2]由责任护士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并且必须要结合住院时间对患者诊治管理,比如:护理工作要点以及诊疗工作等等,在护理中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单上清除标注患者已经完成的内容,而且从不同的侧面科学评估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及病情变化等等,尽可能将各项护理策略都落实到位,以符合各项标准的护理要求[3]。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1.3临床评价标准
患者出院前采用医院自己设计的健康问卷调查表测试患者,总分值是100分,合格是等于大于85分。
1.4统计学方式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处理搜集的临床数据,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以及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照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是53(88.3%),护理满意度是55(91.7%),都显著低于观察组56(93.3%)和58(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对照组住院费用是5773.48±517.57元,住院时间是12.48±5.27天,都显著高于低于观察组4677±515.23元和8.26±4.3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是慢性心力衰竭,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减少患者致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对帮助患者身体康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之下,临床合力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很多国家研究学者都已经证实临床合力路径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医疗消费观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对护理效果的要求日益提高[4]。并且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是较为紧张的,医患矛盾始终存在,我国很多医院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缓解医患矛盾,都普遍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该护理模式具备标准性以及合理性的优势,其可以在护理中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调动患者治疗的主动性[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床位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群峰,聂明卿.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5):648-650.
[2]段晚容.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1):98-99+102.
[3]罗海英,崔明武.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2):1507-1509.
[4]杨丽娜.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2):266-267.
[5]黄美琴.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6):4833-4834.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心绞痛,由于慢性心脏病以及心室负荷长时间偏重造成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而造成,一般可以将其划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右心力衰竭,二是左心力衰竭,三是全心力衰竭,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就会对生命安全产生影响。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时,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研究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获得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50.34±1.2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3.17±1.56)岁[1]。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护理管理方法是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对作息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基于患者包含大量维生素、方便消化的食物,依照缺氧程度让患者吸入氧气,适当的调整氧流量,而且遵照医嘱引导患者服用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疗效进行仔细地观察。
观察组患者结合进入医院后的林窗户护理路径做出对应的护理,进入医院时必须要认真填写健康教育路径表,让责任护士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以及介绍,讲述临床护理路径的各项内容和作用,让主管医生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介绍所有检查的重要性。[2]由责任护士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并且必须要结合住院时间对患者诊治管理,比如:护理工作要点以及诊疗工作等等,在护理中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单上清除标注患者已经完成的内容,而且从不同的侧面科学评估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及病情变化等等,尽可能将各项护理策略都落实到位,以符合各项标准的护理要求[3]。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
1.3临床评价标准
患者出院前采用医院自己设计的健康问卷调查表测试患者,总分值是100分,合格是等于大于85分。
1.4统计学方式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处理搜集的临床数据,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以及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照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是53(88.3%),护理满意度是55(91.7%),都显著低于观察组56(93.3%)和58(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对照组住院费用是5773.48±517.57元,住院时间是12.48±5.27天,都显著高于低于观察组4677±515.23元和8.26±4.3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是慢性心力衰竭,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减少患者致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治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对帮助患者身体康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之下,临床合力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最早出现在美国,很多国家研究学者都已经证实临床合力路径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医疗消费观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对护理效果的要求日益提高[4]。并且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是较为紧张的,医患矛盾始终存在,我国很多医院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缓解医患矛盾,都普遍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而且获得良好的效果。该护理模式具备标准性以及合理性的优势,其可以在护理中使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调动患者治疗的主动性[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床位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群峰,聂明卿.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5):648-650.
[2]段晚容.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01):98-99+102.
[3]罗海英,崔明武.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2):1507-1509.
[4]杨丽娜.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2):266-267.
[5]黄美琴.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6):4833-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