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优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Q1987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是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化重要内容。该课程不仅是帮助学生拓宽信息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而且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学生在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基础上不仅能够掌握有关网络技术信息的知识要领,而且能够进行常用的网络操作。这样的教学要求特点,一方面体现了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概念,另一方面突出了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和提高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在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优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知识体系
  《计算机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体系庞杂。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应优化学习内容,一方面,充分发挥这些内容的最大功效,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能够掌握教学的重点,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化解难点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在合理化的知识结构的引导下,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信息,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优化课程学习内容,在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全面推进”的原则下,注重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优化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出课程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程学习内容;(2)明确各个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3)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课程学习特点,适当地对教材知识点予以删除和增添,以提高有效的教学环节;(4)注重高频率的知识呈现,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构建符合自身学习认知规律的知识结构体系。
  我在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中,就该环节的教学内容作了如下的优化: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熟练掌握与教材难点相关的基本概念;其次,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以检查他们的学习理解情况;最后,就概念中的网络协议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要求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形成简单的语言介绍。
  2.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技术
  学生要学好《计算机网络》,不仅需要足够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动力,而且能够在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知识运用能力,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以帮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1)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即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2)注重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即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发展创新精神;(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教学条件,让学生能够在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过程中有效地予以学习运用。
  我在“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节的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首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掌握该环节内容的学习重点;其次,建议学生深入电脑实验室,熟练掌握网络连接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操作要求;最后,利用网络资源来展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这样的操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3.优化课程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网络信息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网络实验室资源,让学生有实验操作机会。这就要求实验室应有课程专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等硬件设备,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需要。除此之外,该实验室还应该具有兼容的特点,即还要考虑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组网技术)的需要,也可将设备分组来让学生完成实验。在软件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模拟实验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及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像Windows NT、课件控制操作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应该考虑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优化课程实践,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准备好与文本教学内容相关的设备仪器,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奠定基础;其次,联系好学生实习的场所,像电脑公司、企事业单位等,让学生参观学习或参与实际操作,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水平;最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本校整个网络系统,从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HUB,到网卡、网线、水晶头等各种组网设备,帮助学生熟悉相关内容。这样的实验操作,一方面能够检查学生的课程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能力水平。
  综上所言,我们根据《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教学思维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满足他们未来学习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旭亚.“双任务模式”教学设计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刘剑英,宋鹏.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4,(4).
  [3]张巍.职高网络基础课教育现状及教学策略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8).
  [4]李宝敏,王吉庆.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10).
其他文献
中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更加明显,如运动,好表现自己,等等,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
摘 要: 在高中体育课上,可以从许多方面,通过许多途径培养学生,设计许多体育活动和游戏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失败、挫折、逆境和困难,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真心英雄”。  关键词: 高中体育课 全面发展 真心英雄    泰戈尔这样讲: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停滞不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社会之河的圣水就是因为被一股永不停滞的激流推动向前才得以保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本文阐述了教师如何利
用X光电子能谱对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铁磁性簿膜表面及以化深度进行了分析。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方法,将供体珍珠粟DNA导入受体春小麦所产生的4个变异后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异后代的同工酶谱中都出现了供体酶带和新酶带,证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根据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
摘 要: 探究性学习综合了自主学习理论、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比较好地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思想。但在具体的学科中,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很少。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总结了一套 “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与各位教师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 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
新课标提出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的工具。所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如今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自主学习的环境中,让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