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研究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教学大纲是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本文选取美国阿克伦大学的13门课程大纲,通过比较它们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异同,旨在多维度地了解其大纲的个性化特点及功能,有助于树立我国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制定出既能体现自己教学理念,又能使学生受益的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词:课程教学大纲;个性化;合同
  课程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中美高校教学管理中,课程教学大纲都被认为是专门针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措施, 虽然在具体的实施细则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方华明以教育学课程为例,比较了两国教育学专业的课程目标,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美国的专业课程目标详细而具体,更易于操作[1]。贾陆依以外语课程为例,就中美师生关系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在课程大纲设计这一环节,师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较为严格的上下级关系[2]。冯源则在介绍国外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大学课程教学计划制度[3]。
  目前国内文献研究大多针对两国高校某一门或某一类课程的比较,对美国高校各类课程教学大纲缺乏多样化的介绍和个性化的认识,实证性研究比较缺乏。本文通过分析所收集的13份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大纲,旨在多维度地了解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特点及功能,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高校教育事业。
  一、课程教学大纲的采集及来源
  在美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是学生与教师就课程预期及政策达成的合同(a contract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professor regarding course expectations and policies)【4】。笔者在美国阿克伦大学访学期间,选听了英语系的一些课程,共收集了各类大纲共计13份,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4门,包括写作中的研究方法、写作理论与实践、语境语言学、外语教学法;本科生课程8门,包括美国文学、黑人英语、金融学导论、环境科学、地质学导论、地质学实验、高分子工程、绿色高分子科学、伦理学导论。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比较
  大纲收集后,随即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课程大纲内容相对灵活,往往随着任课教师的不同而不同。通过对这13门大纲的基本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基本信息、教材和考核细则,这三个部分在所收集的13份大纲中都有,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它们在大纲中的核心地位。其他内容的选择则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其中包含教学日历的有10份,占总数的77%,教学目的的有6份,占总数的46%、其他说明的有6份,占总数的46%,课程概述的有5份,占38%,参考书的有2份,占15%,课程开设的意义有1份,占7%,高分子特征说明有1份,占7%。
  大纲形式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在其内容的组成部分,而且就相同的部分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以“考核细则”为例,各门课程的考评内容比较丰富,构成及类型同中有异。有的课程考核项目多达8个部分,如“外语教学法”;有的则只有2个部分构成,如“高分子工程”。在成绩考核构成中,由8个部分组成的课程有1门课,占总数的7%;由5个部分组成的有3门课程,占23%;由4个部分构成有6门课程,占46%;由3个部分组成的有2门课程,占15%;由2个部分构成有1门课,占7%。在考评项目的具体构成类型上,把期中、期末等综合性考试作为其中一项考评内容的,共10门,占77%;把课堂参与列入其中的,共8门,占62%。其他部分根据各课程的共享度,依次为:作业或练习、口头或书面报告,各有5门,各占38%;研究论文或课题、出勤、周测验或大测验,各有4门,各占31%;随堂测验,共3门,占23%。其他类型如IRB网上提交、文献回顾、教学实践、教案编写、教学观摩、学术刊物阅读、案例研究、职业模拟只有1门课程把其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各占总数的7%。
  三、课程大纲的特点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课程大纲的内容,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大纲应该包括什么,取决于该课的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大纲是教师自己教学思想的体现,其教学理念和思想会直接或间接地贯穿在课堂和大纲设计中。例如,“高分子工程”大纲包括了5方面的内容,除了常见的基本信息、教材、教学内容和考核细则及说明外,还用长达14页的篇幅对分子和高分子的结构和特征进行了说明。这一独特的内容设计,体现了这些分子结构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考核细则”虽然是每门大纲的共享部分,但一门课考什么、怎么考、各类项目的考核比例应占多少,也取决于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特点及教学目的的解读和理解。例如,“写作中的研究方法”是英语系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了解写作中最常见的质性研究方法,掌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具体要求是,学生深入某一写作课堂,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收集实际数据,最终提交学术规范的研究报告。基于此,该课程设定了成绩考核的5个部分。第一,IRB表网上提交(10%)。在美国,如果研究者要展开人文课题调查,则需要首先向学校研究机构董事会(IRB)网上提出申请,该机构对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外进行的人文课题的调查实施监督和审查。未经许可,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人文调查。第二,预习检查(15%)。课前预习的作用不言自明。因此该课程设计了这一环节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其检查的形式主要通过课堂参与。第三,两次口头报告(20%)。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写作中的质性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深入写作课堂,使用某种研究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学期内每位同学各有两次汇报。一次是汇报所选课题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另一次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研究更趋完美。第四,文献回顾(20%)。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研究的课题,要收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在文献收集中,不要求穷尽文献,但要把该问题的相关理论从正反方面加以论述。第五,研究论文(35%):大纲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要遵循教材中提供的研究过程以及课堂中增补的方法,并指出论文必须包括的部分: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结果、结果分析、未来的启示。   可以看出,“写作中的研究方法”大纲每个环节的设置,其目的非常清晰,即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帮助其真正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动态,掌握常见的研究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检测研究课题的动态,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共做2次口头报告,通过讲述,教师不仅及时了解了论文的进展情况,避免了学生临时抱佛脚、拼凑应付的弊端;还可以随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与反馈。
