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的思念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板路依旧是老样子,街道两边的石板方块规整,早上的露水落在上面,远远看着像是会发出斑驳光亮一般;窄巷里的石板路却像是随意拼接着,形状各异的碎石板各自寻找着契合身体另一部分的同伴,宛如一块块立体拼图展示在人们眼前。石板路的缝隙里夹杂着些许青苔,与两侧白灰色墙体上的岁月痕迹辉映,让整条古巷都显得格外幽深静谧。临河街边店铺较多,店鋪大门双开,一扇枕河,一扇临河。江南潮湿,这样敞开的大门有利于通风采光,还可以吸引来往的顾客。街边一侧店铺顺着河道往前一路延长,檐廊下面摆出几张桌子拼出一个摊位,上面摆着一些手工小玩意儿,拨浪鼓儿、竹篾筐、油纸伞……古巷窄挤,游客三两成对地顺着石板路往前打量观赏,人群纷扰的交谈声伴着店铺老板的吆喝叫卖慢慢飘远,悠悠地显出一种古意来。
  外公外婆上了年纪以后,我们便将他们接到了长沙一起住。这次借着出差的机会正好回木渎古镇游玩一番。
  母亲自小便在这片水乡长大,那几年下了岗,她也带着我在这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周边的环境于我来说并不新鲜,只是看到临河那间油伞店铺,才悄然发现这里已经与我记忆中的样子大不相同。它是靠近码头的一家小店,二楼高高悬着一块漆木招牌,和记忆中一样是个卖油纸伞的店铺,店里的老板却换了样。
  店里的老板是个年轻人,三十岁不到的模样,伸着腿仰躺在一张竹面摇椅上,眯着眼睛盯着屋外某处,也不知道睡着没有。摇椅摆在门口,前面也搁了个小展台,上面的油纸伞合拢着并排堆在一起。大概是为了吸引顾客,台面两侧还倒挂着一把白底红樱花油纸伞,伞面四周挂着红色的璎珞,和檐廊上的红灯笼配在一处,让人一眼就看到了它。朋友被它吸引,上前问价。老板懒洋洋地从里屋的摇椅上起身,在里屋的货架上搜寻一番,从一堆货物里面抽出一把崭新的荷花图案的油纸伞。我特意往里面瞧了瞧,估计囤了不少。
  小镇现在成了旅游景点,这种带着水乡特色的油纸伞是游客游玩拍照时爱买的装饰品。老板开价不低,朋友倒是豪爽,乐呵呵地直接买下。
  那把油纸伞就这样从老板手里传到了朋友手中。朋友等不及完全拆开外面包裹的白色塑料皮,就从里面的伞骨顺着伞柄往上轻轻一推,随着细微的“嘎吱”声,一张荷花图案的伞面就在眼前铺展开来。这样的伞面图案乍看是好看,可是你若仔细打量,和你迎面走来的游客里,大约有四五人都与朋友手里的这把差不多。里侧的伞骨互相交错成圆形,伞骨的边缘比较粗糙,上面刷的桐油分布不均。对着光线好的地方高高举起,还可以看大伞骨与伞面黏合的胶水溢到了图案上。我觉得这伞不值这个价,朋友却一点都不在意。于她来说这把油纸伞只是游玩兴致的装饰物,却不是对油纸伞这种工艺品本身的喜爱。
  记忆中,街道临河靠近公共码头边上有一棵紫藤花树,根部伸出两根枝干互相缠绕盘结,树身粗壮。树枝呈圆伞状均匀分布,高高地铺展在头顶一米高的位置。春天萌芽抽枝,灰色的枝条慢慢透出绿色,紧接着一夜之间,整个枝条上都冒出了嫩绿的树叶。四月份紫藤开花,一串串紫藤花从枝头垂下,个子高的人头顶可直接触碰到花串。微风吹来,紫藤花的鲜香和临河的油伞铺里的桐油味融为一体,成了调香师复制不了的香味。这时的紫藤,远远看着就像是一顶鲜花装饰的穹伞。人们从码头停泊的渔船、客船上岸,或抱着幼童,或搀扶老人,或提着一桶刚刚打捞上来的鱼货,等走到紫藤花下,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可惜现在那棵紫藤花已经不在了,原来的位置被一面花里胡哨的展览板替代,上面标示着附近的景点。
