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刑事诉讼目的

来源 :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对于研究整个刑事诉讼法学至关重要,我国传统上坚持实体正义,但随着西方法治思想的引进,程序正义论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这两种理论的取舍学界争论颇多,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对这一理论做剖析研究。
  关键词:刑事诉讼目的 诉讼价值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
  
  刑事诉讼目的是整个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中枢神经,研究任何刑事诉讼制度,都离不开对其目的指向的考量。长期以来,学者对刑事诉讼目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争论也较多。首先,关于对"目的"这个词的理解总是千差万别,看似一致,实则不然。其次,作为程序法,刑诉总是受到刑法的影响,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让人们难以取舍其独立价值。
  当下,关于刑事诉讼的目的,有下列几种主要理论:
  一、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辩证统一。这一观点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即刑事诉讼既要查明案件真相,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公民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利。实际上,关于保障人权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保障人权应是司法机关从事所有司法工作的目的;而狭义上仅指在诉讼过程中对人权的保护。所以,此观点所列举的两个目的应是保障人权这一宏观目的的两大具体内容。
  二、程序正义。这一观点来源于英美法系,其坚持国家实施刑事诉讼是为了实现看得见的正义,即在诉讼的形式上彰显公平正义,在关键问题的抉择上,实体正义应让渡于程序正义。这一观点认为刑事诉讼的存在价值是独立的,单从字义上看与刑事实体法没有什么联系。
  三、解决冲突或解决纠纷。这一观点从诉讼起源的角度深刻剖析了诉讼的目的,认为刑事诉讼的目的与几千年前人类创造诉讼的目的是一致的。在现在社会看来,刑事诉讼的目的就是通过诉讼手段,公正的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四、要素或层次论。这一观点比较新颖,而且观点所包含的内容比较成体系。此观点从目的概念角度出发,纠正了以往对刑事诉讼目的本身概念的错误理解,认为刑事诉讼应包括发现事实真相、实施刑事实体法、解决刑事纠纷、实现实体公正。而且这四个目的的实现有固定顺序,根据具体情况可能全部实现,也可能部分实现。
  可见,关于刑事诉讼目的学界争论颇大。在这里,我们不急于去争论程序法,抑或是刑诉法有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因为回答这一问题不过是形式而已,最本质的问题还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目的,怎样按照目的的原本意思和它的功能去界定刑事诉讼的目的。所以,关于目的的语义分析是回答一切问题的基础。
  目的是指人们的行为或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点或境界。这一界定是简单的,目的一词本身也是简单的,没有多少人去过多的研究目的在语义上怎么解释。但是,毋庸置疑,所有对目的的解释都将其看作一种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境界。而目的又与价值密不可分,在一般学者看来,目的是价值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价值是目的的实质和内容。但笔者认为,脱去形式的外套,目的和价值的意义并不相同。价值分为应然价值和实然价值,而目的仅是应然价值的外在表现。因为实然价值是一事物本身就已经存在的价值,与追求无关。而应然价值是我们心中理想的,欲以追求的价值,与目的的含义相似。
  张文显先生将法的价值体系分为目的价值体系、形式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目的价值体系将目的和价值相结合,用以阐述法的应然性。他指出:"法的目的价值构成了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目的,反映着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宗旨,它是关于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什么的权威性蓝图,也是关于权利义务的分配格局应当怎样的权威性宣告。"①在笔者看来,张文显先生是从同一个含义上理解法的应然价值和追求目的的,而且这种理解即便会受语义学家诟病,也不会在法的理想追求上出现什么问题。在分析目的价值的特点时,张文显先生提出了法的多元性和时代性。笔者认为这种有关于价值目的及其特点的阐释是客观、科学的。
  借用价值目的这一词有助于我们从价值分析的角度剖析我国刑事诉讼目的,这种价值分析方式也是我们本文阐述的重点,所有对不同观点的评价和对笔者坚持的刑诉目的均根据真意分析过程。
  当然,法的价值目的是相当广泛的,就像张文显先生所提出的多元性特点。这种广泛不仅表现在它的微观内容,还表现在它的宏观类别上。从微观内容上来看有正义、公平、效率、自由、秩序、法的统一性、法的完备性、爱情、友谊、亲情、统治阶级的意志等等。这些微观内容可分成不同的类别,如社会价值目的、家庭价值目的、道德价值目的、法治价值目的等等。笔者无意在这里探讨法的价值的分类技术,但从上述来看,我们从各个角度枚举式的讨论刑诉目的是不可能的。而在所有价值目的中,政治、道德和法治作为三种宏观价值目的类型,几乎能够涵盖当今法所调整的全部领域,因此是我们最直观、也是最应当追求的价值目的。
  一、政治价值目的。有很多法学家反对在现代社会中强调法维护统治阶级意志的价值,因此我们用"政治"一词来代替"统治阶级意志",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国家存在,法律就具有维护公权力的价值。我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有义务利用暴力工具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既是为人民服务的表现,亦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需要。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涌现,多年来刑事犯罪数量高居不下,在社会治理中我们在坚持以疏导为主的同时还要毫不手软的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和境内外的敌对势力,维护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刑事诉讼法作为刑事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实体目的应不可分离,在强调人权保护的程序性价值的同时,绝不应可丢掉打击和控制犯罪的实体目的。况且尽管我们国家在公安机关的侦查能力在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但侦查资源分布不均,刑事科技技术总体落后、警察数量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单纯追求程序上的目的必然导致犯罪打击不力。上述分析也是实事求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表现出了价值目的的时代性特征。
