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制作工艺发展探究及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她不仅能弹奏出曼妙的声音,其制作工艺及表面装饰纹样亦是美妙绝伦。古筝的工艺及装饰承载了过去以及现当代人们的不同审美观,文章主要对古筝的发展及当代古筝制作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古筝;发展;工艺;纹样
  一、古筝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筝,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拨弦乐器,主体为长方体,木质,大多是梧桐木。面板呈凸弧形,面板上张弦,弦距均等,每根弦用柱支撑,弦柱可以移动调音。在《礼记·乐记》中记载,“筝,五弦筑身也”,由此可见,五弦筝是最早的筝。《说文通训》又有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古筝从五弦变为十三弦的过程,将木材替换竹子,是制作材料、外观造型等方面的重大改革,直至今天,二十一弦普遍于市场。
  筝的装饰制作工艺一直都有很多种,因此也有了很多别称。譬如[1]素筝,无饰之筝,三国魏·曹植《幽思赋》:“搦素筝而慷慨,扬大雅之哀音”。钿筝,亦称“钿面筝”,面板嵌金为饰之筝,唐·温庭筠在其《和友人悼亡》中说道:“宝镜塵昏掠影在,钿筝弦断雁形稀。”唐·虚伦《宴席赋得姚美人搊筝歌》:“出簾仍有钿筝随,见罷翻令恨识迟。”宋·张佖《春晚谣》:“钿筝斜倚书屏曲,零落几行金雁飞。”宋·宋白《宫词》之九十九:“宫棊初罷请银笙,合曲偏宜钿面筝。”宋·晁逈《清风十韵》诗:“影摇珠箔细,声泛钿筝微。”瑶筝,玉饰之筝,筝之美称。元·张可久《折桂令·酒边分得卿字韵》曲:“客留情春更多情,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又《寨儿令·观张氏玉卿双陆》曲:“问锦笙,罷瑶筝。“历史上这些关于筝的诗词歌赋,大多都是文人雅士情感的一种寄托,筝虽是陪衬,却恰到好处。
  二、当代古筝制作工艺
  古筝的制作工艺发展至今,是逐渐由手工到半手工半机械化的这样一个进程,导致这一原因,一方面因为古筝的需求逐渐增加,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文化的全球性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开始喜爱上筝这一古老的中国乐器和其弹奏时所散发出的美妙声音,享受古筝带来的艺术。若只依靠手工制作,无法供应社会的需求量,而加入机械化生产则弥补了这一空缺,半手工半机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当代审美的影响下,很多设计师依靠电脑设计出概念图,纯手工并不能制作出完全符合设计师们的想法的作品,半机械化加工能够很好的根据设计图纸来完成,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
  制作一件古筝,通常需要七个步骤,断料、木材的处理、配件的制作、筝体的制作、油漆、装配、调试。木材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蒸煮,经过了高温蒸煮,木材里的油脂以及其它物质才会被透析出来,同时也能够杀死一些蛀虫,其次是晾干,将蒸煮后的木材一一摊开,让其自然晾干一段时间,最后便是抽湿烘干,尤其是每年的高湿度季节,必须经过抽湿及烘干,才能保证木材的干燥程度。筝体的制作师傅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这些师傅自然都懂得古筝,才做出了好的筝。上油漆,看似很简单的步骤,实则并不能忽视,古筝的油漆虽不似古琴油漆,古琴油漆与音色息息相关,古筝油漆与其音色并无牵连,但古筝不仅仅是一件发声的乐器,同时也是一件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点不得有半点马虎。
  古筝的制作工艺同时包括筝头筝尾的纹样。除了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瘦长的身躯,还有她独特的装饰纹样,不一样的装饰,亦带给琴者别样的意境。纹样,即装饰图案,包含各种设计理念,装饰图案是由专业的设计师为一个产品量身定做的,亦或是为顾客专门设计一款筝。如今市面上的古筝装饰纹样,主要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文字纹样、人物纹样、几何纹样。植物纹样中,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古往今来,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纹样,表现中国文人的人格最高理想,更多的代表一种气节,梅竹松合称为岁寒三友,淡雅清俊的梅花有五个花瓣,(如图2-1[2]“素梅含香“),寓意“梅开五福,竹報三多“这一美好祝愿。兰,也是常用的纹样,因其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称,为“贤贞”、“俊雅”之类的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故以菊花的素洁高雅、凌寒不凋比拟人的品格,备受人们青睐。动物纹样最常见的有鸟纹、鹿纹、蝴蝶纹等,封建时期,受宗教的影响,以动物作为纹样,常常为表现人与天的沟通,则加以变形夸张,增强视觉冲击力,以烘托祭祀气氛。而现在为贴合古筝本身的优美,动物纹样一般以工笔的线条来表现,体现出柔和美(如图2-2[3]“娇莺听弦”)。文字纹样,一般选择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或者书法(如图2-3[4]“兰亭集序”),文字本身不是图案,但将文字作图案化布局,作为装饰画面,也是极其别致新颖的。人物纹样,最多的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飞天(如图2-4[5]“翩若惊鸿”),敦煌飞天是中国艺术中最天才的创作,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样精美的飞天艺术在古筝装饰上表现,沦为一体,美轮美奂。几何纹样大多用于纹饰的背景(如图2-5[6]“彩蝶翩翩”),网格状的几何为几只蝴蝶纹作背景,少了几何图便似乎缺少点东西。
