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混合式教学法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被关注度最高的教学模式。本教学法体现在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课程视频、作业等教学资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但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地理位置、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要授课方式。文章探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混合式教学法,为民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线上线下 混合式 少数民族地区
Abstract Hybrid teaching method is the most concerned teaching mode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embodi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technical means and the relea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such as course videos and assignments through the network platform, so as to truly achieve a student-centered,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however, in remote minority areas, restrict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nomy and other factor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still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ethnic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minority areas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及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1]因此,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采用以现代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笔者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尝试利用混合式教学法在蒙医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2]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三大部分。因近年来医学基础课程的学时数一再压缩,出现教学容量与授课时间呈反比的难题。另一方面,本门课程内容繁杂、抽象深奥,难于理解,学生反馈听不懂、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学情分析。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偏重使用民族语言,中学时期的课程都以民族语言授课为主。在以汉语为授课语言的大专课堂上,因思维方式、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严重。但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是接受新事物快,擅用信息技术,对手机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感兴趣。
(3)考核方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期末成绩80%,平时成绩20%组成。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等确定的。这种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单一的、片面的、孤立的,不能够全面衡量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教学实施
实验进行2个学年,选取2018级、2019级蒙医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各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1班为“混合式”教学实施班,2班为传统授课对照班,两个班的授课内容、教材、教师完全相同,进行一学期的课程后,进行理论阶段性考核与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两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1)前期準备。针对课程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法的理念与教学设计方法进行系统培训。在泛雅云平台上建成较为完整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慕课课程一门。学生借助于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学习通。
(2)实施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教学任务进行线上学习,包括观看视频、完成测试题、在线交流讨论等活动。平台数据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作为过程性学习的评价指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课前反馈数据进行教学活动,如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激情抢答、随机选人、风采展示等。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作业与知识拓展。
(3)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通过超星云平台统计系统对“线上+线下”全过程的即时数据采集,包括课前学生预习、课中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课后复习测验等活动形成的数据信息,进行云端分析处理,形成完整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数据。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理论考试。 3教学成效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为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法与传统的理论讲授不同,混合式教学法是围绕学生为中心而开展的教学。课前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新知识的感知和初步的内化,对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是新颖的,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课上随机抢答等教学活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曲明洋[3]研究发现:“通过调查问卷,77.41%和91.43%的学生认为学习通抢答功能和随机选人答题功能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91.55%的学生认为学习通平台有助于师生课内外更好互动。”刘佳[4]等人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6.4%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体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70.5%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95.5%喜欢本门课程教学方法。
(2)最大限度完成教学任务,取得理想的成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本门课程知识容量大、内容繁杂难度,而课时数由原来的每学期68学时变为32学时,出现学时数与教学容量相冲突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混合式教学法有效解决了教学容量与学时数不足之间的矛盾。通过课前教学任务的发布、课后知识拓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且碎片化的知识点具有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好的特点,更适合90后的信息原住民的学习习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刘佳[4]等人研究发现:2018级蒙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相同难度的理论封闭性测验,其中实验组考试成绩为(84.34€?.37)分,对照组为(77.64€?2.67)分,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3)解决因语言沟通障碍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蒙医学专业都是蒙族学生,每位学生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上课的听课速度和反应速度不一致,对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理解不透,学习效率不高。通过两轮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班的课堂活跃度和理论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混合式教学法中,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传的资料进行反复学习,从而弥补因语言问题跟不上进度;利用提供的习题反复练习,加速理解;不清楚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和老师留言沟通,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
(4)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教学法打破传统的片面成绩评定方法,而是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与总结性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使最终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更为符合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学任务完成的时效和质量,促进教学过程的实施。同时学生因为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而获得满足感,在今后的学习活动就更加努力,整个学习过程形成正反馈。本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2018级、2019级两个实验组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通过讨论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孟凡云[5]通过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值得关注的是当遇到较难问题时,能够通过团队协作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观点,说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获得了提升。
4教学反思
经过2年以来教学实践研究,收获成效的同时也不断反思和改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灵魂所在。很多教师投入过多的精力在录制课程和相关资源建设,而忽略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混合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多的课前资源,易造成学习任务过重,而导致出现厌学现象;课前的教学任务与课上的活动要形成有效的关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整体的教学设计,精选教学内容,精细教学环节,使得整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课前学习效果是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保障。进行混合式教学法时,教师要确定课前、课中、课后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这三个层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应属课前学习环节,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保障。如果课前学生自学效果不好势必将影响课中和课后内容的开展。
(3)课程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法的点睛之笔。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的资源呈现,例如视频、网址链接、电子图书、PPT、文档等。无论哪种资源要斟酌选取,且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防止上传资源过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视频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把握视频的音质、画面等基本质量要求外,更要注重视频内容与形式。一般来讲,有人物出境、动画、实操类或外景展示类的视频优于PPT录屏视频;另外根据人的注意保持规律,视频长度不要超过20min,建议控制在5-10min左右效果比較理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30)[2019-08-01].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3.shtml.
[2] 李福智,侯阳.关于做好医学院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08):28-29.
[3] 曲明洋,李廷取,张晓玉等.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06):32-35.
[4] 刘佳,王英,智敏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92-93.
[5] 孟凡云.《中国民族志》课程引入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民族论坛,2017(06):58-60.