  朋友举着伞站在展览板前犹豫,水乡交通纵横复杂,她不知道先去哪里。我推荐她坐船,船行到哪,我们就看到哪。
  客船在大码头那边停泊,可能是今天天气不太好,这边排队等船的人并不多。客船设施简单,船肚子四周竖着几根木头,顶篷用桐油与烟煤涂抹,显得油黑发亮。顶篷上面还垂下一点彩布作装饰,有的上面还挂着四串小灯笼。船身宽敞,总共可以坐上六七个人,因为岸上等船的人少,我和朋友便一人各占一方座位。
  此时天色阴沉,灰暗的天好似悬在头顶,空气中渐渐升起一层水雾,视线里黑白相间的建筑慢慢被加上一层朦胧滤镜,色彩和线条都柔和起来。河道两侧的建筑离得很近,到了最窄的地方只能供一船前行。两岸建筑层层相叠,檐廊翘出的墙角雕刻装饰极多,却极少彩画,通通都是白瓦青灰。二层小楼基底是青灰色小砖,有的吊脚楼露出水面几根棕黑色的木头,船行河面,碧水倒映着两侧的建筑,仿佛是一船顺着屋檐勾勒出的弧度。船夫划着木桨,小船慢慢前行,翠绿色的河水被掀起层层褶皱,顺着船头慢慢晕开,乌篷船和两岸的风景留在河面,随着碧波流动渐渐被拉扯变形,直到船行过后才渐渐重新恢复成往常的“水墨画”。水乡桥多,不过百米便可见桥。石桥多为圆拱形,青灰石砖拼接成背部高高拱起的形态,从远处看,桥身完全倒映在水里,上下两部分巧妙地融为一体,一虚一实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船从桥洞下行过,船身似大鱼,宛如横越过一个圆形的大门,等过了桥洞,眼前便又是另一幅“水墨画”。
  天空突然飘起细雨,这种梅雨天气对于当地人来说早已习惯,船夫从船篷里掏出雨衣穿上,现代感的蓝色雨衣和棕黑乌篷船产生出一种莫名诙谐感。雨水细密,落在船篷上面寂静无声,如果不是看到点点银丝划过青灰色的天,可能都不会察觉已经下起了雨。又过了两座桥,雨滴的存在感突然变大,一颗颗落在船篷上敲击出清脆的“哒哒”声。朋友兴奋地撑开了那把略带瑕疵的油纸伞,她歪着身子趴在船沿上,将手上的油纸伞伸出船篷外,雨水落到油伞面上先是聚成一个圆点,之后合为一股顺着伞架滴落到水面。油纸伞透光,从我的位置依稀还可以看到伞外侧的雨滴和伞面上的荷花,两者借着通透的光亮奇妙地融合在一起。
  我曾经也想买一把油纸伞。
  大姨妈的女儿安安姐婚嫁之前,外婆去镇上的油纸伞工匠铺专门定制了一把油纸伞。油纸伞制作完成之后,我跟着外婆一起去取伞。那家油纸伞店铺是百年老店,店里的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长须老头,头发灰白且整齐地梳往后脑勺,脸颊两侧长着些老年斑,鼻梁上面夹着一个圆框眼镜,看人的时候眼睛习惯性半眯着往下看,下嘴唇将上嘴唇包裹起来,下颚往外突出,活像一个老学究。他很瘦,穿着蓝灰色的拼接短褂,黑裤子的两个裤筒松垮地在腿周围晃荡,脚下是白袜黑布鞋,走起路来却没有半点老人的姿态。老头姓徐,是镇上出名的制伞匠,祖上好几代都是制伞工匠。当时镇上的手艺人很受村民尊重,所以镇上的人都喊他一声“徐师傅”。徐师傅一辈子都待在小镇上,附近家里有需要制伞的几乎都是经他之手制作。   外婆要的这把油纸伞是提前一个月就预订了的,我们到的时候,徐师傅正在屋子里面削竹子。徐师傅的伞铺主要是订伞,四十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全都摆满了制伞的工具,一侧墙脚堆着好几根粗大的老竹,旁边摆着几个大缸,里面浸泡着几捆竹条,另外一侧是货架,上面堆着一些制伞的零件和各种画笔,里侧的天井边上还晾晒着两把白面纸伞。徐师傅就坐在門口迎着光的位置,嘴里叼着半截香烟,碗口粗的老竹用膝盖夹紧,碳素笔顺着边缘轮廓勾勒描绘,等到竹面上需要切割裁剪的形状出来,烟头往长木凳子上的一个小孔里一塞,大半截老竹被放倒在地上,他用一把精细小刀顺着碳素笔的印迹一点点将竹条完整地切割下来。切割下来的竹条毛刺多,他从来不戴手套,用手指头从竹条的根部摸到尾部,正反两面来回摸个遍,之后又捏着竹条尾巴在空中晃荡,确定可以制作伞骨的竹条才会被放到一旁的木桶里浸泡。
