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与“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

来源 :语言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hua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对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上/下"及其相关结构的不对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及其明显的表现。本文从认知和功能角度阐明:"上/下"的不对称首先源于其原型的不对称,并在语义特征上表现出序列规律性;借助隐喻投射,"上/下"从其方位词用法向动词等其它用法延伸,从而引起了新的不对称。考察"上/下"被投射的历程(从空间认知域到非空间认知域),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演变的一个普遍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认知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受制于具体的民族文化环境,这是"上/下"不对称的根本动因,也适合对汉语中的不对称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
其他文献
本文以“对应”为分析单位,通过对13场法庭审判现场录音转写语料的分析,揭示法庭审判互动话语结构特征,解释不同互动结构的分布。结论是:法庭话语最多的结构现象是“Q-R”,但
经贸汉语综合课是为学习经贸专业的留学生开设的经贸语体的语言课,既具有普通汉语课的共性,又具有经贸语体的个性。它的定位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考察:(1)性质和功能定位;(2)教
感应电机驱动是现代工业和商业应用的核心。在一些需要协调控制的高端场合如电气轨道等,单电机驱动往往不能满足性能要求,此时需要同时控制多台电机。为了能够精确控制各电机
漏波天线是一类在工程上有着广泛应用的行波天线。现有研究设计中的漏波天线已具有较为优良的性能,但仍存在例如波导漏波天线体积大、成本高、不易集成,以及微带平面漏波天线
在海峡两岸以及其他华人华语社区各自维持汉字使用现状的情况下,繁简并存是一个客观现实,繁简汉字文本的转换(转写、转排以及计算机自动转换)是社会语文应用的实际需要。近年来,因
自1968年10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办的只有8人参加的第1届"汉藏语构拟会议",到1974年第7届始定名为"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L)至今,汉藏语研究已从原先的少数学者的研
<正>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在欣赏中审美,在审美中陶冶,这种陶冶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影响作用,具有很强的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