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产业形势向好 文化排头兵作用凸显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开局之年——
  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各产业基地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
  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7783种。
  全国出版、报刊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6亿元。
  全国百万人均拥有当年出版图书274种。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书报刊出版上市公司15家,发行上市公司6家,印刷上市公司11家,合计32家(其中在中国内地上市26家,在中国香港上市5家,在美国上市1家)。
  2011年是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近期,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全国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历时近10个月完成。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取得了更好、更快的发展。
  产业形势向好,多块面工作再创新高
  2011年,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新闻出版产业高速发展,传统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新闻出版新业态迅猛发展,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新闻出版传播能力显著提高。《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加2193.4亿元,增长17.7%;增加值4021.6亿元,较2010年增加518.3亿元,增长14.8%。这些数据表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格局下,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产业继续保持快速稳步增长,其主要表现为:
  1. 图书和期刊产业再创新高。在过去的2011年里,全国共出版图书37万种,较2010年增加4.1万种,增长1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重版、重印图书16.2万种,较2010年增加2.3万种,增长16.5%,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率为2005年以来最高,图书再版率大幅上升表明图书生产的品种结构优化,获利能力强的品种增多。图书出版总印数77.1亿册(张),较2010年增加5.7亿册(张),增长7.5%;48种书籍的单品种当年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0年增加16种。在期刊方面,2011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较2010年减少35种,降低0.4%;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较2010年减少11种,降低0.6%。表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调整报刊结构的效果初步显现。全国期刊总印数32.9亿册,较2010年增加0.7亿册,增长2.2%;14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全国报纸总印数467.4亿份,较2010年增加15.3亿份,增长3.4%;26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其中党报和由党报主办的报纸占到半数以上。图书和期刊产业均创历史新高,表明纸介质出版物在数字阅读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仍然有发展空间。
  2. 数字出版迅猛发展。2011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较2010年增加326.1亿元,增长31.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数字出版的增长速度虽然较2010年有所放缓,但仍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在各产业类别中位居前茅,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全国共出版音像制品19408种,较2010年减少2144种,降低10.0%;利润总额2.8亿元,较2010年增加0.4亿元,增长15.6%。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1154种,较2010年减少21种,降低0.2%;利润总额1.3亿元,较2010年增加0.3亿元,增长28.0%。表明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效益有所提高。
  3. 印刷发行产业形势严峻。全国印刷复制实现营业收入9305.4亿元,较2010年增加1387.2亿元,增长17.5%,占全行业63.9%;增加值2324.9亿元,较2010年增加204.3亿元,增长9.6%,占全行业57.8%。表明印刷复制业仍然是新闻出版业的支柱产业。出版物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62.9亿元,较2010年增加264.4亿元,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185.1亿元,较2010年减少21.6亿元,降低10.5%,在所有产业门类中降幅最高。表明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出版物发行成本、费用上涨较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4.“走出去”工作凸显成果。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7783种,较2010年增加2092种,增长36.8%;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其中,对台湾地区版权输出1656种,引进1497种,首次实现了版权输出顺差。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557.5万册(份、盒、张),金额7396.6万美元。其中,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1151.9万册(份、盒、张),较2010年增加104.4万册(份、盒、张),增长9.9%;金额3940.7万美元,较2010年增加182.5万美元,增长4.9%。版权输出引进比提高,出版物出口数量和金额增加,表明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5. 集团规模壮大,民营企业扩张。全国出版、报刊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6亿元,较2010年增加354.3亿元,增长20.4%,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7.5%;拥有资产总额3680.1亿元,较2010年增加530.3亿元,增长16.8%,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资产总额的73.4%;实现利润总额173.4亿元,较2010年增加21.2亿元,增长13.9%,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3.2%。其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额均突破100亿元。