关键词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线上线下 混合式 少数民族地区
Abstract Hybrid teaching method is the most concerned teaching mode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This teaching method is embodi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modern technical means and the relea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such as course videos and assignments through the network platform, so as to truly achieve a student-centered,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 however, in remote minority areas, restricted by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nomy and other factor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still the main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ethnic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Pathogenic biology and Immunology;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minority areas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教育理念的创新、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及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创新。[1]因此,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采用以现代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笔者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尝试利用混合式教学法在蒙医学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1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2]主要阐述与医学有关的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基础,包括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三大部分。因近年来医学基础课程的学时数一再压缩,出现教学容量与授课时间呈反比的难题。另一方面,本门课程内容繁杂、抽象深奥,难于理解,学生反馈听不懂、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学情分析。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偏重使用民族语言,中学时期的课程都以民族语言授课为主。在以汉语为授课语言的大专课堂上,因思维方式、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从而产生厌学的现象严重。但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是接受新事物快,擅用信息技术,对手机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特别感兴趣。
(3)考核方式。“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学生的最终成绩由期末成绩80%,平时成绩20%组成。期末成绩为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表现等确定的。这种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单一的、片面的、孤立的,不能够全面衡量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教学实施
实验进行2个学年,选取2018级、2019级蒙医专业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各两个平行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1班为“混合式”教学实施班,2班为传统授课对照班,两个班的授课内容、教材、教师完全相同,进行一学期的课程后,进行理论阶段性考核与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两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
(1)前期準备。针对课程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法的理念与教学设计方法进行系统培训。在泛雅云平台上建成较为完整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慕课课程一门。学生借助于智能手机下载安装学习通。
(2)实施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教学任务进行线上学习,包括观看视频、完成测试题、在线交流讨论等活动。平台数据记录学生学习轨迹,作为过程性学习的评价指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课前反馈数据进行教学活动,如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激情抢答、随机选人、风采展示等。课后,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作业与知识拓展。
(3)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各占50%。通过超星云平台统计系统对“线上+线下”全过程的即时数据采集,包括课前学生预习、课中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课后复习测验等活动形成的数据信息,进行云端分析处理,形成完整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数据。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理论考试。 3教学成效
(1)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为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法与传统的理论讲授不同,混合式教学法是围绕学生为中心而开展的教学。课前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新知识的感知和初步的内化,对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是新颖的,能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课上随机抢答等教学活动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曲明洋[3]研究发现:“通过调查问卷,77.41%和91.43%的学生认为学习通抢答功能和随机选人答题功能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91.55%的学生认为学习通平台有助于师生课内外更好互动。”刘佳[4]等人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86.4%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法体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70.5%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理解;95.5%喜欢本门课程教学方法。
(2)最大限度完成教学任务,取得理想的成绩。“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本门课程知识容量大、内容繁杂难度,而课时数由原来的每学期68学时变为32学时,出现学时数与教学容量相冲突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混合式教学法有效解决了教学容量与学时数不足之间的矛盾。通过课前教学任务的发布、课后知识拓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且碎片化的知识点具有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好的特点,更适合90后的信息原住民的学习习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刘佳[4]等人研究发现:2018级蒙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相同难度的理论封闭性测验,其中实验组考试成绩为(84.34€?.37)分,对照组为(77.64€?2.67)分,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3)解决因语言沟通障碍跟不上学习进度的问题。蒙医学专业都是蒙族学生,每位学生的汉语基础参差不齐,上课的听课速度和反应速度不一致,对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理解不透,学习效率不高。通过两轮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班的课堂活跃度和理论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混合式教学法中,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上传的资料进行反复学习,从而弥补因语言问题跟不上进度;利用提供的习题反复练习,加速理解;不清楚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及时和老师留言沟通,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
(4)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教学法打破传统的片面成绩评定方法,而是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与总结性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使最终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更为符合现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更加关注教学任务完成的时效和质量,促进教学过程的实施。同时学生因为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而获得满足感,在今后的学习活动就更加努力,整个学习过程形成正反馈。本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教学过程的进展,2018级、2019级两个实验组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通过讨论或者查阅相关资料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孟凡云[5]通过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发现:值得关注的是当遇到较难问题时,能够通过团队协作提出一些创造性的观点,说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获得了提升。
4教学反思
经过2年以来教学实践研究,收获成效的同时也不断反思和改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学设计是混合式教学的灵魂所在。很多教师投入过多的精力在录制课程和相关资源建设,而忽略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混合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多的课前资源,易造成学习任务过重,而导致出现厌学现象;课前的教学任务与课上的活动要形成有效的关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整体的教学设计,精选教学内容,精细教学环节,使得整各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2)课前学习效果是混合式教学的前提保障。进行混合式教学法时,教师要确定课前、课中、课后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而这三个层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应属课前学习环节,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保障。如果课前学生自学效果不好势必将影响课中和课后内容的开展。
(3)课程资源是混合式教学法的点睛之笔。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应尽量采用多种形式的资源呈现,例如视频、网址链接、电子图书、PPT、文档等。无论哪种资源要斟酌选取,且与教学内容紧密衔接,防止上传资源过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视频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把握视频的音质、画面等基本质量要求外,更要注重视频内容与形式。一般来讲,有人物出境、动画、实操类或外景展示类的视频优于PPT录屏视频;另外根据人的注意保持规律,视频长度不要超过20min,建议控制在5-10min左右效果比較理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30)[2019-08-01].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3.shtml.
[2] 李福智,侯阳.关于做好医学院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9(08):28-29.
[3] 曲明洋,李廷取,张晓玉等.基于超星学习通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06):32-35.
[4] 刘佳,王英,智敏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0(01):92-93.
[5] 孟凡云.《中国民族志》课程引入MO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民族论坛,2017(0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