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不是算出来的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低头做着事,婷婷站我旁边问,“你的名字是多少笔画?”“你不会不知道我的名字吧?”我对她的问话感到很奇怪。她很认真数起来,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是心上人”。“你怎么知道我们两个是心上人?”“你看嘛,你的名字笔画数减去我的名字笔画数,就是心上人的关系。”
  原来她看了网上一个算命的东西,说把两个人名字的笔画相减得到一个数,查对应的文字说明,就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你的名字多少笔画喽?看看你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婷婷问阳阳,然后拿出一个计算器,“哈哈,你们两个是不正常男女关系!”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这种有理有据的无中生有。有人云:“谣言止于智者”,那谣言始于什么地方呢?我估计就是这种数个名字笔画还需要计算器的人。
  其实我从来不在意看相算命这种东西。在衡山培训,跟常德的英子上山游玩,英子对我说,你也去算算,有坎的话可以让大师化解一下。我笑笑,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如果我说算命很虚,英子不高兴,大师不高兴;如果我说算命很真,我自己也会不高兴。
  192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对他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性格测验,学生每人填一份问卷,然后他对每一份问卷进行性格分析,分析结果写在纸条上传给学生,但其实每个学生收到的纸条,其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你需要别人喜欢、羡慕、尊敬;你有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近乎吹毛求疵;自觉有相当的潜力尚未开发;你发现自己在人格上有缺陷,但你有能力去弥补;你虽然经常表现得坚强有主见,但内心深处却常常没有安全感;如果有可能,你渴望改变现状,不喜欢各种束缚手脚的限制和规定;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有时很外向、开放,有时却相当内向、保守;你的灵魂有一部分向往非现实主义。”
  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份性格分析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这就是心理学上有名的“巴纳姆效应”: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然后“对号入座”,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也总能找到符合这一设想的逻辑。张爱玲《十八春》里有一句话,“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这应该是对“巴纳姆效应”最恰当的文学解释。
  逻辑思维要求我们对概念有清晰的界定,论证过程要严谨,而巴纳姆效应中的概念是模糊的,让人无法准确判定,你怎么想似乎都是正确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信以为真。
  有句俗语叫做“穷算命、富烧香”,穷和富,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示“山穷水尽”和“心满意足”。我们求神问卜的本来目的就是想改变人生、保持富足,其内心一定是缺乏安全感的,我们常说“心思不定,看相算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对所谓大师模棱两可的指点,言听计从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或多或少会碰到千奇百怪的巴纳姆效应,或者说像是算命和风水的事情,如果依照理想和信念来评判,这是应该防范和排斥的,但私下认为,也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坦然面对,甚至有时候还可以想办法让自己也稍微懂一点算命学、风水学,这样在日后看起来像是“走霉运”的时候,对家里的建筑或者摆设,做一些“科学”的改动,使自己心情舒畅起来。心情好了,心结便会打开。
  人的一辈子,很多时候并不是输给了什么人、什么事,而是输给了自己的心情。
  记得有一句哲理名言是这样说的:“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真理也不是科學,而是希望和安慰”。