表明新闻出版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骨干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全国15.3万家新闻出版企业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81.2%,较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占86.3%,增加值占85.4%,利润总额占86.5%,较2010年分别提高0.1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占62.9%,增加值占67.6%,利润总额占68.7%,较2010年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表明民营企业继续成为新闻出版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除此之外,《报告》还指出全国百万人均拥有当年出版图书274种,较2010年增长11.8%;人均年拥有图书5.7册,较2010年增长7.3%;人均年拥有期刊2.4册,较2010年增长1.7%;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95.1份,较2010年增长2.8%;报纸普及率每户0.35份,较2010年增长2.9%;人均书报刊用纸230.0印张,较2010年增长5.0%。这些数据表明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民阅读推广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龙头股”优势尽显 产业基地(园区)受关注
  2011年是中国新闻出版产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报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全面分析了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往年相比,《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内容容量,《报告》共分八章,即产业总体情况、产品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分析、地区结构分析、单位数量及直接就业人员情况分析、集团与上市公司规模分析和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和产业基地(园区)情况分析。其中,出版发行和印刷业上市企业规模分析及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的情况分析为新增内容,这在往年的《报告》中是没有的,这些内容体现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同时也体现新闻出版总署对于这些新方向的重点关注。在这份《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初现。《报告》选取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和利润总额4个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出版物进出口共9个新闻出版产业类别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数字出版分居前三位,三者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88.2%、增加值的82.2%、总产出的88.2%和利润总额的80.4%,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两个类别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8.7%、增加值的72.6%、总产出的79.0%和利润总额的70.9%。
  2. 总览地区综合实力前十排名,目前新闻出版产业中东部地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报告》选取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利润总额、纳税总额7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业(未包括数字出版)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广东、北京(包括中央在京新闻出版单位)、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福建、安徽、四川依次位居全国前10位,10个省(直辖市)合计分别占到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4.7%,增加值的73.9%,总产出的74.7%,资产总额的73.1%,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70.7%,利润总额的70.1%和纳税总额的73.1%。其中,广东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16.2%,增加值的15.2%,总产出的16.1%,资产总额的12.8%,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10.9%,利润总额的7.8%和纳税总额的11.7%。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新闻出版产业中东部地区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3. 集团与上市公司总体经济规模增长势头强劲。《报告》对119家集团(其中包括出版集团33家、报刊集团47家、发行集团27家、印刷集团12家)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占据前三的位置;报刊集团总体经济规模中成都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位列三甲;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的前三则为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印刷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的前三名依次为中国印刷集团公司、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在上市公司方面,2011年,新增6家出版发行和印刷上市公司,其中凤凰传媒首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达到44.8亿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书报刊出版上市公司15家,发行上市公司6家,印刷上市公司11家,合计32家(其中在中国内地上市26家,在中国香港上市5家,在美国上市1家)。
  4. 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排名无大变化,综合业务能力提升名次明显。在《报告》中的第六章中,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尤为引人关注。该章内容对于全国出版社进行了全部图书出版单位排名、中央各级部门各单位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大学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地方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共四份排名报告。这份排名报告,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现今国内出版社在2011年综合发展的现状。在这四份排名榜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三家出版社因综合业务能力因素,排名挤入前十,其余的排名则无变化。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位列全部图书出版单位、中央各级部门各单位图书出版单位、大学图书出版单位和地方图书出版排名的榜首位置,这些排名与2010年相比均未发生变化。
