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出鞘 战未休

来源 :电子商务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54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第一代刀片式服务器问世,便以紧凑玲珑的体形、优秀的集群能力、较低的投资成本吸引了无数用户和众多生产厂商的目光。但由于服务器远程管理技术缺陷、高密度计算能力较低以及整体系统性能稳定性等问题,使大多数用户对刀片式服务器的应用前景仍持观望态度。不过,生产厂商们对它的研发热情却渐次升温,英特尔、惠普、IBM、SUN等IT巨头不断从各个技术角度,包括CPU的改进、远程管理方式的增强、生产标准的确立等等,努力使刀片式服务器这枚“青涩的果实”变得更加成熟。从2000年至今,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刀片式服务器市场已由单调变为喧闹,由概念期步入成长期。国内、国外的各品牌、不同型号产品都相继问世,处理器从一路增到四路,应用目标由前端转至后台,各路英豪汇聚,刀出鞘,战未休。
  
  刀之先锋——惠普
  
  在刀片式服务器市场中,惠普一直走在最前列。到目前为至,惠普共推出ProLiantBLe、p两个系列,包含了一路、二路、四路不同处理器数量的产品,覆盖高、中、低档不同企业应用的需求,是产品型号最全的厂商。由于集合了康柏的技术,惠普的刀片设计在细节之处独具匠心。首先是模具非常光滑,与其它品牌的产品相比更为细致、标准,插拔方便。ProLiantBLe系列的机箱高度为3U,可容纳20个刀片服务器,这对一个标准的42U机柜而言,意味着可以同时支持280个刀片服务器的应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配置密度。在降低由高密度引起的对服务器功耗、散热等影响时,ProLiantBLe系列的硬件配置显得有些乏善可陈,并没有达到单路刀片式服务器性能的最佳水准。它的CPU采用的是前端总线为100MHz的超低电压PentiumIII,512MBPC133ECCSDRAM,30/40GBATA/1004200rpm硬盘,且不支持热插拔功能。
  由于过分地追求密度和节约能量,使惠普在后来的单路刀片式服务器竞争中失去明显的技术优势,好在这一问题通过后续的ProLiantBLp系列中进行了弥补。根据2003年最新的产品发布动向来看,惠普将BLp系列全部定位在最新至强处理器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超线程特性,以提高系统整体性能为目标,进军企业数据中心和电信领域。尤其是BL40p服务器,采用了4路至强处理器,FibreChannel高速网络技术与远程存储系统(SAN)互联,自身无需再配置硬盘,为“刀片”切入后端大型企业级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惠普的刀片产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工业标准化和强大的无缝管理。它的所有刀片产品规格都符合标准的机柜要求,兼容性非常好,用户可以选用第三方符合CompactPCI标准的“刀片”与惠普产品并肩战斗。而且惠普的每一个刀片产品都内置iLo管理芯片,使虚拟监控和批量部署都成为举手之劳。目前,惠普的软件管理工具可同时控制多达200台刀片服务器,这是其他生产厂商还未能超越的管理技术高度。
  
  后发制人——IBM
  
  虽然IBM很早就有了对刀片式服务器的发展意向,但迟迟未有动作,直到2002年10月份才推出了产品——BladeCenter。
  目前,IBM推出的BladeCenter是7U机架式的,可容纳14个刀片服务器,一个标准的42U机柜可同时支持84个刀片服务器。BladeCenter的扩充性非常好,不仅可以同时支持双路至强处理器,还能够进行内存和硬盘的扩展,最多可同时支持8GBDDRECCChipkill、2块146.8GBSCSI或80GBIDE硬盘,并提供RAID-0/RAID-1镜像功能。为了提高BladeCenter的整体系统性能,加快数据交换速度,IBM放弃了已有七年历史的CompactPCI标准,采用了带宽更高(2.5Gbps)的Infiniband技术作为标准,使刀片服务器能够与交换器等IP设备进行更顺畅的数据交换。这也是IBM为刀片服务器发展所做的一项重要技术改革。
  尽管与英特尔有着密切的合作,IBM仍念念不忘将自家的处理器“嫁接”到刀片服务器上。从2003年2月份起,最新推出的iSeries产品包含了原来只应用在高端服务器上的Power4处理器。经过重新设计的P系列刀片服务器将支持一种名为“按需升级运算能力”的功能,用户可以购买配置更多芯片的系统,却只需支付要使用的计算能力的价格,如果需要增加计算能力时,再支付额外的费用。
  与惠普的产品相类似,BladeCenter也配置有管理硬件,只是它并不是内置于每个刀片服务器主板上,而是安装在机架的背板上,并通过与IBM的Director管理软件进行集成,可以方便地管理20台服务器,实时监控每台服务器的各种运行状况。
  
