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开辟致富路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e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这一要求为进入决胜阶段的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关键在于各地找準自身定位,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完善。民间有句俗语:“一团乱麻,找出线头”。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线头就是基于精准定位的产业与项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处南阳盆地的社旗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一根本途径,通过探索模式创新,努力变“死钱”为“活钱”变“输血”为“造血”,力拔“穷根”,让更多贫困群众快速实现了稳定脱贫;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封丘县把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带动、政策保障、精准发力、借势发展”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以上两例,虽然只是无数成功产业扶贫模式之中的个别例证,但却清晰而完整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实现精准产业定位,以精度推动力度,是扶贫工作的关键抓手,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是真心、细心、耐心和决心。而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为那些向致富路上迈进的贫困户,开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宽阔新路。
其他文献
4年前的河南省项城市永丰镇大刘村,道路坑洼不平,破旧的村室几近坍塌,杂草丛生;村级组织不健全,无党支部书记,班子软弱瘫痪;治安问题频发,群众上访不断,村民怨声载道。那时的大刘村是全市出了名的信访问题多发村、远近闻名的混乱村。2015年9月,时任项城市纪委廉自办主任的司金昭,凭着多年的乡镇工作经验,被组织选派到大刘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倾注真情 舍小家为大家   接到组织任命后,当时近40岁的司金
期刊
两斤半的果树废枝,就能加工成1根菌棒,而1根菌棒就能产生3.5元的收益。1亩果园,每年至少产生200公斤的废枝,整个阿克苏地区共有果园450万亩,如果把废枝都搜集起来生产黑木耳的话,这个经济价值不得了啊!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乌什县亚科瑞克乡五村的古丽麦热木·赛买提正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们在大棚里采摘黑木耳。古丽麦热木家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5口人,一家支出全靠丈夫务工收入。在村
期刊
20年如一日,致力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兴修水利、异地扶贫和乡村文明等慈善事业,累计捐资2.1亿多元,帮助家乡2万多名困难群众告别贫困,过上富裕幸福生活。   他就是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春江集团党委书记裴春亮;   他还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河南省委候补委员;   他不忘初心,感恩社会,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期刊
刚过清明,河南省西峡县米坪镇已是酷热难耐,走进米坪镇政府大院,一打听米坪镇文化中心主任黄让杰,米坪镇政府办公室李主任说:“老黄啊!他可是个大忙人,最近政府在搞扶贫‘双基’核查工作,他又被抽调到工作组进村入户去了。”   今年44岁的黄让杰,2017年担任米坪镇文化中心主任。任职以来,黄让杰就把自己当做“文化人”“扶贫人”,弯下腰来,扑下身子,情系群众,激情干事,凭着一股“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强烈
期刊
他曾是一名军人,在军队中屡立军功;他曾是一名商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还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乡亲们富起来,他舍弃小家利益,甘当铺路石。他就是河南省濮阳县户部寨镇许窑村党支部书记刘庆言。   刘庆言1987年参军,在军营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足迹: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中校军衔。2006年,刘庆言响应国家“退伍不褪色、转业再创业”的号召,拒绝了优厚的安置,毅然选择了自主
期刊
阿里、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纷纷布局乡村,构建农村电商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模式,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变成了网上热销产品。电商下乡,给乡村带来了新活力。   过去线下摆摊卖,如今线上论对卖   “过去核桃摆摊卖,一棵树卖不出多少钱。如今变成文玩,在网上论对卖,一天能卖出几百单。”河北省涞水县娄村乡西安庄村农民王小雨边说边拿出一对核桃,“这叫‘狮子头’,刚在网上被天津玩家预订了。”   麻核桃又称文玩核
期刊
小关是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庄,1958年以前,小关各村——河北岸从软枣树到前后纸坊、黄鹭坡,河南岸从九亩湾到西沟、南沟,各村都有几百年树龄的老树。比较有名的有后纸坊一棵大槐树,中间的空洞能钻进去人;西沟村口井沿上边的皂角树,胸径两个男人手拉手抱不住;大长洼张家老坟的一棵鸡冠树,虽然只有一搂多粗,但是,鸡冠树是稀有树种,假如这棵树能生存到现在,三千元是别想买走的。此外,前门东西6棵大槐树、小关老
期刊
扶贫产业(就业)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加工生产农特产品;电商产业园内,贫困户子女正在学习一技之长;异地搬迁项目进展迅猛,黄河滩区群众展露笑颜;希望的田野上,金银花、树莓、芹菜、中药材、食用菌长势喜人;新建的村室里,无数贫困群众正在咨询“小额信贷”“到户增收”等惠农政策……封丘大地,灿烂的阳光一如党员干部和群众凝心聚力脱贫攻坚的火热激情,饱满而热烈。  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
期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很多贫困地区来说,如果没有“造血”功能,一旦停止“输血”,最终还是会“原地踏步”。因此,产业扶贫被当作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地处南阳盆地的社旗县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一根本途径,通过探索模式创新,努力变“死钱”为“活钱”,变“输血”为“造血”,力拔“穷根”,让更多贫困群众快速实现了稳定脱贫。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社旗县委、县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按
期刊
社旗县以产业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把产业作为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根本动力,这种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才是长效的脱贫、真正的脱贫。社旗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发展产业不能“剜到篮子里都是菜”,要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导向、资源基础、科技支撑、规模经营”等原则,用足用好各种产业扶持政策。  围绕总体规划部署,构建产业扶贫格局  社旗县委、县政府首先对全县的产业脱贫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一是龙头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