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装帧艺术在红色书籍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书籍蕴含着革命精神、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精神,是民族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意义。红色书籍体现了许多的装帧艺术,要探究红色书籍所应用的装帧艺术,把握红色书籍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本文主要探讨装帧艺术中视觉元素、民族色彩元素等在红色书籍中的应用,并对所运用的装帧艺术进行反思。
  【关键词】装帧艺术;红色书籍;书籍装帧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74-02
  【本文著录格式】王瑾.探究装帧艺术在红色书籍的应用 [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174-175.
  书籍是传播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书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籍装帧艺术。一本书籍除了有丰富的内容,还要注重书籍的整体设计。需要从书籍的封面和外部的空间设计就营造出书籍的形态和语境,表达出书籍设计的美感和所表达的情感。红色书籍包含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屈不饶斗争,坚持不懈向前的精神,展现着特定时期的思想和政治表达,对现代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书籍装帧的含义
  书籍是一种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将带有文字和图像的纸张集合到一起。书籍装帧的设计则是对书籍的封面、封底、正文、扉页、字体、插图等部分进行设计,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共同衬托出书籍的内涵和营造出书籍的思想。书籍不只是一种传播信息的物质,更是通过装帧艺术,将书籍的内容更加直观的表达出主要内容和思想。
  二、装帧艺术在红色书籍中的应用
  (一)造型视觉元素
  色彩、图像、符号、文字等元素的合理搭配能够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效果,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力。不同的色彩结合在一起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简单的线条勾勒的简约图像与粗矿的绘画形成对比,也能给读者产生视觉的冲击。在字体的造型和色彩运用上,结合书籍内容所表达的情感,辅助于或者将文字与图画设计为一体,展现出不一样的装帧设计,吸引读者的眼球。《抗战与外交》这本书的封面,采用的是以黑色和红色为主,彩色的颜色数量少,呈现出结果是鲜艳夺目,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同时选用厚重、严肃的字体,结合当时的抗日激烈的战斗情境,画出一群革命战士迎难而上与敌人对抗的场面。在装帧艺术上有着极强的政治和思想的传达,鼓舞了中华民族抗日的士气,激发了广大读者的爱国热情和坚决抗日、为抗日作出贡献力量的决心。1945年出版的《黄金潮》用黄、绿、黑三种颜色绘画,结合夸张的漫画手法,十分吸引读者的眼球。一个蜿蜒伸长的手握住黄金砖,表达出巧取豪夺者的丑陋形态。在《重庆屋檐下》这本书则通过黑色乌云遮盖在房屋之上,同时乌云拖著厚重的深蓝色的“重庆屋檐下”这五个看起来很有重压感的大字,给人以压抑的感觉。读者通过封面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书籍想要表达出抗战时期救国的文人与发国难财的无赖的强烈对比和重庆人民的生活。色彩、文字、图像是装帧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在红色书籍的运用中是十分普遍的,设计新颖独特,给人以不同的情感感受和视觉体验,也带给人们永不屈服、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
  (二)民族文化元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运用隐喻来表达出内容和思想,因此在书籍装帧设计中也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来表达。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上,运用民族传统的绘画图形进行隐喻当时的社会环境。鲁迅的《彷徨》的封面是利用简单几何图形组成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的形状,孤独的人面对着一轮大太阳,构建出一种人们真正想要追求光明的意境和神韵,十分准确的表达出作者想要给人们传达的思想。1938年出版的《抗日先烈记》的封面是采用木刻画的手法,绘画出一个怒气冲天端着刺枪、全副武装的革命士兵的形象,人物的形象勾画十分饱满生动,体现了士兵们不屈不挠、坚决抗日的决心和精神,木刻画将战斗的精神传达给人们。鲁迅的《桃色的云》和《心的探险》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上均运用了民族特色文化,展现了中国特有的独特文化。《桃色的云》在封面用的是汉代石刻艺术中的云纹和羽人图案的结合和创新,保证了图画的流畅性,同时也展现出红色云的灿烂,端庄典雅,整体画面给人一种温馨典雅的感觉。在《心的探险》的封面则是采用黑白对比,采用墓门画像图进行创新构图,祥云与长着翅膀猛兽,也有类似人形踏着云彩向前的画。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表达了文章的思想,整体画面给人一种神秘感,有着探险的喜和怯。各种类型民族特色艺术是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拓展,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既是弘扬民族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将红色书籍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更好地传达给人们,推动人们思想的改变。
