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第一楼”的前世今生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封“第一楼”始建于1922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特级酒家、中华餐饮名店。该店以经营“第一楼”小笼包子和什锦包子宴而驰名中外。“第一楼”小笼包子原名“灌汤包子”,俗称汤包。包子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市场上已有售卖,是当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 的名品,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20世纪30年代,“第一楼”名厨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且连笼上桌,始称“小笼灌汤包子”。
  开封“第一楼”的由来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扫光,满口香。”没想到吃个包子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正宗的开封小笼包不但好吃,而且精致,堪称“天下名包”!事实也正如此,1989年,全国53家各类包子展开角逐,结果开封“第一楼”小笼包赢得商业部的“金鼎奖”;1990年,全国27个大中城市100多家名店在杭州西子湖畔比色竞香,开封小笼包再次赢得了“天下第一包”的赞誉。
  北宋时,开封饮食文化盛极一时。据记载,经开封府允许,傍晚时分,生猪贩子从南熏门赶猪进城,常有上万头生猪浩浩荡荡而来,只有数十人赶着秩序却不乱,场面极为壮观。各地奇珍异味也从四面八方拥进开封,分流到上万家饭店,所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就在酒店业竞争激烈的开封,有一家大酒店以包子为招牌名满京城——“王楼山洞梅花包子”,这种包子如何制作,口味如何,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只知道当时被人誉为“在京第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封小老板黄继善制作出美味的包子后,自然有人联想到“王楼”的“梅花包子”,“第一楼”的名号由此而来,尽管这个小饭店当时不过是座破旧的两层小楼。
  “养老协议”成就“第一楼”
  “第一楼”确实“牛”,这家“国家特级酒店”2001年跻身中国餐饮业500强,年营业额2000多万元,还在全国各地开设了60多家连锁店。但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楼”这块金字招牌是一位到开封讨生活的农村少年赤手空拳创建的。
  1907年,15岁的滑县少年黄继善来到河南省府开封。这位少年来开封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是为了能吃上几顿饱饭。经亲戚介绍,黄继善到一家饭馆当上了学徒。那时候,长垣、封丘、滑县、兰考等地到开封饭馆干活的人很多,他们不图挣多少钱,只图在饭馆干活饿不死人,过年回家能有钱买身好衣服。一来二去的,这些比较偏僻贫穷的地方出了众多的名厨。
  餐饮业号称“勤行”,是个十分辛苦的行当。黄继善勤恳老实,苦学手艺,十年后,他攒了些钱,在北书店街开了家黄记小饭馆,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地。生活好了,人也胖了。他人缘好,大家都叫他“黄胖子”。
  随后的30多年,开封经济时盛时衰,艰难前行。如果黄继善没有遇到一位叫周孝德的古稀老人,他可能会像无数的开封小老板一样历尽人生沉浮,最终淹没在人海之中。
  1922年的一天,30岁的黄继善端着一盘包子发了愣:人家这包子咋恁好吃!做这包子的,就是周孝德。周是南京人,大半辈子在北方讨生活,曾是开封“中华饭庄”的厨师。当时年近七旬已是风烛残年的周孝德,孤身一人,卖包子为生。一直想物色个可靠的年轻人,传授自己的手艺,让他给自己养老送终。他看出来黄继善是个厚道人,就说明了心意。黄继善大喜过望,两人当即达成“协议”,周传授手艺,黄继善为他“生养死葬”。
  随后,两人先后关了自己的小店,在山货店街觅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山货店街南面是相国寺,北面是山陕甘会馆,也算是当时开封的黄金地段,他们租下了吴姓大公馆的三间过车门和第一进院落,在院子里搭棚待客。虽然条件简陋,却因周孝德手艺好,黄继善经营有方,生意很快火了起来。
  80多年过去了,当时人大多飘零尘世了,所幸开封市的孙润田、吴凯等先生前些年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让我们能大致了解一些“第一楼”的历史。从小店一开张,黄继善就坚守两条:一是薄利多销,一个包子只卖4文钱;二是保证质量,肉馅用新鲜的,油用新香油,面用头等粉。否则,哪怕关门不卖,也决不以次充好。由于这两条原则,那时小店就经常有人排队等候。小店的对面,是开封第一大菜馆“又一村”(现“又一新”前身),那里的客人常派人过来买包子,因此小店的名气越传越大,生意越来越好。那时厨师和学徒都没有工资,顾客时兴给“小费”,学徒收了小费放进一个罐子里,晚上下班时倒出来分账,十几个人都有份。生意最火的时候,一个人每天能分上千文。
  生意做出了名堂,黄继善就想给小店起个响亮的名字。房东吴仲琳是晚清拔贡,满腹的才学,黄继善就上门求他给起个名儿。吴仲琳联想到了北宋被誉为“在京第一”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便起名“第一点心馆”。那时候,“点心”就是“小吃”的意思。
