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探索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ar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有着快速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正在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一定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以前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农村发展二三产业,能够推动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一个地区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首先就是要有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底蕴,也是支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但是,现在乡村的文化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文化发展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相关人员要对农村的文化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析,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农村文化发展的步伐,找到合理有效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文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找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发展;困境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1、相关概念解析
  1.1乡村振兴
  在农村发展的道路上运用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对农村发展和城镇发展有着同样的重视程度,发挥出来乡村主动的作用,对经济模式进行改变和调整,提高农村发展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将农村发展作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农村发展主要还是大力支持工商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镇应该顺应农村的发展步伐和方向,城乡的经济要素、发展元素等要实现合理有效的交流和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通过发挥乡村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达到乡村整体发展、快速进步的目的。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是构建文明和谐、共同富裕、生态发展、产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要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为农村的发展打造出积极的氛围和环境。
  1.2乡村文化
  顾名思义,乡村文化的主體主要是生活在农村的居民,通过农民的各种文化活动来体现。乡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农民一代又一代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传承和积累。从广义上说,乡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社区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乡村文化是指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精神成果。首先,乡村文化诞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是农村的精髓。乡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城市起源于农村,是农村建设的升华。其次,乡村文化反映了农民的处世原则、理想追求和社会认知模式。再次,乡村文化是相对城市文化、服务农村的特殊形式。最后,乡村文化发展和农村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乡村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如果乡村文化发展取得比较好的结果,还能推动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
  2、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农村产业发展缓慢,现代化水平不高
  目前,农村产业发展还不能进行融合。当前中国农村产业建设处于初期阶段,大多数农村产业链条较短,主要就是从田地到市场,在田地到市场中间没有对农作物进行加工的操作,大部分都是将农业附加品直接提供给客户,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效益较低。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很多农户开始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整体收入,但整体上这一产业链条依然很短,难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中国大多数地区,生产经营产品没有获得质量认证,因此对于蔬菜的质量和品控没有办法使用统一的标准去进行衡量。现如今,绝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没有品牌效应,建设和发展效能不高,因此农民的关注点是怎么才能将产品卖出去。在实际建设和发展中农村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存在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农业资源开发具有乡情乡韵特点,相关产业没有发挥出其特点,不能形成农业文化联动和生态、体验型旅游模式。除此之外,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品牌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应有的作用。
  2.2文化建设乏力,文化发展效能偏低
  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于乡村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始大力支持乡村文化的发展,但是对于文化服务和乡村文化发展的效率和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打造文化建设新常态进行审视。在农村建设中,专门进行文化建设的场所较少。第一,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深刻认知农业发展中文化建设的效能以及文化对产业发展的推动效果。在农村生活的居民,一般教育水平不高,大部分对于物质的重视程度比精神文化大,忽视文化发展对自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农村还存在封建迷信的思想,一些低俗文化的存在阻碍了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良文娱活动也会影响乡村风貌的建设。很多农民平日无所事事,利用打麻将等打发时间,不仅影响家庭和谐,还会严重造成村民的精神文化水平越来越低。
  2.3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民获得感较低
  城乡发展差距大是导致整体乡村文化建设效能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相较于农村,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氛围浓厚,但农村却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要想发展文化事业,改善本地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投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首要条件。就目前情形来看,很多城镇和乡村之间差距较大。例如在教育方面,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当前中国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但农村依然有很多人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依然很大。农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赚钱和解决温饱问题上,加之自身教育、素质和技能等问题,导致整体文化产业输出力度不足,即使在农村有相关的文化输出项目,但农民对此兴趣不高。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3.1加强政府引导,保证文化产业的资金供给和企业供给
  乡村振兴下的文化管理需要做好统筹规划。政府部门应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并积极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繁荣。加大对乡村文化发展的建设投入,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经济发展能够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应构建乡村文化建设资金库,增加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源和充足的资金投入乡村文化建设,给农民提供更多样的文化活动。第二,政府部门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产业下乡或利用本地文化特色吸引产业下乡,丰富乡村生活。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加乡村文化资金的投入,因此要多措并举贯通投资渠道,优化融资环境,逐渐形成多元发展、多措并举的投融资格局。利用好本地基层文化基础,发挥乡村文化传播阵地的作用,搭建好三下乡等舞台,有效壮大乡村文化发展队伍。在展现新时代农村、新时代农民、新时代农业精神风貌的主题上,创作一大批能引起农民共鸣的文艺作品。政府部门要加强专业人才的选拔,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加强涉农文化和资源的支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应加强文化资源的供给,提供符合村民实际需求的文化资源,这样才能实现村民和文化的有效供给和供需平衡。   3.2挖掘地方特色,制定地域化的乡村文化发展方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本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保护。第一,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本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根据农民文化心理和基本行为习惯,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重视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农民对本地精神文化的了解和构建,将乡村文化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建立多种积极措施的影响下,讓本地物质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第二,要重视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勤劳、淳朴、善良是农村不可磨灭的精神品质。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强宣传和引导,让村民了解到淳朴乡风和民风的重要性,引导村民积极主动投身到乡村文化构建中。第三,在进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对本地文化特色进行定向宣传和加工,培育出有价值、有特色的文化,重视稳定持久特色产业的构建,实现文化建设的初衷。
