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在西安,我在上海;你在悉尼,我在北京……曾经的恋人、朋友或闺蜜现在天各一方,难道只能任由情感的丝线被距离慢慢扯断?我生活在当下,也想看到过去的自己和另一个自己,难道只能像影视剧一样在梦中才能穿越?
来试试双重生活的小游戏吧!将不同年代或不同地点的生活照片PS在一起,就像平淡无奇的生活突然加入了一点芥末,变幻出奇异的色彩,让你一边皱眉感叹,一边欲罢不能。
北京和悉尼,PS“双重生活”
体验者:樊小八(北京)、多拉(悉尼)
樊小八与多拉中学时代是同桌,那时候两个人形影不离,直到高考那一年,两人才分开。樊小八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摄影,多拉则要去澳大利亚留学。樊小八跟多拉约定,假期回来的时候,要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去看最好的风景。然而分隔两地,尽管两人都互相惦记着彼此,但相聚的机会还是太少了。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两人都已经工作,朝九晚五,穿梭在匆忙的人流中。
2014年的一天中午,北京重度雾霾,樊小八很沮丧地在微信上给多拉发了一张灰蒙蒙的天,当作自己痛苦生活的写照。多拉马上回了一张在悉尼晴空万里的照片,和北京的雾霾天形成鲜明的对比。多拉一如既往地打击并调侃樊小八,继而提议说:“我们可以合拍个差不多的场景拼一起呀。”
对于这个提议,樊小八非常赞同:“我们可以每天拍,拍不同的场景然后拼在一起,就像双城记。”
一个在北京,一个悉尼,在接下来的一百天里,每个人拍下真实生活里的细节,然后通过PS创意拼接在一起。共同的创作,让两人的生活真正“double”了,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形影不离的时光——它不是“双城记”,因为主线并不是城市,而是两人的“双重生活”。
两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繁忙琐碎的工作生活之余,好像突然有了一道通往秘密世界的小门,这扇门是如此宝贵,二十年里,她们长时间都相隔遥远,从没有如此近过。
樊小八和多拉每天紧张地期盼着新的创造,就像自己给自己布置的课外作业,命题却是完全开放的,而自己要做的,是从平凡生活和挤出来的有限时间里找出那么一点不同,作为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到地球另一端去。
有一次,樊小八在路上刚好看见一个信箱,很复古的样子,想起多拉之前也拍过邮筒的素材,就随手按了一张匆匆走了。后来她发现用两个邮筒拼接太单调,就跟多拉说:“要不你跟信箱有一个互动吧,比如你寄信?”
很快,心有灵犀的多拉在悉尼的邮筒前做出了一个寄信的动作,由于没有信封,就自己画了一个,和樊小八北京的邮筒一呼应,一封长途跋涉的越洋信件就这样定格在了画面里。
两人每天都会根据当天对方拍摄的素材,共同讨论如何拼接的问题,制作时两个人也都随时截图沟通,直到双方都满意。有时工作确实太忙,她们也不可能总是同步,如果不能当天拍,就尽量保证至少有一边是当天拍摄。
这个跨国小游戏被她们坚持了一百天,生活好像给了她们一支神奇的魔法棒,每一天好像都变了模样,生活着实有趣了起来。
樊小八感慨地说:“其实,我们也从细微的坚持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并且,重新选择了自己。我们见证了虽相隔遥远却彼此贴近的友谊,更在发现美的眼睛中,感受每天晨昏琐碎的迷人魅力,最主要的是,看见了坚持和梦想的力量!”