  看到外婆来了,他也不起身,伸手往靠门的货架上一指,便埋头继续削着竹子,仿佛看不见屋里站着的两个大活人。外婆明白徐师傅的意思,顺着他指的位置打开柜门,桃木红漆的货架上一把大红油纸伞摆放在最中间的位置,伞头还用一块红底白花的方布包着。婚嫁的油纸伞颜色多为正红色,伞面没有过多的图案装饰,徐师傅只在伞的外围用金粉勾勒出吉祥征兆的图案,里侧的伞骨分别为红色黄色粉色,支撑伞面的伞骨用桐油上漆,颜色是棕褐色。伞柄下面挂着如意吊坠,红色的棉绳穿过手柄底部,完全看不出绳子和手柄拼接的痕迹。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油纸伞。油纸伞成本高,工艺手续复杂,徐师傅卖出一把油纸伞的价钱不低,我在外婆家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精致小伞。外婆将油纸伞开合几次后满意地收到布包里,红伞的长柄尖尖露在外面,我眼巴巴地瞧着,还想着再看一眼。店铺里面收钱的是徐师傅的女儿,我趁着外婆和她过去结账的工夫,跑到徐师傅面前蹲着看他削伞骨。徐师傅年纪虽大,手指依旧灵活。半截老竹搁在地上,一把小刀测量好距离后顺着边缘缓慢劈下,竹子纤维撕扯的声音像小爆竹一般在我耳边炸开。徐师傅把劈下来的竹条搁在木桶里,手指捧了点水泼到竹子上,我学着他探头去看,反倒被泼了一脸水。他被我逗笑,夹在鼻梁中间的圆框眼镜滑到鼻尖,下巴上的白色胡须随着嘴唇抖动,他原本有些乜斜的眼睛鼓成圆形,本来是一副“老学究”的模样,现在上挑着眼珠子瞧我的样子倒像农家山坡上散养的老山羊。
  我喜爱美丽的物件,外婆手里的那把红面油纸伞满足了我对美的想象。我求“老山羊”照着安安姐那把伞的模样给我也制作一把,他定着眼神看了我许久,最后摇摇头笑着拒绝。回家后,我将自己也想要一把油纸伞的事情跟外婆说,她却不依我。这样一把精细的油纸伞大概需要农家人半个月的伙食费用,油纸伞虽美,但是对于水乡里日日劳作的农家人来说,作用还不如一面蓑衣来得实在。外婆的船拴在码头,她先把我抱到船上,然后将布包递给我,之后才解了船绳跳上船。
  起初我还与外婆置气,搂着油纸伞坐在船的另外一边和她远远隔开,布包里面露出的红底白花伞头和隐约的红色油纸此刻对于我来说是个巨大的委屈,撇着嘴鼓着腮帮子冲着外婆撒气。晚上外公打鱼回来,一进屋就瞧见了安安姐在摆弄那把油纸伞,我撇着嘴坐在凳子上不说话。外婆把热菜端上桌,将今天的事情当作笑话说给他听。大红油纸伞只为婚嫁女子制作,这是当地人的习惯,是绝对不可能让徐师傅给我制这样一把油纸伞的。以前的老工匠制伞,油纸伞上面的图案花纹和周边的装饰都有渊源和来路,工匠们在接活儿的时候就会根据顾客的需求来订做花纹,这样做出来的油纸伞每一把都是孤品,珍贵之处不仅是老工匠精巧的制伞手艺,更多的是人们在上面寄予的期望。我年纪尚小,求得这样一把独属于自己的油纸伞的愿望只能暂时搁置在心里。
  安安姐出嫁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徐师傅的油纸伞了,后来我跟随外公去镇上鱼市卖鱼货,那制伞工匠铺就在我们停泊渔船的旁边,站在船上看,雕花小木窗里隐约露着徐师傅弯腰打磨伞骨的模样,他的那个女儿歪着身子躺在躺椅上听戏曲,街边人来人往。我唯独对那间工匠铺念念不忘。