  开封有个老规矩,死刑犯行刑前游街时,犯人想吃啥吃啥,只要提出来,刽子手就得屁颠屁颠地跑去拿,而店主必须免费让他们吃个够,这大概就是传统的“黄泉路上人为大”的观念。开封民间传说,当时的“第一楼”没少被“宰”,1928年,冯玉祥督军河南,治军严明,一次砍了24个祸害百姓的手下。这帮不愿做饿死鬼的丘八竟然都要吃“第一点心馆”的包子,忙坏了店里的大小伙计,不过消息传开,也算是给黄继善做了一次极具震撼性的广告。
  1933年秋,河南省建设厅厅长、著名的“千唐志斋”的主人张钫将吴家的房产买去,开设崇记商号。这时周孝德已经故去,小有积蓄的黄继善在山货店街南口买下一座二层小楼,将“第一点心馆”改名为“第一楼点心馆”,生意依然红火。
  小笼包在萧条中“出笼”
  学会了周孝德的全套手艺,在十来年的实践中,黄继善的厨师天分逐渐显露出来。对包子的面和馅,他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选料更讲究,手艺更精细。肉只用上好的猪后腿,七分瘦三分肥,以当年的小磨香油、上好的酱油、料酒等调味;不拌馅而是打馅,用手边拌边不停拍打,直到把馅打得扯长丝而不断。原来用面是1/3的发面和2/3的死面,黄继善改为全用死面,使皮更薄,且不掉底。和面工艺要求十分严格,要经过搓、摔、拉、拽,三次贴水、三次贴面的“三软三硬”的过程,使面光滑筋柔。每两面团制作成5个面皮,每个包子捏出18~21个褶纹。蒸熟后不破口不掉底不跑汤,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当时开封人赞誉为“提起一绺丝,放下一薄团,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   那些年,黄继善的日子比较舒心如意,开封人的生活也相对安稳。1927年,冯玉祥将军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河南省主席,省政府设在开封。早在1922年,冯玉祥短暂主持河南政务时,颁布了《治豫大纲》,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惩办贪官、提倡节俭、禁绝封建陋习、兴办学校等,但可惜为时太短。第二次治理河南,冯玉祥在开封大刀阔斧从严治军,惩治贪官污吏,禁止妇女缠足、戒毒禁赌、禁嫖禁娼、重视教育、兴修水利,社会风尚为之大变。
  这个时期开封人文荟萃,河南大学名师辈出,而后来扬名全国的苏金伞、姚雪垠、杨靖宇等人,都先后活跃在开封的大街小巷。
  实际上,1927—1936年的这十年被国民党称为“黄金的十年”。虽然这个所谓的“黄金十年”有很大水分,但当时中国确实出现了比较好的势头。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中原大战结束和东北易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在西方大萧条的情况下,经济仍然取得了很大发展,工、农业产值均在1936年达到最高峰。
  但日本野蛮的炮声打破了黄继善安稳的生活。1938—1945年开封沦陷期间,市场萧条,百业凋敝。历史资料显示,1933年开封饭庄、饭铺、小吃铺达到851家,1936年发展到1528家。被日军占领后,餐饮业急剧萧条,最衰落时只剩下16家。“第一楼点心馆”虽然勉强支撑,但已元气大伤。这期间,黄继善家门迭遭不幸,他的4个儿子相继夭亡,只剩下小女儿与他们夫妇二人相依为命……即便在这样艰难困顿、心情悲苦的情况下,黄继善仍坚守自己的原则,从选料到加工,决不降低质量,保住了“第一楼”这块招牌。
  1945年生意格外萧条,为了勉力支撑,黄继善又匠心独运,将原来大笼蒸制、装盘上桌的包子,改为小笼蒸制,每笼15个,随要随蒸,直接上桌。这样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开封灌汤小笼包至此正式问世。那时黄继善不用笼布,夏天铺荷叶,蒸出的包子带有一股清香;冬天没有荷叶,就铺松针衬笼,叫做松针小笼包子,更衬得包子小巧玲珑,洁白光润,清素雅洁,且有特殊的香气,增人食欲,很快得到食客的认可。
  黄继善一生勤勉,几乎将毕生精力倾注到包子上,终于在中国最为动荡的岁月做出了最为精美的灌汤小笼包,并凭着全身的厚道老实劲儿,将“第一楼”灌汤小笼包做成了名牌。但可惜他心强命不强,后来又历经坎坷,过上了一段幸福平静的生活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定为资本家和反动技术权威。1971年,他去世的时候,家徒四壁,竟无以为葬。他的徒弟朱彦字等人出面各处筹借,才买来一口棺材,草草掩埋了事。“第一楼”的大富大贵都是后来的事,跟他毫无关联了。
其他文献
治理水污染,在瑞士苏黎世是有传统的——1860年,苏黎世人就从巴黎取经,建成了第一个污水处理厂。  在上海世博会上,瑞士的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三城将联合展示他们在水处理和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诠释“改善水质,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参观者可以看到,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如何净化城市里的每一滴水的。他们希望,能够与长江沿岸的上百个城市达成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以自己的经验帮助中国的城市进行水净化。  “
期刊
