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呼唤探究性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ny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就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纵观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日益被大家所重视与实践应用,但探究性学习举步维艰。究其原因,除了探究学习的组织与引导有一定的难度外,还有许多老师误解探究性学习为科学研究,认为探究是科学研究领域的事情,致使探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缺席。
  其实探究性学习,并非要求学生搞科学研究,而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语文阅读进行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一是顺应时代的需要与呼唤,因为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学研究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所以时代需要科研能力,呼唤探究精神。从这一角度来说,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探究方式,提高探究能力,培养探究精神。二是满足语文阅读学习自身规律的需要与呼唤,因为语文阅读只有通过深入的探究性学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力,才能达到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阅读鉴赏目标。所以从语文阅读自身角度来讲,开展探究性学习,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与层次。
  那么怎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呢?笔者深知这一探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深感从以下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中的探究性学习,效果非常顯著。
  一、开展遣词造句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
  词句是文章组成的最小单位,所以要鉴赏文章,就要从遣词造句方法的探究起,这既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最基础的语言品味起,又可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所以每课的探究性学习我总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遣词造句方面探究起,并且作为中后等生参与探究的基本要求,使中后进生能享受到参与探究活动的成功喜悦。如学习《回延安》一课时,后进生在交流中提出,本课大量运用了叠字表达作者的情感。尽管该学生说话有些结结巴巴,但得到了我充分的肯定,从而引起了全班同学对这课叠字运用的探究兴趣。我说这位同学很有品味能力,本课确实在叠字运用上很有特色。叠字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字,但一经叠用,它的含义就丰富了,就更能准确、深切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读起来还有独特的韵律美,别有韵味。本课作者在叠字后表现方法上非常丰富和富于变化,你们能说出有哪些表现方法吗?又从中分别体现了什么情感?大家兴趣盎然,立即自由组合讨论开了,并很快相继地举起了手:“有表情态的:如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红旗‘飘飘’以景抒情,传达出临近故乡时看见相迎的亲人的轻松、喜悦、亲切。‘团团’……”“有表颜色的……传达出儿女对母亲的依赖和热爱之情,也说明孩子们的机灵与可爱……”“有表数量的……”
  二、开展布局谋篇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的结构评价能力
  每篇文章总需要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将由词句组成的段落组合起来,这是学生必须了解,也是必须学习的基本方法或技巧。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基本组合形式,同一种文体因为不同的篇目或不同的作者而呈现出不同的组合特色。因而,引导学生开展布局谋篇方法的探究,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章结构的评价能力,而且对优化学生结构文章的技能有着巨大的引导作用。所以我把开展布局谋篇方法的探究作为所有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如《背影》一课,通过探讨,学生体会到了作者以“背影”为线索,巧妙地将各部分材料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还反复照应了标题。
  三、开展表达主题方法的探究,提高学生的意蕴赏析能力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主题思想,这种主题思想也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表现的:或寄情山水,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蕴涵于记叙的事物之中……这些表现主题的方法尽管各异,但将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情感蕴涵在文章的情境之中是相同的。因此,要体会文章的主旨与作者的情感,就必须通过开展表达主题方法的探究来提高学生的意蕴赏析能力。为此,我总是将文章意蕴赏析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文章的赏析过程中。如《木兰诗》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形象,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人物形象的呢?有学生提出了采用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我认为该学生一语中的,有探究价值。于是我要求学生开展这一表现主题手法的探究,学生通过讨论,认为衬托的手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通过虫声唧唧与木兰叹息等情境的衬托描写,表现她的勤劳与孝敬父母等优良品质;二是通过爷娘呼唤与水溅马鸣等语言的衬托描写,反映了木兰决心替父从军、保卫国家而义无反顾的坚强性格;三是通过将军战死与壮士归来等情况的衬托描写,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木兰的机智勇敢;四是通过可汗赏赐予木兰还乡等情节的衬托描写,表现了木兰不求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质。
  四、开展表现手法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文章的表现方法,有记叙、有抒情、有议论、有描写,还有说明。不同的文体,需要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如说明文主要采取说明的方法,写景的文章可通过描写、抒情等表现手段,记叙文则可以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包括各种修辞手法等,而同一种表现方法里面又包含了多种……所以开展表现手法方法的探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各种文体综合运用表现手法的能力。因而我又把表现手法的探究作为学生必须探究的第四方面,在教学进程中适时开展鉴赏活动。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通过分别鉴赏,学生深深体会到作者反复通过这样的叙事中抒情,表达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感。再如鲁迅的《故乡》结尾,学生体会到,作者通过记叙后的议论,将抽象的“希望”比作形象可感的“路”,这样的生发议论,形象生动,含蕴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笔者主要是从阅读鉴赏最基本的途径与方法探讨探究性学习的,其实阅读中的探究性途径与方法还有很多,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鉴赏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所以历年来我所教的学生在各级听说读写比赛中都捷报不断,平时及语文中考成绩均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还为未来研究人才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有关“现场总线”的最新信息应国际现场总线基金会FF(FieldbusFoundation)中国成员冶金部自动化研究院(ARIM)邀请,FF亚洲分会技术促进部主席,富士电机的中岛千寻先生于1996年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期间在京举办了两期
巧心经营出精品──《中国的水》版面评析冯奎今年3月22日是第四个“世界水日”,鉴于我国对水问题的高度重视,联合国今年纪念“世界水日”的中心活动也在我国举办。为了进一步唤起
摘 要: 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学中加深学生理解和体验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课堂体验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就是指人生的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呢?  一、情景
在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我们问出一个个为什么,让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未知的领域。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笼统地说是指一个人提出怀疑、反思、批评的思维方式。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实际问题或现有理论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人类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
摘 要: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改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模式正在转变,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学生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理解和领悟新课改的教学结构与教学目标,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制定更为科学的课程计划和教学目标,使得课改的任务能够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教育中来。  关键词: 新课改环境 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实现语文课堂教
中国黄河电视台自1991年7月成立以来,四年迈了四大步。在美国的播出节目时间从最初的每周一小时增加到了目前的每天5小时。它以投资少、覆盖广、落地好与进入主流社会的优势
课外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外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刘勰曾经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这足以启示我们:学生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日积月累,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可是当前的图书市场比较混乱,那些庸俗低级的书刊对中学生的影响是不容轻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备课、上课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形式,代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笔者在此就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如何备课谈谈看法。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把教师备课狭义地理解为写教案,即备课就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而这样的备课往往是以教师的阅读感受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把教师自己的阅读感受设置为教学目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
人类离不开阅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有了阅读。那时人们读日月星辰,读沧海桑田,读动物世界,读人生旅程,甚至可以说,文字的产生与这种阅读直接有关。阅读与一般的“看”的区别在于:它是用心的,它是心灵的经历与体验。阅读不止在于掌握语言文字,它对人的生活质量及个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忽视。  不少教师在阅读课上偏重知识的传输,理解过程中大多注重讲解,却没有把语文最重要的阅读的方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