  水乡的村落顺着河道分布,木渎镇是周围村落里的人最常去的集市小镇。外公天还没亮就去河里收网,前夜定点撒下的渔网一般到第二天早上就会有好收成。阿爹和一些捕鱼的渔民一起,挂着一盏油灯,手上拿着捕鱼篼和叉子,小渔船就慢慢往夜色最深处划去。河里有漂浮的鱼房,四周有突出的木头,阿爹他们的渔网就顺着鱼房定点散布在周围。等他们收拢好渔网,银白色的细线上挂着的小银鱼和鲤鱼通通被摘到船板上。等外公回来时天刚刚破晓,外婆摇晃我的身子,将我从被窝里捞出来穿好衣裳,我在迷迷糊糊中就坐上了外公的渔船逐渐飘远。那时母亲身体不好,她让外婆帮着忙照顾我,但是外婆忙于务农,她怕我一个人在家害怕,就让外公白天去集市上卖鱼的时候顺便捎上我。
  渔船没有客船舒服漂亮,除了船肚子两边放置着供人坐的凳子,船身两边都没有扶手和船篷,我坐在上面睡得东倒西歪,外公也不管我。外公从村口的码头出发,顺着河道一直往下,起初河面广阔,依稀可以看见远处也有几条渔船。等过了二十分钟左右,渔船靠近集市,附近好几条河道的船都慢慢聚集到一处,主干道通往集市中心的河道塞满了各种货船,船尾挤着船头,船身并着船身,一条条地涌在了一块儿。若是从高处看,碧绿的河道蜿蜒曲折,灰黑色的小船宛如水上漂浮的蚂蚁,堵在了狭窄的河道中间,远处渐渐有一些“蚂蚁”逃出困牢,四散开来,慢慢地划往自己专属的集市。晨露随着渔船的行进浸湿了我的脸庞,睫毛上都仿佛沾染了些许露水,我的瞌睡被脸上的清凉感给赶跑,醒来时外公已经成了困牢中的“蚂蚁”之一。我们的船被挤在道口稍微偏前的位置,周边都是各种货船,有的船上面放着几大袋大豆花生,有的用竹筐装着自家的大枣儿和时令蔬菜,有的和外公一样摆放着一个大盆和水桶,里面装的都是最新鲜的水货。
  带着娃子出门的很多,我坐在船上四处打量,隔壁一个船头挨着自家船屁股的货船上坐着一个女孩,年纪比我小些。她头上的黄发分为三股辫成小辫子,直直地竖在头顶,只有发尾处才稍稍下弯。外公站在船尾和她父亲说话,她只乖乖坐在船板上,少了几分孩童的生气。她外公这次上集市,打算把她送到镇上的鞋铺去看看“福相”,还没到上学的年龄,这样的女孩子如果可以送去镇上学个手艺,以后又多了一门谋生之路。   前面的船尾渐渐松动,外公和那人告别,木桨一动,我便与那个三辫子女孩渐行渐远。鱼市靠近公共码头,那里有一片较宽的河道,两侧一面是住宅,一面是商铺,长长的街道将透绿的河水夹住,渔船各自分布在岸边停泊。阿爹来得早,鱼市也只停了两三条小船。清晨阳光还没出现,对面的住宅连木窗的栏杆还没有打开,鱼市里已经传开了吆喝声。水乡的吆喝声跟北方挑着扁担走胡同的商贩不同,他们的吆喝干净利落,吆喝声大老远听着就觉得声音洪亮。水乡的吆喝却像是唱小曲儿,吴语婉转,吆喝词既好听又有趣,声音不大,但是末尾的调调儿却像个小尾巴一般缠绕在街巷两侧。
  店铺陆续有人开门,先是懒洋洋地支开窗户,等阳光慢慢从窗眼里透到屋内,人们仿佛才感受到了清晨的到来。外公的渔船就停在伞铺下面,徐师傅的女儿支开窗户时我正站在船上踮着脚扶着岸边的木栏,想看看那个“老学究”今天又在做什么花样的油纸伞。她看到我滑稽的模样乐得合不拢嘴,跟我外公打趣着说:“这女孩子有灵性,可惜年纪大了些,不然我阿爹收了她做个女学徒,我家这间伞匠铺可就有后人了。”后来她又自顾自小声嘀咕,骂了几声“老古板”,我也不知道是在说谁。