  二、伦理价值目的。伦理与道德联系最为密切,显而易见,伦理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它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息息相关。谈到伦理,对它最浅显的理解就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且这种判断应当是以我们的根深蒂固的社会规范为标准的。世界范围内的法律体系之所以千差万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及以前述因素形成的伦理观不同。因此,可以说: "法律是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一般意识与认识的集中表现,没有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确切地相同的"。②
  在诉讼方面,中西方的诉讼价值观差异巨大。我国古代对诉讼的解释就是解决纠纷,这种观念影响至今。樊崇义先生在其《诉讼原理》一书中,将我国古代文化传统归纳为"重和合"、"家族本位"以及"非讼、厌讼"。③因此,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诉讼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理解。当今社会依然如此,人们参加诉讼的直接目的就是要"讨个说法"、"争个面子",而旁观者更多的是以"是与非"来评价诉讼的正义性。尽管近代以来我们的许多法学先驱一直在设法引进西方世界程序之上、注重过程的诉讼思想,但就目前看来,这种对抗式的思想不可能撼动传统诉讼文化的地位。因此,不管以后社会整体的伦理观、法制观如何变化,我们今天在定位诉讼的价值追求时,应当兼顾我们本身的传统习俗。
  三、法治价值目的。在诉讼过程中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了各国诉讼法学的共识。实践也证明,刑讯逼供等违反程序规则的诉讼行为不仅无益于实体正义,也会引起人们对国家强权的强烈反感。从现代诉讼法学的发展潮流来看,重程序、护人权是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主题,也是法治范围内的主流价值观。即便在传统诉讼观念浓厚的亚洲国家,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行为也是不得人心的。因此,程序正义与当今国际社会对法治的界定更加贴切,笔者在文中将其视为刑事诉讼的法治价值目的。
  对传统的迁就仅仅是阶段性的统筹,而对于民主和法治的追求才应当是永恒的价值追求。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是法的重要功能,但平等、切实地维护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更加重要。虽然我们承认实体正义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一味偏激地追求实体正义,必然会使法治"走火入魔"。实体正义是通过影响现实世界的方法来打开可借以回顾过去的窗户,在开窗的过程中,我们的偏执很可能让我们不自觉的打乱了现实世界的秩序,因此我们确有必要去单独研究诉讼过程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以此来避免更大的损伤。19世纪,英国的一位法官很形象地阐述非法取证这一现象:"不管你如何取得证据,哪怕是偷来的,都与证据的可采性无关。"④由于早就看到了诉讼过程的这种负面影响,对法治理解最为深刻的美国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发明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抑制司法机关的恣意妄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一系列对取证行为的规范制度不仅仅是美国法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其引发的诉讼价值观念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诉讼思想发展。人们开始抛弃那种只顾刨根问底,不顾现实人权的极端思想,开始以全新的思维审视诉讼的价值目的。这种诉讼价值的转变一方面削弱了国家这一"利维坦"相对于人民大众的强权势力,凸显了市民社会的地位,另一方面也真真切切地实现了"人权之上"、"无罪推定"等法治原则,使人民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在当今的中国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似乎更有意义。毕竟,今天的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无论制度还是观念,开始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新事物、新思想源源不断地涌进国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既要保留发扬自己的优良传统,也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容纳先进的新制度。我们应当冷静的审视目前我国的诉讼法治现状:受制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诉讼立法实践落后于先进的法治思想,司法和执法水平参差不齐,诉讼过程中侵犯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界对诉讼理论的研究不能与实践有效结合。因此,我们在建构诉讼制度的过程中,应当矢志不渝地坚持法治理念,从诉讼理论到司法实践,都要强调在诉讼过程中维护人权。
  以上三点是笔者对诉讼价值目的的综合分析。有的学者称,三者从根本之处实际上是矛盾的,要想维护社会秩序、追求实体正义,就必然损害程序正义,损害法治原则,特别上在关键问题的取舍上,更是进退两难。我们应当看到,自从十五大我党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的诸多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这说明,党的正确领导对于促进法制发展、实现社会正义有着宏观的决定作用。而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法治氛围对于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进步又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还应当认清包括刑事诉讼在内的所有法治理念发展的阶段性。上文中我们谈到了我国特有的诉讼传统,以及在发展诉讼制度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因此,在一个有着悠久封建历史,身处革旧从新年代的国度里,要想短时间完全实现诉讼中的程序正义是不太可能的。目前我们只有以量化的心态理性地包容、处理各种价值因素,方能实现特定背景下的"阶段性正义"。
  
  注释:
  ① 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8页。
  ②M.A.格伦顿等:"比较法律传统绪论",载《法学译丛》1987年第2期,第16页。
  ③樊崇义:《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56页。
  ④Crompton J. In Leatham. (1861) 8 Cox C.C 498,501
  参考文献:
  【1】崔敏主编:《刑事诉讼法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宋英辉著:《刑事诉讼原理导读》,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锁正杰著:《刑事程序的法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邹泽鹏(1986---),男,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公安学2009级刑事诉讼法学专业研究生。王斌(1987-),男,汉,山东潍坊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刑事诉讼法学方向研究生。
