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酒店终端的营销困境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终端有不同的功能,通过不同终端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因此对不同的终端就需要有不同的操作策略。如何有效定位酒店终端,对白酒企业的整体营销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
  案例
  A企业是河北某地级市一家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白酒企业,去年经过改制以后,将产品定位为中高档白酒。凭借品牌亲和力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自上市以来在流通和团购渠道销售状况一直不错,销量也稳中有升。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今年与市区的多家A、B类酒店强势合作,但是,多半年时间过去了,被寄予厚望的酒店渠道不但没有盈利,还严重亏损,销售状况也是不温不火,各项费用严重超标,给公司的整体销售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流通渠道和团购渠道却捷报频传,销量强劲增长,业绩全面提升,使经销商对未来的市场前景充满了信心。
  流通渠道和团购渠道良好的业绩多少抚慰了该企业老总被A、B类酒店挫伤的心,但是也使他陷入了迷茫、无奈和苦恼当中:酒店渠道投入的费用不少,重点终端重点投入也没错,为什么费用严重超标但就是没销量呢?难道是销售策略有问题?还是根本就不该趟酒店这浑水呢?下一步是继续加大酒店渠道投入还是全面撤出呢……
  
  跳出认识误区
  
  A企业陷入困境源于对酒店终端认识的误区,即把销量作为判断酒店终端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
  一般认为,终端是实现商品与货币交换的地方,是企业决战销售的最后战场。这种对终端的概念理解,让他们认为消费者对终端的需求就是购买商品。原本这种理解是没有错的,但是,在各白酒厂商注意到酒店终端的重要性之后,酒店已然发展成为各大酒水厂商争相追逐、竞争的主战场。
  与此同时,买断专场费、买断促销费、进店费、开瓶费、促销费、吧台陈列费、店庆费、客情维护费等恶性的竞争手段被酒水厂家尽情发挥在酒店领域内,而白酒营销中也出现了“酒店终端拦截”、“盘中盘”等配合酒店渠道营销的理论。随着恶性竞争的加剧,酒店终端已经逐渐失去销售终端的价值。
  实际上,终端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产品销售,可以是形象展示,可以是消费体验,还可以是寻找目标客户,带动其他渠道消费,形成多渠道互动。如果一个终端能够集合所有的功能当然最好,但是不同的终端在其功能的发挥上也表现出不同的优势。对于很多品牌来说,销售终端、形象(展示)终端和体验终端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性,也可以相互补充。
  销售终端。销售终端是指顾客购买商品的终端,其主要功能是方便和实现与消费者的交易,是追求销量和利润的终端。如产品的档次和酒店的消费档次相匹配,该店是生意火爆店并对该产品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形象(展示)终端。形象终端是指具有“光环效应”的终端,此类终端对顾客往往意味着高质量和高档次,通过进入形象终端可以提升产品的形象。展示终端是指能够为产品提供较好地展示,以引起顾客注意的终端,这种终端一般客流量比较大,具有较强的“眼球效应”。如区域市场仅有的星级酒店、政府宾馆、特色火爆酒店等。
  体验终端。体验终端是指能够为顾客提供试用或者情景消费的终端,这种终端可以提升顾客的参与度,增强对产品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定点酒店、特色酒店等。
  不同的酒店终端,其功能产出有所差异,因此,进店前必须对自己的“耕地”进行细致的调研,做到知己知彼、知环境。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结合产品、品牌的实际,把调研的酒店终端进行细分,进行功能区分和定位,形成酒店终端分类表。
  让产品进入终端时胸有成竹,判断出哪些是企业的形象终端,哪些是企业的展示终端,哪些是企业的体验终端,哪些是企业的销售终端。哪些终端制造“光环效应”,哪些终端制造“眼球效应”,哪些终端制造“意见领袖”增强产品的认识度和美誉度,而哪些终端进行销量和利润产出,从而完成对酒店终端的定位。
  在对酒店终端的功能进行了细分之后,A企业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于A企业来说,A、B类酒店终端无疑是其形象终端、展示终端和体验终端,进入这些终端的主要目的不是取得销量和利润业绩,而是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进而为企业带来“光环效应”和“眼球效应”,扩大企业的影响力。而真正的销售终端为传统流通和团购渠道,这才是企业真正的利润源泉。
  形象终端为销售终端创造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后者的良好经营又是前者顺利经营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因此,A企业不应该全线撤出A、B类酒店,但是需要根据酒店终端的定位来做出调整,确保销售终端的前提下,提高形象终端、展示终端和体验终端的质量。
  