  徐师傅这间伞匠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制伞的工艺手法都是像传家宝似地代代传承下来的,等到了徐师傅女儿这一代,却一下子断了继承的后路。徐师傅的女儿自小便受不了制伞的苦,她被迫跟着徐師傅学了几年,等到了读书的年纪后就去了学校,之后她便更不愿意学了,徐师傅一个人把这间伞铺撑到现在。徐师傅年轻的时候也收过几个村民送来的孩子,一个个都是最适合接触伞匠工艺的年纪,可惜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夜夜都是天没亮就早起学手艺,晚上还得挑着油灯去观摩老师傅在伞面上勾勒图案的技艺,削竹需要小臂有力,眼神精准,画图不仅有构图的巧思,还要了解当地的老风俗艺术。结果会画图的学徒伞骨做不好,伞骨做得还行的却没有画图的才华,到最后全都因为吃不下这制伞的苦,离开了这一行当。
  可惜徐师傅已经六十三岁了,到现在都没有个正规伞艺传人。徐师傅对制伞的要求又高,通常一把伞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完成,即使这样的工艺品在镇上卖价不低,但是每月活计赚来的钱扣除制伞的成本,收入还是少之又少。
  她朝徐师傅抱怨,说完后看到水盆里几条鲜活的鲤鱼,招呼着他用网兜捞上来给她瞧。徐师傅支着船靠近窗口,徐师傅女儿想要的两条鱼被他用网兜兜着递到面前。她正在打量,徐师傅咳嗽着从里屋出来,他将临河的小门打开去潮,看到阳光正好晒在门口附近,转着身子又从屋里拿出两捆打磨好的竹条,他将竹条敞开确定它们都晒得到阳光,之后斜着眼看了看拎着两条鱼正要付款的女儿,瘪着的嘴唇让下巴显得更加突出。
  两条鱼总共十三块。
  零钱是他从拼接外挂外面的口袋里掏出来,里面一沓零钱叠得工整,他将右手食指往嘴里一塞,借着指腹上面的口水将零钱点了点,确定好了后才将钱抽出来。我伸手去接,他拿钱的手正好就在我眼前。
  我曾仔细看过外公和外婆的手,外公因为常年摇桨拉鱼,掌心关节处布满了厚重的黄茧,五指关节处还依次分布着被渔网勒出的细长口子。外婆的手虽然也有茧子,但是她的手柔软,如果不去看掌心的黄茧,根本看不出那是一双做农活的手。眼前的手颜色发白,手背上面还落着一层打磨竹子后飞出的碎末,捏着零钱的掌心微握,外面露出几条细小的伤口,从侧面看去大致可以看到掌心颜色发黄,上面的纹理已经全被黄茧替代,根本看不出本来的颜色。
  回去的路上,我问外公制伞工匠是不是过得很苦,他笑着说这镇上最不苦的就是手艺人。
  渔船划过民宅,吊脚楼延伸下来的踏渡上有一个妇女正在洗衣服。她头上包着时兴的碎花方巾,下面束了倔裙,蹲在石阶上时露出一双黑底绣花船鞋。水乡的女人都爱穿船鞋,这样款型的鞋子仿佛是河面上一条条恣意小船,模样精巧且色彩鲜艳,很受当地人喜欢。伞匠铺子隔壁就是一间鞋铺,店里的老板是本地人,跟人说话的时候温柔软糯,尽显江南女子的姿态。鞋铺里除了卖手工制作的船鞋,还顺带着卖些老板自己纳制的千层鞋垫和零散玩意儿。那女老板的船鞋制作手艺也传承了不少年,相比较伞铺的传承无望,鞋铺的学徒明显更多一些。船鞋卖得不贵,而且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穿船鞋,就连外婆有时候也会给自己添置一双绣样好看的鞋子。而伞铺的伞却不是人人都有,模样精致的油纸伞价钱高,即使花样再好看,姆妈也是舍不得钱去店里再定制一把的。
  以前的油纸伞金贵,每一把伞的伞骨和伞面都是孤品,伞骨承载着工匠人的风骨精神,伞面表现的是制伞人对水彩绘画甚至书法的造诣审美。相比之下,朋友手上的油纸伞的确是个瑕疵品。油纸伞是苏州水乡的特色,可惜徐师傅对制伞的匠心执着没有传承下去。
  记忆里第二次遇见徐师傅那天是过年前夕,镇上的集市一直从早开到晚,我跟着外公外婆一起去赶集,晚上我借住在安安姐家里,外公和外婆先回了村。
