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焕发活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velgato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课堂教学常常是封闭的、预设的,教师根据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设计好教案,学生扮演着教师教案中的角色,这样的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学生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教师应该大胆尝试以学生的学习去组织教材,设计教案,顺着学生的思路去组织教学,做一个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运用反馈调控艺术,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的调控工作,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一、让学生先开口——找准起点,因人施教
  
  让学生先开口,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避免超前,防止滞后,根据学生的认可程度决定如何因人分层施教,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出示:1/4 3/8,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可以怎样算,学生一阵“七嘴八舌”后,教师将他们的意见进行整理,大致有四种情况:①将1/4化为2/8,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来算;②化成小数来计算;③1/4 3/8=1/4 3/8=4/12;④分母不相同,不会算,教师了解真实情况后,进行分层处理,因人而异:第①类学生不用教已经会计算了,就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让他们拿出白纸折一折、画一画,自己弄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第②类学生采用的是特殊方法,教师可以出示“1/3 2/7”让他们讨论这种方法是否普遍适用;第③、④类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教师引领他们从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开始。使他们明白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在做过“2/8 3/8=5/8”后,将题目变成“1/4 3/8”,通过前后比较,使他们明白可以通过通分将“异分母”转化为“同分母”,从而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巧用学生的话——由此及彼,趁热打铁
  
  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巧用这些“话”,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分数,并说出这样写的理由,一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他理由时他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叫分母,把取的份数叫分子,不就像先有妈后有儿子了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已是掌声不断,由此及彼。教师马上想到了真假分数,于是趁热打铁,打破教材的课时界限,将下一课时的真假分数提到当前来上,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从而形象地得出:“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儿子”比“母亲”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这样灵活机动地处理教材,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比起冷却之后又另起炉灶的做法,效果要好得多。
  
  三、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想法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师首先出示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说出面积计算的方法:长×宽(a×b),接着教师在电脑上将这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由于受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是两边相乘(a×b),此时,教师将错就错,进行因势利导:如果是“a×b”,那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相等,接着,运用电脑动画将平行四边形移到长方形图上,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图形是否一样大?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学生发现两个图形的面积不一样大,从而明白了“a×b”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进一步引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怎样计算呢?通过直观图,多数学生都能说出将长方形外的小直角三角形平移进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它的面积公式,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结论。
  
  四、善用学生的问——顺势延伸,乘胜追思
  
  要使课堂教学始终在学生情绪的最佳状态中进行,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就应使学生兴趣盎然,有启迪学生思维的魅力,通过利用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
  
  五、活用学生的题——急中生智,教书育人
  
  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让学生在新授环节中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材料,在巩固环节自己出题作为验证的材料,怎样将学生的这些材料用足、用活,并顺着他们的思路深入下去,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制,如,一位教师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一名学生看到老校长坐在后面听课,就编了这么一道题:老校长爱吸烟(通过平时观察),一盒烟20支,吸掉1支剩19支,吸掉2支剩18支……吸掉的烟越多,所剩的炯就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吸掉娴的支数和所剩烟的支数成反比例,教师吃了一惊,没想到学生编题会编到老校长头上了,但冷静一想,觉得此题大有利用价值,于是急中生智,先引导学生讨论此题是不是成反比例?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题是“和”不变,应该是不成比例,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下去:“还是这件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成正比例关系的题呢?”经过大家互相启发,终于有人编出来了:“每支烟含尼古丁量一定,抽烟的支数和吸入的尼古丁量成正比例,”教师紧接着说:“看来吸烟危害太大了,我们一起劝老校长戒烟好吗?”教室里顿时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老校长也情不自禁地鼓掌,并不断地点头。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教师要倾听学生,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如果教师没有这种教学观念,学生不可能有上述精彩的回答,因而教师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讨论答问及思考过程,积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吧,因为创新往往来自于不同的想法,这不正是让课堂焕发活力的妙招吗?
其他文献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的商业发展史上,儒家文化的影响亦是源远流长,它所倡导的“诚信为本、以义取财、乐群贵和”的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儿童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过程中,更需要从相应的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探索数学的价值和乐趣。面对社会经验较少的儿童,以及高度抽象
高危T1G3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SBTCC)与一般中、低危SBTCC不同,其恶性度高,具有高度复发和进展的倾向,约占SBTCC的30%.病变初期虽仅限于黏膜,却充分显示细胞结构不良,细胞分级常为Ⅲ级.在向膀胱腔内生长的同时常向下侵犯黏膜基底层和固有层,并在短期内发生肌层浸润和转移,预后不良.但也有近半数的T1G3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与低危SBTCC相比,其临床平台期相对缩短[1]。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微机上用Turbo-PROLOG语言设计和实现的一个面向领域专家的知识获取程序(KAP).该程序引导专家以“If…then”的自然结构分规则架和规则体两个阶段以键盘方式
本文介绍了Profile/Prof2d 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表明Profile/Prof2d 软件在测量数据处理方面十分有效.
本文描述了17种PID 控制算法,重点论述了在Intel 8031单片机上实现这些算法时应解决的三个问题,即程序的可重入问题、数据结构问题及程序总体结构问题.
"金保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关键在于数据的挖掘,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定义好数据字典。本文对其部分数据建模、挖掘、升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在肾移植诊断急性排斥反应(AR)和抗排斥疗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PCR(RT- PCR)方法动态测定AR(7例)、肾功延迟恢复(8例)、近期肾功正常(27例)、长期肾功稳定(25例)的肾移植患者移植前后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水平和AR的关系.结果肾移植术后患者PBL穿孔素和颗粒酶B表达强度依次为AR组、肾功延迟恢复组、近期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