  这些纹样无论是梅花、蝴蝶、飞天还是文字,较之过去,制作的工艺已悄然的发生变化,不再是纯手工式的,依靠激光技术(如图2-6),可以毫无保留的将设计师的各种想法直接演绎出来,最终的效果也更佳,其中包含激光文字、激光复杂的花纹、激光人物等等。当然,激光技术只是一小部分,古筝纹样制作的工艺并不能完全舍弃手工工艺,挖嵌、贴银丝、镶嵌银丝、雕刻、贴螺钿等仍需手工。贴银丝工艺从古至今一直在使用,古时候银筝,其音箱或镶有白色金属丝纹为饰。唐·刘禹锡《伤秦姝行》:“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宋·胡宿《寄龙园李谏议》诗:“谁伴使君红烛宴,漆堂深夜促银筝。”元·薛昂夫《最高楼·暮春》词:“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明·皇甫孝《西湖歌寄方思道》:“城头日出照高楼,银筝翠管喧行舟。”明·杨慎《水调歌头·牡丹》词:“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扈。”清·丁澎《贺新凉·塞上》词:“斜弹紫貂双织手,搊罷银筝凄绝。弹不尽、英雄泪血。”《红楼梦》第五回:“舞女们答应了,便轻敲檀板,款按银筝”。如今银丝常用于几何图、人物(如图2-7),以及补贴(如图2-8),工人正在填补打磨坏了的银丝,查看断缺了的部分,剪取大小相近的银丝,镶嵌到缺口,再用小锤敲打直至平滑。挖嵌通常将贴好了的螺钿纹饰(如图2-9)填进对应的形状,工人正在将螺钿图填进对应的格子里(如图2-10)。   在整个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大背景下,设计师们顺应时代的流行趋势以及人们的审美,设计出一件件别样的筝。当代流行的筝,都有其独特的名字,类似于历史上的筝的别称,过去则大多以装饰所用的材料命名,如今的筝多因其装饰内容来命名,除了题材变得更加丰富,工艺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革。所有纹样都有一定的设计理念及设计精神,这些纹样的题材摄取除了依据传统纹样,更多的是当代设计师们的个人想法以及地方文化。
  三、古箏制作工艺思考与展望
  回顾古筝的发展,呈现了千姿百态的景象,多元化的发展已明确显露,古筝从最初用于战争,而后成为人类精神的寄托,直到现在较为普及,说明社会越来越注重艺术文化,古筝的装饰无论从题材还是工艺上讲,它既是当代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也是当代艺术精神的一种延伸。
  古筝的装饰纹样可意为锦上添花,不一样的纹样、工艺,代表着不同设计师的思想,过去它是劳动人民对美好向往的一种寄托,是情感的外在表达,更是一种丰衣足食后的精神文明的体现。古筝是艺术的一种具体产物,筝的历史悠久,伴随着它的工艺与装饰纹样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包含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也包含了华夏子民的智慧,以及当时的观念意识、思想情感。如今的半手工半机械化制作工艺,虽提高了制作产量,却缺失了一种纯手工雕饰的美感,希望同时保护并传承好传统纯手工制作古筝的工艺。
  注释:
  [1]华夫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出版社,1993
  [2] 图片“素梅含香”出自百家争鸣公司
  [3] 图片“娇莺听弦”出自百家争鸣公司
  [4] 图片“兰亭集序”出自百家争鸣公司
  [5] 图片“翩若惊鸿”出自百家争鸣公司
  [6] 图片“彩蝶翩翩”出自百家争鸣公司
  参考文献:
  【1】华夫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出版社,1993
  【2】辛敬林 装饰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海霞 中国工艺美术【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4】倪峰 装饰艺术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5】张如画 装饰图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6】王旭玮 曾沁岚 传统装饰设计与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7】张蕾 论中国传统纹样的源流及阐述【J】 艺术百家,2006(7)
  【8】沈莹 中国传统纹样在古筝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1)
  作者简介:沈慧萍(1993-),女,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课题来源: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SJLX16_0586
其他文献
【摘要】:鬼魂形象是人类艺术创作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态,鬼魂的精神内核是人的生活与精神现实的变体,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不乏有鬼魂形象的出现。鬼魂形象及其描写和刻画的手段和在对于文学作品的作用上都有其共通之处,但中国文学作品当中的鬼魂形象多为女性,且一般为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之一,而外国文学作品则倾向于将男性设置为鬼魂,且一般不以主人公形象出现,其性别的被选择有其特殊的文化溯源。  【关键词】:鬼魂形象;对文
期刊
【摘要】:《里基—蒂基—塔维》选自于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丛林故事》,本文以《里基—蒂基—塔维》为例分析吉卜林的殖民思想。该短篇小说揭示了作者的殖民主义思想,即西方注定会统治全世界,白人是优越的民族并注定会统治比它低劣的民族。西方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标准,非西方文化则理应遵守它。即使白人的到来势必会引起反抗,最终的胜利却必然属于白人。本文主要从文化帝国主义、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探析约瑟夫.鲁德亚德.