  酒店终端的操作策略
  
  不同的终端有不同的功能,企业通过不同终端要达到的目的不同,所以结合企业的自身资源,对不同的终端就需要有不同的操作策略。
  
  1.形象(展示)终端
  形象(展示)终端包括对面向消费者的形象终端和面向渠道商的形象终端。对于面向消费者的形象(展示)终端而言,很多消费者可能会在自己经常光顾的酒店对产品引起关注,但是会在其他时间在名烟名酒店、团购、超市等渠道购买该产品。所以对于面向消费者的形象终端应该选择客流量大,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形象好的大酒店,酒店的数量不应该太多,但要做到少而精。
  由于渠道商也容易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也就是经销商和终端商对产品的好坏会通过该商品进入的区域来判断,在企业找经销商和终端商时告诉他们自己的产品已进入某某知名酒店,渠道商会更重视你的品牌和信赖你的产品,往往会降低铺货的阻力和难度。
  此类酒店毕竟不是起量的终端,单纯靠此类终端的销售来提升整体销量是徒劳无功的。所以针对这类酒店要弱化销售与回款指标,加强对产品、品牌宣传的生动化展示,不仅包括产品的简单陈列,而且要注意产品品牌在酒店内整体氛围的突出。
  
  2.体验终端
  注重制造意见领袖,重视在该酒店消费人群的特点,发现目标消费客户,并通过店外的客情维护,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用酒店的“盘中盘”来带动消费者的“盘中盘”,形成多渠道互动。
  例如在某酒店推广自己的特色菜期间,配合该酒店做“品xx佳肴,免费增xx美酒”活动,在帮酒店推广特色菜的同时,也推广了自己的品牌,此类活动如果得到了酒店的大力配合,会有非常好的效果。而单纯的活动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如果此活动期间酒店里满是活动的宣传海报时,消费者进入酒店后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在赠酒时记录下每桌消费者的联系方式,为团购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3 销售终端
  销售终端才是真正追求销量和利润的终端。如果说前面的形象终端是“虚拟终端”,那么销售终端才是真正的“交易终端”,这里不需要花拳绣腿,是真枪实弹的第一火线堡垒。因此,对销售终端的选择,就可以根据与目标顾客和产品特点相应的标准,尽量追求全品项的展示陈列,促销的策略以提升销量为主,渠道策略的重心回归到销量和利润。
  精准定位,核心垄断。通过不断走访和调查,找到适合产品销售的销售终端。找到后通过特殊(买断供货、促销)方式,集中精力与销售终端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酒店终端有较大的话语权,获得理想的销量和利润回报。
  费用精准投放。在销售终端,一切费用的投入都是建立在销量和利润的基础上的。有效的促销是一个系统工作,在促销开展前需要统筹考虑针对消费者、服务员、领班等不同对象,在不同的时间,酒店促销的对象及频次等也不一样,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促销方案。
  严抓团队执行、服务高于一切。酒店终端操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的执行力。终端管理是动态的,企业应树立“服务高于一切”的理念,对业务员和促销员严抓执行,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规范化的销售队伍,加强日常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终端管理和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保持并不断促进终端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编辑:姜含笑
其他文献
相对于大白兔的一尘不变,雅客、金冠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一颗糖的情结与困惑  在中国,只要你一提及奶糖,人们便脱口而出“大白兔”。一只惹人喜爱的小白兔乖乖地静卧在草丛中一动不动;一颗几十年不变的蓝白红色蜡纸扭角包装的奶糖倾倒众生(如图1)。  图1:大白兔的经典包装  从知名度和形象来看,“大白兔”在40岁以上消费群体中有着相当高的口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健康考虑,他们对糖果的消费越来越少,取
期刊
环境变,一切都得变    主持人:请各位老师从你们的角度来判断目前的营销环境是怎样的?  张辉:我个人的感觉,这几年白酒的竞争跟前几年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小型酒厂迅速消失,大型酒厂占据整个市场。第二是由原先的价格竞争逐步提升到品牌竞争,下一步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机制,品牌的改革,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形成这种机制将迅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刘悦坦:我觉得今天的市场竞争肯定是
