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中年级学段的默读技能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阅读文本可以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理解文章内涵,既可以培养语言能力,又能提升人文素养,所以说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默读作为阅读的一项重要形式,也担负着独特的任务。因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阅读量的加大,若想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快速汲取知识,就必须进行默读。
  所谓默读,主要是通过视觉的感知,而不调动发音器官参与的一项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每一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本文针对的是中年级学段的学生群体展开讨论,教师应该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从初步感知、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角度层层递进展开默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走进文本意境。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训练。
  一、留足默读的时间,使默读能力扎实有素
  对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尚小,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逻辑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而且他们是从二年级才初步接触了默读这个概念,对于默读知识知道甚少,默读速度慢是一定的,而且默读起来有些不顺畅,遭遇障碍都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在具体的训练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不可急于求成。最终应该争取让学生在平时扎实的训练中,做到训练有素,对于默读技能做到了然于胸。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课文《神奇的克隆》时,笔者便给学生留足了默读的时间,在同学们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默读,找出克隆的定义,以及书上介绍了哪些类别的克隆事例?在学生开始默读时,笔者紧密关注全班同学的读书表现,同时进行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读书进度,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当全班同学都完成以上默读任务后,再统一汇总交流。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独立的默读过程,基本都能找到克隆的定义:即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叫克隆。而且能够明白文本里分别列举了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以及高等动物的克隆等。当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默读时间,会帮助他们有信心扫除自己的阅读障碍,从而熟练掌握默读技能。
  二、多种形式进行配合,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认真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的确如此,默读能力的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要记住:单纯地让学生通过默读的形式来学习文本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默读不能作为唯一的阅读方法,要和其他阅读形式有效结合起来,更要和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使默读为思维训练服务,为理解文本内涵服务。
  对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默读接触时间不长,运用还不熟练,如果单纯地给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任务,压迫他们去通过默读的方法去解决,势必会使他们丧失了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不妨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通过鼓励性的方式促使学生自己去主动投入默读训练。例如可以把默读安排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让他们通过默读去疏通生字和词语的障碍,给予他们充足的自学时间。或者在理解关键词语的步骤时,安排默读,使学生真正去读透文本,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把默读安排在学生课文总结的阶段,通过默读总结全文内容,明确作者創作思路,以及表达的情感等。
  三、培养默读良好习惯,使学生习惯成为自然
  所谓默读的好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呢?很多教师想当然地能说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等,这些其实都是默读的显像表现,即形式上的内容。而真正深入进去的话,例如真正用笔动脑、勤查工具书,或者坐姿端正等,都是属于默读的好习惯范畴。科学家经过研究表明,大脑的功能在于观察和感受、储存和记忆,以及判断思考和想象创造等。我们通过默读的外在形式,积极调动学生大脑深处的功能,让他们综合发挥大脑的作用,进行手脑协调工作,对于他们深入理解文本意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教师课堂上仅仅让学生进行表面形式的阅读,只看不想,只看不写,单凭视觉的初步感知,即使读再多的书,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锻炼,对语言的运用水平也得不到提升。
  当然我们要记住这一点,即任何一项好的习惯,均需经过长期有素的训练才能够形成能力。所以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每一次的训练机会,尽量让学生做到手脑协调工作,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从而促使习惯成自然。例如我们在学习苏教版课文《海伦·凯勒》时,让学生通过做批注的方式,把默读的感悟写在旁边,以抒发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学生通过其中一个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从而懂得读书做批注,默读更是要带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来进行的过程。
  中年级学段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年龄特点,需要教师留足默读时间,注意多种形式结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各项与默读相关的习惯,就一定会提升学生的默读水平,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丰县人民路小学 (221700)
其他文献
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精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然而,从目前的教学评价语现状看,很多语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微写作应运而生,更是难以把控。微写作主题切入点小、练笔时机灵活、规模小,极易引发小学生的共鸣,激发他
法律人类学发展的逻辑规律直接以文化理论的运动为内在驱动力,文化理论建构的方向引导着法律人类学所关注重点的变化;同时,法律人类学由进化论的文化视角,经功能主义文化观再
职务犯罪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是公共权力腐败的突出表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中国历史上专制制度下职务犯罪的真实写照。知古以鉴今,在对职务犯罪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钥匙,更是导引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不过,“问题”如何设计?“问题”何时抛出?“问题”如何衔接等。教师在“问题”设计上,应该怎样把握阅读节奏,才能发挥“问题”的促学功能,才能激活课堂。现就此展开探析如下。  一、“问题”设计要贴近课堂、学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问题”是促读的有效途径,但对于“问题”设计
在借鉴其他兄弟院校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特点,介绍了高职高专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设置、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探
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就在于“听、说、读、写”,其中“听与说”训练集中地体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上。所谓“口语交际”,是以人际交际为核心,是听话与说话能力在相互交往中的
教学预设指的是在上课前教师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尝试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教师能更合理地展开预设,则能对教学过程进行统一而清晰的安排,进而促使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合理展开预设,促使语文教学更具有宽度和深度。  一、提纲挈领,科学划分模块  教师在展开教学预设时,首先要根据语文课程的标准展开分析,总结教学的大目标,而后则根据所教授的课文进行分析,了解该课
行政主体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对既定事项进行判断、权衡,作出决定的行政措施即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法律规范的滞后性、不周延性等特点,必将导致"无法律依据行政裁量"的大
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低年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的能力较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重视对学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