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仁,德性內涵


  孔子对樊迟问仁的又一解答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句中恭、敬、忠三字,揭开了仁的另一层涵义,可称之为德性。
  对于德性,蒙培元在《儒家的德性理论与现代社会》一文中把它概括为人的生命存在的内在本质及其理性自觉。可以说,德性作为人的一种内在品质,离不开人性本质,同主体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一体相承。仁爱是仁的内在性情,德性是仁在性情之上具体呈现于人身上的第二性。美好的性情通过德性得以显现出来。德性是人的选择,也是人行于仁道要奉行的社会化规范。
  “恭、敬、忠”,是人内心升起的人生态度和涵养,是以爱为底色,以仁为指引的恒久之德性。仁者即使去了夷狄之地,没有社会和道德的规范和要求,“恭、敬、忠”也不会丢弃。因为作为德性,它们是人内在仁的显现,已经融于身心之中。
  “居处恭”,指在没有旁人在场时也能够恭敬有礼。这里的恭,常用来描述美好的品格,如弟子称赞孔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评价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恭,有庄顺、恭敬之义,是蕴蓄于心的德养表露于外的心气态度,是内外的交修融合。通过恭顺之气貌,可见其心地修养的谦恭。孔子曾对子张说,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便是仁了,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就恭来说,自己恭敬谦逊,不侮慢他人,方能不被他人侮慢。“君子笃恭而天下平”(《礼记·中庸》),以恭的德性行于天下,是通行的准则。做到由内而外的恭,便是走在通往仁的途径上。
  “执事敬”,是指做事时敬,不懈怠、谨慎专一。敬是人重要的德性,是孔子思想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修己以敬”,个人修养要存敬于身心;“敬事而信”,临事时要谨慎专一;“祭思敬”,祭祀时恭敬;“事上也敬”,下对上要敬重。虽然这些句子中所含敬的具体意蕴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又是相近的。心中对人、事、物存有仁爱,对其重视、谨慎,显现于外才是敬。没有内在的仁爱、谦恭,而刻意伪装的不叫敬。敬是内外的合一状态。
  “与人忠”,即与人交往时,能够忠,不逆诈、不欺瞒。“忠”这一德性,还体现为“臣事君以忠”“言忠信”“主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从“忠”字的组成来看,是存“中”于心,由心中之情性出发,形于外,是人立行之本。若不懂忠,徒争于外,追逐于外在之事业功名,那么离自己的本心会越来越远,离德越来越远,离仁越来越远。
  恭、敬、忠,是孔子针对樊迟的个性或当时的处境而提出来的几点德性,只是一个窗口,通过它们,我们可以领略到在“仁”的统领下更多德性的涵义与内容。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九思皆不离心,由人性情而发显为德性,是内心与德性的融合。这九种德性涵盖了生活的众多方面,是仁的内容,要人从日用的视听言动、容貌举止间来省察自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修炼自身。
  《孔子家语·论礼》中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敬而不符合礼,叫做粗野;恭顺而不合礼,叫谄媚;勇武而不合礼,叫逆乱。礼与敬、恭、勇三种德性紧密相连,是敬、恭、勇的标准和规则,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德性。“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其对于礼的发展就在于他赋予了礼内涵——仁,使它由西周时代的祭祀鬼神的典礼仪式之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于人的德性。人性情之仁蕴蓄在内,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意——“爱人”。真情实意要恰当表达出来,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来呈现,这便是礼乐等。如果无内在之仁,礼乐将失去意义,无可用。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礼乐作为外在的表达,那么心内之仁也无法落到实处,无法显现。可以说,仁与礼是内外的两面,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的外在具体规范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其本质亘古不变,即仁的内涵不变。“虽百世可知也”,能预测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在于他把握到人的德性之基本。
  孔子重视德,说“天生德于予”“据于德”“为政以德”等。除上面提到的恭、敬、忠、信、敏、惠、宽、礼、义、孝、悌等德性外,还有一些由仁延发或与仁相连的德性,如诚、慎、畏等。它们都是由内在性情而生发出的德性,融合在人的行为与品格中,统摄在仁的总名之下。德性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孔子把仁作为众多德性的基础,作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人通过一系列德性的选择与修养,得以由内在心性情感的不自觉建立起持久稳定而又整体统一的德性世界。
  由上可得知,由人心之性情而发的仁将这些美好的德性集于一身,显现于人,并彰显于世,让仁具有了在普遍、广阔的天地间行走的外衣。同时,各种德性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以统一的人格形态存在,是人整体精神的体现。这可以说是孔子构建的德性世界,也是其开创的儒学世界的特色之一。

三、仁,德行实践


  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努力实践就接近仁了。仁由心发的性情,显现为各种相对稳定的德性,还必须落实于当下生活、实践行动中,将内在的德性化为具体的德行。德性统摄、制约着人的行为处事的德行。德行作为主体的实践行为并不是脱离规范的,而是通过对规范的自觉认同,在道德生活的实践方式中体证自身的德性。德行是主体体证德性的最实在处,是个体的具体行为,也是仁的最终实现和显化。