  晚上的集镇美得让人惊叹。随着太阳西斜,那些挂在檐廊上的灯笼在河流的两岸逐渐亮起,然后倒映在夜晚深蓝色的河水里。一些人家还在河边的柳树上挂着彩灯彩绳,红色、蓝色、橙色的灯光落在街道中央,潮湿的石板路仿佛一下子光亮起来。街边到处都有行人,大人们搀着孩子沿着河道散步,有些人坐着客船停在茶楼下面的踏渡上,整个小镇在过节前的氛围里热闹起来。
  安安姐带着我去茶楼听戏,因为人多,我们不得不跟其他人共坐一船。客船的船篷两边各挂一串红灯笼,有的还在船篷顶上刷着一层红油纸,让人看着就格外喜庆。茶楼外面的河道上停泊的船只多,有的人纯粹是为了听戏,有的人倒趁着过节的机会在船上卖些瓜子点心,好在年前赚上一笔。叫卖糖葫芦的商家靠在了我们的船旁边,安安姐给我买了一串,抱着我坐在船头最靠前处。茶楼是二层小楼,二楼是包间看台,一楼中央摆着十来张木桌椅子,前面就是唱戏的戏台,戏台周围用雕花木栏围着。戏没开场前,河面上的人们都闲散地嗑着瓜子儿聊着天。船篷里其他人谈着镇上细碎的八卦,安安姐听到好笑处也跟着咯咯笑起来。我耐不住性子,在她怀里乱动,终于从她怀抱里出来了。我借着灯光往前面的客船上面爬,那里面坐着的人还好心地拉了我一把。说来也巧,船舱里正好空了一个座位,我刚进来,前面的舱门上挂着的布帘就被掀开,“老学究”也进来了。   船篷里光线并不明亮,他坐在我旁边,我歪着身子仔细打量他,却觉得他脸色有些发白,还动不动用手握拳捂着嘴唇咳嗽几声,瞧着像是病了。船篷里其他人都认识他,看他越咳越厉害,连忙喊住旁边的小贩来了杯热茶。徐师傅朝那人道谢,忍着咳嗽喝了几口,之后稍微好些。过了不久戏就开场了,船篷里的人个个听得有味,有的人还能跟着学唱几句,就连“老学究”都把鼻梁上面架着的眼镜抬高,好让自己看得更加清楚些。我坐在旁边看着他着急,我心里还想着他能够给自己制造一把油纸伞,可是船篷里人多,我终究不敢再向他开口。小孩子困觉,绕耳的戏腔听了半场后,我的眼皮就开始上下打架,最后靠在旁边人的身上沉沉睡去。
  后来戏唱完了,散场时船只慢慢散开,安安姐打算将我抱回船上,我当时在那边已经睡得迷糊,被人晃醒时手脚酸軟使不上力,后面有人将我拦腰抱住,大手夹在我胳肢窝底下时还可以感觉到些许吃力。安安姐抱过我,向那人道谢,我迷迷糊糊好像听到“老学究”的声音。
  我稍大些,回了长沙念书。三年级暑假的时候回了外婆家,我顺着街道往码头走,快到公共码头时就闻到油纸伞面上刷的熟桐油的味道,再往前走味道更浓郁一些,其间还夹杂了码头上盛开的紫藤花的味道。路过伞匠铺,却发现店门紧闭,我问外公,他说伞匠病得严重,送去城里看病了。
  我在家一个月也没看见伞匠铺开过门,之后我路过店铺,伞匠的女儿正在收拾店铺的旧物,我看到伞匠的那些木盆刀具都被收拾到一处,大概是准备卖给收破烂的。
  伞匠得了肺癌,人已经没了。
  我孩童时期想要那样一把油纸伞,终究成了我心底的遗憾。后来伞匠女儿将店铺转卖出去,她也离开了这个地方。我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这个小镇上伞匠的消息。
  朋友的油纸伞勾起了我的回忆,也让我对那个古板制伞匠的去世再次感到可惜。我将小镇伞匠的故事说与朋友听,朋友惊叹世上怎么会有这样完美的油纸伞。客船的船家此时却搭上了话,他年纪比我外公小些,对以前的事情有些了解。我从他口中知道了那伞匠最后的事情。
  原来伞匠在发病之前就已经有些预兆,他女儿想让他提早去城里检查,可是他偏不答应。他当时手上接了两个村子的活计,一把是婚嫁的油纸伞,一把是打算送去市里做文化交流的油纸伞。他怕耽搁人家婚嫁,连夜赶制,一天睡不到四个小时。可是中间几天阴雨连绵,油纸伞面上了彩画,搁在外面晒不干,一连坏了好几张伞面。等到天气转好,那把婚嫁的油纸伞终于交到了新娘手里。剩下的那把油纸伞是老工匠毕生的心血,当时镇上手工艺品送去市里交流的不少,他就想着可以把百年的制伞老工艺传承下去,可惜病发突然,他错过了时机。
