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第二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体育“第二课堂”的讨论,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发是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课外活动的别称或新提法,没有什么意义;还有人认为,这样的提法容易混淆课内与课外的区别,使课外体育活动失去应有的特点……纵观各种观点,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第二课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物
  
  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从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班级课堂授课制到今天,其间出现了实质教育、形式教育和范畴教育这样三个历史阶段。实质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定文化的客观内容的传授,教育过程就是把文化财富客观地灌输到人的心灵中去,其特点在于强调了客观的一面,强调了传授知识。形式教育为革除实质教育的弊端,提出把一定的文化内容作为一种手段,来促进人的各种能力与智力的发展,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对受教育者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等方面的训练。显然,形式教育在对实质教育的客观片面的否定过程中,走向了主观片面的极端。
  现代教育思想家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上述两种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局限性、片面性,提出了“范畴教育”这一现代教育思想。范畴教育认为,不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二者割裂开,可以将其统一在同一教育中,使两者同时培养实现。这种辩证地对待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既重视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也重视发展学生个性与能力的思想,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课堂教学(即所谓的第一课堂)要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因而反映出集中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虽然加以强调和注意之后,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但其侧重点终究还是偏向于传授知识的一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第二课堂”的开发问题。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各种智能,以及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本领,使“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和谐的结合,形成一种完整的教育方式,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近年来,我国许多中学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第二课堂”表现出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认为它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从教育思想发展史来看,‘第一课堂’是对古代教育思想的一次变革,而‘第二课堂’的提出,则是对以‘第一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又一次变革。”
  把“第二课堂”引进学校体育,开发体育“第二课堂”,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的系统,课堂教学只能完成系统的部分目标和功能,开发体育“第二课堂”,无疑有助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并使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锻炼本领。这是学校体育其它内容所不能替代的。
  
  二、体育“第二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
  
  对体育“第二课堂”产生歧义的根源,是对体育“第二课堂”概念的认识模糊,因而有必要对它做一下阐述。
  体育“第二课堂”是第二课堂的纵向分支。什么是第二课堂?一般认为,它“系指课程教学以外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发学生智能、体力的课外活动”。根据这一概念,我们不难引伸出体育“第二课堂”的概念: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教学以外,有目的、有组织地发展体育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并使学生养成终身热爱体育的态度的课外体育活动。
  明确上述概念,具有双重意义:第一,它重申了体育“第二课堂”与体育课的区别。在形式上前者是课外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在内容上则重点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第二,它阐明了体育“第二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前者不是也不可能取代课外体育活动;也不是课外体育活动的(新)代名词,而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体育“第二课堂”不能代替课外体育活动,因为它的外延包括不了业余训练和竞赛,业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有自己的目的、任务以及内容和方法,自成体系:它的外延也不包括“三操”。“三操”是具有指令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它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和固定的操作内容,与体育“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特点相去甚远。
  教科书上提及的其它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班级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小组等属于体育“第二课堂”的范畴。值得指出的是体育“第二课堂”还应创设更丰富的新内容。然而,至今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都还没能提出更多的新内容,这是一个缺陷。随着对体育“第二课堂”问题讨论的深入,我相信,这一缺陷将会得到弥补。
  综上所述,体育“第二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可以作如下的概括:课外体育活动包括了体育“第二课堂”、“三操”与业余训练及竞赛之间是平行并存的关系。
  
  三、体育“第二课堂”丰富了课外活动内容
  
  为了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许多年来学校体育工作者十分重视课内外相结合,强调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然而,实际上许多中学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一是活动内容贫乏。“三操”内容单一,业余训练只面向少数人,班级体育锻炼以《体育锻炼标准》为主要内容,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因此,很难做到发展学生体育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兴趣,掌握本领。二是缺乏一定的组织,没有时间保证。不少中学领导和教师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解仅仅是玩玩,所以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开展体育“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体育“第二课堂”四个特性:目的性、组织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它的目的性、组织性一方面可以争取有关领导和教师的认同,取得正式的地位;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相对固定的时间,使课外体育活动更具有方向性、连续性。其次,它的趣味性、多样性决定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爱好兴趣及其它心理特点,通过体育知识讲座、辅导、阅读、体育咨询、体育效游、组织体育社会活动等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在兴高采烈中使体育能力得到提高。
  有人认为,只要给予重视,不提体育“第二课堂”,同样可以使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这种想法有些天真。实践表明,要使人们真正重视,没有一定的措施保证,最终只会成为一句空话。近年来,许多人都曾多方呼吁要重视课外锻炼,但收效甚微,原因就是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管理形式。体育“第二课堂”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些方面的不足,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形式。
  不仅如此,体育“第二课堂”概念的提出,也丰富了学校体育的理论体系。当课外体育活动日趋丰富时,我们怎样描述它的逻辑结构?将每一项新的内容都作为一个新的组织形式?显然不行,这不仅会破坏结构的简洁性和有序化,也会造成人们的思维过程的混乱。而提出体育“第二课堂”的概念后,我们便可以把那些具备体育“第二课堂”特性的新的活动内容归之于它,从而保证课外体育活动逻辑结构的有序化,维持它的简洁性。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离不开体育第二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只有充分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才能丰富学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补充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因此在学校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是当前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丰富,是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措施保证。
  