大学就学习摄影的樊小八,完成“双重生活”的项目后,重燃了自己的摄影梦,她选择了辞职、搬家,开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自己的独立摄影工作室。当她重新拿起相机拍照,知道这才是自己想要一辈子努力去做的事情。
从小喜欢画画却莫名当了会计的多拉,也准备彻底改行,重新回到课堂,学习她一直梦想的设计专业。多拉过去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以及出国念书带来的很多现实压力,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自己的人生并选择自己想要的,是“双重生活”的尝试带给她梦想的力量。
玩法丰富多样
除了恋人、闺蜜异地之间的双重拼接,“双重生活”还有很多种玩法。
1.一个人的Double Life
美国摄影师Kelli Connell设计了一个叫Double Life的特别拍摄项目,每张照片都是由两张胶片扫描后通过PS拼接而成,每张照片的两个主人公也都是同一个模特。
她拍摄的每张照片都讲述了一个由两个人构成的故事,她们在一起忧伤,在一起欢笑,在一家餐馆里发生口角,或者在同一个游乐场怅然若失……这些照片来自于Kelli Connell对生活的体验,是她曾经看到过、经历过、想象过的场景,当然,照片上所展现的栩栩如生的瞬间,从未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生过。
“我想以一种更为诚挚的方式来展现人性中复杂的自我,我们是如何面对家庭、信仰、亲密关系、生活方式等诸如此般的选择……”目前,Double Life已经在全球多个画廊进行展出,并被微软、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当代摄影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2.亲子穿越照,时间都去哪了
美国一位有爱的爸爸史提芬·阿迪斯,15年来,每年都会和女儿在纽约街头的同一个地方摆同一个Pose拍照。从站不起来的婴儿到抱不动的大姑娘,15张照片见证了女儿成长,也见证了父女深情。
在中国,同样有网友“眠无棉”将妈妈年轻时的照片找出来,寻找相同背景,摆出类似姿势,以自己为主角进行了翻拍。每组照片都是以对比照的形式出现的。每一张照片的背景都是一样的。湖边、高楼建筑、垂柳、绿草地等,虽然季节不同,但效果非常好。为了充分还原老照片中的情景,“眠无棉”不仅选择了几乎相同的拍摄角度,摆出了跟妈妈一样的姿势,她还尽量还原了面部表情。在后期,她还根据老照片的样子,进行了些许做旧处理。
当然,最令人心动的还是照片背后的故事。“眠无棉”在微博中也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她说:“那天你问我你是不是老了,看着你有点难过的样子,我才开始思考为什么曾经自信,坚信自己无比年轻,绝不会被岁月打倒的你开始提出这种问题,然后惊讶地发现,也许问题的原因,与我有关。每次我敷衍地回答你的问题,是否都一点点消磨了你的自信呢?”
“眠无棉”感叹,粗心的自己总是忘了要对妈妈认真一些,“直到我察觉到你丢失了你的自信。”于是,她决定翻拍照片,帮妈妈重走青春路,而这些穿越性的双重生活照也感动了无数人。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
来试试双重生活的小游戏吧!将不同年代或不同地点的生活照片PS在一起,就像平淡无奇的生活突然加入了一点芥末,变幻出奇异的色彩,让你一边皱眉感叹,一边欲罢不能。
北京和悉尼,PS“双重生活”
体验者:樊小八(北京)、多拉(悉尼)
樊小八与多拉中学时代是同桌,那时候两个人形影不离,直到高考那一年,两人才分开。樊小八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习摄影,多拉则要去澳大利亚留学。樊小八跟多拉约定,假期回来的时候,要一起出去旅游,一起去看最好的风景。然而分隔两地,尽管两人都互相惦记着彼此,但相聚的机会还是太少了。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两人都已经工作,朝九晚五,穿梭在匆忙的人流中。
2014年的一天中午,北京重度雾霾,樊小八很沮丧地在微信上给多拉发了一张灰蒙蒙的天,当作自己痛苦生活的写照。多拉马上回了一张在悉尼晴空万里的照片,和北京的雾霾天形成鲜明的对比。多拉一如既往地打击并调侃樊小八,继而提议说:“我们可以合拍个差不多的场景拼一起呀。”
对于这个提议,樊小八非常赞同:“我们可以每天拍,拍不同的场景然后拼在一起,就像双城记。”
一个在北京,一个悉尼,在接下来的一百天里,每个人拍下真实生活里的细节,然后通过PS创意拼接在一起。共同的创作,让两人的生活真正“double”了,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形影不离的时光——它不是“双城记”,因为主线并不是城市,而是两人的“双重生活”。
两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在繁忙琐碎的工作生活之余,好像突然有了一道通往秘密世界的小门,这扇门是如此宝贵,二十年里,她们长时间都相隔遥远,从没有如此近过。
樊小八和多拉每天紧张地期盼着新的创造,就像自己给自己布置的课外作业,命题却是完全开放的,而自己要做的,是从平凡生活和挤出来的有限时间里找出那么一点不同,作为打开这道门的钥匙,到地球另一端去。
有一次,樊小八在路上刚好看见一个信箱,很复古的样子,想起多拉之前也拍过邮筒的素材,就随手按了一张匆匆走了。后来她发现用两个邮筒拼接太单调,就跟多拉说:“要不你跟信箱有一个互动吧,比如你寄信?”
