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思维过程,运用逻辑关系解读文本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o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思维科学为武器解读文本,不仅能够做到准确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笔者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引导学生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过程,探究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读文本。
  词语与词语之间可以是概念间的同一关系、包含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并列关系等。理解了词语所表达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句子的理解。如“格物”与“探察物体”“实地的探察”“实地实验”“对事物客观的探索”语意同一,是同一关系;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同一关系,就可以用同义词置换法对句子进行理解。如“新知识”包含在“知识”中,“现代学术”包含在“学术”中,“自然科学”属于“知识”,“了解自然科学”属于“得到知识”“研究学术”“获得真理”。只有清楚了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才能理解由这些词语参与的句子所进行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才能由这些推理获得作者的言外之意。
  句段与句段有可能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运用的语言不同(运用相同意思的不同词句),或者运用的语言形式不同(或概括表达,或具体表达;或分解表达,或综合表达;或抽象表达,或形象表达;或正面表达,或反面表达;或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或文言表达,或白话表达等)。能够判断句段与句段表达的是同一命题,可谓有“火眼金睛”,已经能够识破“真相”,达到对句子的深度理解。例如,理解论点与论据,即概括表达与具体表达的关系,就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分解成部分,逐部分将概括与具体的内容一一对应,理解了概括与具体的对应关系,就理解了论据是如何支撑论点的,就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严丝合缝。教学本文还引导学生找到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去掉重复以更好地理清作者思路。
  句段与句段之间、句子与言外之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进入推理的思维过程,找到前提和结论,将推理过程理解完整,就达到了对句子的理解。句段与句段之间还可能存在主次关系、平等关系、递进关系等。理清这些关系,对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结构、概括文本至关重要。
  不仅解读文本需要思维科学,对理解文本方法的探究也需要思维科学,因此,教学本课不仅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解读文本,而且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教学目的】


  1.进入思维过程,探究理解文本的方法。
  2.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3.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进入思维过程,运用词语与词语、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文本。

【教法和学法】


  点拨、讨论、朗读、思维过程可视化、圈点批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表达的是一个观点。其实,这个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大学》就提出来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天下平。(《礼记·大学》)
  可见“格物致知”是“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因此,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观点在经典里已经存在了两千年,被人重视了两千年,为什么物理学家丁肇中还要在演讲中强调这个观点呢?
  二、整体研习课文:自读、小组合作讨论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研读课文。
  (1)将标题补充完整,并判断标题是不是文章论点。
  议论文常用论点或论题做标题。这篇文章的论点很可能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读课文,将“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补充完整,并思考这是不是文章论点。
  (
其他文献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版课标的“前言”所述,该次修订工作,是对2003年版课标的重新审视与完善,以为适应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前者关乎语文“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关乎语文“需要怎么做”的问题。可以说,“课程性质”与“课程基本理念”指明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与实施意义。所以,当新课标拿到手后,我第一时
“借力打力”,作为太极拳法重要原则之一,其原意是不主动出击,而以反作用之力使进攻者受挫,而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则是指教师先不主动发问,而是借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产生的问题,或以学生彼此交流的内容为依托,一步步地将他们的思维引向纵深处,从而激活、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个体生命的发展。这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说法正相契合。   观摩特级教师李仁
2017年3月10日晚,著名特级教师刘祥应邀在《中学语文》读者群做了有关“三度语文”的专题讲座,当晚人气爆棚,参与研讨的老师非常积极,刘祥老师在推介自己语文教学追求的同时,也与老师们互动答疑,整个研讨气氛非常热烈,其乐融融。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自己对“三度语文”教学模式的孜孜探索,自2004年起步,经历13年的持续性建设,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课堂教学结构框架、特定的教学理念和自成一格的教学理论体系,在
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学习这篇课文要特别重视朗读,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并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文章情感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下面,给同学们3分钟,把课文放声读一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段,可以随便选一段读,谁来读?   一生读第6自然段。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①阅读教学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对言语作品的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教学“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实现的策略,主要指建构出学生体验和评价作品的语言美和外形美、内容美和情感美,感悟和欣赏言语作品的美好形象,以及表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语文缺少确定的教学内容,这既给了我们语文教学极大的自由空间,又让我们语文教师有时茫然无措。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抓住教学设计的支点。单就一般的阅读课来说,教学设计既要考虑阅读文本本身的特点,又要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重要的是运用能力,是创新实践的能力。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设计的三大支点——美点、难点、练点。  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是这几年沪上语文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随着种种示范展示课和专题讲座的举行,老师们对于如何利用不同的教材文本和不同的课型培养、创生学生的学习经历已经形成了一些非常有益的认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感到,学生学习经历的培养具体到语文学科上来看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经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既定的前提下,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具体实施可以包括如下几方面要素:学生、文本、教师以及相应的教
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五新选人的屈原的《渔父》,是一篇文质兼美、体新理深的文章。一番备课之后,笔者在课堂上信心十足地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愉快地进行到教学的最后环节——形象探究,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认为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选择?”由于屈原“爱国、高洁、坚贞”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原本预设学生会说出“执着、守节”之类的看法,但此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屈原是个傻子。他的选择有
近数年来,笔者为了研究唐诗的格律和体裁,通读了《全唐诗》二十五册和《全唐诗补编》三册。在通读过程中,经常遇到字音字义解释上的困难。主要是该字具有平声和上声、平声和去声、平声和入声的两种音读而意义或异或同或异同兼具的复杂问题。这种语音关系密切的不同音读,用现代语音学来解释,即是一字具有声母相同(或同类,即同发音部位)、韵母相同而声调则分平与上、平与去、平与入的不同音读,而且一般与该字的本义、引申义、
一  师: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讨论王鼎钧的作品《那树》。大家都预习完课文了,请谈谈最大的发现,从“语言”“主题”“内容”“结构”等角度谈都可以,也可以说说你阅读中的困惑。  生:用樸实的语言表现出一个很大的悲剧。  师:好,朴实的语言,很大的悲剧。  生:作者写这棵树时并没有仅仅将其当一棵树来写,也是当作一个人来写。  师:课文不仅仅是在写一棵树?  生:是的,这些写法里是有精神的。  师:你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