  (三)中外文化结合
  红色书籍运用了典雅大方的民族特色,同时结合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积极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这就赋予了红色书籍时代的特征,使红色书籍所展现的文化和艺术迸发出与时俱进色彩。在《复仇的火焰》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应用了中国古代的红色火焰形象,再运用了西方用简单的红色线条勾勒出火焰的形状,这是借鉴和应用西方文化同时又传承了中华文化。红色书籍的装帧艺术不仅展现了一定的现代化发展,同时将漫画、剪纸、书法、木刻等传统艺术融合到装帧设计当中。在《仿徨》一书的封面可以看出,在装帧设计的颜色、线条的设计上都极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但在人物形象的设计上可以看出,人物形象的勾勒线条和绘画特色上是融合了西方绘画的特点。在1943年重庆美学出版社《复活》这本书的封面上,是用的西方人物的形象,运用漫画的手法展现出此书是托尔斯泰的西方文学作品的风格。中外文化的结合更体现了新时代人们思想的变化,红色书籍不再是拘泥于民族文化的在创作,也吸收外国的新思想,学习西方的绘画手法,是与当时时代背景的结合,也是为了迫切想要人们思想解放的要求,让更多的人民思想觉悟,加入到创造美好未来中去。
  (四)空间构图布局   红色书籍在装帧艺术上也考虑了空间布局,让整体与局部和谐一致,既可以让抓读者眼球,也能够让局部的突出不突兀与整体融合相互照应。如果书籍的装帧设计不考虑整体的美感,会影响书籍所表达的意思,无法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红色书籍在装帧设计中考虑了运用文字、色彩对比、符号等元素来组合传达书籍的核心思想和内容。1945年出版的《江之歌》,通过简单的三条一厘米宽的浅蓝色波浪组合成一条大江,用简单的几笔勾画出船夫横渡江河的场景,并且“江之歌”采用纤长的波浪形字体对整个画面向照应,整体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感受。江的布局从上到下斜着流动下来,整体的封面布局有动静结合,空间布局合理,构图和色调的也给人一种明亮、宽广的感觉。在《东京日记》一书的封面,结合了东京的富士山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在干练的“东京日记”字下用一个以淡蓝色为背景的小方框,在方框中绘画白雪覆盖山尖的富士山,山腰上一轮红日,山下有间小巧的客栈。图画在封面的中间,小巧清爽,构图简洁,勾勒出人们期望的悠闲惬意,也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1944年出版的《中国宪政论》在封面上整体干净整洁,没有图画,只有排列整齐的“中国宪政论”五个挺拔苍劲的黄金色宋体字,在四周运用蓝色的植物纹样简朴边框,庄重又不呆板,突出了这本理论书籍的严谨和对知识学习的严肃。红色书籍在空间布局的设计中,掌握信息传达的局部与整体相一致的思想,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构造出让读者为之心动的设计,促使红色书籍的思想传达给人们。
  三、对装帧艺术在红色书籍应用的反思
  红色书籍所应用的装帧艺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并且为了传播新思想和文化,在书籍装帧设计上进行了创新,承担起救亡图存的思想文化使命。因此在当代红色书籍的设计中,要结合当时社会和领悟时代思想,深刻感受到红色书籍的装帧艺术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如今的书籍设计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睛,不仅没有体现出设计的艺术性,也忽视了书籍内容与设计相结合的重要理念。学习红色书籍在表达内容和思想的装帧艺术,将手法和思维方式运用到现代的书籍装帧上,同时书籍装帧既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也不能成为纯粹的艺术。红色书籍的图书装帧艺术更多的弘扬民族精神,既注重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点和设计手法,在创新中发展,为之后的书籍装帧艺术带来新的启发和开辟出新天地。因此现代书籍装帧,不仅要合理运用民族特色和文化,也可以融合西方的设计,将书籍的思想更好地直观地传达出书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读者能够通过看书籍的外部封面、封底,就能够获取到书籍表達内容的信息。书籍装帧设计要准确和简洁,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书籍发挥出强大有力的文化和思想传播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注重视觉造型、运用民族色彩、利用合适的绘画和文字和结合中西文化来营造出红色书籍表达的革命精神、时代思想,更好地激起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热情和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红色书籍的装帧艺术对当下书籍的装帧设计也有很多启示,设计简洁准确,体现中外文化的结合,提高装帧艺术的艺术修养,让书籍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做好文化和思想传播。
  参考文献:
  [1]权梦格.浅谈传统装帧方式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J].今古文创,2020(30):49-50.