  老船夫言语感慨,借了句戏词念叨“万般皆是命”。我和朋友都默默无言。
  船行到以前老茶楼的位置,此时这边已经改成了饭店,只剩下一楼的老戏台还留在那里,成了店里面吸引游客的一个文化特色。木渎古镇水乡特色明显,不论是坐船还是步行,入眼各处都彰显着这里的风俗文化。水乡的雨来得快,消失得也快。转天天晴,从船上看古桥下面依稀挂着一弯霓虹,原本色彩灰暗的小镇顿时有了颜色。朋友收了那把樱花伞,收拢起来的伞折上还沾着不少雨滴,油纸伞面刷着桐油,雨滴顺着伞面往下滑,在船板下面堆积成一片。
  油纸伞在江南水乡已经成了文化特色,可惜细数中国的油纸伞最出名的几家,却没有一处是苏州的牌子。现在古镇上随处可见的高价油纸伞,哪一个可以做到老伞匠那般工艺水平呢?恐怕再过几年,还记得这古镇老伞匠的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当我再和朋友们说起我小时候讨伞的事情,他们大抵也会惊叹一声,世上竟还有这样完美的伞啊!
  责任编辑 牛放
其他文献
一次和朋友逛古籍书店,走到一排书架前,朋友指着面前的古碑帖说,“几千年来翻来翻去,也就这些.”几十年前,印刷技术相对落后,不要说精良的碑帖拓本难以寻觅,常人很难一饱眼福
过去老辈人教人写字,常说,笔杆要立直,而且对准鼻尖。这种要求,执行起来实在别扭,至于为什么,学习者不问,即使问了,教学者也说焉不清。实际上,这大概就是建立在误解基础上的,
忽然有一天,清晨将醒未醒、似梦似真之时,脑海中浮出几句诗行,虽吟哦无声,尚觉可读.起床后,其句犹在,遂整理补齐为一首新诗,定名为“树之实”:rn搭乘风的班车rn告别孕我育我
周祥林,1966年生。字若溪,号青堂、草青堂,又名平江、平江锁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学术助理、中国国家画院周祥林工作室导师、中国电视剧
什么是摩崖?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指出:“摩崖者,刻于崖壁者也,故曰天然之石。”冯云鹏在《金石索》中也明确指出:“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叶昌炽《语石》认为:“今人见
我曾经在山西博物馆观看傅山的书法作品时纳闷:作为一个20年不见生人的遗民、方外之士,为什么他的字写得那么墨气华滋,这与他的隐逸生活和避世心态吻合吗?对于傅山来说真的是
李士棻(1821-1885),一作(1821-1883),字芋仙,四川忠州人.从同治中后期到光绪六年之间,李士棻先后在江西的彭泽、临川、南城、东乡做县令.“本旷达士,不拘行检”的李土棻在自
以当代书法大展为例,书坛刮起了阵阵风潮王铎风、流行风、章草风、“二王”风……既然能够形成一股风气,就说明有大批的作者在追随这股热风,这在无形之中也导致了书法风格的
现将刘雪初、刘正同志五月二十三日在省人民政府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落实。同志们: 省直机关的机构改革,厅局一级的领导班子已经基本定了。我
书法风格的弱化和趋同现象,简言之就是一种“跟风”现象。这种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至今尚无衰竭之势。那么,“跟风”现象难道会永无止境地活跃下去么?就目前情况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