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ga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月交替,时光飞逝,不经意间又到了毕业总复习阶段。提及小学数学总复习,由于涉及小学六年所学知识,因为内容多而导致作业多,令众多学生谈复习色变,教师们也感到非常的繁杂。如何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教师们均有自己的秘籍,本文试着从五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愿学与厌学的关系
  复习时,由于没有新知识的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减弱,教师此时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学生厌学,一旦学生厌学,学习主动性必然荡然无存,后果不堪设想。如何变学生“厌学”为“愿学”?首先,教师应走近且走进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间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关系,学生才乐意去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切忌因学生的一时落后而“恨铁不成钢”大发雷霆,令师生距离越来越远,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和颜悦色,耐心转化。其次,要极力挖掘知识的趣味性,将数学知识寓于风趣的小故事、形象的比喻、欢快的儿歌中。如复习长度单位的进率时,可让学生在左手5个手指上从大拇指开始依次写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再让学生观察5个手指之间的间隔,从而感知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间隔一样(较小),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而千米与米间隔大,进率是1000。复习乘法分配律时,结合过年时李叔叔和王叔叔结伴来访,爸爸要与他们一一握手,否则就不礼貌的常识,让学生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复习“年、月、日”时,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十一)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来让学生牢记各月天数。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时,用顺口溜“长度细细一条线,面积平平在一片,体积方方占空间”让学生感受三者的区别。
  二、知识点与知识网的关系
  新授课常采用化整为零、各个突破的方法,让学生逐一掌握新知。在复习课中,则应采用化零为整、纵观全局的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找准每个知识的基点和延伸点,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交织成较全面的知识网,达到“竖成线,横成片”的境界。如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时,可从长方形入手,通过简单的割补便可得到其他平面图形。复习时只要抓住长方形这一基点,即可引出其他图形(如下图)。
  反之,若一个图形一个图形地堆积复习,势必费时多,成效低。
  三、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全国特级教师陈培航说过:“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应把它看成是启发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过程。”我认为这就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如体积的复习,先通过整理可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均可用“底面积×高”求出体积,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上的特点,可发现均具有“沿某一方向(或者说高)看一样大”的特征,即通常说的直柱体,然后让学生试求下面形体的体积。
  图1和图2学生很快求出:
  V1=V大圆柱—V小圆柱=S大圆h—S小圆h
  V2=Sh÷2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V1=V大圆柱—V小圆柱=S大圆h—S小圆h=(S大圆—S小圆) h=S环形
  V2=Sh÷2=(S÷2)h=S半圆h
  而“S环形”和“S半圆”都是该立体图形的底面积,结合它们的形体特点,进一步得出直柱体的体积均可用“底面积×高”求出,再让学生求图3的体积则易如反掌了。最后设计如下一题:长林乡计划筑一条拦河大坝,坝体如下图,请帮助算算需要土石多少方。
  当学生仔细观察形体特点后发现大坝也是直柱体,就能很快地运用V=Sh先求出梯形的面积,再乘大坝的长度就可求出大坝的体积,也就解决了问题。通过上述复习,既巩固、深化了原有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理与做题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歌曲《步步高》唱道“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但在复习时,我认为“做到不如说到,要说就要说好”。若要说得好,首先要想得清。复习时不宜搞题海战术,因为题目一多,学生答题疲于应付,尤其对于判断题和选择题有“猜题”倾向。因此,复习时有必要多让学生“说”,即说理,让学生将解题思路说出来。其利有三:①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理解。②可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理顺思路,养成分析题目的良好习惯,培养有序思维。③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说得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还有榜样和示范作用,让他人从中受到启发。
  五、一题一练与一题多能的关系
  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若一题一练搞题海战术,则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若能精心选择设计题目,使一道题具有多种功效,则事半功倍,一举多得。如应用题复习,常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变条件、变问题)等不同形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的能力。如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应用题时,我采用如下一题多问的形式:六年级(1)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
  ①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人数的几倍?
  ②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几分之几?
  ③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
  ④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百分之几?
  ⑤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⑥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通过对上述6个问题的解答对比,学生可发现①和②是一类,③和④是一类,⑤和⑥是一类,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由③④⑤和⑥对比可看出,这四个问题都是要表示男同学和女同学相差的5个人所占分率,但由于③④⑤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单位“1”,所以其分率从数值上看不相等,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而⑤和⑥的列式相同,因为它们的单位“1”是相同的,渗透变通意识。
   (责编蓝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将学生作为主体进行教学,才有可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发展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找准新知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点的链接点。  一、数学课堂游戏化  生本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更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虽然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游戏的渴望会逐渐减弱。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对于数学课堂上的游戏都会乐此不疲。因此
片断一:创设情境,切入课题  师(课件出示野餐情景):你看到了什么?能用数学思维的方法说一说吗?  生1:我看到有2个小朋友,4个苹果,2瓶水,1个蛋糕。  师:现在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生1:4个苹果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师:请说完整。(板书:平均分)  生1: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  生2:2瓶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1瓶。  生3:1个蛋糕平均分成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进行性关节侵蚀破坏为主的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除关节表现外,近50%的患者出现关节外表现,包括类风湿结节、血管炎、心包炎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做到“会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  数学课前的预习很重要。课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能否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尝试地做几道题,看哪里有困难……课前,教师先检查学
最近,我们对成都地区529名儿童作了钙(Ca<sup>2+</sup>)、无机磷(P)和碱性磷酸酶(AKP)调查,年龄最小者56天,最大的7岁,其中4岁以下儿童占91.3%,男与女之比为1.17:1。调查资料表明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体育大学为分析样本,对工会维权职能困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困境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意见和建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关键;它能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一、运用课堂知识教学,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之中,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精于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二者的结合点着手,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艺术化的设计,让学生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异光彩。以下是我在教学“认数”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首先让每个学生都抓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加强对课本习题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深层功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习题存在以下偏颇:其一,将习题简单理解为学生作业,讲完例题后,依次练习走过场;其二,在习题的评价中,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其三,不仔细揣摩习题,无法真正领悟习题的编排意图。那么
<正> 患儿:女,第二胎第一产,36~+周孕。出生时有心跳和呼吸,无哭声,存活半小时死亡。病理所见:身长43.5cm,体重2.3公斤。颈短,全身一致性水肿,四肢及躯干无畸形。肛门缺如,仅
本文结合理论和身体练习,分析普及太极拳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通过对练习时的一些技巧与要诀提出要求,以期为老年人练习时提供依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