  [2]李林森,安姗姗.鲁迅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特色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83-86.
  [3]王瑾.浅谈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其装帧的特色审美[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245-246.
  [4]龙晨晨.探析民国时期文学书籍设计的新思路[J].设计,2020,33(9):146-148.
  [5]田君.抗战时期的书籍装帧设计[J].编辑之友,2016(2):97-99.
  [6]章霞.民国时期书刊封面设计的发展[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6):65-67.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慢慢得以深入,教学质量监控较弱,学生考试作弊增多,教师质量评价失去了以往的真实性,教学监督僵化,教学信息反馈不佳。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学生干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26-03  【本文著录格式】
提起“养老护理员”,大家第一反应肯定不会把这个称呼同男性联系在一起.在山东国欣颐养集团章丘逸乐医养中心,就有一名男性养老护理员,他干起护理工作的细致程度丝毫不逊于女
期刊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重视“人情”法则。与汉语“人情”对应的日语表达有“情け”“人情”,但日语“人情”常与“义理”搭配使用构成“义理人情”。本文通过对比汉语“人情”与日语“义理人情”,探究“恩”和“报恩”的中日差异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希望有助于提高日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人情;义理人情;恩;报恩;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书的诞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而纸质书凭借其独特的质感和观赏性、时代性,仍然具备着不可替代的特质。本文以高效图书馆为例,以读者服务为切入点,对纸质书的独特优势进行分析,并就如何突出纸质书优势进一步提升读者服务质量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读者服务;纸质书;电子书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
【摘要】电视媒体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电视节目主持人则充当了语言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想让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进一步走进世界,国家语言的传承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其吸引力,并发挥着强大的精神引领和文化导向功能。本文从主持人的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相关问题。  【关键词】主持人;语言与文化;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从宗教与园林的关系、我国寺观园林的发展简史及传统文化哲思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并立足于我国目前寺观园林的景观现状,以极简主义表現方式初探当代寺观园林景观对传统文化、宗教哲思意境表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宗教文化;寺观园林;当代景观;极简主义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68-03  【本文著录格式】陈小娅.极简主义下
【摘要】“合作学习法”历来是深受教育者们重视的课堂学习法,但在其实际运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相当多,该法之所以实施效果不佳,源于其深受应试教育体制、学校办学体制、教师传统观念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从构建问题化体系,理解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确定合作互助小组,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来提升“合作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摘要】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是复杂的过程,作家生活环境会对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自然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对迟子建小说进行研究,重点探究了满—通古斯文化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深入解析东北地域文学特有的精神温度,对迟子建小说的学术价值形成相对直观的认识。  【关键词】满—通古斯文化;迟子建小说;影响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34
【摘要】 教育援藏工作是贯彻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质量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为导向,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发展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素质,维护世界民族伟大团结和社会经济稳定。美育和德育是不同的,可以相辅相成。二者的协调发展为边疆地区支教育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文章进行结合福建师范大学平潭附属中学西藏班文化环境育人工作实践,探讨援边教育教
【摘要】张釜《游水月洞题名》是宋代桂林隶书的佳作之一。它的书法艺术特点在于方整敦厚的结字、姿态横生的用笔和行列有序的章法,与张釜其他两处隶书作品比较,显示出了《游山水月洞题名》粗壮、浑厚的线条特点。此外,它还具有书法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景观价值。  【关键词】张釜;题名;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80-03  【本文著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