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路径选择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cloudn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强劲发展,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增强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的适应度,提升其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能力和水平,必须选准建设发展路径。结合河南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应着重从整体入手,建立健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拓宽服务途径和渠道;增强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增强发展活力。
  一、明确目标,建立现代高职教育体系
  中原经济区建设最核心的是要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道路,基本的目标是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华夏文明传承核心区。支撑其发展最核心、最突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研究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协调发展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十分必要与紧迫。
  基本的目标要求应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视角下,重新审视河南高职教育现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实现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职教育提出的主要目标是: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到2015年,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4万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我们认为,河南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目标应是:建立和发展与中原经济区经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类别健全、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具有中原经济区区域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形成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大板块、两个系列共同发展的合理格局。
  具体讲,一是从层次结构上,从目前的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加快探索构建主要由专科层次高职教育、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所构成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技术结构的多样性和人才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多样化。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发展,高职教育层次结构必定要不断升级、变化调整。二是从区域结构上,要逐步实现布局科学合理。中原经济区各版块间客观存在的明显差异,决定了河南特色性的高职教育必须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最终实现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三是从专业类别结构上,要努力满足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需要。高职教育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而兴起的,专业类别结构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地方产业的结构,同时,区域产业的结构调整决定了区域高职教育专业类别结构的调整。
  二、提升内涵,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因,河南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中原经济区培养人才。中原经济区建设深层次的变化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职教育深层的影响是必须面对这一变化调整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因此,河南高职教育在适当扩大规模的同时,尤为重要的是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一是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突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健全和完善订单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实施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提升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构建整体素质教育平台。围绕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教育,认真探索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模式,整合资源,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和内容、方法,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新平台。
  (二)加快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
  结合中原经济区经济结构、产业特点和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实施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工程。按照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规划,面向优势主导产业: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特色服务业: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以及现代农业,选择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形成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专业群建设。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紧跟现代科技进步和行业企业发展动态,走专业群发展道路;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整合现有专业,完善专业结构,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寻找增长点,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建设水平;适应岗位群的需要,积极试行按专业大类招生,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深入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明晰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教育、能力拓展教育课程模块,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的重组、内化和序化,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设计课程,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规范课程标准建设,加大课程开发和重组课程内容的力度,巩固建设成效,完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体系。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四)锤炼和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深入研究不同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需求与规律,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目标和标准,采取分层分类的培养举措并使其制度化。对于高层次人才以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为主,鼓励他们到行业企业兼职或担任行业协会职务;青年教师则以生产实践为主,提高其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大从行业(企业)一线聘任技能(技术)课教师的比例,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满足教学需要。激发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专兼教师共同参与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应用性技术和产品研发等,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三、完善机制,拓宽服务中原经济区途径
  河南高职教育可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再生产。一是发挥人才和设备优势,把科研成果、先进工艺和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科技需要调整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对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活力。而上述作用的有效持续发挥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构建平台、提升能力、拓展途径。
  (一)完善机制
  找准与政府、行业、企业、科研单位、兄弟院校的结合点,优化合作机制,创新合作载体,在合作中拓展服务,在合作中引领行为,在合作中作出贡献。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立项制度、教师联系企业制度、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考评与奖励制度等,规范合作行为,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强化工作职责。明确职责,强化职责,落实责任。教师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要通过落实责任,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作用。三是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专业论证、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培训与咨询、科技开发等。四是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探索契约制、合同制、项目制、租赁制、股份合作制等合作机制,保证各方合作稳定、扎实。
  (二)构建平台
  把提高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入农村、深入城市社区办学,在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服务平台,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服务。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围绕服务项目,组建以教授、博士为带头人的专业团队。建立派驻挂职制度,创造适宜条件,鼓励服务人员到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掌握地方服务需求,提高服务沟通能力。
  (三)提升能力
