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其恰巧在秋季的中间,故我国的古代历法称之为“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做“仲秋节”。据说中秋之夜的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才得以让无数安享举家团圆之快乐和身在异乡备受思念之煎熬的华夏子孙们,能够跨越时空共同举杯邀请那轮异常明亮、圆满美好的月亮进驻精神的故乡。
  中秋夜的月色皎洁素华,明月圆如银盘,被古人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这一天还被称为“团圆节”,古人在这个圣洁的日子里还会虔诚地举行赏月、祭月等天体崇拜活动,那时的人们用精心制作的月饼祭拜月亮,只不过那时的月饼不叫月饼,而是被称作“团圆饼”,直至唐代才开始被称呼为“月饼”;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人们都会在这个别具历史文化的节日里强烈地祈盼着团团圆圆、合家欢聚的美好景象,这份朴素的情感需求从未远离过华夏儿女的心胸a
  记得儿时见到的月饼大多是用暗黄色的纸包装的,用纤细又结实的麻绳捆扎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在表面的正中间往往贴有大红色的商标,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月饼大多都是豆沙馅儿、枣泥馅儿、五仁儿馅儿的,有的馅儿里面还会裹杂着些许的“青红丝”,把略显深沉的馅料点缀得青翠光鲜。每到八月十五的前几天,人们便会提着用纸和细巧的麻绳捆扎好的月饼走亲访友;有些无法与家人亲友团聚的人们,还会不远千里万里地通过邮局寄来一盒月饼,寄托着自己对家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无限细致地慰藉着同受思念之苦的家人。
  去年的中秋节过后,年幼的女儿告诉我说:她最近每晚躺在床上之后,都会悄悄地掀起窗帘的一角,然后静静地透过玻璃窗外的夜空看一会儿月亮,她几乎每晚都是看着皎洁的月亮入睡的。怪不得我有几天早上叫醒女儿起床的时候,都看见她卧室那面粉红色窗帘的一边露着宽大的空隙。我在心里不由地羡慕起女儿的心境来 于夜深人静之时,独自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用一双夜的眼睛穿过繁星点点的浩渺银河与素华柔美的月光交融生辉,那是一种何等超凡脱俗的天人合一呀,在那个静好的时刻,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一定是无比亲近和谐的,这是我们可以让内心和这个世界友好对话的绝好机遇。境由心造,可是陷入世俗的太人们却绝少有这个心境了。
  我猛然遥想起儿时曾经就读于一所乡村小学的时候,每天在一条贯穿于整个村庄的小路旁都会看见有一个胡须皆白的老人靠着发黄的墙根蹲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里,他也是那样长久蹲靠在屋檐下,目光呆滞地晒着太阳,于是我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决定去那个老人的家里看看。在一天放学后当我们走近老人说明了来意之后,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地为我们敞开了屋门,于是我们平生第一次看到了家徒四壁、空无一物的凄凉和悲惨,还有满屋子的尘土和在阳光里漂浮不定的尘埃。从那以后,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会去老人家呈帮他打扫卫生,还把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摆在老人的方桌上,到了那年中秋节的那一天,我还没命地从家里偷出好几包五仁儿的月饼狂跑到老人的家中递到他的面前,老人布满皱褶的脸上由衷地笑着,我的目光则久久地陷落在老人深深的皱痕中无法挪出,心里幸福得只想哭;不知那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有多少年没有吃过月饼了。
  如今的月饼可不是稀罕物了,无论是花色和品种都会丰富得让你眼花缭乱,旧目里最朴素的“团圆饼”早已经升格为身价不菲的“贵族月饼”了,而且在包装上越来越豪华,身价更是有增无减。月饼这一古已有之的平常祭月之物,似乎日益变得不寻常起来,高昂的身价也越发令寻常百姓们望而却步了,人们对于月饼的兴趣也变得淡薄了许多。传统的月饼文化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受到了扭曲和异化,难以回归久远的朴素和纯粹,原先蕴藏的历史和文化也日渐埋没于市场的运作中而逐渐淡出人们古老的记忆。好在从远古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度过无数个漫漫长夜的明月从未改变过它的朴实和圣洁,得以让华夏子孙们在中秋这个特别的节日里用明月寄托自己祈愿合家团圆、世界和谐的美好心愿。
  月亮以它博爱的胸怀关怀着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生活在北美的伊努伊特人更是备受月亮的恩泽,他们都把月亮奉为神灵。因为伊努伊特人居住在遥远的极北之地,在北极圈的夏天几乎没有黑夜;而在北极圈漫长的冬季又几乎没有白昼;行星和恒星很少被关注,它们经常受阳光、月光和恶劣的天气等因素影响而无法被人们看见,太阳更是极少会现身;是那轮皎洁如银的月亮在漫长的冬季里为那一带的人们提供光亮,让那里的人类可以在寒冷孤寂的境地里欣喜地看到如水般清丽梦幻的光明,护佑着他们的生命不断地延续下去。
其他文献
有那么一群女子,她们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但一定是气质非凡的;她们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最真实的。更可贵的是,她们津津乐道于柴米油盐的琐碎,也始终保持清醒独立的精神世
期刊
还是那句话,青岛被世界认识或知道,除了啤酒之外,无非就是德式、日式的老房子了。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喻为是最有人情味、最富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尤其是中秋节这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
青岛,这座年轻的海滨城市,秉承传统文化的积淀,接受近代文明的洗礼。这里的琅琊文化、即墨文化、崂山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而近代历史又给这座城市抹上一层浓郁的风情。上世纪
一、当前农业机械在我乡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从提高土地产粮能力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通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对土地的深耕、施肥,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土地产
大众对艺术的追求、对文学的欣赏,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  随着市民对文化需求的提高,青岛文艺演出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从《蔚蓝青岛》到《蓝色畅想》,从青岛音乐节到国际小提琴比赛,从交响音乐会到茂腔柳腔,从成人小剧场到儿童亲子剧,从大师云集的书画艺术雕塑展览到大众喜闻乐见的“欢乐青岛太舞台”……它们丰富着青岛人的文化生活;青岛文化产业发展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增强,从图书馆到博物馆,从音乐厅到大
月是故乡明。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便已是一湾清波,清波之上还荡着一轮盈盈的月亮……  几场秋雨,送来一个凉爽的秋。翻看日历,中秋节就在眼前了。  在中国人的眼里,中秋总和团圆美好连在一起,总和诗情感怀连在一起,因而,中秋节也便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  往大里说,中秋,是一个盛行千年、天涯同庆的节日;是一个诗酒添香、连通血脉的节日。  一轮月、一块饼、一首诗,承载着多少不老的情;月圆、饼圆、人圆、
第六届青岛国际音乐大师班的闭幕演出中,他们陶醉在乐曲中享受着快乐,似乎忘了自己正在表演,他们内心炽热的情感赋予了手中小堤琴以生命,用悠扬的琴声感动着寂静会堂里的每一个人……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孩子,将童年搁在指尖与琴弦上的琴童。  第六届青岛国际音乐大师班于8月19日至23日举行,国际小提琴独奏家谢尔久·施瓦兹和著名钢琴家吴迎教授应邀前来授课。作为独奏家曾与世界上200多个乐团合作的谢尔久·施瓦
2010年8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成功下潜至3759米,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今年7月,“蛟龙号”在5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而为这台深潜器提供地面保障的国家深海基地已获国务院审批,将在青岛市所辖即墨市鳌山卫镇东南部进行建设。目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积极开展组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