  价廉物美——Dell
  
  与IBM一样,戴尔也是刀片服务器的姗姗来迟者,所不同的是它手中没握有更突出的技术或专利。因此,戴尔便凭借其销售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以更低的产品价格杀入刀片式服务器市场。不过,由于刀片服务器的高密度、集群性管理等特点,使多项远程管理工具和技术成为产品的标准配置,而在塔式服务器中这种情况却不是必须的。所以,尽管戴尔可以降低硬件的价格,但软件管理成本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笔重要的支出,甚至可能超过硬件投资。
  目前,戴尔仅推出了一款刀片式服务器产品——PowerEdge1655MC,机箱的规格为3U(5.25×19×28.9英寸),可以容纳6个刀片服务器。每个刀片服务器配有一至两个主频为1.26GHz的英特尔PentiumIII处理器,内存为128MB133MHzECCSDRAM(可扩充至2GB)。它的硬盘配置要比其他厂商的产品更灵活,用户可以从18、36、73GB(10,000rpm)或18、36GB(15,000rpm)硬盘中任意选择,最大容量为146GB(2×73GB)。
  与惠普和IBM的远程管理硬件不同,戴尔的刀片服务器和机箱上没有内置管理芯片,而是在机箱的附件中带有一块远程管理插卡,包含了嵌入式远程访问/模块(ERA/M)和KVM切换技术。这块远程管理卡具有专业网络管理功能以及独立于操作系统的键盘、视频和鼠标切换功能,可为用户提供机箱及刀片服务器的监测情况和远程电源控制功能。管理卡中带有嵌入式KVM切换器,采用与现有戴尔机架式KVM切换器相同的直观屏幕菜单,支持本地KVM连接或集成到现有基础设施中,提供通过IP设备应用到KVM的集成技术,方便远程控制访问。戴尔还免费为用户提供OpenManage系统管理工具,用于服务器的安装、监测和管理,包括电源和风扇的故障检测、ECC存储器的错误跟踪、系统资源管理以及重大故障报警的多项网络管理功能。
  
  刀片怪客——SUN
  
  Sun公司可以说是刀片服务器市场中的一名怪客,它从“刀片”概念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参与其中,宣布了一个又一个刀片服务器推广计划,却直到2002年12月份才刚刚推出一款刀片服务器产品NetraCP2140blade。而且为了与惠普、IBM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相抗衡,Sun还推出了N1计划,Netra系列刀片服务器便是这一计划的实施者。所谓的N1计划就是“一次布线,终生运行”的系统虚拟化管理,把不同平台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和其它网络资源虚拟、动态地集中在一起,起到节约用户总体投资成本的效果。不过,Sun的N1计划是一个“独行侠”,不打算借助任何外来厂商的支持(尽管兼并了两个小厂商来提高技术实力)。因此,用户如果选择了N1计划,尽管节约了部分采购成本,但也失去了选择其他服务器厂商产品的自由。
  与其他厂商为Web应用而设计的单路刀片服务器不同,Sun的Netra系列是为电信运营系统(Carrier-gradeSystem)而设计的。目前已经上市和计划推出的NetraCP2140、CP2160是NetraCT服务器产品线(400和800系列)的升级版本,且都符合NEBS(网络设备建筑系统)认证标准。NetraCP2140和CP2160采用的是Sun公司自行研制的650MHzUltraSPARCIIi处理器,服务器的输入输出接口均实行InfiniBand标准。这两款服务器的标配都是一个处理器、一块硬盘,附带HotSwapcontrol以及IPMI系统管理软件。每个机箱高度为3U,可容纳16个“刀片”。每个刀片服务器都内置一块远程管理芯片,用于该刀片的电源开关和内部温度、存储资源的监控。此外,在每个机箱上也装有一块远程管理芯片,方便中央控制服务器远程通信和管理机箱中所有的刀片服务器。
  