  完善产学研结合管理办法与激励机制,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推广服务队伍。积极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引领和带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工作深入开展。聘请在服务社会方面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指导,进行服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团队水平。引进外脑,借智集力,密切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实施联合攻关,带动服务团队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以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方向,加强多方横向合作,着力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健全科研成果催育机制,积极推进科研立项计划。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研究为重点,建设技术、产品研发基地。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和服务,开展企业员工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打造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服务品牌。开展教师进企业活动,增强教师服务企业意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四)拓展途径
  开设适合企业需求的实用课程,广泛开展在职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满足紧缺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需求。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积极创造条件到企业现场培训和鉴定,为企业服务。在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同时,努力办好继续教育。面向社会,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工作,让高职教育成为区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成为中原经济区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培训基地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四、创新发展,增强高职教育发展活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有效支撑。”要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能力和水平,其根本就在于创新。高职教育创新的重点应在于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教育模式创新。
  (一)制度创新的关键是体制创新
  长期的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缺位的制度创新环境和基础,决定了体制创新的关键地位。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高职院校及其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要创新宏观体制。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学校直接的行政管理,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应逐步下放权力,保证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自主权。二要创新办学体制。改革传统职业院校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新形势并能激活学校内部资源的新的办学方式、组织管理模式,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益,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三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精简高效扁平化的行政体制,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建立学校服务承诺制和首问责任制。积极推行全员聘任人事制度,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对全体教职员工实行有限期聘任制。建立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支持教师创新。建立绩效分配制度,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积极推行校内结构工资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强化分配的激励功能。
  (二)组织结构创新要适应新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组织正由以往的静态结构向动态结构转化,高职院校组织结构也将呈现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边界模糊化等特征,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这种以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边界模糊化为特征的新型矩阵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横向项目系统是二级学院(或系),以二级学院(或系)领导为项目负责人,根据人才培养要求组建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业教师等不同专长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专业建设、教学安排、学生管理、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专兼职教师管理等工作全部在横向项目系统进行;组织的纵向职能领导系统是各职能部门,职能领导系统既具有独立形态,其成员又要参与到各横向项目系统中,主要承担指导、监控、统筹协调和信息汇总分析等任务,具体行政事务性工作交由横向项目系统处理;各教学辅助单位以及公共教学单位也作为纵向系统的一部分,共同参与为专业群建设服务。
  (三)教育模式创新要走向深远
  办学模式:由单一化、封闭式走向多元化、开放式,形成投资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多种办学模式并举、公立私立教育共存的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经营之路:应积极探索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的道路。通过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教育资产,打造一批职业教育的精品品牌,进行规模化、集团化经营。培养目标:变“岗位实用型人才”为“复合应用型人才”。不仅强调职业知识、职业能力,更强调职业伦理,强调责任感、自我管理、合作精神、社会道德等个性品质。课程模式: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的本质特点,反映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道德等精神品格。培养方式:变“理论→实践模式”为“实践导向模式”。 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传递现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以及各种综合能力。
  综合以上高职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的路径选择,可以概括为“四维驱动”,即目标驱动、任务驱动、机制驱动、创新驱动。其中,目标驱动是基础,是前提,是目标要求,高职教育最终要实现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再到体系建设;任务驱动是现实需要,是目的要求,是使命选择,现实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道路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人才需要;机制驱动亦是现实需要,更是责任担当和境界追求,多途径、宽领域服务中原经济区是高职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创新驱动是动力,是根本,是关键,不断创新方能不断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四维”共驱,路径方能通达,目标方能实现。“四维驱动”需要四方合力,即政府、院校、社会、企业四方合力方能完成。
  【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高职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关系研究”(2012B73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2月2S目,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2年政府采购商品价格约8成高于市场平均价格。高于市场价15倍以内的商品占70%左右,另有市场价3倍以上的占186%。
目的研究儿童体块指数(BMI)、皮褶厚度(SF)与相对体重(RW)、臂围(AG)及年龄之间的关系,找出适用于儿童肥胖症临床诊断的指标。方法测定1496名1~13 a体健儿童的身高、体重、AG、
患儿,男,5岁,因乏力、呕吐3 d入院.患儿3 d前出现乏力,精神不振,呕吐2~3次/d,伴腹痛,无头痛、发热.给予青霉素和利巴韦林治疗3 d,上述症状未见缓解.8 d前有发热和双侧腮腺肿痛
2012年年底,全国关于校车安全事故频发:12月14日,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一辆接送幼儿园儿童放学的面包车发生事故,2名儿童死亡,5名儿童受伤。12月24日9时许,江西贵溪市发生一起面包车
本文着重从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美国悲剧>汉译本在忠实于原文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时存在的一些欠缺: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美方面,文章分析了翻译中由于一词多义的陷阱和由于译者对文化
新华网6月15日的一篇题为<湖南嘉禾拆迁事件再调查:烂摊子不可收拾>的报道中,提到的原嘉禾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商贸城拆迁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在"拆迁事件"后受到处分的雷知先的
在城镇化的建设中,只有把“农民”作为基础变量,“三农”问题的解决才能获得利益平衡的基点,才能够找到明确的规划方向。从这个思路上看,丽江的实践具有破题的意义  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要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建设空间不足。通常的解决思路主要是通过合理布局下的集约化,节约土地拓展发展空间,但总有难以协调和解决的农民利益冲突问题。尽管有些城市采用诸如“土地换社保”等方式,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身份转换,但
嗓子发炎、牙龈发炎、伤口发炎……生活中,多数人都有过身体某个部位发炎的经历。目前食物与炎症反应的研究认为,合理的饮食能降低身体的慢性炎症反应。   有炎症时应该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红肉,与之相反的是,深海鱼、亚麻籽、紫苏籽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缓解、抑制炎症的发生。   高血糖也会使身体的炎症反应上升,所以饮食上应注意控制餐后血糖,少吃甜食和精白淀粉,增加一餐中杂粮薯类和蔬菜的
目的观察内皮素(ET)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术侧肾脏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左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4周后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为神经皮肤综合征的一种,可累及脑、皮肤、眼、心脏、肾脏等多脏器,临床表现各异,易漏诊或误诊.为提高对本病认识,本文对我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