  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对樊迟问仁的回答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难事做在人前面,获益退居人后面,可说是实现仁了。对“先难而后获”,钱穆认为:“樊迟本章所问,或正值将出仕,故孔子以居位临民之事答之。”钱穆这一判断是从其前一句“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得出。“民”是相对为政者来说,“务民之义”,当以民意为先。故“先难而后获”可说是为政之法。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推广开来,“先难而后获”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具有更为广泛、适用的涵义。可以说,“先难而后获”是高尚的德行,是仁在行为中的自觉行为方式和途径。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先难而后获”的观点。如在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时,孔子答曰:“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这一回答与“先难而后获”异曲同工,即先做当为之事,后计功与得,其德会日益增加、显化。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论语·子路》)孔子教学生如此行仁,他自身更是“先难而后获”的楷模。这可以从孔子兴办私学和周游列国来看。
  孔子所处的时代,学术在官,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权力入官学习,广大百姓根本没有接触文化知识的机会。孔子首先开办私学,收徒教学,将自身知识传授众人,可谓是“先难”。孔子收徒的条件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办学不是为了谋利,这是“后获”。孔子弟子三千,“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没有想过成为“圣与仁”,只是本着自己的心去做。这就是孔子孜孜不倦的德行,是孔子仁爱的具体实施。
  颠簸流离的列国周游可谓困难重重。“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家语·在厄》),孔子却不畏艰难,“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这是因为孔子坚信:“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自己所行道是正确的道,树立的德是正义的德,虽为天下所不能暂时容下,但仍要先行之。正如颜回所言“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孔子家语·在厄》)这是心怀天下苍生的“先难”之德行,是仁之广大处。孔子将生死置之身外,所向往的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使天下“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有,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正是对天下众生的仁爱和高尚的德性,推动孔子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伟大德行。
  孔子希望学生们也能有如此气象和德行,故常加以引导。“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孔子赞美禹对于民事尽力为之,“先难”,而个人饮食、衣着、宫室都很简朴,“后获”。看到冉有作为季氏宰,为季氏聚敛财富,孔子对弟子们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于冉有谋求私利的不义之举,大加批判,甚至不惜将其逐出师门。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有共同的动力之源,即“先难而后获”的行仁之德行。
  “先难而后获”,是孔子针对樊迟提出的具体德行之一。实际上,不同德性可以延伸出许多相应的德行,通过这些德行来加以显现和实践德性。境遇不同,德行就不同。所以,德行是千变万化、随机而变、不可胜數的无数行为和规范。如对父母的爱生于心,继而显化为孝的德性,然后孝会体现为各种德行,像“无违”“事父母几谏”“能养”“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具体的行为,体现在与父母相处的方方面面。如仁外在显现的礼,在祭祀时要求“思敬”,丧葬时要“思哀”,于乡党时“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礼这一德性表现为种种不同的德行。言行举止的点滴之中都是对于礼的遵循,是对于仁的体现。其他德性,如悌、忠、信、义、廉等,都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众多的德行来实现和强化,以形成切实的道德世界。
  “仁者,人也”(《中庸》),仁是人所特有的美德和特质。仁由本心性情产生的仁爱,体现为孝、悌、忠、信、敬等众多的美好德性,由内而外,由微而显,再演变和呈现为无数具体的德行,是知当然与行当然的统一,逐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数具体、广泛而又琐碎的德行在主体德性的指引下外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知与行不断获得统一,德性与德行有机统一。可以说,仁是人内外的合一,是知行的合一,贯穿在性情、德性、德行的整个过程中,是全然的道德整体之主线。在这个由精神到行为,由个人到群体层层扩展、庞大的复杂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是“仁”。这个整体几乎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每个人的一举一动,成为社会的面貌。
  最终,孔子“仁”的体系由内在世界的仁爱平和展现到外在和谐有序、公平正义的大同社会中,使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杨国荣在《道德系统中的德性》一文中所说:“在‘仁’的规范下,通过‘为仁’的道德实践遂逐渐形成内在的德性,又以‘仁’的德性为根据而展开为善去恶的道德工夫,在实践的过程中,作为规范的‘仁’与作为德目的‘仁’融合为一。”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认为仁不远于人,要从内心去探寻、建立,有了内在之仁,在学、在不断地修养体悟中自然会生发出高尚的德性,显现为美好的德行。仁在己成德,在世为道,是自身的信念,更是自觉的行动。
其他文献
一、科技经济的概念与新型经济增长原理rn科技经济是指依靠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新的发展理念.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基本形式,或者说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团结一心,与时俱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党和国家
期刊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孕期护理干预对改善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3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66例/组),在孕
摘要:物理实验课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实验课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随着普及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实验课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看到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一些解决方法,使实验课教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实验教学问题不重视对策  实验是物理知识的源泉,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部门针对教育现状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中等职业学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这为很多初中辍学的青少年提供了另一条学习的途
目的:为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其远侧端特异性表达的65KD蛋白对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2周的动物模型,自然凝胶系统电泳分析损伤后神经远侧端中的蛋白组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件艺术品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最后的工作是否恰当。”因此,他认为,对于写作而言,“结尾比开头重要得多”。结尾是记叙文的最后一道“下序”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后脑水肿规律和大鼠行为学改变,以指导临床脱水降颅压药物的应用。方法:参照Langa等方法制成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于术后6h、24
目的:探讨CT强化值及形态学表现在不典型T4a期胃癌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CT表现为浆膜表面光滑的胃癌T3和T4a期术后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盲法的
中国绘画历史悠远,山水画自魏晋南北朝创立以来,逐渐的成为中国画的主流,“线”就是中国画中最基本,最具概括性的,最简单的一种艺术语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其在山水画中越来越具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