期刊
尽管调查结果在逻辑上尚无法完整地自圆其说,但蒙牛“诽谤门”事件仍然在蒙牛“自罚三杯”式的认错中急匆匆拉下帷幕。“诽谤门纯系产品经理安勇等人个人行为,我们是不知情的”,蒙牛高层给出的这种说法不是一般的滑稽,让人不由自主想起曹操杀粮官以安军心的故事。  伊利作为被诽谤的一方,居然不为己甚,并不要求彻查到底,其之大肚能容,堪比弥勒。  再回看近年来的乳业,其表现可谓叫人痛心,在行业形象亟待重塑的当口,又
期刊
酱油需要根本性的革新。而创新能否给消费者带来价值的变化,这是非常关键的。    酱油,作为调味品中的第一大产品,在市场对调味品需求日趋旺盛的背景下,已走上了高速发展轨道,外资巨头携资本和实力大举入侵,本土强势品牌各据一方拼市场,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无疑,这为调味品企业释放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从而为其生产扩张创造了条件。  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酱油仍处于相对传统而粗放的阶段,行业发展仍不规范,产
期刊
当前的山茶油在规模上还是星星之火,还不足以成就一个大品牌。因此,一致对外、共拓江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而非大家挤在一个小空间里死掐。    我国山茶油品牌有3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湖和广西地区。不仅有金龙鱼等综合性大品牌,还包括众多的地方性品牌,可谓是鱼龙混杂,竞争无序。大多数厂家都采取了“隔岸观火”的策略,大品牌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山茶油的市场培育上,而是等待时机乘势而上,小品牌则想跟风而上得渔翁之
期刊
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食用醋年人均消费量为1.7公斤左右,而在美国人均年消费量一直保持在6.5公斤左右,日本人均年消费量更是达到7.9公斤,欧盟国家略少,人均也在5.9公斤左右。可见,我国食用醋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食用醋给消费者的印象始终是低档消费品——价格低,品位低,无个性化产品,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因此,大多厂家低调处理市场营销问题,市场格局四平八稳。  “双歧因子”——
期刊
有机食品和普通产品摆放在一起,即便是再好的包装、再多的广告宣传,那卖相只能让消费者敬而远之。  有机食品的概念,可以说让人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这个有机食品可以避免以往产品的化肥和毒药;恨,却是那些“没良心”的厂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鱼目混珠。  正是这些“老鼠屎”搅黄了满锅汤,使得整个有机食品的行业发展面临空前的信任危机,以至于那些致力于有机食品的企业都举步维艰。  大环境如此,你怎么才能打消
期刊
消费者的观念正在发生转移,即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对于企业来说,抓住转型的机遇,把握现实的消费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正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    如果说非油炸是曾经的黑马——五谷道场教育出来的概念,令中国方便面行业震荡一时,那么非油炸方便食品的大旗,有谁愿意继续扛下去?  “没有一个行业老大来推动非油炸,行业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希望通过特色产品来推动非油炸的趋势,做非油炸方便食品的专家。”浙
期刊
消费者喝不喝黄酒,关键在于认知和消费习惯。黄酒品牌的推广,要考虑怎样解决消费者的认知问题,如何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但黄酒产业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也一直没有突破性增长。即使一些黄酒品牌努力走出“家门口”,但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  为什么黄酒离开“家门口”就会产生“市场不适应症”?黄酒企业如何摆脱进退两难的境地?    黄酒的致命缺陷    1.过于强调
期刊
之所以出现回款难,回款制度与措施不健全难辞其咎。很多经销商为了图省事、看面子,往往不签协议、不打白条,造成后期结账没有时间、地点、形式等具体执行标准或凭据。    两天时间,接连三个“催命款”让华商刘总几乎陷入绝望与崩溃中。年终岁尾,企业“招魂掌”掌掌“要魂”、招招致命:  汇源果汁将一纸通知摆上刘总的案头:春节前回款60万,否则取消县级经销权。娃哈哈更是牛气冲天:元月20日通知之日起一周内回款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