期刊
【摘要】:革家人是我国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人口较少,居住在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沿岸。因其独特的社会组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其中革家踩亲舞就是革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家踩亲舞是革家人社会群体发展的活态记录,它的产生是革家人社会和谐与群体情感所需,并有诸多价值。  【关键词】:革家踩亲舞;价值;艺术  一、革家踩亲舞的历史渊源  革家踩亲舞的产生,《革蔸史话》有记载曰:古时钟南山仙翁云游至革寨,
期刊
【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之母。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关键词】:素描;设计素描;传统教学;创新  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素描涵盖与牵连的东西太多,解决的问题也太多,素描过程是同一时间要考虑许多问题的综合思维活动。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都把它作为基础课,虽然各专业的侧重点不同,油画重体积、调子,国画重线条,版画、设计重结构等;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人类享受着这个时代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承受着其带来的痛苦。人类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如何有效利用仅有的空间,提升生活品质,是一个会让所有人都去探寻的问题。将绿色设计的概念引入到室内设计的之中,很明显,这是室内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产物[1]。所以,本文就针对绿色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使用做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绿色设
期刊
【摘要】:水彩画不同于国画,却又相似于国画,水彩语言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绘画爱好者。在浓墨淡彩之间,水彩画不仅仅能表现气势恢宏又能体现小家碧玉的形式美感。但这种约定俗成的传统语言形式也同时在当代的发展中遇到瓶颈。对于当代水彩画的形式语言又有了新的发现与研究,在当代中国引起了新的浪潮。本文着重探索水彩绘画的技法的形式语言研究。  【关键词】:水彩画 ;技法;形式语言研究  绘画艺术的创新求变,是一个
期刊
【摘要】:皇家画院最早建于五代时期,盛于宋代。北宋宋徽宗赵佶通过身体力行和大力提倡使得院体花鸟画达到最高峰。表达“富贵意蕴”是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宋代花鸟画“富贵意蕴”主要都以“雍穆作风”为基础,它具体体现在包括造型、用笔、赋色的绘画技法上,同时这种富贵风格也表现在取材和主旨上。这种“富贵意蕴”之所以在宋代表现的如此集中强烈是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艺术背景等息息相关。这种院体画的艺术风
期刊
【摘要】:人普遍认为有罪便有救赎,救赎后便会得到解脱。解脱是指摆脱烦恼和束缚获得身心的自由,但并不是所以的解脱都能够获得幸福。《追风筝的人》这篇小说讲的就是主人公之间的背叛——救赎——解脱,然最终是否能获得解脱、幸福,就要看主人公如何自我解救。本论文站在不同主人公的角度去分析不同的赎罪,解读赎罪并不等同于幸福。但不管结果是否能够获得幸福,人只有完成对过去错误的救赎,才有获得幸福的机遇,才能成为真正
期刊
【摘要】:民以食为天,追求美味佳肴是人类的天性,不管在什么地区的改造中,餐饮总是不可缺少的,一座富有特色的餐饮建筑,是地方建筑职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餐饮空间改造将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用餐环境,解决老人小孩的用餐问题。既能提高经济收入,为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是吸引游客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赣中建筑;餐饮空间;地区发展;传统文化;餐饮文化  一、黎家村调研背景  1.1调研  通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但发展,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升,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室内空间设计上,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多样化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室内居住的舒适度、隐私性和安全性,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需要。在这背景下,室内装修行业抓住了发展的新机遇,软装饰出现,并且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迅速。本文主要室内空间软装饰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室内空间;软装饰;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