  5. 产业基地(园区)构建成为关注点。《报告》第一次新增产业基地(园区)情况分析,对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做出阶段性评估。依据12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报送的数据汇总,2011年各基地(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在12家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1家,即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50~100亿元之间的有4家,降序依次为江苏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杭州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和湖南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前5家基地(园区)合计占到全部基地(园区)的89.8%。不足10亿元的有6家,降序依次为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和黑龙江平房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基地。
  综合来看,《报告》基本反映了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总体来看,2011年,新闻出版体改革进一步深化,传统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新闻出版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新闻出版产业在支撑国民经济新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正起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随着出版“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新闻出版传播能力必将显著提高,产业“思想文化主阵地、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文化产业主力军、文化改革发展领跑者”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更加凸显。
其他文献
编辑与作者的缘分是前世修炼而得,大多时候,不必焦急,唯有耐心,才能成就具足的因缘。做书亦是如此。  吴念真十多年前在台湾出版的小说集《特别的一天》时隔多年后,作为在大陆首发的小说作品,2012年5月由江苏文艺社出版。作为责任编辑,我回忆起从认识吴念真到编辑吴念真的作品出版,前后有两年多的时间。正如吴念真在书中致读者的信笺上所写的“一种缘分”那样,编辑与作者、作者与读者,人与人之间、人和书之间,这所
期刊
不管书展的功能、定位如何变迁,可只要它存在一天,出版人还是应该用好这个平台,切忌使自己对书展的体悟只剩下季节和地域概念而已,而更应该应时而变,重视面向社会大众的宣传,在“让书与人更好的相遇”上多下功夫,力争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成效的宣传效果。    尽管,北京遭逢60年一遇的严寒,尽管,有关订货会订货功能日趋减弱的评议不绝于耳——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似乎给冬日的寒冷带
期刊
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国家公共外交、促进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的重要途径。  随着中国文化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出版“走出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其中主要表现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走出去”的方针政策;一批有实力的新闻出版企业新型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以数字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有力
期刊
《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  钟法权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32.00元  当前,我国的报告文学呈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一批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但总体上说,能传世的精品还不多,与国外相比,与日新月异的其他文体相比,与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特质,也是经过了许多年的争论,不断地明晰起来的。记实性是它的生命——绝不允许虚构与编造
期刊
“走出去”并不是最终目标,中国出版业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真正使中国图书、中国文化进入国外主流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有志于对外出版的人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短期内培育“速成林”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诱惑更充满艰辛的过程。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已由世界舞台的边缘逐渐走到舞台中心。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期刊
在数字出版时代,依然会有纸质超级畅销书的存在,而这正是以内容为核心优势所主导的。只要占据了内容优势,我们可以任意选择电子阅读器作为载体。因此,传统出版机构向现代出版传媒业转型,要抢占先机仍然是要掌握核心的内容资源。  最近发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7%。其中印刷复制营业收入依旧位居第一;增
期刊
《我的眼睛一睁开》  陈洁 著  金城出版社2012年8月版  定价:38.00元  本周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周一到单位,收到这样一本书,书名是《我的眼睛一睁开》,这是一本成年人写的书,是成年人写给孩子的书,换句话说,是成年人写给童年回忆的书。  晚间给四岁的孩子念这本书:“公共汽车吃的太多了,肠胃里的人挤着人,所以他怎么都走不动,开始迈步的时候都摇摇晃晃的,一边走还一边放屁。有时候,公共汽车会打个
期刊
编者按:经过一年的耕耘、沉淀,各家出版机构摩拳擦掌,将再度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一试身手,展示各自的丰硕成果。为了让大家能提前感受到这场书香盛宴的新鲜热辣,本刊赶在订货会召开前,搜罗了四十多家出版机构即将亮相书展的部分重点图书和活动安排予以介绍。    图书:精彩纷呈亮点多多    人民出版社新推多部巨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全十册),由最新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国际MEGA版重新修订。《列宁专题文
期刊
《我的唐山》  林那北 著  海峡书局2012年3月版  定价:35.00元  说到乡愁,我们可能马上就会想起余光中先生这首名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啊,余先生的这曲《乡愁》早已烙在两岸人民的心灵深处。每当
期刊
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而言,应该多将一些精力放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亚、东南亚国家,因为共同文化背景下的彼此认知要容易得多。  文学与语言因受众的广泛性,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民族接受另一个民族文化的两个标志。本文以中国文学以及汉语教育两个线索梳理了中国文化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传播的历程,就此考量中国文化在这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发现,对于中国文化“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