  (作者单位:562300 贵州省兴仁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声音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们在“音”的进行中得到情绪的抒发和心灵的感受,从而提高人的身心素质。  在音乐教学中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听”、“看”、“悟”来增强教学的效果。而这些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否则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就是“激发兴趣”。若教音乐仅仅让学生依赖于课本上的文字、符号、乐谱等内容的学习,那只能把学生带入枯燥无味的文字怪圈当中,使音乐失去
期刊
伟大的动漫巨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出自漫画家之手;风靡全球的大人孩子都喜欢的动漫巨片《猫与老鼠》出自漫画家之手。动漫作品已成为全世界少年儿童最喜爱的、不可没有的娱乐与学习方式。动漫作品以它独特强大的艺术魅力及神奇的吸引力影响着少儿甚至成人这个宏大的群体。日本、韩国,美国成为最大的动漫作品输出国、而我国则是全球动漫作品的最大消费市场,动漫出口已成为以上国家重要的创汇途径。21世纪是诞生伟大动漫作品的时
期刊
由于美术课属非中考科目,学生和老师都不是很重视,学校领导也不在意,仅停留于开设这门课就行了,往往对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效果不作任何要求。许多学校的领导误认为只要是能写几笔画几笔的人都能上美术课,甚至出现把没有一点绘画专长的其他富余老师用来上美术课的情况。  另一方面,美术教师的教学存在诸多缺陷。他们仅仅停留在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解简单的美学常识,介绍中外美术史,传授基础的绘画技法,讲解简单的色彩知识
期刊
选择题是政治考试的一种重要题型,分值一般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因此,答好选择题是拿高分的一个关键。那么怎样才能答好选择题呢?  选择题由两部分构成:题干和题肢,基本要求是题干和题肢相符合,这既是做选择题最重要的原则是制定答案的基本原则。要做好选择题必须遵循以下四步:    一、读懂题干    这是常识,但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步骤。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粗略一看,还一知半解,就开始看题肢,一旦对选项拿不准,再
期刊
虚像能拍照吗?当你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能!一定能!当你问及为什么这么肯定时,他们会说,我们在水边照像时,都能将水中的倒影照出来,更何况教材中有现成的图片(八年级上册物理2.3—3图和2.3—5图等),这些图片不都说明了虚像也能被照相机照出来吗?    虚像真地能被照相机照出来吗?答案是否定的,是不能够照出来的!因为感光片是涂有感光乳剂的透明的有机薄片,当它受光时,感
期刊
语言作为一门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极其重要,它又因教师从事的职业而独具特点。总的来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比较完美的。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是不容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修养是一个过程,要在平时的运用中不断摸索,善于总结,灵活运用。下面就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教师语言是诱导的语言    它的任务是用来教育人的,应体现“以人为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向前走,我和我的学生一道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二、三册。透过新课改,我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到学生,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
期刊
创设情境,从而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强调教学要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大体步骤如下:首先,导其入境。这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知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教师可以借助电教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引导学生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情画意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
期刊
我自1985年9月开始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在教坛上耕耘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我一直扎根于贫困山沟棗竹坪小学。多回顾20多年的教师生涯,我想说的是:“为了山沟里的孩子,一生从教,无怨无悔。”    一、面对录干、下海经商,我选择了民办教师    竹坪村是梅田镇最贫困的山村,经济和自然条件都很差:学校建在一个土包子山顶上,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四周长满了荆棘;教室是60年代建的砖瓦结构平房,低矮破旧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潜能的开发,是一种充满创造的激情和人性的光辉的互动和交流。    一、让课堂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说:“要实行学生个体的大解放,让学生充分享有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课堂世界是动态的、活生生的,要给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流中,营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