其他文献
有人或许还记得网易上曾经贴出过一篇《小学生答“孔融让梨我不让”被判错引争议》的文章,介绍一则某老师给一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题“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么做?”的回答“我不会让梨”打叉的微博如何在一天之内引发热议,反对者表示不应该要求人人做圣人,但赞成者则认为小学语文课和德育无法脱节;更有甚者,居然无视这道题的德育题旨,竟然认为这是一道没有毛病的逻辑题,“和德育、智育、诚信、启蒙……都没有关系”。  早就读
期刊
弄虚作假之风,自古以来为人痛恨。大凡弄虚作假者,或为名,或为利,都很善于揣摩和迎合上司的心理,不惜用各种手段欺上瞒下、售奸谋私。  《清宫遗闻》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慈禧想了解一下江浙一带社情民情,而自己又不便下去,于是就假借辅导宫女们养蚕,“命浙省织造选进能养蚕织妇人数名,入内以供顾问”。上令一下,江浙织造紧急召杭湖西府商量对策。他们在熟悉养蚕缫丝的妇女中挑选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的,集中起来专门
期刊
时不时的,总会听到有人埋怨说自己“怀才不遇”,特别是在喝酒有了几分醉意后。  当作家的人说:我都写了那么多作品了,还没出名,这世界真不公平!当演员的人说:快演一辈子了,还是跑龙套,我的艺术才华算是埋没了!做官的人说:论本事,论资历,本来属于我的位置生生被人挤掉了,想起来就生气。做生意的人说:我是有经商才能的,可惜生不逢时,要不然我也能当李嘉诚……总之,许多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
期刊
日前,广东顺德一外科医院医生陈演志将病患家属“强塞”红包存入患者住院费中一事“火了”,并引来了不少网友点赞,称他的做法为“智拒红包”。(1月21日《广州日报》)  陈演志医生在拒收红包不成的前提下,把红包交给医院财务处,记入患者的医药费,这样的做法令人尊敬。但这其实并不是陈医生发明的“专利”,全国这样做的医生不少。记者从顺德区内多家公办医院获悉,将病患红包存入住院费中,是处理类似事情较为常见的做法
期刊
“不管什么事,条幅先挂上。”中部地区一名村支书说,当地有个“土办法”,听说有检查,立马准备条幅。“比如,最近考核扶贫成果、考评扫黑除恶成效,那么标语上墙、横幅上街,肯定得做!”乡镇干部感叹,每次迎检,领导布置中必有一条“营造迎检氛围”。于是,大路上有大横幅,小路上有小横幅,门口有欢迎牌,座谈会有接待手册……有的地方还安排专人随时更换横幅,一天来几拨检查队伍,就要在乡镇大门换几次横幅。“最多的一天爬
期刊
方鸿儒先生在《我不玩微信》(本刊2017年1月原创版)中表示不玩微信的理是:过频、过滥、屏幕小、费时间、伤身。  前几年,大孙子就帮我注册了微信。这些年玩微信的体验告诉我,方先生不玩微信的理由不成立。  不存在过频问题。微信是自媒体之一,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像手中的笔,横竖撇捺提篆隶楷行草,都得随己意而定,同理,微信想频就频,想不频就不频。对自己不想“频”却“被频”的情况时,我的解决办法,一是慎
期刊
我有一从小玩到大的死党,绰号“小猪”。小猪这家伙,特爱玩网游。因为家境富裕,他出手异常大方,什么游戏都愿意投钱,然后在游戏里称霸一方。人民币攻势给小猪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让他丧失了对游戏好坏的基本判断力。任何网游,只要能投钱,小猪都说好玩。传说中的“人傻、钱多、好骗”说的就是这号人……作为小猪的死党,我也随他玩了几款所谓的“精品”游戏,玩得我是泪流满面,大呼坑爹!    2012.3.8 阴天  
期刊
还没恶补完“绿水鬼”的知识,这两天我又被流行语“车厘子自由”给上了一课。  据报道,“车厘子自由”源于几天前的爆款文章《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文章把女生财务自由从低到高分为15个阶段,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衣服自由等。  之后网上掀起了晒车厘子价格接力和“朋友圈杯”车厘子摄影大赛;“我终于知道一颗车厘子多少钱了”
期刊
期刊
中国有句成语叫不求甚解,是说有些人读书很多,但都囫囵吞枣没有读懂。小孩子我们可以强迫他们进入阅读,那么成年人除了也需要强迫自己以外,还需要有一个怎样选择书籍的问题。这个方法叫做:读己所喜,多求甚解。  你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本书呢?做减法:一本书,看第一页;再看中间一页;再看最后一页。就看三个地方,喜欢就读,不喜欢放下,就这么简单。当然,有可能这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没有关系,就像我读某一本书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