  大纲中“其他”部分,其内容更是因师而异。在收集的大纲中,有6门课程列出了这个部分,但重点各不相同。例如,“美国文学”课,此部分的着墨较多。首先是对课堂纪律的强调。要求学生课堂语言要文明、行为要规范;不得带孩子及宠物入室;上课严禁使用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除非在等待心脏移植手术通知),如发现上课发短信一次,按缺勤一次处理;就上课的内容指出,该课程可能会涉及一些性、暴力、宗教、种族、政治等方面的敏感话题,也可能会涉及一些粗暴的语言,如果学生不能忍受,请慎重选择该课程;最后,大纲还提醒学生经常关注邮箱,如有课程变化,教师会在邮箱及时通知。在“环境科学”课中,大纲对学生退课的两个截止时间做出了特别提醒。在美国,学生选课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试听期。如果学生不喜欢任课老师,或者跟不上,可以在试听期内退课,但是试听期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退课,学生成绩单上不会留有任何记录,但到第二阶段退课,成绩单上有个w(withdrawal的缩写),即标明选过这门课,但退掉了。在“金融学导论”中,大纲中“其他”部分提供了学校学习服务中心的地点和办公电话,提醒学生如果学习方面出现障碍,可以寻求中心的帮助,该中心会提供学习技能、测试技能、时间管理、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四、课程大纲的功能分析
  虽然这些课程大纲的内容形式各异,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共同点。
  1. 课程大纲是师生之间的一份教学合同
  在美国,课程大纲的直接受众是学生,大纲要采取什么形式和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约定。这份师生之间签署的教学合同,在首次上课时就会保证人手一份。大家都应该按“合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按“合同”逐条做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达到了“合同”要求,就能获
  得该课程的学分。
  作为一份合同,首先应该明确合同的主体——教师。大纲中“基本信息”一栏就是对教师身份的确定。这个部分,不仅提供了课程编号、开课时间及学分数等相关课程信息,更重要的是,把任课教师的姓名、学历、办公地点、电子邮箱、办公电话和办公时间等信息也展现给了合同的客体——学生,便于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
  作为一份合同,它还规定了合同期内(即学期内)甲乙双方应尽义务和责任。对学生而言,明白了课程的目的和教师的要求,首先决定是否要选课。一旦选课,他们就会按照合同的要求,适时规划课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对照检查他们的行为。通过大纲中“教学日历”一栏,学生事先知道某日的教学内容是什么,上课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各类作业的截止日期等;通过成绩“考核细则”,学生明白了考评的类型,以及出现某种违纪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如缺勤、上课使用手机、晚交或不交作业、缺考、考试或作业作弊、抄袭等。
  对教师而言,制定这样一份师生双方角色和责任的约定书,大大降低了学生因成绩不满带来的纠纷。事实上,一份规定明确、实施一贯的大纲,可以免除对教师的指责。1992年,美国肯塔基大学一名医学院学生因成绩不佳被学校开除。该生不满,将“外科实习课”的任课教师和学院院长告上法庭,结果败诉。法庭采信的理由是任课教师成绩评定的标准,完全符合课程大纲中的规定。当然,大纲制定之后,教师如果没有严格执行,也会成为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手段。同年,在威斯康星奥史考史大学,一名英语系学生因“挂科”,将“当代美国文学”的任课教师状告至学校相关部门。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定教师考评项目超出了大纲规定的内容,要求教师提分并致信道歉。学校在多次说服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对老师做出了降级降薪处理。任课教师虽最终上诉到了地方法院,但法庭还是维持了学校的决定。
  2. 课程大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
  一份细则详尽的课程大纲,不仅可以约束师生双方的行为,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课内学习,合理地帮助学生规划课余时间,并高质量地完成课程作业[5]。“写作理论与实践”的考核由四个部分组成。以口头报告的考核内容为例,大纲首先规定了每位同学口头报告的次数(2次);然后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了要求,即报告人应在30分钟之内对预习的阅读材料进行总结,之后引导课堂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阅读的材料展开;第三,要求报告人把报告内容打印出来,并分发给每位同学,人手一份;第四,提出了教师的评分标准,即基于报告人所提问题的质量与完成作业的能力。可以想象,当学生拿到这样一份书面大纲时,对自己的课内课外的应有表现有了明确的目标,避免了教师口头布置作业可能带来的种种误解,有助于学生高效地、明白无误地完成作业。
  一份内容详细的大纲,还可以帮助学生弥补因缺课而耽误的功课。我们知道,大纲中“教学日历”部分,规定了每节课所讲的内容、要求预习的章节、各项作业的内容和提交的时间、各类考试的范围和时间、节假日以及老师外出停课的时间。这样,学生即使因故不能上课,也会依据教学日历自学空缺内容,并有的放矢地预习新课,不会因缺课而出现知识的断层或学习吃力现象。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随着认知科学、建构主义等理论对高等教育影响的深入以及科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广泛作用,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课内教学。因此,课程大纲会对拓展课外知识的渠道进行有效说明,例如,“金融学导论”,提供了与之相关的课外读物,如Wall Street Journal,Barron’s和Beacon Journal business section;“地质学实验”提供了地质资源
  中心拥有的设备和资源,旨在培养学生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大纲以学生为中心,对培养如何成为高效的学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分析表明,在美国课程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任课教师是大纲制定的主体。大纲是教师自己教学思想的体现。大纲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取决于该课的特点以及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在美国高校,没有完全一样的大纲,即使是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担任,任课教师有自己选择教材和制定自己的课程大纲的权利。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利事先了解教师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服务菜单(即课程大纲)决定是否愿意接受其服务,并对教师的服务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可见,如何能够以学生为本、制定出个性化的服务菜单,同时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服务承诺是教师在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以及实施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的国情虽然不同,但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真正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确立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中教师与学生的合同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方华明. 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85-93.