1961年4月10日,习仲勋带领中央工作组一行12人到河南长葛蹲点调研。到长葛的第二天,习仲勋就要到监狱去看望那里在押的因说真话而被划为右派的同志,有太平村的冯海成、岗刘村的刘毛、坡岳村的岳洪瑞等150多人。当时刘毛已冤死在狱中,冯海成也被内定为死刑。习仲勋为冯海成及时平反并将其与其他同志一起释放,冯海成当晚就回了家,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眠。4月14日,当知道那位解救他的干部是习仲勋副总理后,他急忙赶
期刊
“在农村,病人是怎么痛苦的,看病是怎么难的,我最清楚!”  ——马文芳  在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刘庄村,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马文芳。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这个名字背后的女人点头称赞。提起马文芳,这里的每个人,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都能讲出很多有关他的故事,那些令人动容的感人事迹不仅在十里八乡广为传颂,就连在河南、在全国都曾掀起学习高潮。为什么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身上有那么多感人事迹?为什么在全国
期刊
剪纸,由劳动人民发明的手工艺术活动遍及全国。不同的地区受各自地域文化的影响,审美情趣和感情表达方式就不甚相同。我国南方的剪纸,具有精雕细刻、玲珑剔透的特点。北方的剪纸,大多粗犷豪放、质朴夸张。而河南的剪纸,明显带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构图简洁、厚重凝炼、内涵丰富、黑白对比反差大。在河南各地,都有用剪纸美化生活、装饰房屋的习惯,自然各地都有妙手生花的剪纸高手。然而最集中、最普遍、最典型的要数豫西灵宝、卢
期刊
备受期待的4G牌照,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式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标志着中国4G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  早在4G牌照发放之前,三大运营商就已在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但此次,工信部称,考虑到LTE技术发展和产业成熟度等多种因素,只向三家运营商颁发了TD-LTE牌照,至于LTE-FDD牌照,则要等到“条件成熟后发
期刊
他立志成为一名“人道主义的行动者”,将筹集到的善款用来给尘肺病农民洗肺,延长他们的生存期。截至2013年12月,他发起的“大爱清尘”基金累计筹款超过1143万元,累计救治患者915人。  王克勤知晓尘肺病,源于1990年代中期的一次采访。当时还是《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的他去采访一起乡村煤矿的产权纠纷,结识了负责挖煤的副矿长,副矿长常咳嗽,喘不上气,王才知道他接触粉尘得了尘肺病。没几年,矿上来电,副矿
期刊
第一次见到夏风,是在一个咖啡馆里,迎面走来一位谦谦学者,听说他已过不惑之年,谁知一见之下,他一身的学院气质,让我顿感时光原来如此顾恋他。他还是一副学生模样,腼腆的性格,儒雅的谈吐。说起文学和写作,这位在政法系统工作多年的人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恍然间,我忘却了他身上法律从业者的符号,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资深作家、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本想让他谈谈《头牌》这部书创作过程中的故事,聊聊多年
期刊
百年前,南极探险先驱斯科特在丧生极地前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说:“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如果你能理解斯科特的大无畏,也就能理解“雪龙”号的冒险救援。雪龙号是中国唯一能够在极地破冰航行的船只,破冰能力属最低级。为尽快救援俄罗斯科考船,“雪龙”号选择了一条陌生的海路,进入更加陌生的海域,展开了一次置自己于险地的任务。  May Day!北京时间(
期刊
大学时期的贾冉  2007年,Ready.Pac.在鲜切水果领域创造了7亿美金的“销售神话”,成为一个标杆。同样是做鲜切水果生意的贾冉,从这个数字背后看到了一个百亿级的大市场,Ready.Pac的成功仅仅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虽然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有着种种差异,贾冉仍然觉得这将是一个大生意,从2010年创业至今,他累积了大量的数据和经验,并始终相信,在整个大市场上,应该是有多个玩家并存的,“远远不
期刊
2008年6月24日,“中国速度史”上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  那天有雨,乌云密布,但耀眼的“闪电”不在空中而在地上,那就是中国铁路最新的“形象大使”——造型优美时尚的乳白色“和谐号”动车组。司机李东晓身着笔挺制服,口袋里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CRH3型动车组第0001号驾驶证》,号称中国高铁的“一号司机”。他手握操纵杆,稳稳上推,列车速度渐渐加快,城镇绿野飞速向后掠过。铁道部的负责同志屏息注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