  技术先驱——RLX
  
  RLX是一家不以英特尔芯片为主的生产厂商,其产品多采用Transmeta处理器,以降低功耗为目标。
  RLX在2002年推出了第二代产品,包括ServerBlade800i、ServerBlade1200i、ServerBlade1000t。ServerBlade800i和ServerBlade1200i采用的是IntelPentiumIII处理器,支持DDRSDRAM。12月份刚刚面世的ServerBlade1000t采用的是Transmeta的Crusoe处理器。Crusoe的性能非常出色,在全速运行时消耗较少的能量,在空闲时几乎不消耗能量,因此通常用于笔记本电脑。而RLX之所以将其作为服务器的核心,看重的就是它能够降低服务器机架的功耗和散热配件的成本,特别适合一个机架有数百块刀片服务器的用户。
  不过,因为RLX的刀片服务器的结构极为紧凑,排列密度很高,所有在扩展性方面受到了一些限制,而且为了追求功耗与性能之间的平衡,RLX在芯片和结构方面都做出了牺牲。
  
  存同求异——国内品牌
  
  到目前为止,先后活跃在“刀片”市场中的国内厂商有台湾新汉、台湾网虎、联想、浪潮、曙光、台湾凌华等。由于技术研发实力、国内市场培育等原因,国产的第一代刀片服务器产品大多没有任何特色可言,仅仅是照搬英特尔提供的技术,且以OEM为主。随着2003年的到来,经过了2年多的市场培育和产品成长的国内厂商们又再度振作,以各自的擅长和特色推出新的产品,重新握“刀”在手。
  2001年推出的国产刀片式服务器都是第一代产品,包括浪潮的英信超群109、联想万全309r、曙光TC1600和台湾网虎Blade32660,采用的是英特尔技术。因此这些产品的外观和硬件配置都基本相同:3U架构,9个刀片+1个KVM刀片为一组,每个刀片一块硬盘,支持PentiumIII或Tualatin处理器,采用ViaApolloPro266芯片组。唯一所不同的是各厂商附带的管理软件。
  
  
  技术篇
  
  标准之争
  
  与塔式或机架式服务器不同,刀片服务器产品包括了服务器和机箱两个部分,I/O的数据接口主要集中在机箱/柜的背板上。因此,背板的设计便赋予了系统不同的性能和特点,通过背板标准的改变,厂商可以产生出具备各种不同功能、应用领域的刀片式服务器产品,标准之争也由此产生。
  目前,大部分服务器产品都采用的是CompactPCI标准。不过,因为CompactPCI标准的两个主要版本——1.x和2.x对I/O接口的定义不尽相同,使采用不同标准版本的刀片式服务器产品不能彼此完全兼容,给用户系统的可升级性带来很大困扰。
  另外,CompactPCI标准还要面对新标准InfiniBand的挑战。与CompactPCI相比,它更有利于刀片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的连接,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子商务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和服务器群集的需求。不过因为InfiniBand技术是英特尔、IBM、惠普、Sun、戴尔等业界巨头之间的技术竞争的产物,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矛盾,而且在短期内完全放弃对CompactPCI的支持,而全力推广InfiniBand标准也是不可能的。与此同时,对于大多数计算公司和不能容忍硬件/软件频繁改变的保守用户而言,需要采用全新的硬件和软件的InfiniBand技术太过激进,他们为此付出的开发和采购的成本代价太高。
  刀片服务器的标准之争会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而持续下去,而用户只要关心系统性能的提升和硬件/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就足够了。因为,刀片服务器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系统的总线标准。
  
