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杨树栽培管理技术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速生杨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木栽植、造林密度管理、肥水管理,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速生杨树;栽培管理;密度管理
  速生杨树是一种落叶无性系树种,其树干较为挺拔高大,树冠俊美。速生杨树的质量优良,应用范围广泛,同时还拥有良好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为此,需要深入研究速生杨树栽培管理技术,促进速生杨树健康成长。
  1 品种选择
  应选优质品系和品种,以一级苗木为优,一级速生杨树苗木相关指标是苗高超出400厘米,地径超出3.5厘米。造林苗木应选择干形通直、根系完整、发育良好,主根长度超出25厘米的苗木。禁止使用遭受虫害和病害感染、根系短小、主梢断裂等遭受严重机械损伤的苗木,苗木需先选择阴向的背风区域,在安全无害、排水顺畅、土层深厚的地方实施假植。从苗木调运到栽植整个过程做好保湿处理。速生杨树适合在水肥状况良好的沙质土壤中进行种植,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在重盐碱地中进行栽培。生长季内的积水超出一个月的易涝洼地不能栽种。如果是土壤贫瘠的区域,应率先进行30~40厘米深耕,进一步提升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提高土壤通透性,强化杨树根系对于深层土壤的充分利用。
  2 苗木栽植
  穴状整地,结合制定的株行距,实施定点挖穴,保证穴的深度和穴径不能小于80厘米。栽植前,需把苗木根系浸泡2~3天,放置于活水中。栽植深度需控制在80厘米左右,达到标准深度后,才会促进苗木根量的有效增加,能够吸收深层土壤内的水分,提升苗木的生长速度、生活率以及抗旱能力。具体栽种方法是先填入表土,随后将心土填入,实施分层覆土,分别将土层踩实,把土培育成馒头形状。苗木定植后还需浇足水分,每株苗木的定根水大概需要50公斤。
  3 密度管理
  不同品种需选择适合的造林密度。如果是大径级别的,在轮伐期内,应禁止间疏伐,以稀植为主,搭配农林间作,确保各个树木能够拥有足够受光时间。选择6米×6米、8米×8米或7米×7米的株行距,间作时间大概是5年。同时也可按照株距4米、行距10米的形式,或小行距3米、大行距20米的形式进行种植,成材的胸径大概是40厘米左右,立木蓄积每公顷能够达到180~240立方米。如果是培育中小径级别的木材,可进一步缩短轮伐期,株行距低于4米×4米,成才胸径20厘米,立木蓄积每公顷能够达到100立方米。栽培速生杨树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密度偏大現象,但通过实际调查能够发现,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不但会增加费用投入,同时木材的价格低、径阶小,效益差,而大径材的培育效益相对较高。
  4 肥水管理
  结合杨树生长和水分之间的供需关系,一年灌水次数不能低于4次,3月中旬树木发芽前进行灌溉,保证根系发育,5月上旬进行第二次灌溉,保证枝叶生长,6月下旬进行第三次灌溉,在干旱的天气下,应增加灌溉次数,而在频繁降雨条件下,可以免灌,最后一次灌溉是11月上旬,促进根系持续发育。在栽种过程中,还需投放充足的基肥,以饼肥、土杂肥和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农家肥和土杂肥20公斤,饼肥每凼施用2.5公斤,如果选择饼肥,还需先将其进行粉碎,充分沤制腐熟后,才能应用,注意避免接触苗木根系。做好追肥工作,时间在每年4月末到5月上旬,幼株可投放0.5公斤尿素,大树则需施1公斤尿素。基肥中,应把苗木放到树凼底层,并填充40毫米左右的土层,在树凼外将表土和肥料搅拌均匀进行回填,预防肥料直接接触根系。
  综上所述,在培育速生杨树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技术,促进速生杨树苗木栽培的深化发展,坚持科技育林,为开发现代林业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李季(1984-),女,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其他文献
当前国际上Internet技术日渐成熟和流行,基于该技术的各种应用也显出有别于传统技术的种种优点,建立基于Web技术的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介绍已成功应用于现场的该种电力
伸缩囊为符合ADA规定的便携式轮椅举升机提供保护
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消费者洞察是研究市场和正确指导产品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消费者洞察四个方面附以实例进行分析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为市场提
论文引入并分析了"电网在线"技术,探讨了这一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的可行性.并结合电力通信的特点,对通信市场化运作提出了较为实际、客观的操作方案.
【正】 在内蒙古锡林格勒地区以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等为主的典型草原放牧
网络环境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信息、网络使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文献利用的“场所束缚”、图书馆利用的“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