  3.3发展乡村经济,稳定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提升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忘记乡村经济的发展。社会意识是由社会所影响而存在的,而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制约的基础上所延伸出来的产物。若是没有物质方面的保证,低水平的乡村生活直接影响文化的发展。一方面,事实证明一个乡村经济发展,村民在物质生活有效提升后,就会大大提高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乡村经济发展不稳定,那么村民则更侧重于温饱问题,而不是文化补给。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整体上是稳步向前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建设要求也更高。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上,提供有效协同的文化补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第一,地方政府应扶持农村发展,依托特色产业,构建起独有的产业链,增强在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第二,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文化特色,打造有价值、有特点的文化旅游项目,例如可以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宣传点。第三,本地的传统民居较多,可以将周边民居加以改造,打造特色村落,吸引外来城乡居民旅游或参加农家乐,发展城镇周边游。
  结论:
  中国要想取得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乡村振兴,乡村的人口众多,通过乡村振兴可以提高经济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方法去进行发展。乡村振兴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没有方向的去发展,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农村文化产业应该被重视起来并得到大力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还能让农民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者应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的文化产业进行探索和分析,为本地农村文化产业找到最合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帆.关于持续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N].文艺报,2021-03-08(003).
  [2]王春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河南省焦作市文化服务建设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3):72-73.
  [3]朱艳琳,谢乾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乡贤文化建设探析—以吉安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155-159.
  [4]肖书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提升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3):253-25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中,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而房地产公司的经营规模也在逐渐的壮大,这使得房地产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现阶段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整合时,最主要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跨地域发展,这就涉及到了房地产企业中母子公司管理模式的选择问题。为了更好的选择出新时期背景下房地产企业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就需要对其积极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选择策略,以供实践参考。  【
期刊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常态化发展,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房地产在推进国民经济增长、百姓安居乐业上,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深入该理念内涵,从社会环境、居民需求等角度出发,分析探讨房地产价值增值机制,提出具体的成本优化策略,不断完善和优化行业内成本管理工作,,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房地产价值;增值;成本  【DOI】10.12334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内经济建设项目与整个建设行业都得到了明显进步。现代人类最为重要的场所始终都集中于小区,因为小区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基础功能保障。从目前实际情况研究可知,当下国内社会仍然拥有较多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因为年久失修,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功能都会受到阻碍,并且还会限制社会经济建设的有效发展。从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分析,我们也就能够从中清楚的了解到,老旧小区改造工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明晰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振兴,加快城乡发展。  【关键词】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动态管理;平台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1、
期刊
【摘要】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其中“居住权”是一大亮点。《民法典》弥补了居住权法律规定的缺失,以专章规定居住权制度,让房屋回归“居住”属性,以兼具人身性与物权性的居住权,起到保护弱势群体的作用。新增的居住权,是对当前时代发展要求的回应,满足了人们对居住权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为国家实现“以房养老”夯筑了法律基础。长远来看,居住权制度还能促进继承制度优化、催化遗产信托产业等作用。总的来
期刊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房产登记档案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真实性、动态性、专业性;又分析了房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房产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较低、对房产档案信息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等;最后通过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增强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论述了强化房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房产登记档案;信息服
期刊
【摘要】新时期,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出租管理的行为,需要实现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源地合理配置,实现对国有资产的充分利用,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果,进而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内容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现如今,加强对房租赁的管理,不仅可以缓解住房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还能够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建筑业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不仅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影响其固定资产的投资的情况。伴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垃圾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影响城市规划与发展的有害因素,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就需要从建筑垃圾
期刊
【摘要】随着大量公租房的交付使用,专业规范的后期运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试点城市的背景下,武汉市多方调研,围绕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的购买主體、承接主体、运营管理的内容、服务费用和绩效评价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出台了系列配套性文件,构建了武汉市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武汉市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
期刊
【摘要】我國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涉及装配式建筑、BIM技术、智能建筑等多方面因素,对房地产评估的价值、评估值计算方式、部分估值参数的选取和房屋残值的确定等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将对上述因素进行阐释分析。  【关键词】新型建筑;工业化;房地产;评估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0.  2020年9月,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