  技术制约与产品选购
  
  刀片服务器的两大公认特点就是优化机柜结构和改进系统集群能力。所谓优化机柜结构,是指空间密度的提高(达50%以上),服务器、背板连接的简化,以及集中服务器管理。不过就目前刀片式服务器的产品而言,要完全达到上述特性,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制约。
  首先是刀片密度与功耗散热之间的矛盾。对于机架式服务器来讲,功耗、散热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作为机架服务器的优化产品——刀片服务器,它本身就以机柜承载密度高著称,所以刀片密度与功耗散热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目前一些厂商的产品,虽然采用了英特尔特别设计的低功耗核心处理器,可是其他芯片、配件的功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随着刀片密度的增加,安装冷却装置的空间就越小,如果仅靠机柜的风扇散热装置,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会大打折扣。有些厂商为了维持系统的稳定性,采用了性能较低但功耗少的结构设计,以牺牲系统性能为代价来解决密度与功耗的矛盾。因此用户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产品的结构设计问题,以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提升互相平衡为出发点,以适合实际应用程序运行为尺度,来进行产品的选择。不要太过追求机箱密度和系统性能。
  另一个由刀片密度所带来的矛盾是系统的扩充能力。众所周知,塔式服务器的扩充性最好,机架式服务器的扩充性则与服务器的高度成正比,而刀片服务器的扩充能力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被压制和忽略的状态。一些厂商的刀片服务器只配置一块硬盘,还是IDE接口,核心处理器的数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增加,背板上的扩充接口也受到制约。不过进入2003年以来,这种状况改变了很多,惠普、IBM、戴尔都已经或计划推出了四路服务器,改进了与存储系统的连接方式,使刀片服务器的性能真正开始胜任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
  刀片式服务器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集中管理,改进系统集群能力。不过这要取决于厂商所配备的网络管理软件的性能高低以及产品设计的易管理性。目前市场上有一大类服务器是采用KVM刀片或者内置KVM模块的远程管理插卡/芯片来管理整个机箱内的所有刀片式服务器的。这种采用KVM管理模式的刀片服务器受到KVM技术本身的制约,使远程唤醒、设备(如显示器)兼容性、集中管理程度都不是十分理想。另外,还有一些厂商所配置的管理软件,还不能完全胜任服务器的集群管理、负载均衡等工作,服务器厂商也缺乏相应的软件开发能力,需要用户另外投资购买管理软件,而且软件成本有时甚至超过服务器价值本身。如果再因用户为成本问题舍弃部分管理功能,刀片服务器的集中管理特性更会黯然失色。所以用户在选择刀片服务器产品时,一定要注意厂商所附带的管理软件功能的范围,以及管理方式的易用性和兼容性。如果你选购的产品,仍然使你摆脱不了机房的噪音,还要寻觅宕机事故原因和位置,那么你的采购计划可以说是个错误。
  此外,像不同厂商刀片服务器的兼容性问题,用户应用程序的系统移植问题等,都是目前刀片服务器产品还未能妥善解决的。不过,对于用户而言,现在的刀片服务器正像苹果一样由青变红,可以开始“采摘”了。所要注意的就是产品技术的前瞻性和成熟度。
  