其他文献
反窃电是电力企业营销成果的最后一道防线,既可以发现和堵塞营销管理工作的漏洞,又能够挽回窃电损失增加企业效益。当前,窃电现象依然严重,窃电手段更加高超,对用电检查工作和反窃电取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高度重视取证  用电检查的过程就是发现窃电的蛛丝马迹、获得窃电证据的过程。没有证据就无法做出判断,更无法做出处理。没有证据,窃电者是不会乖乖就范、束手就擒的。  就证据而言,目前我们的反窃电工作面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当前建设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建筑施工管理较为落后,且不够全面。施工管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为此,文本对工程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多方位分析了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多方位科学管理的具体对策,旨在提升工民建施工管理质量。  关键词:多方位管理;工民建施工;应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大了对各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其中在建筑工程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但是,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大,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所暴露出的问题也日趋严重,这极大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建筑工程相关单位加强了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特别是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作用凸显。本文就是在介绍建筑工程中监理质量控制原则基础
期刊
【摘 要】水资源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在西北干旱区,尤其是塔里木河下游绿洲,因水资源问题而产生的生态问题愈来愈严重,其严重威胁人民生存和经济发展,阻碍了社会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具体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强化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有效性的分析探讨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  1、概述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大陆性极端干旱沙漠气候区,是中国
期刊
摘要:该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质量因素;控制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这是我国一直强调必须贯彻的方针政策,具有高质量的工程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是占领市场和发展企业的根本保证,而且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由于建筑产品具有空间固定性,生产单件性,露天作业及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在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城市土地规划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使我国的国土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解决措施  1.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如果没有完善的国土资源管理制度,国土资源的管理过程就很混乱,影响管理效果。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流程就是工程监理。工程监理不仅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确保作用,而且对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起着保障作用,意义巨大。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工程监理在诸多环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在分析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提高监理水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更大更好的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  关键词:工程监理;问题;解决措
期刊
摘要:大型设备吊装工程为项目施工管理的一部分,要做好大型设备吊装的项目施工管理,文章研究了大型设备吊装的项目施工特点和加强大型设备吊装的现场管理措施。  关键词:大型设备吊装;施工;项目管理  一、大型设备吊装的现状分析  随着国有大型吊装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大件吊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这些趋势一方面对大型设备吊装产生了新的需求,工厂化预制的逐渐推行,也出现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大型模块
期刊
【摘 要】现阶段,很多人忽略室内隔音,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室内固体隔音治理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室内;固体隔音;治理  一、概念  固体声隔声是指使用隔声材料或隔振装置,隔离或减弱建筑结构或管道系统噪声的措施。在固体物质中,声波传播的阻尼较小,固体声在建筑结构和管道中可传播很远。因此,必须在产生固体声的噪声源(或振源)附近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隔离或减弱固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工程领域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针对施工机械设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施工和安全管理事故的现状,作者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机械设备的施工管理与安全管理策略,从全寿命周期施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施工管理对策,并给出了具体的安全管理建议。  关键词: 机械;施工;安全;管理  一、引言  随着工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设项目的设备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