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这不仅冲击着正常的校园教学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更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身心伤害,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极为不利。校园暴力并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学校的个例,它的出现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原因。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初中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 校园暴力 成因分析 对策
校园是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的场所,它理应成为学生无忧无虑、茁壮成长的自由乐园。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校园内不再知识朗朗书生和学生们天真烂漫的笑语,校园暴力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开始出现。校园暴力危害巨大,它不仅对当时人造成心理冲击,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它还会阻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造成不良的校园及社会影响。校园暴力的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不是一种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掺杂在一起产生的综合结果——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深入分析产生校园暴力的因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还给学生一片安全自由的学习天空,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充分论证了校园暴力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案例重现:
某夜晚上十点半,我接到寝室值班老师电话,学生A被学生B毒打。事情紧急,需要马上处理。我到寝室后,发现学生A全身都是被铁棒殴打的伤痕,必须送医院治疗。于是,我立刻通知了政教主任,与双方家长一起去医院救治,直到凌晨三点才回校。被打学生的家长在医院陪护。第二天,双方家长初次交涉,鉴于伤势严重,先看病治疗,一切费用由施暴学生家长支付。被打学生家庭贫困,父亲是哑巴,母亲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学生B家长是当地混混,家境富裕。在学生A住院期间,学生、老师、学校领导均到医院看望,学生B则回家反省。经过对整个事件的调查,学生A被打只因当天太累,没有给学生B洗衣服。最终的处理结果为:学校对学生B进行全校通报批评,留校察看,对他的暴力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并对学生A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学生A进行心理辅导治疗。
二、针对案例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
1.学生个人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眼中的小王子、小公主,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导致了他们比较自我,不会考虑和顾忌他人的感受。除此以外,一些学生本身在成长过程中收到过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导致他们具有极强的报复心理,对他人缺乏信任、缺乏爱心,任何事情以暴力解决。
2.家庭因素
许多校园暴力的发生都与家庭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的一些作风和做法不正,那么就难以对孩子施以正确的引导。譬如上述案例中,由于家长本身就是当地的混混,它的一些不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B,致使他敢于对身边的同学下毒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家庭原因会促成学生的暴力倾向: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之间总是吵架或是对孩子施暴,这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此外,一些家长长期忙于自己的事物,无暇教育和培养孩子,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不能给予纠正和引导,也是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在网上充斥着一些暴力色彩浓厚的游戏、电影、文字等。中学生具有寻求刺激的猎奇心理,他们对这些内容都有极大的兴趣。长时间的浸泡在这种暴力的氛围中,致使他们沾染了一些暴力倾向和暴力性格,对待事情容易急躁。除此以外,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不良青年在校园外部游荡,他们会拉帮结派,与校园中的“问题”学生交往,造成他们沾染了不良的习惯。
4.学生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足
在上述案例中,其他同学看到学生A被学生B毒打却不进行制止,也没有呼叫老师帮忙,这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维权意识不足,最终导致这一事件的发生。除此以外,在教育教学中也没有给学生灌输足够的法律知识,致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心和法律的约束力,明目张胆的对其他同学施暴。
三、解决校园暴力的一些解决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干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根本。班主任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探讨校园暴力的危害和一些预防措施。还可以举办班级板报,在班级之中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和知识,抓住时机进行德育。
2.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在沟通合作过程中,家长也应参与到商讨如何使孩子更健康成长的活动中来。教师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教师应当了解,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同时,沟通的参与者都被沟通活动所吸引,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3.加强对校内外环境的建设
重视校园内部的文化建设,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当中的宣传栏,通过宣传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同学之中、校园之中传递真能量。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广播站,讲述一些团结爱人的榜样和先进,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鼓舞同学要善待身边的人。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如友爱周、团结月等,共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校园外部的环境建设,首先就是把那些社会不良青年、小混混肃清,尽量减少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且,加强校园的保安措施,防止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4.培养学生的法律和维权意识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学生维权的讲座,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一些维权意识。同时,在政治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法律和维权知识的重视和讲解,让学生知道对他人施暴所承担的法律后果。还可以开设一些隐性课,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维权和法律意识。