其他文献
2003年6月,eBay向易趣追加1.5亿美元的投资,为易趣网在技术、管理、市场推广、商务运营方面注入国际先进的电子商务理念。    开发功能    易趣在过去两年里投入巨资用于网站设备的更新和平台功能的开发,同时成功引进了eBay的一些平台功能,帮助用户优化交易体验。其中用户能直接受益的工具和功能包括:“网上客户服务中心”帮助客服人员总结和分析用户问题,并迅速给出答案,同时,它能帮助用户迅速找到
期刊
融合    技术融合是必然的趋势。4月15-16日在北京召开的2004年英特尔春季信息技术峰会(IDF2004)上,英特尔高层一再强调这个观念。  英特尔此次召开的信息技术峰会主题为“融合技术,创造商机”。在IDF上,英特尔副总裁马宏升(Sean Maloney)宣称,融合成为正在影响业界一个最大的趋势,技术的融合将推进应用的发展。据一些观察家分析,英特尔大力宣扬这一观念,目的是希望整合各方力量,
期刊
自1999年起,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已开始进行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工作。这些交换工作主要发生在工商局、地税局、质监局等单位之间,并已在税收征管系统、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项庞大的基础信息交换目前却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没有统一的交换制度和机制,二、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交换标准包括业务数据标准与技术标准两个方面),数据交换后,难以对数据进行比对和整理,难以取得数据交换的应有效
期刊
分销管理是一种经营策略,它通过提高分销商服务水平和分销商满意程度,提高企业分销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批发型商贸企业以及产供销一体化的制造类企业所采取的销售模式都是分销,其最大特点是客户相对固定,具有重复购买能力。当今国内市场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销售渠道管理模式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风雨飘摇。销售渠道的管理方向、操作模式与控制方法再次成为消费品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  TCL在渠
期刊
4月初,长城笔记本事业部面向全国市场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春风行动”大型产品促销活动,在原有经典机型T2000的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再推四款新品——T2000S1、T2000S2、T2000D4以及T2000R2,由于配置不同,产品售价拉开档次,分别为9999元、11999元、12288元和15188元。加上T2000家族原有的四款产品,该系列目前共有8款机型可供用户挑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期刊
存储技术发展到今天,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和存储网络化、集中化的发展,企业用户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复杂的异构肝平台,如何对不同存储设备间的资源进行共享,节约资源,同时使存储管理简单化?  NAS存储产品因为其特有的功能特性,在异购平台的网络共享和管理方面,一直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市场上,似乎应该有着比目前来说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
期刊
存储虚拟化、iSICS、ILM、SATA、SMI-S……存储领域向来不缺少概念,而这些概念关注最多的是存储管邵,尤其对由于异构平台造成的数据“孤岛”的管理,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核心。  前不久,在美国凤凰城举行的“网络存储世界”会上,存储管理主动规范(SMI-S)的发起者SNIA宣布全球有14家存储供应商的超过100款产品通过了他们的一致性测试程序。SNIA希望统一不同厂商之间技术规范的标准,其成员
期刊
存储技术提供商仍然在为怎样实现虚拟化的前景目标而争沦不休。有的提供商说虚拟化能力应存在于服务器层面有的又倾向于光纤层面,即存在于SAN光纤交换机或设备中;有的坚持认为虚拟化存在于存储系统层面,建立在存储阵列和装置中,其他的提供商则为带内(In-Band)或称对称虚拟化的好处而辩护,这种情况下,数据和控制数据通过虚拟化引擎;与此相对的是带外(Out-of-Band)或称不刘称虚拟化,该种情况下控制数
期刊
中国CRM市场经历了3年的艰难成长后,随着国家信息化的推进和厂商对市场的培育,2002年CRM的概念已为企业所熟知,并成为CRM系统走入实际应用的第一步。  产品是厂商开拓市场的利器,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反馈是产品的风向标。各家厂商对CRM软件如何发展有着自已的判断和看法,但共性的观点是:客户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要求CRM产品符合企业的个性化发展和实际需求。CRM来源于美国的营销理论,但中国企业需要的是
期刊
McDATA公司是一家老牌的存储交换机供应商,通过和OEM伙伴多年的合作,目前在高端交换机市场保持领导的优势。但是由于品牌知名度等一些原因,其在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并不太为人所知,而McDATA显然意识到了中国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近日,McDATA全球销售和服务部高级副总裁加里·吉森(Gary Gysin)来到北京,在亚太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保罗·莱夫(Paul Rath)和新任中国区总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