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策略初探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g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是21世纪国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在2016年9月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1]其中“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和“问题解決”等都与发现问题能力直接相关。由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生要能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2] 2017年开始,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要考察发现问题的能力,[3]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已经是新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何为发现问题的能力?杜威的“探究方法论”指出:“一切反省的探究都是从一个问题的情境出发的”。[4]布鲁纳也认为发现学习是学生独立地阅读书籍和文献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5]因此,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是学生自主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自主构建认知和进行质疑与批判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需要创设各种学习情境,让学生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本文就教材、史料和试题学习情境下培养发现问题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1.教材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新“课程观” 下教材不是真理,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可以对之提问、质疑和批判。教材情境下如何发现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着眼。
  第一,从单个知识点发现问题,如问 “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 “为什么”是探究史事的因果关系,“是什么”是了解过程、内容或性质,“怎么样”则探究影响和意义。例如,学生阅读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列出问题,如“美国独立初国家为什么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1787年宪法解决了哪些问题?”, “美国政治制度对世界有何影响?”等,这些问题分别关注了背景、内容和评价。如此提问进而探究发现,可以达成对单个知识点的自我建构。
  第二,从多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发现问题。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或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冲突。如问题 “邦联制与联邦制有何区别?”,这就要探究邦联制的弊端和联邦制的作用,了解其内在必然联系。1787年宪法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总统权力又膨胀,这是知识点间的冲突,学生如能发现问题,进行探究,就能了解到罗斯福新政时期形成了总统为中心的三权分立的新格局,这是对三权分立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弥补,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教材知识的冲突之处,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勇于探究,是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史料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史料,是指在教材缺乏具体史实的抽象叙述之处补充的必要史料。怎样创设史料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建议如下:
  方法一,“采纳对立的观点相互展开讨论,进而生成反论的思维” 。[6]如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给出代表贸易战争说、通商战争说和文明冲突论等不同观点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存疑质问和探究,形成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
  方法二,让学生在史料情境下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主动探究和架构对过去的诠释。可以怎么做呢?启发学生从如下几个角度思考:
  就史料的类型提问。先细化提问:材料作者是谁或者来源是哪里?出处是哪里?是什么时间出现的等等,再判断史料的类型。
  就史料的价值提问,如史料是否可信?作者的立场是什么?创作背景是什么?史料的类型直接影响史料的价值,作者的立场、史观、创作动机和背景也会影响史料的价值,影响其证据能力。对鉴别史料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形成。
  就史料的内容提问,如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同一问题不同材料观点有何不同?
  就史料的观点提问。史料观点正确吗?事实是什么?为什么出现不同观点?
  对史料进行辨识、判断、质疑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经过了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过程,这既有利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也使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3.试题情境下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
  多维度地创设“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7]这是高考命题的趋势,那么试题情境下应如何发现问题呢?
  第一,对疑题质疑提问。有些试题出现了相互矛盾的表述和结论,学生借助解题的技巧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其中的疑惑却无法通过试题得到解决。例如下题:
  例1: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益广告宣传,先后作出一系列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级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措施,迅速行动,先后制作播出了一大批公益广告作品,数量快速增长,质量大幅提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仅以广电公益广告为例,2017年及2018年制作数量均为近20万条,播出时长也大幅度增加。全国各大城市建筑围挡、墙体、灯箱、立柱、公交候车厅、电子屏等户外广告牌也积极进行系列主题公益广
夕阳下的古镇景区。图/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  天津是华北最闪亮的一座运河城市。  天津因运河而兴,大运河自北向南,流经武清、北辰、河北、红桥、南开、西青、静海7个区,全长195.5公里。天津最早的人口聚落中心、社会经济活动场所,大都沿运河分布,运河对天津城的形成意义重大。  天津段大运河密切沟通首都北京,连接黄淮,以至富庶江南,自明代以来促进了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运河也孕育了天津开放的地域文化特
2020年春,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东莞市教育局历史教研室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号召,精选与疫情防控相关、适合学生居家学习的主题,组织备课,笔者主备“武汉长江大桥”一课。  一、“武汉长江大桥”教学追求  “武汉长江大桥”属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在传授武汉长江大桥知识基础上,历史教育的诉求什么?提炼什么主题呢?“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
为迎接建党百年,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积极推进党史学习宣讲进村庄、进机关、进商铺、进牧区、进边境线的“五进”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  在市区,阿勒泰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总工会在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学习百年党史 汲取奋进力量”宣讲员大赛;市教育系统把德育活动作为党史学习的有效载体,把课堂阵地作为党史学习的启蒙源头,
直播電商今年特别火,草根网红、明星纷纷走进直播间,不少市长县长、企业家也在尝试直播带货。与此同时,广州、杭州、上海等多地提出打造“直播电商之都”,以抢占商业模式新风口。  一些直播电商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销量,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诱惑。然而,盛况之下,乱象也存在,刷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层出不穷。  直播带货的“里子”和“面子”如何兼顾?这个新的风口应该如何抢占?就相关问题,《民生周刊》记者
人教版七年级新教材发行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这一知识点成为广大教师讲解的一个难题。针对讲解该内容时出现的典型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课标要求的四点改进策略,并推而广之,思考了讲解历史意义时的基本思路,力求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典型教学方式及问题分析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极为频繁、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尤以西晋少数民族南下之后更甚,因此钱穆先生
求真和致用是历史学的永恒主题,所谓求真是求史实之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信息中寻找历史的真相,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1]致用探讨的是历史的功能,尽管传统史学一直在强调史学的“垂训”和“资鉴”的功能,但发展至今,不少人还是有着历史到底有什么用的迷惑。我们的前辈学者梁启超在《新史学》一书的开篇就明确指出, 史学是 “国民之明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历史可以觉醒国民的民族意识,从而使中国能够“立于此优胜劣
在建构主义教育实践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问题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已经成了其中一条重要的探索之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PBL模式”,就是这样一种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相吻合的教学模式,也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契合,对革新目前历史教学也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因为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论结合
北京应急响应级别上调之后,市民在进入公园、超市、银行等一些场所时,都需要通过扫描“健康宝”核验个人健康状况。媒体近日走访发现,有些老人因为没带手机、用的不是智能机、手机没有流量或者不会用小程序等原因被拦在门外。有市民建议,银行、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应提供“代查”等服务举措,帮老人解决难题。  通过扫描“健康宝”核验个人健康状况,方便快捷、简单明了,还非常准确。而有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因为没带手机或者不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经济仍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兰山区实现生产总值1173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4亿元。  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工业百强区,兰山区还拥有中国市场名城、物流之都、木业之都、水表之乡等多个名片。  智慧云仓链接起现代物流、直播经济崛起,中通、圆通等大型快递区域中心落户,中欧班列直抵德国汉堡,临沂西城、高铁商务城引领城市扩容……“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