总之,校园暴力的预防和解决需要所有同学、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避免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还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我们对暴力现象应该予以坚决的惩治,同时要用教育感化施暴学生,引导他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关键词】中学 校园暴力 成因分析 对策
校园是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知识、发展自身的场所,它理应成为学生无忧无虑、茁壮成长的自由乐园。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趋势日益增强,校园内不再知识朗朗书生和学生们天真烂漫的笑语,校园暴力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开始出现。校园暴力危害巨大,它不仅对当时人造成心理冲击,也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它还会阻碍正常的教学进程,甚至造成不良的校园及社会影响。校园暴力的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不是一种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掺杂在一起产生的综合结果——学生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深入分析产生校园暴力的因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还给学生一片安全自由的学习天空,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充分论证了校园暴力的成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策略。
一、案例重现:
某夜晚上十点半,我接到寝室值班老师电话,学生A被学生B毒打。事情紧急,需要马上处理。我到寝室后,发现学生A全身都是被铁棒殴打的伤痕,必须送医院治疗。于是,我立刻通知了政教主任,与双方家长一起去医院救治,直到凌晨三点才回校。被打学生的家长在医院陪护。第二天,双方家长初次交涉,鉴于伤势严重,先看病治疗,一切费用由施暴学生家长支付。被打学生家庭贫困,父亲是哑巴,母亲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学生B家长是当地混混,家境富裕。在学生A住院期间,学生、老师、学校领导均到医院看望,学生B则回家反省。经过对整个事件的调查,学生A被打只因当天太累,没有给学生B洗衣服。最终的处理结果为:学校对学生B进行全校通报批评,留校察看,对他的暴力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并对学生A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学生A进行心理辅导治疗。
二、针对案例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
1.学生个人因素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眼中的小王子、小公主,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导致了他们比较自我,不会考虑和顾忌他人的感受。除此以外,一些学生本身在成长过程中收到过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导致他们具有极强的报复心理,对他人缺乏信任、缺乏爱心,任何事情以暴力解决。
2.家庭因素
许多校园暴力的发生都与家庭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的一些作风和做法不正,那么就难以对孩子施以正确的引导。譬如上述案例中,由于家长本身就是当地的混混,它的一些不良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B,致使他敢于对身边的同学下毒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家庭原因会促成学生的暴力倾向: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之间总是吵架或是对孩子施暴,这都会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此外,一些家长长期忙于自己的事物,无暇教育和培养孩子,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不能给予纠正和引导,也是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达,在网上充斥着一些暴力色彩浓厚的游戏、电影、文字等。中学生具有寻求刺激的猎奇心理,他们对这些内容都有极大的兴趣。长时间的浸泡在这种暴力的氛围中,致使他们沾染了一些暴力倾向和暴力性格,对待事情容易急躁。除此以外,在社会上,也有一些不良青年在校园外部游荡,他们会拉帮结派,与校园中的“问题”学生交往,造成他们沾染了不良的习惯。
4.学生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足
在上述案例中,其他同学看到学生A被学生B毒打却不进行制止,也没有呼叫老师帮忙,这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维权意识不足,最终导致这一事件的发生。除此以外,在教育教学中也没有给学生灌输足够的法律知识,致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心和法律的约束力,明目张胆的对其他同学施暴。
三、解决校园暴力的一些解决对策
1.加强对学生的德育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干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根本。班主任可以通过开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探讨校园暴力的危害和一些预防措施。还可以举办班级板报,在班级之中培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的特点和知识,抓住时机进行德育。
2.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家长是教育活动的合作者,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在沟通合作过程中,家长也应参与到商讨如何使孩子更健康成长的活动中来。教师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教师应当了解,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同时,沟通的参与者都被沟通活动所吸引,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3.加强对校内外环境的建设
重视校园内部的文化建设,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当中的宣传栏,通过宣传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同学之中、校园之中传递真能量。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广播站,讲述一些团结爱人的榜样和先进,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和鼓舞同学要善待身边的人。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如友爱周、团结月等,共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校园外部的环境建设,首先就是把那些社会不良青年、小混混肃清,尽量减少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且,加强校园的保安措施,防止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4.培养学生的法律和维权意识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学生维权的讲座,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树立一些维权意识。同时,在政治课堂上,加强对学生法律和维权知识的重视和讲解,让学生知道对他人施暴所承担的法律后果。还可以开设一些隐性课,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维权和法律意识。
总之,校园暴力的预防和解决需要所有同学、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通力合作,为了避免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还给学生一片自由、安全、健康的成长空间,我们对暴力现象应该予以坚决的惩治,同时要用教育感化施暴学生,引导他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