  [2] 贾陆依. 中美高校外语专业师生定位关系比较研究[J]. 外语界, 2003(4):27-39.
  [3] 冯源. 采用 Syllabus概念, 建立课程教学计划制度[J]. 大学教育科学, 2006 (5):50-53.
  [4] 祝吉芳. 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与执行——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276-277.
  [5] Matejka K. & Kurke L. B. Designing a Great Syllabus [J]. College Teaching, 1994 (3):115-117.
  [责任编辑:周 杨]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力学类课程的特点以及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在力学课程中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了探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相关课程的结合以及课内外的结合,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力学;探究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产生了多种教学模式[1]。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和
期刊
摘 要:统筹城乡教育,逐步缩小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关键是配置好城乡师资资源,重点建设好农村教师队伍。地方高师院校在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中,通过构建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教师教育联盟,实施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在职教师置换培训、校际交流的同步改革,并与校内相关改革措施相互配套,建立协同育人合力的长效机制,是深化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创新范式
期刊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背景下,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使法学院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然而,学生的质量并没有与学生的数量取得相对应的同步提升。相反,出现了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意识不强、实践能力不高等问题,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率持续低下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面对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和社会舆论的普遍关切,我国的法
期刊
摘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围绕“立德树人”任务,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在新时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北京工业大学统一思想,践行全员育人,形成合力,把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关键词: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学生发展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学校育人事业取得新成效  1. 坚持和
期刊
摘 要:当前,一些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授课水平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认为,正确、严谨地掌握基本概念是青年教师提升自身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青年教师;基础物理教学;基本概念  为了鼓励青年教师投身基础物理教学、交流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
期刊
摘 要:针对我国当前本科生创新力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着手,探讨了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机制,通过立体化途径构建创新力培养体系,探索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  关键词:优势资源;创新力;培养体系;应用化学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整体看来,尽管在全球创新力排名中中国进步最快,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不够清晰,举措
期刊
摘 要:以生物学、药学、医学、化学、工程学等优势交叉学科资源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生物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而构建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培养具备较强的创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双领域服务 三业对接”转型发展探索为例,深入分析了卫生类高职院校办学战略转型的背景,并探讨办学定位的确立及其实现的路径,为同类院校探索特色办学之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领域服务 三业对接”;办学定位;战略选择  随着民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及计划生育后时代出现的家庭照护问题,老年照护、康复保健、健康管理、营养指导等现代健康服务产业逐渐
期刊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落实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入新的阶段,2014年5月12—13日,第六次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7个地区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2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围绕“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就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如何将加
期刊
摘 要:地方高校数量占据我国高等教育主体地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及汉语应用能力日益下滑不容乐观。新时期,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加强与改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汉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语文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思路提出具体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地方高校;大学语文;改革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