很快,心有灵犀的多拉在悉尼的邮筒前做出了一个寄信的动作,由于没有信封,就自己画了一个,和樊小八北京的邮筒一呼应,一封长途跋涉的越洋信件就这样定格在了画面里。
两人每天都会根据当天对方拍摄的素材,共同讨论如何拼接的问题,制作时两个人也都随时截图沟通,直到双方都满意。有时工作确实太忙,她们也不可能总是同步,如果不能当天拍,就尽量保证至少有一边是当天拍摄。
这个跨国小游戏被她们坚持了一百天,生活好像给了她们一支神奇的魔法棒,每一天好像都变了模样,生活着实有趣了起来。
樊小八感慨地说:“其实,我们也从细微的坚持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并且,重新选择了自己。我们见证了虽相隔遥远却彼此贴近的友谊,更在发现美的眼睛中,感受每天晨昏琐碎的迷人魅力,最主要的是,看见了坚持和梦想的力量!”
大学就学习摄影的樊小八,完成“双重生活”的项目后,重燃了自己的摄影梦,她选择了辞职、搬家,开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自己的独立摄影工作室。当她重新拿起相机拍照,知道这才是自己想要一辈子努力去做的事情。
从小喜欢画画却莫名当了会计的多拉,也准备彻底改行,重新回到课堂,学习她一直梦想的设计专业。多拉过去因为对自己不够自信,以及出国念书带来的很多现实压力,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自己的人生并选择自己想要的,是“双重生活”的尝试带给她梦想的力量。
玩法丰富多样
除了恋人、闺蜜异地之间的双重拼接,“双重生活”还有很多种玩法。
1.一个人的Double Life
美国摄影师Kelli Connell设计了一个叫Double Life的特别拍摄项目,每张照片都是由两张胶片扫描后通过PS拼接而成,每张照片的两个主人公也都是同一个模特。
她拍摄的每张照片都讲述了一个由两个人构成的故事,她们在一起忧伤,在一起欢笑,在一家餐馆里发生口角,或者在同一个游乐场怅然若失……这些照片来自于Kelli Connell对生活的体验,是她曾经看到过、经历过、想象过的场景,当然,照片上所展现的栩栩如生的瞬间,从未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生过。
“我想以一种更为诚挚的方式来展现人性中复杂的自我,我们是如何面对家庭、信仰、亲密关系、生活方式等诸如此般的选择……”目前,Double Life已经在全球多个画廊进行展出,并被微软、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当代摄影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2.亲子穿越照,时间都去哪了
美国一位有爱的爸爸史提芬·阿迪斯,15年来,每年都会和女儿在纽约街头的同一个地方摆同一个Pose拍照。从站不起来的婴儿到抱不动的大姑娘,15张照片见证了女儿成长,也见证了父女深情。
在中国,同样有网友“眠无棉”将妈妈年轻时的照片找出来,寻找相同背景,摆出类似姿势,以自己为主角进行了翻拍。每组照片都是以对比照的形式出现的。每一张照片的背景都是一样的。湖边、高楼建筑、垂柳、绿草地等,虽然季节不同,但效果非常好。为了充分还原老照片中的情景,“眠无棉”不仅选择了几乎相同的拍摄角度,摆出了跟妈妈一样的姿势,她还尽量还原了面部表情。在后期,她还根据老照片的样子,进行了些许做旧处理。
当然,最令人心动的还是照片背后的故事。“眠无棉”在微博中也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她说:“那天你问我你是不是老了,看着你有点难过的样子,我才开始思考为什么曾经自信,坚信自己无比年轻,绝不会被岁月打倒的你开始提出这种问题,然后惊讶地发现,也许问题的原因,与我有关。每次我敷衍地回答你的问题,是否都一点点消磨了你的自信呢?”
“眠无棉”感叹,粗心的自己总是忘了要对妈妈认真一些,“直到我察觉到你丢失了你的自信。”于是,她决定翻拍照片,帮妈妈重走青春路,而这些穿越性的双重生活照也感动了无数人。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