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问题是一切学问的开端,提问也是课堂推进的重要抓手。问题问得好,问得巧,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推进课堂教学;问题问不好,可能使课堂泥牛入海无消息,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与效果。因此,小问题却有大内涵,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与研究。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在分析课堂提问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教学经验,试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一、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常见误区
  1.标准答案情结: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观摩中经常可见,有老师提问后希望学生回答他所设定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不够标准时,要么反复引导,直至学生回答出标准答案为止,要么干脆说出自己认为的标准答案,“覆盖”了学生的回答。这种表面追求标准化的做法,实际上受定势思维的限制,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师主体思维:教师中心,无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喜欢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后不待学生思考和回答,即自己回答问题,表现出明显的教师中心趋向,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随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是典型的被动学习。这种提问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无从体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无法得到培养,学习效果极其低下。
  3.脱离文本情境:漫无目的,所提问题缺乏针对性
  问题问得好,问得准,学生会跟随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如果所提问题脱离学生学习内容实际,问题提出时漫无目的,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学生的回答自然也就漫无边际。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部分教师缺少充分课前准备,课堂上随意提问,常见的如“这个词用的好不好”“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什么呢”,这些问题很大,学生无法回答,致使课堂教学陷入僵局。
  二、总结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
  如果说课堂是打开一扇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那么提问就是这扇大门上的钥匙。问题提得好,提的准,就如同准确地找到大门钥匙孔,并顺利地插进去了钥匙,并顺利打开大门;如果问题问得不恰当,就如同学生找不到钥匙,也找不到钥匙孔,学生就只能在问题的大门口徘徊。因此,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抓住教学内容的突破关键点,抓住关键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未知问题。当然,设计问题还需要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如学生学习基础、学生的个人喜好和性格特点等,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风格的问题,如严肃的,俏皮的,幽默的,并对学生回答结果应该有所预测,便于掌控课堂方向,既从问题回答中彰显学生思维个性,又能不偏离课堂教学方向,顺利完成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设置课堂问题,还需要充分研究学情,分层次地提问,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导、提示,指导学生找到“钥匙孔”,开启知识大门。
  2.提问循序渐进
  部分教师提问不讲究顺序,不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么一股脑抛给学生,要么难易失当,致使学生无法作答。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该坚持问题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性,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有序抛出问题,且问题的提出由浅入深,逐层推进。对于学生的提问,也应该考虑向学困生提问简单问题,向学优生提问有难度甚至有挑战性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思考状态。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需要根据问题难度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当所有学生都回答不出的时候,尝试考虑换种方式提问,切勿一个问题“问到黑”,使课堂陷入僵局。
  3.考虑因材施问
  如上文所言,课堂提问需要考虑学生实际,并给每个学生都留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问题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并照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难易程度或指明回答,或集体回答,使所有学生都能在问题回答过程中找到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有的学生善于朗誦,可以交给他朗诵任务;有的学生喜欢思考,可由其承担思维性问题;有的学生善于写作言辞优美的小句子,可安排他进行上下文补充连缀训练;有的同学有表演天赋,可安排他改编课文情节并表演出来。当然,这些分工不是绝对的,可灵活变通,既使学生以其所长带动课堂进程,又可使周围学生受到感染,营造氛围,最终带动全体学生认真思考,积极作答,推动课堂有序进行。
  4.重视情感激励
  语文课堂中情感因素较为明显。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时,会显得激动并迫不及待;学生急于表达内心所想时,会争先恐后;甚至教师的表情、语调、动作都会感染学生。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感激励,所提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拉近学生和教师、学生和问题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作答的兴趣,有回答的期望,有享受答题获得快乐的机会。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表情,给学生以期待的眼神,学生作答有难度时给其鼓励的目光,始终保持能够拉近师生距离的微笑。切不可因为课堂问题回答受阻而表现出焦躁、失望甚至生气的表情,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门大学问,是一堂课顺利开展的核按钮,教师巧抓提问按钮,就可巧开知识大门,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宝库。笔者仅根据教学经验略作探究,以期抛砖引玉,博得高见。
  参考文献:
  [1]张瑞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与提问技巧[J].新课堂,2017(24):80.
  [2]李伟.提问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7(6):62.
其他文献
氯吡格雷是心血管领域一个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CURE等多项随机对照研究已经奠定氯吡格雷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置入冠状动脉支架患者,指南要求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坚持至少1年,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再发,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
期刊
患者女性,76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入院.以往多次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3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有慢性支气管炎史10余年.入院后查体:脉搏100次/min,血压100/60 mm Hg(1 m Hg=0.133 kPa);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心浊音界不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
期刊
摘要:小学高段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小学时期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个人能力能够被有效提升。在小学高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展开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之中,身处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氛围,从而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但在现如今对于合作学习教学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了一些不良因素,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学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此,本
期刊
患者男性,44岁,因间断胸痛10 d,加重2 h急诊入院.自诉10 d前在饮酒后出现突发压榨样胸痛伴全身大汗,向双肩背部放射,同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持续约1 h后自行缓解,未就医.此次入院当日患者搬重物后突然胸痛再次发作伴大汗,持续不缓解,由急诊科收住院.查体:血压11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痛苦表情,全身大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期刊
摘要:小学生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学习的枯燥、繁重而产生厌倦感,这其中不乏作业、校外培训的身影。双减的实施,使得沉重的作业、繁重的校外培训都成为了过去,为推进学生自由空间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后盾。小学数学教师思考双减政策,联合家庭教育来探索学生学习优化的策略,能够跟上时代变化的频率,把握教育改善的方向。教师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利用生活游戏、交流对话、益智探索、自主设计等展开,推动了做出改变的进程
期刊
硝酸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已有130余年历史,是心血管领域中极少数几个百年老药,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类药物.硝酸酯可迅速缓解心绞痛、显著改善心肌缺血,临床疗效肯定,有关改善心肌缺血的机制也很明确。
期刊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对败血症小鼠心功能不全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将年龄与体重配对的雄性FVB小鼠与心脏特异性过表达MT小鼠分为四组:FVB小鼠对照组(FVB组),FVB小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组(FVB-LPS组),MT转基因小鼠对照组(MT组)和MT小鼠LPS处理组(MT-LPS组).LPS处理组
贵刊2010年第5期刊出"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研究的进展"[1]一文,对心室肌致密化不全(NVM)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详尽的综述.阅读此文后,我们觉得确有必要提高对此病的重视.事实上,随着分子基因学和医学影像学的进展,此病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但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认识水平不足,此病被错漏诊并不少见,因此需要引起对其的高度重视。
期刊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知识点的讲授,阅读与写作相分离,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语言贫乏,词不达意,结构混乱。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以读促写, 学科融合,自主发展  很多时候,教师的英语教学把阅读与写作相分离,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溉,忽略了对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
期刊
说明按照主题词汉语拼占字母顺序排列;以英文、其他文字或数字为首的词,以其后的中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